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
:20.00元
作者:王凤清,李适时
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6-01
ISBN:9787506635141
字数:189000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2003年8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经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9月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390号国务院令,予以公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它的公布施行是我国认证认可工作领域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本书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凤清同志和时任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的李适时同志担任主编,程方、夏铮铮、赵晓光、袁俊明、谢军、刘安平、蔡伟、薄昱民、赵宗勃、姜天波、高玮玮、王锋、李春光、李华宁等同志共同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期望能为大家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认证认可条例带来一定的启迪和帮助。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拿到这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以为会是一本晦涩难懂的法律工具书。然而,翻开之后,我才发现自己错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对条例本身的理解。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细致地为你讲解一项重要制度的方方面面。作者在对条例进行释义时,并非照本宣科,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的历史背景、政策渊源以及现实应用场景。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为什么”的追问。为什么需要建立认证认可制度?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它的出现又带来了什么新的挑战?这些深入的探讨,让我对认证认可制度的价值有了更宏观、更深刻的认识。书中关于认证认可如何服务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论述,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意识到,认证认可早已不再是简单的质量检测,而是国家战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它就像一个强大的“基因工程”,能够引导和塑造行业的健康发展。在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思考,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认证标志,背后蕴含着怎样的严谨程序和专业知识。这本书让我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了一个更加了解和尊重这个制度的参与者。
评分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对我而言,是一次关于“秩序”和“规则”的深度体验。作者并非仅仅聚焦于条例本身的文字游戏,而是通过对条例文本的解读,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治理图景。我惊叹于认证认可制度如何通过一套标准化的流程,为错综复杂的市场经济秩序注入了活力与活力。书中对认证认可的法律地位、基本原则、管理职责等方面的阐释,让我看到了国家在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对“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坚守。尤其是对“认可”机制的剖析,让我深刻理解到,它不仅仅是承认,更是一种赋权和监管的有力手段。通过对国际通行规则的比较分析,作者展现了中国认证认可制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在借鉴吸收过程中所做的本土化创新。我从书中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认证认可的背后,是对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保障,是对企业信誉的维护,更是对国家整体形象的提升。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看似微小的认证标志之下,隐藏着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国家治理体系,它在默默地为我们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评分这是一本我最近读到的关于我国认证认可制度的著作,虽然书名直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更多感受到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管理哲学。书中对条例的逐条解读,并非枯燥的法律条文罗列,而是将其置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娓娓道来认证认可制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是什么”和“怎么做”,而是深入剖析了认证认可制度对于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的关键作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我仿佛看到了认证机构如何成为市场经济的“守门员”,标准如何引领行业进步,认可如何打破贸易壁垒。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信任”的阐述。认证认可的本质,就是建立和传递信任。在信息不对称日益严重的今天,一个有效的认证认可体系,能够极大地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升公众对产品和服务的信心。我甚至联想到,这种“信任”的构建,也恰恰是中国社会走向成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书中对国际认证认可规则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制度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担当,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接轨,并在一些领域展现出中国智慧。
评分我本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这本书的期望,仅限于能够帮助我了解一些行业内的基本规范。但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它所揭示的内容远超我的想象。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认证认可制度的迷宫。作者在解读条例时,并没有陷入技术细节的泥沼,而是将每一项规定都放置在更广阔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去审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质量生命线”的强调。在当前消费升级的浪潮下,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认证认可制度正是保障这一“生命线”的关键所在。书中对认证认可的适用范围、审批程序、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细致讲解,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这个制度是如何运转的。我甚至能够想象到,当一个产品或服务通过了严格的认证,背后是无数专业人士的辛勤付出和严谨的工作。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认证认可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工具,更是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承诺,一种对公众信任的回应。它让我从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看到了一个更加透明、更加可靠的市场是如何逐渐形成的。
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释义》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不仅是关于一部法规的解释,更是关于“信任基石”的构建。作者在对条例进行逐条梳理时,并没有停留在法律条文的字面意思,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些条文背后所要传递的价值和理念。我被书中关于认证认可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论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国内市场的一套规则,更是中国走向世界、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从中看到了中国在推动全球标准化和认证认可体系建设方面的积极努力。书中对认证认可的监督与处罚机制的讲解,也让我看到了国家维护市场秩序、打击虚假认证的决心。这让我作为一个普通人,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有了更深的信任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所阐释的理念,不仅仅适用于认证认可领域,也能够启示我们如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去构建和维护一种健康、良性的“信任关系”。它让我看到了,在一个高度互联互通的时代,信任是如何成为一种稀缺且宝贵的资源,而认证认可制度,正是构建这种信任的重要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