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包含模型摄影器材与参数选择、模型摄影构图与布光技巧、实用的后期处理技巧、模型**实战案例和**模型摄影作品展示等内容,模型品类涵盖了高达、手办、车模、船模、军模等。作者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文字,让普通模友也能拍出大片,轻松掌握照片后期处理方法,让没有专业器材的模友也能把自己的模型作品拍出高大上的感觉。谁说只有大师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模型效果,请来关注这位低调的模型爱好者所带来的高大上的模型大片!
本书适合各类模型制作者、模型代工者、模型收藏爱好者。
作者介绍
前 言
第1章 **常识 模型摄影器材介绍
1.1为什么要谈模型摄影
1.1.1真实还是虚幻
1.1.2做与拍的关系
1.2如何用手机拍摄模型
1.2.1手机拍摄特点
1.2.2手机配件选择
1.2.3手机摄影心得
1.3如何用单反拍摄模型
1.3.1单反机身选择
1.3.2单反镜头选择
1.3.3单反拍摄参数设置
1.4如何搭建摄影棚
1.4.1光源的选择
1.4.2背景的选择
1.4.3简易摄影棚搭建
第2章 别出心裁 模型摄影构图法则
2.1构图的基本要素
2.1.1构图对象
2.1.2控制线与比例
2.2.1画面重心
2.2.2景深层次
2.2.3拍摄角度
2.3构图的常见套路
2.3.1史诗画卷
2.3.2舞台叙事
2.3.3特写剪裁
2.3.4微观视角
第3章 捕捉光影 模型摄影布光技巧
3.1军事模型拍摄 用光照亮微缩世界
3.1.1豹式坦克场景
3.1.2 Bf109战斗机
3.1.3歼-15战斗机
3.1.4金刚号战列舰
3.1.5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3.2科幻模型拍摄 色彩演绎机械风格
3.2.1白色食人魔高达
3.2.2红异端高达
3.2.3大黄蜂
3.2.4钢铁侠
3.3人物模型拍摄 光影暗示角色性格
3.3.1初音未来手办
3.3.2 EVA真希波
3.3.3项羽塑像
3.3.4汉尼拔头雕
3.3.5派普胸像
3.3.6萨拉丁胸像
3.4民用模型拍摄 反射再现材料质感
3.4.1保时捷911
3.4.2野马跑车
3.4.3川崎摩托
第4章 气势恢宏 模型*效场景设计
4.1灯光*效 俄国T90A主战坦克
4.1.1 LED呼吸灯制作
4.1.2模型制作过程记录
4.1.3完成照快速拍摄
4.2光影*效 中国59式中型坦克
4.2.1组装与改造
4.2.2 CM技法解析
4.2.3 CM技法实操
4.2.4天然土旧化
4.2.5旧化细节调整
4.2.6兵人涂装
4.2.7丛林场景制作
4.3 疾驰*效 中国96B主战坦克
4.3.1组装与改造
4.3.2数码迷彩涂装
4.3.3油画颜料旧化
4.3.4战车细节追加
4.3.5疾驰*效场景制作
4.4金属*效 中国P-51D战斗机
4.4.1驾驶舱内构制作
4.4.2驾驶舱盖抛光
4.4.3金属机身涂装
4.4.4战机细节增强
4.5水面*效 红猪的秘密基地
4.5.1组装与改造
4.5.2光电装置追加
4.5.3高光泽度漆面处理
4.5.4飞机张线制作
4.5.5动画人物涂装
4.5.6水面*效场景制作
第5章 还原真实 模型摄影后期处理
5.1如何消除模型照片色差
5.1.1灰卡白平衡校准
5.1.2后期白平衡调整
5.1.3手机照片色差纠正
5.2 如何让模型照片通透明亮
5.2.1什么是直方图
5.2.2什么是通透感
5.2.3明暗关系调整
5.3如何让模型照片清晰锐利
5.3.1对比度、清晰度、锐度三者的关系
5.3.2锐化与降噪
5.3.3污点修复
5.4如何增加照片视觉冲击力
5.4.1背景替换
5.4.2颜色调整
5.4.3光晕*效
5.4.4雪花*效
5.5如何批量处理模型照片
5.5.1照片预设
5.5.2照片水印与发表
5.5.3手机快速修图
第6章 精彩模型摄影案例赏析
后 记
说实话,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值并没有那么高,以为它会是一些泛泛而谈的理论介绍,充其量是一些老旧的拍摄技巧。但当我翻开它,我的眼前一亮。它所呈现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一种将艺术与科学完美结合的视角。书中对光线的运用,从自然光到人造光的模拟,再到如何通过灯光来塑造模型和场景的立体感和氛围感,有极其细致的讲解。我从来没有想过,光线竟然可以成为如此强大的叙事工具。此外,书中关于色彩理论在模型摄影中的应用,如何通过色彩搭配来引导观众情绪,增强场景的感染力,也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启发。那些关于如何创造雨雪、烟雾、火焰等自然特效的章节,更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那些在屏幕上栩栩如生的效果,可以通过如此巧妙的物理和化学原理来实现。这本书不仅是教你“怎么做”,更是教你“为什么这么做”,它背后蕴含的逻辑和思维方式,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对摄影师有用,对于任何从事视觉艺术创作的人,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原本以为,模型摄影和特效场景技术会是一门高深莫测、门槛极高的学科,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分解成易于理解的步骤。比如,关于模型制作的部分,它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详细的材料选择、工具使用、甚至是一些“小窍门”的分享,让初学者也能轻松上手。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比例失真”和“视差原理”的讲解印象深刻,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细节,却是营造真实感的关键。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解和流程示意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步操作的要点,大大减少了实际操作中的摸索时间。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是提前预警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试着按照书中介绍的一些基础技巧,在家里用一些简单的道具进行了模拟拍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指导我一步步深入这个领域,让我对模型摄影和特效场景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充满了继续探索下去的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电影爱好者,我常常对那些令人屏息的画面背后的制作过程感到好奇。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通往电影魔法世界的大门。它让我深刻理解了,那些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的壮丽景象,往往是通过精巧的模型构建和高超的后期合成技术来实现的。书中对于微缩模型制作的细致讲解,从材料的选择到细节的雕琢,都展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如何通过光线的运用,为模型场景注入生命力的部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是造就逼真视觉效果的关键。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深入剖析了各种后期特效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例如如何通过CG技术来延伸场景,如何通过数字合成来无缝衔接实拍素材,以及如何利用各种后期软件来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视觉效果。它让我看到了,现代电影特效已经发展到如此炉火纯青的地步,能够将导演的想象力毫无保留地呈现在银幕上。读完这本书,我不仅更加欣赏电影制作的艰辛与智慧,也对电影艺术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敬畏。
评分我一直对模型摄影和特效场景构建充满好奇,尤其是在看到那些令人惊叹的电影画面时,总忍不住想探究背后的奥秘。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场引人入胜的视觉盛宴的幕后揭秘。书中详细介绍了从微缩模型的精细制作,到如何利用光影、透视、景深等摄影技巧,再到后期特效的融合,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极为透彻。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虚实结合”的章节,作者用大量实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巧妙的构图和对焦,让观众难以分辨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令人佩服。书中还穿插了不少大师的案例分析,从经典电影到现代大片,深入剖析了他们是如何运用模型摄影和特效来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的。阅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创意和技术挑战的工作室,亲眼见证着一个个宏大场景的诞生。它让我明白,那些屏幕上的奇观,背后是无数匠心独运的设计师、摄影师和特效师的辛勤付出与专业知识的结晶。即使是对于像我这样非专业背景的读者,也能通过这本书的学习,对电影视觉特效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理解。
评分我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作品的视觉表现力,尤其是在我开始涉足一些需要营造特定氛围的创作项目后。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技术,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模型摄影和特效场景来塑造一种“沉浸感”和“故事感”。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场景,比如科幻、奇幻、历史等,是如何运用模型和特效来达到各自的风格要求,有非常独到的见解。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空间感”的营造,作者是如何利用模型尺寸、景深控制以及后期合成来欺骗观众的眼睛,让他们感觉仿佛身临其境。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将动态捕捉技术与模型场景相结合的案例,这让我对未来的视觉特效有了更深的认识。此外,书中关于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建议,也对我的实际项目非常有帮助。它教会我如何在有限的预算下,最大化地实现视觉效果,这对于独立创作者来说,尤为重要。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实践、案例分析于一体的宝典,它让我看到了模型摄影和特效场景的无限可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