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弟子传(2014年新版)》内容简介: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十大弟子传(2014年新版)》是佛教传记经典系列。
星云大师,中国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于宜兴大觉寺礼志开上人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
在超过一甲子的出家岁月里,大师陆续于世界各地创建二百余所道场,并创办十八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以及智光商工、普门高中、均头中小学等。此外,先后在美国、澳洲、中国创办西来、佛光、南华及筹办中的南天等四所大学。2006年西来大学正式成为美国大学西区联盟(WASC)会员,为美国首座由华人创办并获得该项荣誉之大学。
1977年成立“佛光大藏经编修委员会”,编纂《佛光大藏经》、《佛光大辞典》。1997年出版《中国佛教白话经典宝藏》,1998年创立人间卫视,2000年创办佛教份日报《人间福报》,2001年将发行二十余年的《普门》杂志转型为《普门学报》论文双月刊,同时成立“法藏文库”,收录海峡两岸有关佛学的硕、博士论文及世界各地汉文论文,辑成《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中国佛教文化论丛》各一百册等。
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二千万言,并翻译成英、日、西、葡等十余种文字,流通世界各地。于中国内地出版的有《佛光菜根谭》、《释迦牟尼佛传》、《佛学教科书》、《往事百语》、《金刚经讲话》、《六祖坛经讲话》、“人间佛教”系列、“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另类的财富》等五十余种。大师自1989年访问中国内地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中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
大师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化的发展,可谓厥功至伟!
7自序
3舍利弗-智慧
诞生的前后/真正的老师/监督祗园的工程/不退大乘心/受了不净食/叛徒畏惧者/接受得救之道/忍让的美德/对死的赞美/宽大的胸怀/进入金刚定/请求先涅粲/后的赠言/回家/涅槃/精神永在人间
25目犍连-神通
佛陀初的侍从/因中发愿求神通/宝桥渡佛陀/定中问佛陀/谁是神通/移山度梵志/降伏弊魔/美色敌不过神通/试听佛音远近/众鬼问业报因缘/盂兰盆会的由来/讲说七佛通偈/神通敌不过业力/殉教人
44富楼那-说法
满慈子的名号/出家后的果位/佛陀为其授记/未来的佛国/比丘中的谏言者/要将佛法遍人间/弘化的态度/到处是家乡/布教的方法/为频婆娑罗王说法/布教的精神/在输卢那国布教/布教家的条件/对大迦叶的抗议
60须菩提-解空
空生的吉兆/布施的小慈善家/皈投佛陀的座下/乞富不乞贫/般若会上涕泪悲泣/听故事长信心/什么是空?/迎接佛陀人/人中阿罗汉/岩中宴坐花雨缤纷/天人奏乐问病/般若会上畅论空理
79迦旃延-论议
和哥哥对台演讲/舅父的教示/神秘的偈文/请教佛陀去/劝念三宝/宣说平等法/论长者的资格/有道不在年高/解答诤的原因/训诫无礼的少年/畅说无常之理/为穷人说发财之道/化爱情为慈悲
98大迦叶-头陀
树下生伟人/不同床的夫妻/守约十二年/出家去修道/做了佛陀的弟子/为美丽悲哀的女子/合利弗访问/度贫婆生天/视察教团时的不满/阿难赠钵/乐于修苦行/佛陀分半座/继承佛陀的衣钵/三藏圣典结集/龙华三会愿相逢
778阿那律-天眼
无忧的童年生活/热心希求出家/拒绝少女的求婚/螺虾蚌蛤爱睡眠/佛陀为缝三衣/妇女堕落的原因/林中寂静的快乐/感动群盗归化佛/修学八大人觉/晚年的杂事
734优波离-持戒
出身首陀罗族/为佛陀理发/先出家为师兄/一段本生谭/行化中的遭遇/奉派去息诤/向佛陀问戒/慰问病人法/破僧与和僧/结集昆奈耶
752阿难陀一多闻
出家的因缘/帮助女人出家/摩登伽女的诱惑/对比丘尼说法/分饼的流言/做佛陀的侍者/友情法爱/大的憾事/梦的预言/涅槃床前问遗教/参加结集大典/恒河上空入涅槃
775罗喉罗-密行
人间幸福儿/不识父的孩子/初的沙弥/调皮的童年生活/佛陀严厉的教诫/沙弥比丘可同宿/忍辱的美德/开悟的历程/赠送精合的制度/可赞美的人灭
本师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皈依他做弟子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何止千千万万?我现在要介绍的是比丘中有名的十大弟子。
末法时代的我们,荣幸的也做了宇宙圣佛陀的弟子,缅怀先贤的十大弟子的事迹,有很多可作我们修学的龟鉴。我们实有知道他们的必要。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舍利弗、目犍连,本是外道的学者或;迦旃延、大迦叶,也是婆罗门的和长老,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信仰、尊敬,从没有对佛陀有过批评。对佛陀没有建立信心的人,可以心平气和地踏着这些先贤的足迹,在佛陀的法海中来完成自己的修学。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像阿那律、阿难陀,本是王子的出身;富楼那、须菩提,也是大富之家的种姓,但他们一皈依佛陀,就唯有侍奉、服从,从没有对佛陀表示过不满。末法时代我们慧根浅薄的众生,可以从他们的事迹中,来长养我们的信心。
在佛陀的十大比丘弟子中,尊为佛子的罗喉罗,固然能完成他的密行;就是贱如首陀罗族的剃头匠优波离,在僧团中也有崇高的地位。
富楼那不喜欢有人表面上披搭袈裟,皈依佛陀做弟子,实际上的所作所为全不是为了佛法,而是为了自己。
佛陀的慈悲威德,感动了全印的国王,他们皈依佛陀后,就下令,凡是犯了不赦大罪的人,只要他出家皈依佛陀,进入僧团后就赦免他的罪。虽然佛陀知道这样将使清净的僧团,成为龙蛇混杂的场所,但慈悲如同无边大海能容纳众流的佛陀,不忍见罪不救,佛陀为此还称赞诸王的仁政。
就这样,僧团中出现了无恶不作的人,他们藉着佛陀的圣德,贪求名闻,希图利养,甚至有的还做起贩卖如来的勾当。
富楼那见到这些名义上的比丘,常会率直地告诫他们说道:
“诸位!你们不可以做与佛陀教示相违背的事,不可以劝人家布施,而自己却爱私蓄金钱,告诉人五欲会危害自己的身心,而自己却欢喜往五欲的漩涡中钻。我们能有救世主佛陀做我们的老师,实在是千生难遇的因缘。凡有所作,皆不可违背佛陀的教制,不可触犯佛陀规定的戒条。要紧的,不能令人见了丧失信心。
“你们出家学道,这是佛陀慈悲给你们一个忏悔灭罪的机会,而你们不肯为教争光,不热爱僧团,对于弘法利人的佛化运动不热心,佛陀虽然慈悲地一时摄受大家,但终究对于你们自己的未来,不会有好处。
“佛陀常说,人不怕有过,过而能改,才是大丈夫。在佛教的僧团里,做一个庸庸碌碌的人无多大关系,但不好的就是做一个自私自利,不顾佛教,不顾大众而好活动的人。
“我和你们共师共学,我有话说话,就是你们打我骂我都没关系,只要佛法能够兴隆,众生能够得度。希望大家从今以后,真正的发心修学佛法,依教奉行。”
富楼那的忠告,让一些心性不端的比丘都很感动,富楼那与人相处,并不喜欢吹毛求疵,找人麻烦,但他的确是把个人的光荣、个人的利益完全抛弃,为教的光荣、教的利益而努力的人!
从装帧和出版质量来看,这次出版社直接供货的版本,纸张的触感和印刷的清晰度都非常专业,对于经常阅读的读者来说,这是个重要的加分项。但真正让我爱不释手的是,它似乎不仅仅是一本“讲故事”的书,更像是一本“修行指南”的索引。星云大师在讲述每位弟子的主要成就或悟道契机时,都会巧妙地将那份智慧提炼出来,形成一种可供后人借鉴的“方法论”。比如,他对于“神通”与“般若”之间关系的阐述,通过对比不同弟子的修行路径,给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排序和侧重点。我感觉这本书特别适合想要系统了解佛教核心思想,但又觉得直接啃《阿含经》或《法华经》门槛太高的入门者。它像一座设计精美的阶梯,让你在欣赏风景(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登上了更高的台阶(理解)。
评分这本《十大弟子传》,拿到手就感觉分量十足,不光是实体书的厚度,更是字里行间流淌出的那种历史的沉淀感。我以前对佛教的了解大多停留在零散的佛经片段或者是一些流行文化中的描摹,总觉得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但是星云大师的文字,就像一位慈悲的长者,他没有用那种晦涩难懂的佛学术语来“考验”读者,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实、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将那些遥远的名字和故事拉到了眼前。比如对迦叶尊者的描述,那种坚韧不拔的求道之心,以及他早年与佛陀相遇时的种种心境变化,写得极为细腻。你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不是什么神祇,而是活生生的人,有迷茫,有顿悟,有坚持。特别赞赏的是,书中对每个弟子背景环境的交代非常扎实,让你明白他们是如何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一步步走上觉悟之路的。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回了古印度,亲身参与了那场伟大的精神觉醒运动,而不是简单地阅读一个传记合集。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是其他许多传记类书籍所不具备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种内在的宁静感,这种宁静并非来自逃避现实,而是来自对事物本质更深一层的理解。星云大师的文字有一种强大的“净化”作用,他描绘的那些修行场景,无论是竹林下的论法,还是雪山中的苦修,都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自己的呼吸,审视自己内心那些喧嚣的杂念。我特别喜欢其中对“缘起性空”思想的阐释,大师并没有直接抛出这个理论,而是通过这些弟子的生命轨迹,让他们自己“演”出了这个真理。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合上书本,陷入沉思,去对比自己生活中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执念,在这些大师的对照下,它们显得多么的渺小和虚妄。这是一本需要用心去“读”而不是“看完”的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感悟涌现,因为它讲述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人,如何找到生命最终归宿的永恒主题。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炉火纯青,完全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星云大师显然深谙讲故事的艺术,他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埋下伏笔,在关键时刻点出人物性格的转折点。比如,当我读到阿难尊者“多闻第一”背后的那份执着与未解的困惑时,我简直被深深地震撼了。大师没有简单地赞美他的记忆力,而是深入挖掘了这份“多闻”对他个人修行带来的障碍与考验。这种辩证的叙述方式,极大地丰富了人物的立体感,让人读起来津津有味,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好几章。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用词也特别讲究,虽然是经典系列,但丝毫没有老旧的感觉,语言的张力非常强。我发现自己读得很慢,不是因为难懂,而是因为很多句子需要停下来细细品味,回味其中蕴含的智慧。它更像是一部用佛法智慧串联起来的英雄史诗,只不过这里的“英雄”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而非世俗的功名利禄。
评分我是一个对历史细节比较较真的人,很多宗教传记为了神化人物,往往会忽略掉一些“人性”的挣扎面。然而,这本《十大弟子传》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非常坦诚地展现了这些伟大觉悟者在“成佛”之前的种种不完美和局限。这一点,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告诉你,伟大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无数次的自我怀疑、痛苦的挣扎和不懈的努力之上。举个例子,书中对某位弟子早年世俗生活和内心挣扎的描绘,极其真实,让我这位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也能产生强烈的共鸣——原来,即便是那些被后世景仰的大师,也曾为生计发愁,也曾对世间的纷扰感到迷惘。这种“去神圣化”的处理,反而使得他们精神上的成就显得更加可贵和可及。它在告诉我:你也可以通过努力,超越自己的局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