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網絡空間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體係叢書
定價:39.00元
作者:謝宗曉,甄傑,董坤祥
齣版社:中國質檢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6685146
字數:
頁碼:17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信息安全存在並作用於自然空間、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三重空間中。信息自身的安全存在於所有三重空間中,信息係統安全存在於社會空間和網絡空間二重空間中,網絡空間安全包括網絡空間中的信息自身安全、網絡信息係統和網絡基礎設施安全,以及虛擬自然空間、虛擬社會空間的結構和運行安全。網絡空間安全的引緻安全會從網絡空間擴散到社會空間以及自然空間。
網絡攻擊、無人機的應用,使得網絡戰、信息戰成為新升級的戰爭模式,緻使信息自身的安全直接影響生命、財産安全,乃至國防安全;地震預報信息、謠言等直接影響民眾情緒和公共秩序與安全;信息係統深度嵌入業務係統,金融信息係統不安全,會導緻銀行係統崩潰,引緻財産安全和社會混亂;交通信息係統故障,會導緻交通事故,引緻生命、財産安全;電網信息係統問題,會形成能源事故,引緻社會運行癱瘓。所以網絡空間中存在安全問題,網絡安全的引緻安全也會滲透到社會空間中。
目錄
篇 網絡空間安全概念
1 網絡空間安全及相關詞匯
1.1 什麼是網絡空間
1.2 網絡空間安全的定義
1.2.1 ISO/IEC27032:2012的定義
1.2.2 ITU-TX.1 205中的定義
1.3 同時期使用的不同範疇的詞匯
1.3.1 信息係統安全、信息安全和網絡空間安全
1.3.2 數據安全、信息安全和知識安全
1.4 不同時期齣現的同義指代詞匯
1.4.1 通信安全、計算機安全和網絡安全
1.4.2 引申:信息安全的定義
1.4.3 引申:翻譯導緻的三種網絡安全
2 界定網絡空間安全管理
2.1 相關領域
2.1.1 隱私管理與信息安全管理
2.1.2 保密管理與信息安全管理
2.1.3 網絡空間安全管理
2.2 小結及本書詞匯使用約定
2.2.1 幾個重要結論
2.2.2 補充:網絡與信息安全
第二篇 網絡空間安全方法
3 網絡空間安全管理框架
3.1 識彆(Identify/ID)
3.1.1 資産管理(ID.AM)
3.1.2 業務環境(ID.BE)
3.1.3 治理(ID.GV)
3.1.4 風險評估(ID.RA)
3.1.5 風險管理戰略(ID.RM)
3.2 保護(Protect/PR)
3.2.1 訪問控製(PR.AC)
3.2.2 意識與培訓(PR.AT)
3.2.3 數據安全(PR.DS)
3.2.4 信息保護過程與規程(PR.IP)
3.2.5 維護(PR.MA)
3.2.6 保護技術(PR.PT)
3.3 探測(Detect/DE)
3.3.1 異常與事件(DE.AE)
3.3.2 安全持續監視(DE.CM)
3.3.3 探測過程(DE.DP)
3.4 響應(Respond/RS)
3.4.1 計劃(RS.RP)
3.4.2 溝通(RS.CO)
3.4.3 分析(RS.AN)
3.4.4 減緩(RS.MI)
3.4.5 改進(RS.IM)
3.5 恢復(Recover/RC)
3.5.1 計劃(RC.RP)
3.5.2 改進(RC.IM)
3.5.3 溝通(RC.CO)
第三篇 網絡空間安全實踐
4 建立網絡空間安全規程
4.1 優先級與範圍
4.2 確定方嚮
4.3 建立當前輪廓
4.4 實施風險評估
4.5 建立目標輪廓
附加篇 深入閱讀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本叢書從ISMS的基礎信息安全風險管理開始討論,從不同領域、多個側麵,對ISMS相關知識進行瞭細緻的介紹和闡述,有理論,更有實踐,包括ISMS的審核指南、應用方法、業務連續性管理以及在重點行業的應用實例,很有特色。
——中國工程院院士 蔡吉人
★信息安全是維護國傢安全、保持社會穩定、關係長遠利益的關鍵組成部分,本叢書中各種典型的案例、針對各種網絡安全問題的應對措施,為組織提供一個完整的業務不間斷計劃,能為組織業務的正常運行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仲義
信息安全是一個動態的領域,技術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威脅的演變也從未停止。因此,ISMS也需要保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優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ISMS的持續改進機製,並提供一些關於如何識彆新的安全威脅、評估新的技術應用、以及如何調整安全策略的建議。 我尤其關心書中對於信息安全風險的動態監測和預警機製的論述。如何建立一個能夠實時監測安全態勢,並及時發齣預警的係統?如何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提升風險監測的效率和準確性?這些前沿的探討,將有助於我們站在信息安全的最前沿,有效地應對未來的挑戰。
評分作為一個常年混跡於網絡安全領域的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信息安全管理體係(ISMS)的著作,能夠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既有宏觀的戰略指導,又不失微觀的操作細節。拿到這套“網絡空間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體係叢書”,看到其厚重的身軀和“中國質檢齣版社,中國標”的背景,心中不禁燃起瞭一絲期待。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堆砌概念,而是能夠深入淺齣地剖析ISMS的建設、運行、維護以及持續改進的全生命周期。 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在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和管理方麵是如何闡述的。風險評估是ISMS的基石,一個科學、準確的風險評估方法論,能夠幫助組織識彆齣自身麵臨的關鍵威脅和脆弱性,並據此製定齣有效的應對策略。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各種風險評估模型,比如類比法、定性評估、定量評估等,並對每種方法的優劣、適用場景進行深入分析。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具體的案例,展示如何在實際操作中進行風險識彆、風險分析、風險評價,以及最終的風險處理。例如,對於一個麵臨數據泄露風險的電商平颱,作者會如何指導其進行風險評估?會考慮哪些具體的場景和威脅?又會推薦哪些控製措施?這對於我日常工作中麵臨的實際問題至關重要。
評分我一直對信息安全在供應鏈管理中的應用感到好奇。如今,企業越來越依賴於外部供應商,而供應鏈中的安全漏洞往往成為信息安全風險的重要來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將ISMS的原則應用到供應鏈安全管理中。例如,如何對供應商進行安全評估?在閤同中如何約定安全責任?如何監控供應商的安全錶現? 我同樣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信息安全績效度量和改進的指導。ISMS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持續改進的。我希望書中能夠介紹一些衡量ISMS有效性的關鍵績效指標(KPIs),並指導讀者如何收集和分析這些數據,從而識彆體係的不足之處,並提齣改進建議。這對於我們不斷優化安全策略、提升整體安全水平至關重要。
評分我非常關注這本書對於信息安全審計和內部控製的論述。一個完善的ISMS離不開定期的審計和持續的內部控製,以確保體係的有效性和閤規性。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信息安全審計的流程和方法,包括審計計劃的製定、審計證據的收集、審計報告的撰寫等。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審計檢查錶和模闆,幫助組織進行自查和外部審計。 此外,對於內部控製,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風險控製矩陣(RCM)的構建和應用。RCM是連接風險評估和控製措施的重要工具,一個設計良好的RCM能夠清晰地展示每個風險點對應的控製措施,以及這些控製措施的有效性。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實際的RCM案例,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組織的具體情況進行定製。
評分我一直對信息安全管理體係的閤規性建設感到頭疼,尤其是在國內復雜的法律法規環境下,如何將ISMS與國傢標準、行業規範緊密結閤,是擺在我麵前的一道難題。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清晰的指引,詳細解讀與ISMS相關的國傢標準(如GB/T 22080係列),以及其他重要的行業性規定。我希望書中能夠解釋這些標準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在ISMS建設中的具體落地方式。例如,如何將ISO 27001的框架與國內的《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進行對標,找到最佳的融閤點。 此外,我非常好奇書中對於信息安全事件響應和業務連續性管理(BCM)是如何處理的。在信息安全事件頻發的今天,一個高效的事件響應機製和完善的BCM計劃,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件對組織造成的損失。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事件響應的流程,包括事件的識彆、遏製、根除、恢復以及事後分析等關鍵環節,並提供一些實用的模闆和工具。對於BCM,我則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風險分析、業務影響分析(BIA)、恢復策略製定等核心內容,並提供可操作的指導,幫助組織建立起強大的韌性,應對突發事件。
評分信息安全法律法規的變化日新月異,特彆是關於數據保護和隱私的規定,讓許多企業感到無所適從。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對這些最新的法律法規進行解讀,並指導企業如何將其融入到ISMS的建設中。例如,GDPR、CCPA以及國內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等,這些都對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和傳輸提齣瞭新的要求。 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數據泄露通知和事件報告的實踐指南。當發生數據泄露時,企業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嚮監管機構和受影響的個人進行通知。這個過程非常復雜,需要嚴謹的處理。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詳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以及一些可參考的通知模闆。
評分作為一名技術人員,我對信息安全技術層麵的實踐操作非常感興趣。雖然ISMS更多的是側重於管理層麵,但我深知技術是支撐ISMS有效運行的關鍵。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將管理體係與技術措施有機地結閤起來,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技術實現建議。例如,在訪問控製方麵,除瞭製度層麵的要求,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常用的訪問控製技術,如RBAC(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ABAC(基於屬性的訪問控製)等,並給齣如何在實踐中部署和管理的建議? 我同樣關注書中對於信息安全意識培訓的論述。人是信息安全最薄弱的環節,再好的技術和管理體係,如果沒有員工的意識和配閤,都將是紙上談兵。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如何設計和實施有效的安全意識培訓計劃,包括培訓內容的選擇、培訓形式的多樣化、培訓效果的評估等。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吸引人的案例和互動式的培訓方法,讓員工能夠真正理解並重視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而不是將其視為一項枯燥的任務。
評分我一直認為,信息安全管理體係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組織內部的溝通和協作。許多安全問題並非技術上的難點,而是由於部門之間的壁壘,溝通不暢造成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強調跨部門協作的重要性,並提供一些促進信息安全信息有效流通的策略。 例如,在風險管理過程中,如何讓業務部門理解風險的嚴重性,並積極參與到風險緩解措施的製定中?在安全事件發生時,如何快速有效地協調IT、法務、公關等部門共同應對?我希望書中能夠給齣一些具體的溝通技巧和協作機製的建議。
評分我對這本書在信息安全組織和人員管理方麵的指導性非常期待。建立一個清晰、高效的信息安全組織架構,明確各個層級人員的職責和權限,是ISMS得以有效落地的基礎。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不同規模、不同行業組織的信息安全組織架構模型,並詳細闡述各部門、各角色的職能。例如,信息安全官(CSO)的職責邊界在哪裏?如何協調IT部門、業務部門與安全部門之間的關係? 同時,書中關於信息安全人員的資質要求、培訓和能力發展方麵的內容也引起瞭我的興趣。在信息安全人纔短缺的當下,如何培養和留住優秀的安全人纔,是許多組織麵臨的挑戰。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信息安全人纔培養路徑的建議,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和激勵機製。這對於我所在的團隊,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評分從讀者角度齣發,我更看重的是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轉化為實際行動,就失去瞭其價值。我希望書中提供的指導和方法,能夠真正落地,而不是停留在紙麵。因此,我期待書中能夠包含大量的案例研究,最好是來自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組織,能夠展示ISMS在各種實際場景中的應用。 例如,對於一個初創企業,如何從零開始建立ISMS?對於一個大型跨國公司,如何對其全球範圍內的ISMS進行統一管理?書中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將對我個人的工作具有極大的啓發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