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L19859
9787111595366 9787122311078
鋰離子電池手冊
前言
編輯的話
一部分 儲能係統/電池係統概述
1章 儲能係統/電池係統概述3
二部分 鋰離子電池
2章 鋰離子電池概述11
3章 材料和功能17
4章 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25
5章 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35
6章 電解質和導電鹽47
7章 隔離膜59
8章 鋰離子電池係統的結構71
9章 鋰離子電池單體80
10章 鋰電池係統的密封和橡膠部件90
11章 傳感器和測量技術98
12章 繼電器、開關、綫束和插接件105
13章 電池熱管理121
14章 電池管理係統130
15章 軟件139
16章 電池技術發展趨勢146
三部分 電池生産
17章 鋰離子電池單體的生産流程163
18章 鋰離子電池單體和電池的生産工藝176
19章 電池單體生産工廠的建設185
20章 生産製造過程中的檢測方法194
四部分 其他課題
21章 鋰離子電池開發、生産和迴收的邊緣領域205
22章 鋰離子電池開發和應用時的工作安全207
23章 化學安全保護215
24章 電氣安全保護227
25章 汽車的功能安全234
26章 鋰離子電池的功能和安全測試246
27章 鋰電池和鋰離子電池的運輸257
28章 鋰離子電池的迴收265
29章 電池係統生産專業人員的教育和培訓274
30章 鋰離子電池安全和性能標準284
五部分 電池應用
31章 鋰離子電池的應用範圍295
。。。。。
鋰電池科學與技術
第1章能量儲存和轉化的基本要素
1.1能量儲存能力/001
1.2不間斷能量供應/002
1.3納米儲能/003
1.4儲能/004
1.5電化學電池簡要曆史/006
1.5.1重要裏程碑/006
1.5.2電池設計/007
1.6電池的重要參數/008
1.6.1基本參數/008
1.6.2循環壽命與日曆壽命/011
1.6.3能量、容量和功率/012
1.7電化學係統/013
1.7.1電池組/013
1.7.2電緻變色與智能窗/014
1.7.3超級電容器/015
1.8總結與評論/016
參考文獻/016
第2章鋰電池
2.1引言/019
2.2發展曆史概述/020
2.3一次鋰電池/022
2.3.1高溫鋰電池/022
2.3.2固態電解質鋰電池/023
2.3.3液態正極鋰電池/025
2.3.4固態正極鋰電池/025
2.4二次鋰電池/029
2.4.1鋰-金屬電池/029
2.4.2鋰離子電池/031
2.4.3鋰聚閤物電池/035
2.4.4鋰-硫電池/036
2.5鋰電池經濟/037
2.6電池模型/038
參考文獻/039
第3章嵌入原理
3.1引言/045
3.2嵌入機理/046
3.3吉布斯相律/047
3.4典型嵌入反應/049
3.4.1完美的化學計量比化閤物:Ⅰ類電極材料/049
3.4.2準兩相係統:Ⅱ類電極/051
3.4.3兩相係統:Ⅲ型電極/051
3.4.4鄰域:Ⅳ型電極/052
3.5插層化閤物/052
3.5.1閤成插層化閤物/052
3.5.2堿金屬插層化閤物/053
3.6插層化閤物的電子能量/054
3.7插層化閤物高電壓的産生原理/055
3.8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056
3.9相轉化反應/058
3.10閤金化反應/058
參考文獻/059
第4章剛性能帶理論模型應用於鋰嵌入化閤物的可靠性
4.1引言/062
4.2費米能級的演變/062
4.3TMDs的電子結構/064
4.4鋰嵌入TiS2材料/066
4.5鋰嵌入TaS2材料/068
。。。。。
我是一名對可持續能源技術抱有極大熱情的研究者,因此,當看到這套關於鋰離子電池的專業書籍時,我毫不猶豫地將其收入囊中。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讓我感到驚喜,它涵蓋瞭從基礎的電化學原理到前沿的電池材料研究,再到實際的電池製造工藝和應用開發。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電極材料的詳細介紹,包括它們的晶體結構、鋰離子擴散動力學以及在充放電過程中的結構變化,這些信息對於理解電池的性能衰減和設計新型高能量密度電池至關重要。書中還對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分析瞭導緻電池失效和熱失控的各種因素,並提齣瞭相應的防護措施和研究方嚮,這對於確保鋰電池在各種應用中的安全可靠至關重要。這本書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都非常強,它不僅能夠幫助我鞏固已有的知識,更能夠啓發我探索新的研究思路。對於任何緻力於鋰電池技術研究的同行而言,這套書籍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寶貴財富。
評分我一直對儲存能量的科技很著迷,尤其是那些能夠推動社會進步的革命性技術。這套關於鋰離子電池的書籍,正是滿足瞭我對這類知識的渴望。這本書的講解層次分明,從基礎的電化學原理,到具體的材料選擇和電池設計,再到生産工藝和安全性評估,都麵麵俱到。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正負極材料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石墨、矽、鎳鈷錳酸鋰等材料的微觀結構和電化學行為,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不同的電池會有不同的性能錶現。而且,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電池迴收和梯次利用的討論,這讓我看到瞭科技發展在環保方麵的努力,也讓我對可持續能源的未來有瞭更多的期待。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較學術化,但並不枯燥,它能夠引導讀者一步步地深入思考。我發現,通過閱讀這本書,我不再僅僅滿足於知道“電池能用多久”,而是開始思考“為什麼電池能用這麼久”,以及“如何讓它用得更久”。這本書就像一座知識的寶庫,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發現和收獲,讓我對鋰電池這個領域有瞭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名對新能源汽車充滿好奇心的普通消費者,我購買這套書籍的初衷是想瞭解一下驅動我們日常齣行的新能源背後的技術。坦白說,一開始我被書名中的“包郵”吸引,但當翻開第一頁,我就被書中詳實的內容所震撼。這本書並沒有像我預期的那樣,隻是簡單介紹一下電池是如何工作的,而是非常深入地講解瞭鋰離子電池的科學原理和工程技術。我被書中關於“鋰”這個元素的特性以及它如何在電池中扮演核心角色的講解所吸引,雖然我不能完全理解所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但作者通過生動的語言和形象的比喻,讓我對鋰離子的“遷徙”過程有瞭大緻的瞭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瞭很多關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延長電池壽命的方法,這讓我聯想到現在電動汽車續航裏程的不斷提升,原來背後有這麼多精心的技術在支撐。而且,書中還特彆強調瞭電池安全性的重要性,這讓我對電動汽車的安全性有瞭更深的信心。雖然這本書中的一些技術細節對我來說有些晦澀難懂,但我感覺自己對鋰電池的認知水平得到瞭很大的提升,也更加理解瞭為什麼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會相對較高,畢竟背後是如此復雜和先進的技術。
評分這本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感覺沉甸甸的,裏麵塞滿瞭關於鋰離子電池的知識,讓我這個對電池技術一直很感興趣的門外漢,感覺像是打開瞭一個新世界的大門。雖然我之前對這方麵的東西瞭解不多,但這本書的內容深入淺齣,很多理論知識都用很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比如在講到電解液的作用時,它會把電解液比作電池內部的“交通係統”,負責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穿梭,這個比喻一下子就讓我明白瞭它的重要性。而且,書中還穿插瞭很多實際應用案例,讓我看到瞭這些理論知識是如何轉化為我們日常生活中觸手可及的産品,比如手機、電動汽車等等,這讓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和概念,而是充滿瞭生命力的技術。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對鋰電池的發展曆程進行瞭詳細的梳理,從最早的鋰金屬電池的局限性,到如今廣泛應用的鋰離子電池,再到未來可能齣現的固態電池,每一個階段的發展都講得非常清楚,讓我對電池技術的發展脈絡有瞭更深刻的認識。尤其是關於電池安全性的一些章節,雖然讀起來會有點緊張,但確實讓我瞭解到瞭很多關於電池過充、過放、短路等危險情況的原理,也明白瞭為什麼我們在使用鋰電池設備時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項。這本書絕對是想要瞭解鋰電池技術入門或者想要深入學習的讀者的絕佳選擇,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能夠激發你對這個領域的探索欲望,讓你覺得學習電池技術是一件充滿樂趣和意義的事情。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正負極材料特性的章節,裏麵詳細介紹瞭不同材料的優缺點,以及它們是如何影響電池的性能和成本的,這讓我對市麵上各種電池産品的差異有瞭更直觀的理解。
評分我一直認為,瞭解一項技術,最好的方式就是深入其科學原理。這套關於鋰離子電池的書籍,正是這樣一本能夠帶我深入理解鋰離子電池的書。書中從電化學的基礎齣發,逐步深入到材料科學、器件工程等各個方麵。我被書中對鋰離子電池的循環壽命、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等關鍵性能指標的詳細分析所吸引,並且理解瞭這些指標是如何受到材料特性、電解液性質以及電池結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書中還詳細介紹瞭不同類型的鋰離子電池,比如磷酸鐵鋰電池、三元鋰電池等,並對它們各自的優缺點進行瞭客觀的評價。這讓我明白瞭為什麼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會選擇不同類型的鋰電池。雖然書中有些內容我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理解,但每一次閱讀都讓我對鋰電池的認識更上一層樓。這本書就像是通往鋰電池世界的鑰匙,讓我得以窺探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領域。
評分我一直對能量儲存技術很感興趣,所以當看到這套關於鋰離子電池的書籍時,就毫不猶豫地入手瞭。這本書的篇幅相當可觀,內容非常豐富,絕對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它更像是一本學術性的參考書,裏麵涉及瞭很多專業的術語和復雜的理論模型,對於我這樣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閱讀起來確實需要花費一些時間和精力。書中對鋰離子電池的各項參數,比如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環壽命、內阻等等,都有非常詳盡的闡述,並且解釋瞭這些參數是如何受到材料、結構以及製造工藝的影響。我尤其欣賞它對電池管理係統(BMS)的深入探討,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如何安全、高效地使用鋰電池至關重要,書中詳細講解瞭BMS的各項功能,如電量估算、故障診斷、均衡管理等,以及不同BMS架構的優劣。另外,書中還專門開闢瞭章節來介紹當前鋰電池技術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比如對鈷的依賴、充電速度的瓶頸、以及固態電池、鋰硫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究進展,這讓我對這個行業的前景有瞭更清晰的認識。雖然有些章節對於我來說理解起來有些吃力,需要反復閱讀和查閱其他資料,但總體而言,這本書的價值非常高,它為我提供瞭深入瞭解鋰電池科學與技術的一個絕佳平颱,也讓我對未來新能源技術的發展充滿瞭期待。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要傳達知識,更要激發讀者的思考。這套關於鋰電池的書籍,無疑做到瞭這一點。它並沒有僅僅羅列枯燥的數據和公式,而是通過對鋰離子電池發展曆程的迴顧,以及對未來技術趨勢的展望,讓讀者感受到這項技術的蓬勃生命力。書中對鋰離子電池在各個應用領域的介紹,比如消費電子、電動汽車、儲能係統等,都讓我看到瞭鋰電池技術的廣泛影響力和巨大潛力。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研究進展的講解很感興趣,這直接關係到我們能否擁有更長續航的電動汽車和更高效的電子設備。同時,書中也坦誠地指齣瞭鋰電池技術麵臨的挑戰,比如資源限製、成本控製以及安全性問題,並提齣瞭多種可能的解決方案,這讓我看到瞭科學傢們為解決這些問題所做的努力。雖然書中有些理論內容對我來說需要反復推敲,但我感覺自己對鋰電池技術有瞭更宏觀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這項技術對於人類社會發展的深遠意義。
評分我是一名電子工程專業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各種電子元器件的原理都抱有濃厚的興趣。而鋰離子電池,作為現代電子設備的核心動力源,自然引起瞭我極大的關注。這套書籍給我提供瞭一個非常全麵和深入的視角來理解鋰離子電池。書中對電池材料的微觀結構和宏觀性能之間的關係進行瞭詳細的分析,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不同的材料組閤能夠帶來截然不同的電池錶現。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電池熱失控機理的講解,這對於理解電池安全性的重要性至關重要,也讓我對如何在設計和使用電池時避免風險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本書的學術性很強,很多章節都涉及到瞭高深的物理和化學理論,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纔能完全理解。但正是這種深度,讓我能夠更全麵、更透徹地認識鋰離子電池。這本書為我今後的專業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對未來在新能源領域的職業發展充滿瞭信心。
評分作為一名對物理和化學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我一直對能量儲存的原理感到好奇。這套關於鋰離子電池的書籍,無疑是滿足瞭我這種好奇心的絕佳讀物。書中對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反應機理進行瞭非常詳盡的描述,從鋰離子在電解液中的遷移,到在正負極材料中的嵌入和脫齣,每一個過程都講解得非常清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固態電解質的研究進展的介紹,這讓我看到瞭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可能性,也對未來電池的安全性有瞭更高的期待。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電池性能衰減的機製,比如SEI膜的形成、鋰枝晶的生長等,這些細節的講解,讓我明白瞭我手中的手機電池為什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性能下降。這本書的專業性很強,但作者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使得復雜的概念變得容易理解,讓我能夠從中獲得豐富的知識。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鋰電池的介紹,更是一次關於物質科學和能量轉換的深入探索。
評分收到這套關於鋰電池的書籍,我首先感受到的是它嚴謹的學術風格。裏麵的插圖和圖錶都非常專業,數據分析也相當詳實,對於我這種需要進行相關研究的工程師來說,這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書中對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進行瞭非常細緻的講解,從電化學的基礎理論到具體的電極反應機理,都循序漸進地展開。我尤其喜歡關於電化學阻抗譜(EIS)分析的部分,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EIS來錶徵電池內部的電化學過程,以及如何通過EIS數據來診斷電池的性能衰減原因。這對我日常工作中進行電池性能評估和故障分析非常有幫助。另外,書中還對不同類型的鋰離子電池,如鈷酸鋰、錳酸鋰、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進行瞭全麵的對比分析,包括它們的結構特點、電化學性能、安全性能以及成本等,這讓我能夠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選擇最閤適的電池體係。這本書的缺點可能在於,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門檻可能會有些高,裏麵涉及的數學公式和物理模型比較多,需要一定的專業背景纔能完全理解。但是,如果你是鋰電池領域的從業者或者科研人員,那麼這本書無疑會成為你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它能夠幫助你更深入地理解電池的本質,解決實際生産和研發中遇到的難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