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动物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
定价:59.00元
作者:李海云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2-01
ISBN:9787040376067
字数:
页码:34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相关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使用
《动物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编者李海云运用比较动物结构和功能的思想与方法,阐述了动物早期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动物类群的多样性及它们的演化地位和主要生物学特征。从动物身体的保护、支持和运动、排泄和水盐平衡、呼吸、消化、循环、淋巴及免疫、神经、内分泌与调节以及生殖等方面比较了不同动物类群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演化中对环境的适应,并对动物的地理分布与基础生态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以求广大读者能够系统、全面、清晰地认识动物体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和动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内容提要
《动物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其23章,以动物演化为主线,运用比较动物结构和功能的思想与方法,全面、系统、简练地介绍了包括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在内的共36个动物门。反映动物学的新研究成果。内容涵盖动物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规律基础及其与人类的关系;从动物身体的保护、支持和运动、排泄和水盐平衡、呼吸、消化、循环、淋巴及免疫、神经、内分泌及生殖等方面比较了不同动物类群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其在演化中对环境的适应;对动物的地理分布与生态基础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各章后设有小结、思考题以供复习和巩固之用,同时附有相关拓展知识网站,为学生提供拓展学习资源。
《动物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农林规划教材》可供高等学校,特别是高等农林院校中的生物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水产养殖、特产园艺、环境保护及食品科学与加工等相关专业的大学本、专科学生使用,也可供中等职业学校、中学教师和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1.1 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其中的地位
1.2 动物学及其分支学科
1.3 动物学发展简史
1.4 动物学的研究方法
1.5 动物分类的知识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2章 动物体的结构基础
2.1 细胞
2.2 组织
2.3 器官与系统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3章 原生动物门
3.1 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3.2 原生动物的分类
3.3 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4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与扁盘动物门
4.1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及学说
4.2 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主要时期
4.3 扁盘动物门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5章 多孔动物门
5.1 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5.2 多孔动物的分类
5.3 多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6章 腔肠动物门
6.1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6.2 腔肠动物的分类
6.3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附:栉水母门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7章 扁形动物门
7.1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7.2 扁形动物的分类
7.3 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附:纽形动物门
第8章 原腔动物
8.1 原腔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8.2 原腔动物的分类
8.3 原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9章 环节动物门
9.1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9.2 环节动物的分类
9.3 环节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0章 软体动物门
10.1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0.2 软体动物的分类
10.3 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1章 节肢动物门
11.1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1.2 节肢动物的分类
11.3 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2章 棘皮动物门
12.1 棘皮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2.2 棘皮动物的分类
12.3 棘皮动物的经济意义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3章 半索动物门
13.1 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代表动物
13.2 半索动物的分类
13.3 半索动物在动物界的位置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附:无脊椎动物若干小门
4章 脊索动物门
14.1 脊索动物的主要特征
14.2 脊索动物的分类
14.3 脊索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5章 圆口纲
15.1 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5.2 圆口纲的分类
15.3 圆口纲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6章 鱼类
16.1 鱼类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6.2 鱼类的分类
16.3 鱼类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7章 两栖纲
17.1 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7.2 两栖动物的分类
17.3 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8章 爬行纲
18.1 爬行纲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8.2 爬行纲动物的分类
18.3 爬行纲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附:毒蛇与无毒蛇的区别及毒蛇咬伤的应急处理原则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9章 鸟纲
19.1 鸟类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19.2 鸟类的分类
19.3 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20章 哺乳纲
20.1 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及生命活动
20.2 哺乳动物的分类
20.3 哺乳纲动物的起源与演化
20.4 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21章 动物的比较与演化基本原理
21.1 动物体的构建类型及体制
21.2 动物体的保护、支持与运动
21.3 动物的消化与吸收基础
21.4 动物的排泄和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
21.5 动物的呼吸、循环与免疫
21.6 动物的神经调节基础
21.7 动物的激素分泌与调控
21.8 动物的生殖与生殖系统
21.9 动物演化基本原理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22章 动物的地理分布
22.1 生物圈
22.2 动物的分布
22.3 世界及我国动物地理区系划分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第23章 动物生态基础与野生动物保护
23.1 动物生态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3.2 动物与环境——生态因子
23.3 种群
23.4 群落
23.5 生态系统
23.6 生态平衡
23.7 野生动物保护
小结
思考题
拓展知识网站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色彩明快,插图生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生命活力。我一直对动物的世界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甚至只在书本和纪录片里才见过的神奇生物。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插图和细致的文字吸引了。比如,关于深海鱼类的介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它们的种类和形态,更深入地探讨了它们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机制,比如发光器如何帮助它们捕食和交流,以及它们独特的生理结构如何适应高压和黑暗。还有关于迁徙鸟类的章节,那些关于它们如何导航、为何迁徙的解释,让我对这些小生命的长途跋涉充满了敬意。这本书没有用过于学术的语言,反而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生物学知识呈现在读者面前,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们一同探索奇妙的动物王国。从昆虫的复眼如何工作,到哺乳动物的育幼行为,再到爬行动物的变温奥秘,每一个章节都像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对生命的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动物百科全书,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让我对这个星球上的生命充满了敬畏和热爱。
评分这本书的编写思路相当清晰,逻辑性很强,这一点对于我这样需要系统学习相关知识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我最看重的是它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平衡。它并没有枯燥地罗列大量的定义和公式,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图表分析,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例如,在讲解动物分类学的时候,它不仅仅列出了各个门、纲、目、科、属、种的层级关系,还深入分析了不同分类依据的演变过程,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革新了传统的分类体系。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有启发性,因为它不仅仅是教你“是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是这样”。还有关于动物生理学的章节,它通过对不同动物系统(如消化、呼吸、循环)的比较研究,揭示了共同的进化规律和独特的适应策略。比如,它会详细讲解不同动物如何消化淀固,为何需要不同的消化酶,以及这种消化方式的进化优势。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动物学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更是一个理解生命运行机制的探索过程,每一次阅读都能感受到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揭开生命奥秘的,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邃的洞察力,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研究方法和前沿进展的介绍,这一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动物学领域,甚至未来从事相关研究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它并没有停留在对既有知识的梳理,而是积极地引导读者去关注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例如,在介绍动物遗传学时,它会详细阐述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在动物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为我们理解基因功能和物种演化提供了新的工具。还有关于古生物学和演化生物学的章节,它会介绍最新的化石发现以及它们如何改变我们对生命起源和演化历史的认知,比如,近期发现的一些模糊的脊椎动物化石,是如何帮助我们填补演化链条上的空白。这本书让我觉得,动物学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领域,它不仅仅是过去积累的知识,更是面向未来的探索。它鼓励读者保持批判性思维,并对新的科学发现保持开放的态度。这种对研究方法和前沿动态的关注,让这本书显得尤为前瞻和有启发性,它激励我去思考“未知”,并渴望去探索更多的科学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虽然是学术教材,但并没有使用过于生僻的术语,反而大量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活泼有趣。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它不仅仅是冰冷的数据和结论,更像是把我们带到了动物的生活现场。比如,在描述蜂群的社会结构时,它会细致地描绘工蜂们如何分工协作,如何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这种生动的描写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王国”。还有关于灵长类动物社会行为的研究,它通过对不同猴群和猿群的观察,揭示了它们复杂的等级制度、情感互动以及学习能力,让我对这些与我们同属哺乳动物的近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共鸣。这本书让我觉得,动物学不仅仅是一门关于“知识”的学科,更是一门关于“生命”的学科,它鼓励我们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它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真诚的态度,邀请读者一同去探索和欣赏生命的美妙。这种平实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惊喜和感动。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非常新颖,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教材那样,按照固定的学科框架来推进,而是更多地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来阐述动物的习性、行为和演化。它把动物放在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中去解读,这种视角让我觉得非常生动和有代入感。比如,在介绍“动物与环境”这一主题时,它会结合具体的地理区域和气候条件,来分析当地特有的动物物种是如何适应并生存下来的,从北极的驯鹿如何抵御严寒,到热带雨林的变色龙如何融入环境,每一个例子都让我觉得惊叹不已。书中对于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也十分有趣,它不仅仅讲到捕食与被捕食,还会深入讲解共生、寄生、竞争等复杂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塑造了物种的演化方向。我尤其喜欢关于行为生态学的章节,那些关于动物求偶、育幼、社群行为的案例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策略的动物世界,它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展现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和创造力。这种从宏观到微观,从个体到群体,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多维度解读方式,让我对动物学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