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建築設計指導叢書 |
| 定價 | 64.00 |
| ISBN | 9787112048168 |
| 齣版社 | 中國建築工業齣版社 |
| 作者 | 鮑傢聲 |
| 編號 | 10968899 |
| 齣版日期 | 2002-07-01 |
| 印刷日期 | 2012-08-31 |
| 版次 | 1 |
| 字數 | 無 |
| 頁數 | 391 |
| D1一章緒論 D1一節圖書館任務、類型及規模 D1二節圖書館的發展概況 D1二章圖書館xuan址及場地設計 D1一節圖書館xuan址原則 D1二節圖書館場地設計 D1三章圖書館建築功能構成及空間組織 D1一節圖書館建築功能構成及其關係 D1二節圖書館建築基本功能要求 D1三節圖書館建築布局 D1四節圖書館的擴建 D1四章閱覽空間設計 D1一節閱覽空間分類 D1二節閱覽空間設計基本要求 D1三節閱覽空間設計 D1四節閱覽傢具與布置 D1五章藏書空間設計 D1一節書庫類彆及藏書的方式 D1二節書庫規模與層數 D1三節書庫位置及書庫設計要求 D1四節書庫的平麵設計 D1五節書架種類及構造 D1六節藏書空間的采光照明和通風 D1七節藏書空間防護要求 D1六章齣納、檢索空間設計 D1一節齣納、檢索空間的組成及設計 D1二節藉書處的位置及要求 D1三節藉書處的布置與麵積 D1四節目錄廳的布置及麵積 D1五節現代圖書館的信息服務中心 D1七章業務用房及行政辦公用房設計 D1一節采編工作用房 D1二節業務部門工作用房 D1三節裝訂、復修工作用房 D1四節行政辦公用房 D1八章公共活動及輔助空間設計 D1一節門廳 D1二節展覽陳列空間 D1三節報告廳(多功能廳) D1四節讀者休息及廁所 D1五節其他對外服務用房 D1九章圖書館建築造型 D1一節圖書館建築造型設計原則 D1二節圖書館建築造型的設計手法 D1十章圖書館設計過程與案例解析 D1一節圖書館建築方案設計過程 D1二節圖書館設計過程實例解析 D1十一章圖書館的現代化設備 D1一節電子計算機在圖書館中的應用與設計 D1二節網絡與通迅技術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D1三節機械傳送設備 D1四節縮微復製技術的應用 D1五節靜電復製技術的應用 實侈0 一、國內圖書館實例 1.南京醫科大學圖書館 2.深圳大學圖書館 3.南京經濟學院圖書館 4.浙江師範大學邵逸夫圖書館 5.清華大學圖書館新館 6.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 7.華中理工大學圖書館新館 8.上海交通大學包玉剛圖書館 9.內濛古圖書館 10.福建省圖書館 11.深圳南山圖書館 12.上海圖書館新館 13.銅陵市圖書館 14.銅陵財貿高等專科學校圖書館 15.馬鞍山市圖書館 16.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 17.北京大學圖書館新館 18.深圳文化中心圖書館 19.颱.灣淡江大學學生紀念圖書館新館 20.颱.灣中央圖書館 21.颱.灣大學總圖書館 22.颱.灣高雄鳳新高中圖書館 23.颱.灣元智大學圖書資訊大樓 二、國外圖書館實例 24.芬蘭維普裏市立圖書館 25.美國埃剋斯特學院圖書館 26.以色列裏捷耶夫大學中心圖書館 27.英國國j1a圖書館新館 28.英國泰晤士河榖大學學術信息中心 29.法國國j1a圖書館新館 30.法國國j1a圖書館新館方案 31.法國奧爾良圖書館 32.荷蘭阿邁勒公共圖書館 33.荷蘭代爾夫特技術大學圖書館 34.美國鳳凰城中央圖書館 35.美國丹佛中央圖書館 36.德國明斯特公共圖書館 37.日本橫濱市中央圖書館 38.日本湖東圖書館 39.日本惠庭市立圖書館 40.日本早稻田大學綜閤學術信息中心 41.日本水戶市立西部圖書館 42.日本豐之國資源圖書館 43.日本新居濱市立彆子銅山紀念圖書館 44.韓國漢南大學信息中心 45.韓國首江達大學圖書館D1三館 46.土庫曼阿什哈巴德國j1a圖書館 47.英國威士敦村公共圖書館 48.德國波恩大學圖書館 49.以色列國j1a圖書館 50.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圖書館 51.日本同誌社女子大學圖書館 52.瑞典維剋捨圖書館 53.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 54.美國喬治亞工學院圖書館 55.澳大利亞國j1a圖書館 56.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圖書館 參考文獻 |
| '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是建築設計指導叢書之一。 |
| '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是一部論述現代圖書館設計的專著 內容主要包括:圖書館xuan址及場地設計 圖書館建築功能構成及空間組織 閱覽空間設計 藏書空間設計、齣納、檢索空間設計 業務用房及行政辦公用房設計 公共活動及輔助空間設計 圖書館建築造型 圖書館設計過程與案例解析 圖書館的現代化設備 圖書館傢具等。並精xuan瞭具代錶性的靠前外圖書館設計實例56例。'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圖文並茂 理論聯係實際 尤其D1十章圖書館設計過程與案例解析是作者長期工作的總結 不僅對圖書館設計有直接幫助 對其他建築設計也是的經驗。'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可作為建築類院校建築設計課教材 並可供建築師、有關的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科研工作者學習參考。 |
作為一名非建築專業的讀者,我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美好空間的好奇心。我一直認為,一個好的公共空間,能夠極大地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而圖書館作為知識的殿爐,更應該是一個充滿吸引力的地方。這本書,則讓我看到瞭“吸引力”是如何被設計齣來的。我最直觀的感受是,書中呈現的圖書館,不再是過去那種刻闆、沉悶的形象,而是變得更加開放、多元和充滿活力。它們有的像一座座藝術品,外觀造型獨特,充滿想象力;有的則像一個溫馨的社區客廳,舒適而親切。書中的一些圖片,展現瞭圖書館內部豐富的空間功能,有供人安靜閱讀的區域,也有可以進行小組討論、舉辦講座、甚至放映電影的場所。這種多功能的設置,讓我看到瞭現代圖書館作為信息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以及社區活動中心的多重角色。我還對書中關於“技術應用”的討論很感興趣。比如,如何利用智能技術來優化圖書館的藉閱流程,如何設計互動式的閱讀設備,以及如何利用數字技術來拓展閱讀的可能性。這些都讓我看到瞭科技與人文的結閤,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著未來的閱讀空間。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圖書館的傳統認知,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新世界。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想找一些關於空間敘事的靈感。雖然它主打的是建築設計,但我相信好的建築設計一定蘊含著深刻的空間敘事。而這本書,果然沒有讓我失望。它不僅僅是羅列瞭不同圖書館的設計方案,更重要的是,它通過對這些設計案例的解讀,巧妙地展現瞭空間如何被“講故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流綫”的討論,設計師是如何通過空間的組織,引導人們的行動,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他們的閱讀體驗。比如,從入口處開闊的空間,過渡到相對私密的閱覽區,再到互動交流的區域,這一係列的路徑設計,就像是在講述一個關於知識探索的故事。讀者在其中穿梭,也仿佛在經曆一場心靈的旅程。書中的一些案例,更是將人文關懷融入瞭空間設計,比如為不同年齡段的讀者設計的專屬空間,或是考慮到特殊人群的需求,設置的無障礙通道和閱讀設施。這些細節的處理,讓我看到瞭設計背後的人文溫度,也讓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瞭“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我還在書中發現瞭一些關於光影運用的獨特手法,設計師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工光,來營造不同的氛圍,比如寜靜的學習區,或是充滿活力的社交空間。這些都為我今後的創作提供瞭寶貴的啓示,讓我明白,空間不僅僅是物理的容器,更是承載情感和故事的載體。
評分我平時對一些具有曆史厚重感的建築特彆感興趣,而這本書中的一些案例,恰好滿足瞭我的這種偏好。雖然書名是“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但我發現其中不少作品,在設計理念上都巧妙地融入瞭曆史的元素,或者是在對傳統圖書館功能進行創新的同時,保留瞭其原有的學術氛圍和寜靜感。我尤其喜歡那些對老建築進行改造和再利用的案例。這些項目,在保留原有建築骨架和曆史痕跡的同時,通過現代化的設計手法,賦予瞭老建築新的生命和功能。它們就像是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人們在感受現代設計魅力的同時,也能迴味曆史的沉澱。書中的一些圖片,清晰地展現瞭新舊元素的碰撞與融閤,比如在古老的石牆旁,矗立著現代化的玻璃幕牆,這種對比和對話,本身就充滿瞭一種獨特的藝術張力。我還在書中看到瞭一些關於“閱讀體驗”的設計思考。設計師是如何通過空間的布局、傢具的選擇、甚至是燈光的明暗變化,來營造最適閤閱讀的環境。這讓我意識到,一個好的圖書館,不僅僅是藏書的地方,更是一個能夠激發人們閱讀興趣、提供沉浸式閱讀體驗的空間。我常常會想象自己置身於書中的某個圖書館,感受那種寜靜而又充滿啓迪的氛圍,這種想象本身就是一種美好的體驗。
評分作為一名剛剛入行的建築設計師,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幫助我打開思路、拓展視野的書籍。在眾多的選擇中,《現代圖書館建築設計》這本書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美的呈現方式吸引瞭我。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場所精神”的探討。它不僅僅關注建築的形態和功能,更深入地挖掘瞭圖書館作為文化和知識載體的精神內涵,以及如何通過建築設計來體現和強化這種精神。書中的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瞭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圖書館,是如何在尊重曆史文脈的基礎上,融入現代設計理念,從而創造齣既有時代感又不失文化底蘊的空間。我被那些將地域特色巧妙融入建築的作品所打動,比如某個案例中,建築師就巧妙地運用瞭當地傳統的建築材料和裝飾元素,讓圖書館在現代化的外觀下,依然散發著濃鬱的地方氣息。此外,書中關於“可持續性設計”的章節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在當下,綠色建築已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而這本書也積極地展示瞭如何在圖書館設計中應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並注重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這些都讓我意識到,作為一名建築設計師,肩負著創造更美好、更可持續的未來的責任。這本書不僅為我提供瞭大量的案例參考,更重要的是,它塑造瞭我對建築設計的理解,讓我認識到建築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承載文化、傳遞價值的精神空間。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想入手瞭,但一直沒找到機會。最近終於把它抱迴傢,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印象是它的裝幀設計相當考究,厚實沉甸甸的,紙張的觸感也很好,翻閱起來是一種享受。我尤其喜歡書中那些高清的圖片,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插圖,更是對建築美學的直觀展現。每一張照片都經過精心挑選,構圖、光影都處理得恰到好處,仿佛能帶領讀者身臨其境,感受那些宏偉的空間和彆緻的細節。那些現代圖書館的設計案例,簡直是視覺的盛宴,從宏觀的整體布局,到微觀的傢具陳設,都充滿瞭靈感。我常常在一頁頁翻閱中,被那些大膽的綫條、創新的材料運用、以及對自然光的巧妙運用所吸引,甚至會停下來,對著一張圖仔細揣摩設計師的意圖,思考這種設計是如何在功能性和美觀性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這本書的內容非常豐富,涵蓋瞭各種風格的圖書館,有充滿未來感的科技型圖書館,也有溫馨舒適的社區型圖書館,還有曆史悠久的文化傳承型圖書館。每一種類型都有其獨特的魅力,也為我提供瞭非常多元的設計思路。我個人比較偏愛那些將自然元素融入建築內部的設計,比如天井、綠植牆、或是大麵積的落地窗,這些設計不僅增加瞭空間的通透感,也讓閱讀環境更加宜人。這本書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建築設計愛好者的寶藏,無論是作為參考資料還是純粹的欣賞,都非常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