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5
苏轼叙述一种-修订版 刘小川 9787506366960 作家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书名 | 苏轼叙述一种-修订版 |
定价 | 29.00 |
ISBN | 9787506366960 |
出版社 | 作家出版社 |
作者 | 刘小川 |
编号 | 1200457228 |
出版日期 | 2013-03-01 |
印刷日期 | 2013-03-01 |
版次 | 1 |
字数 | 150.00千字 |
页数 | 258 |
小引1 ―生活之意蕴层5 二天才少年13 三奇人张方平 醉翁欧阳修27 四初仕风翔39 五十年生死两茫茫……49 六医国手55 七文人与山水71 八人间天堂 酒食地狱81 九老夫聊发少年狂89 十小人发难99 十一坡仙113 十二谁能伴我田间饮125 十九苏轼的诗199 二十苏轼的词221 初版后记252 再版后记254 我所知道的刘小川257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苏轼这样的人物 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中国近千年的文学偶像 正能量传递者。 '苏轼叙述一种'是叙述读者了解、研究、赏析苏轼及作品的重要作品。巴金文学院文学奖获奖作品。 '苏轼叙述一种'是与苏轼同为乡人 同用乡音 同习乡俗的作者刘小川 将用很真实生动的笔触展现这位巨人的淋漓元气与人格魅力。 |
苏轼到陕西凤翔做签判 苏辙送他到郑州。沉默的苏辙骑一匹瘦马 衣裘单薄 在深秋的风中缓缓行进。后来下雪了 白的雪和黄的土地 给苏轼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苏轼早期的诗作中 这可能是优xuan的一首。飘泊在外的人 读着它会生出相似的感慨。 京城的名人下基层初做官 却跟主要领导闹起了别扭。到凤翔半年后 苏轼碰上新太守亮。亮原是眉山青神县人 王弗的同乡。此人与苏洵也属旧交 按常理 应该照顾苏轼才是 可他对苏轼严格得不近情理。他个子小 眼睛有点斜视 训斥部属喉咙大 动不动就暴跳如雷 部下都怕他。苏轼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做了几件事 受到小民称颂;衙门里他人缘好 同事们亲切地称他“苏贤良”。然而亮发布命令:谁也不许叫苏轼为苏贤良。二十七岁的苏轼为此很不高兴:皇帝都对他客气呢 这怪老头却压制他 横挑鼻子竖挑眼 生怕他的才干盖过太守的政绩。有小吏偷偷叫他苏贤良 那亮眼力不济耳朵倒灵 抓过小吏用鞭子猛抽。苏轼宅心仁厚 听小吏声声惨叫 忍无可忍了 要夺太守的鞭子 被人拉开。 陈太守对苏轼说:“你敢对上司不敬 我就抽你!” 苏轼郁闷了好久 想念弟弟苏子由了 写诗说:“忆弟泪如云不散 望乡心似雨难开。” 中秋节他不去知府厅参加例行宴席 被罚铜八斤。古代钱币分金银铜 八斤铜不是小数。苏轼知道这处罚的规矩 可他就是不去。罚金由王弗带人送到知府。她回家 软语劝苏轼。据她观察 老太守也是一位好人 凤翔十个县 治理得井井有条。王弗猜测 老太守也许是故意对他严厉呢。 苏轼听不进去。有两年的时间 始终和亮拧着。 王弗这样的好妻子 深知用什么方式劝丈夫 以她温柔的慧眼看人看事 尽量弥补丈夫的性格缺陷。事后证明 她对老太守的猜测是正确的。亮为官几十年 对训练年轻人才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他的确性子倔 两年中从未向苏轼做过任何解释。后来 他因收受其他地方送来的好酒而下狱 一世清名毁于几个酒坛子 气死在狱中。而苏轼已经有了不少官场体验 慢慢回忆老太守 明白了王弗的那些话语 怅然写道:“轼官于凤翔 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 愚不更事 屡与公争议 形于颜色……” 苏轼对王弗的怀念 也是这种情形:王弗走了整整十年 他才细细咀嚼妻子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写下'江城子'这样的感人肺腑的作品。 人生多少事 事后方知原委 却要么事过境迁 要么物在人亡。“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苏轼在凤翔待了三年 作为副手 他并无显赫政绩 公务也说不上繁忙 有的是时间到各地走动 既是体察民情 也可以叫做游山玩水。古人对天地山水 对历史人文 有极大的虔诚和浓厚的兴趣 接近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浮光掠影的旅游。 凤翔境内有终南山脉 山中多庙宇 寻僧访道是苏轼的一大乐趣。有一座开元寺 寺中多佛教题材的古画 苏轼往往匹马而入 一看就是一整天 日落时分方策马而回。他一个人在山林中穿行 身影在草木之间时隐时现。他沉浸于古画 王维的画 吴道子的画 不禁浮想万端 由古画及于人事 由人事及于自然。圆圆的落日照着他的长脸 也照着他云去风来般的沉思。这副形象 单论外形已令人感动 更何况我们还试着进入他的内心。 凤翔天灾严重 要么洪水滔滔 要么久旱不雨。苏轼到凤翔的D1二年 两个月不见一滴雨 地里的庄稼眼看枯死。心焦的不只是农夫 天灾关系到所有的人。苏轼率众祈雨 每日望着大晴天烧香叩拜。到三月 终于有了点雨水 人们小心翼翼地企盼着 不敢期望过高。好像习惯了无雨的天气 不再相信老天爷了。 暮春的雨 断断续续地下着 有夜里 忽然变大了 并且接连下了三天。凤翔人这才欢呼雀跃 额手相庆。 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 农夫相 与忭于野。忧者以乐 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这亭即是喜雨亭。“亭以雨名 志喜也。”苏轼挥笔写下了有名的'喜雨亭记'。 从一开始 所谓仕途靠前站 苏轼的眼睛就盯住民间 这使他不可能沉浸于亦官亦文的优哉游哉的生活。凤翔穷人多 衣不蔽体的流浪汉随处可见 他们为何穷呢?苏轼寻思着 看见地方的华屋美宅 不禁大发感慨: 当时夺民田 失业安敢哭? 谁家美园圃 籍没不容赎。 此亭破千家 郁郁城之麓。 凤翔城外有个李姓地主 其庄园的富丽堂皇 整个关中都少见。庄园的豪华是土地兼并的结果。北宋的地方豪强 搞土地兼并十分厉害。一遇灾年 有点土地的人也没法过活 只好打土地的主意。而灾年频仍 实力雄厚的地主就大肆吞并。美仑美奂的庄园 巧夺天工的亭榭 到苏轼眼里却变了味 它是以千家的破败作为代价的。“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苏轼与杜甫 乃是一脉相承。 苏轼的这种“民问精神”很好宝贵 而且他是自始至终的。我今天提笔写苏轼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种精神的敬意。才华是其次的东西。如果苏轼一到凤翔就同李姓地主打得火热 写帮闲文章 赞美地主的庄园闲适而优雅 讨来几锭银子、一顿酒饭 那么 他的文字再好 也不过如同挖空心思赞美皇帝的司马相如之流。 苏轼到凤翔 盯上了李家花园 横竖看它不顺眼 于是发为文字。一首诗奈何不了大地主 却显示了一种立场 一种对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不可或缺的立场。我想它在今天的意义 不言自明。作家当有大视野 大感觉 大疼痛。 苏轼到凤翔 除了同李家庄园过不去 还同太守大人闹别扭。前者富豪 后者权贵 苏轼两者都不买账。当时他二十七八岁。后来一直就这样 看人看事只凭良好的直觉 不计利害。这直觉从何而来?除了后天习得的 我想也是天性使然。想想他的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先天固有的东西已是分量太足 而后天习得的种种又使它变本加厉。苏轼之为苏轼 盖在于此。 P40-44 |
苏轼叙述一种-修订版 刘小川 9787506366960 作家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