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273 二战德军 503重装甲营战史(上下) 正版 书籍

正版273 二战德军 503重装甲营战史(上下) 正版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星波 译
图书标签:
  • 二战
  • 德军
  • 装甲营
  • 军事史
  • 战争史
  • 历史
  • 正版书籍
  • 503重装甲营
  • 二战史
  • 冷兵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玉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71929
商品编码:28438659701
丛书名: 503重装甲营战史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503重装甲营战史(全二册,亲历回忆,演绎精彩的“坦克大决战”。《503重装甲营战史》版。)

:98.80元

作者:[德]弗兰茨-威廉·洛赫曼博士,理查德·冯·罗森男爵,阿尔弗雷德·鲁贝尔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1

ISBN:9787229071929

字数:

页码:全两册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23396958

编辑推荐

 


 

《503重装甲营战史》亲历回忆,还原精彩的“坦克大决战”
二战德军坦克营的彪柄战史,两年击毁2 000辆坦克
坦克履带遍布整个欧洲战场,虎式坦克技术与战术全揭秘
追忆昔日战火风云,往事栩栩如生
东线城堡战役、切尔卡瑟突围,西线阻击诺曼底登陆
首度曝光军事战略地图、官兵战斗日志、战争反思回忆
第503重装甲营彪柄战绩
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国防军成立的个独立的虎式坦克营
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国防军个装备虎Ⅱ的坦克营
503重装甲营是所有坦克营中战绩的坦克营(击毁坦克2000辆)
503重装甲营是所有坦克营中作战时间长的坦克营(25个月在火线)
《503重装甲营战史》具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情节真实,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坦克部队精锐中的精锐,该书通过参战官兵战时日记及战后回忆,客观而又真实地还原《503重装甲营战史》亲历回忆,还原精彩的“坦克大决战”
二战德军坦克营的彪柄战史,两年击毁2 000辆坦克
坦克履带遍布整个欧洲战场,虎式坦克技术与战术全揭秘
追忆昔日战火风云,往事栩栩如生
东线城堡战役、切尔卡瑟突围,西线阻击诺曼底登陆
首度曝光军事战略地图、官兵战斗日志、战争反思回忆
第503重装甲营彪柄战绩
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国防军成立的个独立的虎式坦克营
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国防军个装备虎Ⅱ的坦克营
503重装甲营是所有坦克营中战绩的坦克营(击毁坦克2000辆)
503重装甲营是所有坦克营中作战时间长的坦克营(25个月在火线)
《503重装甲营战史》具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一是情节真实,503重装甲营是德国坦克部队精锐中的精锐,该书通过参战官兵战时日记及战后回忆,客观而又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坦克大决战的精彩场面。二是史料价值丰富,该书对德国虎Ⅰ坦克、虎Ⅱ坦克做了全面的技术介绍与战术分析,通过实际作战记录还进行了数据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德国、苏联、美国坦克的性能差距及战况,对研究二战坦克的读者帮助大。 
相关购买: 樱桃之书(定制版)(飞机的坏品味新力作,《香蕉哲学》,与艺术品媲美的祖母蓝布艺本,赠送9张明信片+设计款跨界混搭领结) )) 冰与火之歌官方地图集(乔治 R.R.马丁联合乔纳森 罗伯茨精心打造《冰与火之歌》细致、、精美的全彩地图,用独特的视角,直观的感受!) 跟季羡林品百味人生:当时只道是寻常(钱文忠倾情推荐!朴素的笔调抒写百岁老人一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季羡林感人的文章全新选本!)) 一花一世界:跟季羡林品味生活禅,钱文忠倾情推荐) 季羡林谈生活禅:一花一世界+中流自在心(全二册)(蔡德贵、钱文忠联袂推荐)!) 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论语、周易、孟子、荀子、大学中庸--南怀瑾等国学大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全六册)!) 历史与看客(签名本)(照看客嘴脸,踢伪君子屁股,揪帝王将相小辫子。听火的大学教授张鸣抖落历史包袱,品另类教授弦外之音。)) 一蓑烟雨任平生(著名学者王学泰坎坷的经历,炼就淡定的人生。)) 在诗意与残忍之间(回顾中国20世纪的思想史!一本梳理六代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杂文集。战胜虚无,重建理想;撑起读书人的风骨,获得生命的意义。)!) 和佛陀赏花去-新精装插图版!清澈见心的文字,芳香四溢的佛理,人一生中必读的10本书之一!!) 中国哲学史:影响韩国首位女总统朴槿惠的中国著作,困难时候所读之书(全二册)) 生命之轮(直面生死,即获自由--20世纪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生死学大师伊丽莎白o库伯勒-罗斯的告白)) 阿特拉斯耸耸肩(安兰德:美国精神的奠基人!无数世界人物的精神偶像!)) 源泉(美国精神的奠基人安·兰德经典之作;影响无数世界人物的“世纪之书”70周年精装纪念版)) 老重庆影像志(全10册:如果你对重庆有感情或者感兴趣,请不要去解放碑打望而是先看看这本书))

内容提要

 


 

《503重装甲营战史》以德国坦克装甲部队“503重装甲营”的作战历程为线索,全面讲述了该部队自1942年初创到1945年解散,所经历的全部战役。通过该营官兵的日记、回忆汇集,真实地还原了那段精彩的坦克大战场面。

目录

 


 

1990年版前言
2009年再版前言
503重装甲营标志
第1章:我们的虎式营
第2章:虎式坦克——坦克发展的
第3章:草创及在卡尔梅克草原上初露锋芒
第4章:在乌克兰
第5章:诺曼底
第6章:匈牙利、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第 7章:尾声
第8章:私人日志
附录

作者介绍

 


 

《503重装甲营战史》由“弗兰茨-威廉 洛赫曼博士”、“理查德 冯 罗森男爵”、“阿尔弗雷德 鲁贝尔”三位德国作者联合撰写。“弗兰茨-威廉 洛赫曼博士”,1923年4月22日出生于汉堡,军衔下士,曾任第503重装甲营1连100号虎式坦克无线电员,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医学博士。“理查德 冯 罗森男爵”,1922年出生,1942年晋升为少尉。曾任第503重装甲营3连连长。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联邦德国陆军,军衔为德国陆军少将。“阿尔弗雷德 鲁贝尔”,1921年出生于东普鲁士。曾任第503重装甲营营部副官。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联邦德国陆军担任教官,军衔为德国陆军中校。
译者简介:
译者:陈星波:南京大学计算机本科,国内知名的二战德军战史作者。
林立群:德国科隆大学经济信息工程硕士,目前在德国工作。

文摘

 


 

暂无

媒体推荐

 


 

 

作者自述:
我们营的战争日志在临近停战的时候遗失了,这本书无法取代它,更非对我们战争经历的美化,编著者的目的是搜集刊印尽可能多的手信息,将其钩织出一幅我们记忆中的“第503重装甲营”全景。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图册”,还是一部“档案”。它不是为了某几个老兵写的,而是为了整个营。我们尽力让这本书更多地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片面地发泄感情。同时希望避免过多个人的偏见。  

....................

 

 


铁血铸就传奇:聚焦战火中的“幽灵”——503重装甲营的史诗征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宏大历史画卷中,无数的军事单位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它们独有的光芒。其中,503重装甲营,以其装备精良的虎式坦克,在东线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支精英部队,并非单纯的战斗机器,而是由一群钢铁意志与非凡勇气的士兵组成,他们的故事,是关于忠诚、牺牲、以及在极端环境下对战役胜利不懈追求的真实写照。本书并非是简单的战史罗列,而是力图深入挖掘503重装甲营在二战中的每一次重要行动、每一次艰苦卓绝的防御、以及每一次令人瞩目的突击。我们将透过历史的尘埃,重现那些决定战局走向的时刻,展现这支王牌部队是如何一次次在炮火硝烟中,书写属于他们的传奇。 本书将带领读者穿越时光的洪流,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感受东线战场上那份令人窒息的压抑与激昂。我们将聚焦503重装甲营自组建以来,所经历的重大战役,从斯摩棱斯克战役的初露锋芒,到库尔斯克会战的浴血奋战,再到第聂伯河战役的艰难抵抗,以及最终在东普鲁士的绝境守卫。每一场战役,都不仅仅是数字与地理位置的堆砌,更是士兵们在生死边缘的挣扎与抉择,是坦克洪流与敌方阵线之间激烈的碰撞,是战略指挥与战场应变之间的较量。 在斯摩棱斯克战役中,503重装甲营作为德军闪击苏联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本书将详细解析该营在这次战役中的部署、战术运用,以及与苏军装甲部队的首次大规模交锋。我们将重点呈现虎式坦克的强大威力是如何在实战中得到体现,以及战场指挥官如何调动这支力量,撕裂苏军防线,取得战术上的优势。那一时期,虎式坦克的出现,无疑给苏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军事压力,而503重装甲营正是这股钢铁洪流的先锋。 库尔斯克会战,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战,是503重装甲营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本书将深入剖析该营在这次战役中的具体表现,从战前侦察、集结,到实际的进攻部署,再到与苏军近卫坦克集群的殊死搏斗。我们将详细描绘虎式坦克在这一战役中的战损与战果,分析其在面对苏军新型坦克时的应对策略,以及该营士兵们在极端压力下的英勇表现。本书将不仅仅描述炮火的轰鸣,更会关注士兵们的内心世界,他们如何克服恐惧,如何与战友并肩作战,如何在混乱的战场上寻找生机。 随着战局的转折,503重装甲营的命运也随之跌宕起伏。在第聂伯河战役中,该营面临着苏军强大的反攻压力,不得不承受巨大的伤亡。本书将详细记录该营在保卫第聂伯河防线时的艰苦卓绝,以及他们为了拖延苏军进攻所付出的巨大代价。我们将探讨当时德军整体战略的失误,以及503重装甲营作为一线作战部队,是如何在不利的局面下,依然展现出顽强的战斗意志。 到了战争的后期,503重装甲营的战场逐渐转移到东普鲁士的土地上。在这里,他们面临的是兵力悬殊,弹药补给困难的绝境。本书将重点呈现该营在东普鲁士的最后战役,他们如何依托残存的坦克,在恶劣的环境下,与数量占绝对优势的苏军周旋,展现最后的战斗英勇。我们将描绘在绝望中,每一个士兵的坚守,以及他们对战争的理解和对国家的忠诚。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局限于军事行动的描述,更注重挖掘503重装甲营的“人”的故事。我们将通过详实的史料,尽可能地还原每一位参与到这本书中的士兵的形象,他们的家庭背景,他们的参军动机,他们在战场上的成长与蜕变。从初出茅庐的新兵,到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的战争经历,他们的战友情谊,他们的生死离别,都将在这本书中得到生动的展现。我们将探究在残酷的战争中,是什么支撑着他们继续战斗,是什么让他们保持着作为一名士兵的尊严。 同时,本书也将深入探讨503重装甲营的装备。虎式坦克,作为二战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坦克之一,它的出现,无疑给战场带来了新的格局。我们将详细介绍虎式坦克的性能参数,它的火力、装甲、机动性,以及它在实战中是如何发挥其优势的。我们还将探讨虎式坦克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它对后来坦克发展的影响。本书不会止步于静态的装备介绍,而是将装备融入到具体的战斗场景中,展现虎式坦克在不同的地形、不同的战术运用下的表现。 本书还将审视503重装甲营的指挥体系和战术思想。从营级指挥官到排长,再到基层班组的领导者,他们的决策和指挥,对战役的走向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将分析他们在不同战役中的战术选择,以及这些战术选择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同时,本书也将探讨在德军整体军事战略的指导下,503重装甲营是如何执行任务的,以及他们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在战争的宏大背景下,503重装甲营的经历,是二战中无数军事单位缩影。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战争的胜负,更是关于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与抉择,关于勇气与责任,关于忠诚与牺牲。本书致力于以一种客观、公正、又不失人性化的视角,呈现503重装甲营的历史,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及那些为之奋斗过的普通士兵。 本书的研究,将基于大量的历史文献、军事档案、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我们相信,通过对503重装甲营这样一支精锐部队的深入剖析,能够让读者对二战的东线战场,对德军装甲部队,以及对战争本身,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是一部献给历史的纪念,也是对那些在战火中逝去的灵魂的致敬。它将带领您走进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史,感受那份铁血铸就的荣耀与悲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让人眼前一亮,从封面到内页的排版,都透露出一种沉稳的历史厚重感。我特别喜欢那种略带复古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有一种与历史对话的感觉。特别是那些黑白照片的印刷质量,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很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坦克侧影、士兵的面部特写,都清晰得仿佛能触摸到当时的尘土和硝烟。光是翻阅这些影像资料,就已经能感受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特有的压抑与肃杀。而且,作为一本上下册的厚重作品,它在保持整体视觉统一性的同时,又巧妙地区分了不同阶段的叙事重点,这种设计上的用心,无疑提升了阅读体验的层次感。可以看得出,出版社在书籍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这不仅仅是一本内容扎实的史书,更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我对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深表赞赏,它让原本严肃的历史题材变得更加引人入胜,是那种让人忍不住想一遍又一遍翻阅的书籍。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手法非常高明,它没有采用那种平铺直叙、流水账式的编年体记录,而是将宏大的战役背景与小人物的个体命运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尤其是在描绘士兵们的日常和心理变化时,简直是入木三分。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在冰冷的钢铁洪流背后,那些年轻的面孔所承受的恐惧、迷茫、以及在极端环境下爆发出的战友情谊。那种深入骨髓的真实感,让人读来既揪心又沉重。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战果或装备数据,而是试图去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战争侧面。特别是对于特定几次遭遇战的描写,现场感极强,仿佛置身于炮火纷飞的战场边缘,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这种讲故事的功力,使得即便是对军事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被其强大的代入感所吸引,从而对历史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与反思。

评分

与其他同类题材的书籍相比,这本书在细节的趣味性和人情味挖掘上,展现出了独特的“温度”。它不仅仅是关于装甲集群的推进和摧毁,还穿插了大量关于后勤保障、装备维护,甚至是部队内部的文化和幽默感的描写。这些“非战斗”的部分,恰恰是还原战争真实面貌最宝贵的一角。比如,对德军维修团队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前线修复受损的坦克,以及士兵们在漫长冬季的营地生活,这些片段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想象。它们打破了脸谱化的刻板印象,让我们看到,即便是身处战争机器中的一环,他们依然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自己的烦恼和追求。这种对人类经验的关注,使得整本书的基调不至于过于冰冷和技术化,它在讲述历史的同时,也在探讨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复杂面向,这一点,是我认为它最成功也最值得称道之处。

评分

我发现这本书在资料的考据和交叉验证上做得极其扎实,这一点对于严肃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看得出来作者是下了苦功的,他引用的数据、地图标注、甚至是对某些关键事件不同当事方说法的对比,都体现了一种近乎偏执的求真精神。相比于一些坊间流传的野史或者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记载,这里的论述显得尤为审慎和客观。它很少用绝对化的语言去评判是非,而是尽可能地呈现事实的全貌,让读者自己去形成判断。这种严谨的态度,为这本书赢得了极高的信誉度。每当读到一个关键转折点,我都会留意脚注或尾注部分,每一次都有新的发现,这些补充材料往往能揭示出教科书上不会提及的幕后细节。可以说,它成功地将学术研究的深度,转化为了大众可以接受的阅读产品,平衡得恰到好处,实属难得。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体现了极强的逻辑性和层次感,读起来非常流畅,即便信息量巨大,也不会感到混乱。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引导读者的注意力,总是能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引入新的视角或者关键人物。例如,在讲述重装甲营的几次重大调动部署时,他会先用宏观的战略地图勾勒出整体态势,然后立刻聚焦到具体某辆坦克乘员组的视角,这种由大到小的切换,让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棋局”的同时,又不失对“棋子”命运的关切。而且,章节之间的过渡处理得非常自然,很少有那种生硬的转折。这种清晰的脉络,使得即便是涉及复杂的战术名词和复杂的战场环境,也能被有效地梳理和理解。对于我们这种希望系统性了解一个特定部队发展脉络的读者来说,这种结构上的条理清晰,简直是阅读享受的保障,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