単行本(ソフトカバー): 112ページ
出版社: パイ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2018/4/20)
言語: 日本語
ISBN-10: 4756250238
ISBN-13: 978-4756250230
発売日: 2018/4/20
梱包サイズ: 25.8 x 18.4 x 0.8 cm
今話題の植物を使った雑貨のつくり方とアイデアを紹介!
植物を長く愛でることができるハーバリウム(植物標本)が人気です。本書では特に人気のオイルのハーバリウムや標本箱、カードなど、約20種類の雑貨のつくり方を紹介。お気に入りのインテリアとして長く味わう、新しい植物の楽しみ方を提案します。
Chapter 1 おしゃれなハーバリウム雑貨
Chapter 2 ハーバリウム雑貨のつくり方
Chapter 3 ハーバリウム雑貨の楽しみ方
内容(「BOOK」データベースより)
Instagramのフォロワー45,000人以上!人気インテリアショップerrerが提案する、インテリアとして長く味わう、新しい植物の楽しみ方。オイル、標本箱、カードなど、植物標本のハンドメイド雑貨24点。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太戳我了!封面那种柔和的色调和精致的排版,一看就知道里面收录的内容绝对是走在时尚前沿的。我原本只是想找点消遣的手工书,没想到翻开后,光是目录的排版就让我对接下来要探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那种仿佛能闻到植物清香的设计感,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教程书可以比拟的。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划分上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从基础的材料准备到复杂的造型设计,每一步都配有高质量的实拍图,即便是手残党也能清晰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要点。我得说,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确实下足了功夫,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做手工的书,更像是一本高颜值的室内设计灵感集。那种将自然元素与现代家居风格完美融合的理念,在每一页的案例展示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让人迫不及待想要动手实践,把家里那些沉闷的角落瞬间点亮起来。
评分我最近刚搬了新家,一直苦于如何用低成本的方式营造出那种“Ins风”的高级感。市面上那些所谓的“网红家居指南”要么价格昂贵,要么内容空洞,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简直像是找到了救星。它没有过多地纠缠于那些繁琐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了实操的核心。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选择制作材料上那种贴近生活的态度,很多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小物件,通过简单的处理和巧妙的搭配,就能变成独一无二的装饰品。比如,书中介绍的几种基础浸泡液的配比和保存技巧,写得非常详尽且科学,让我彻底打消了对作品持久性的顾虑。我按照书中的建议,为客厅的阅读角做了一个组合式的作品,朋友们来做客时,无一例外都追着问我是在哪里买的,那种成就感真是无法言喻。这本书真正教会我的,是如何用“匠心”去改造生活,而不是简单地复制粘贴网上的教程。
评分坦白说,我购买这本书时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因为我对植物的养护一直有点心虚,总担心自己是“植物终结者”。然而,这本书的讲解风格非常具有亲和力,作者似乎非常理解新手会遇到的各种困惑。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邻家大姐姐般的语气,手把手地指导你如何挑选状态最佳的植物,以及如何处理它们在干燥或浸泡过程中的细微变化。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书中居然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色彩搭配和空间美学的建议。它不只是教你“怎么做”,更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么做会更好看”。我尝试着将书里关于“光影效果”的章节应用到我的书桌装饰上,结果发现,阳光透过作品时折射出的光斑,让整个工作区域都变得宁静而富有灵气,工作效率似乎都提升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我经常忍不住拿起它来翻阅,哪怕只是为了放松心情。它不仅仅是一本实用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精心策划的“生活美学图鉴”。我发现作者非常注重作品的“叙事性”,每一个场景布置,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自然、时间与宁静的小故事。我最喜欢它在介绍高级技巧时,那种不动声色的自信——你不会觉得你在被“说教”,而是在被“启发”。例如,书中关于如何通过调整填充物的密度来控制光线的穿透感,讲解得极其精妙,这种细节的处理,正是区分普通手作和精致艺术品的关键所在。自从有了这本书,我对待家中每一个小角落的态度都变得更加审慎和充满爱意,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时尚感,源自于对生活细节的用心打磨,而不是盲目追逐潮流。
评分作为一个资深的手工爱好者,我对市面上各种DIY书籍的套路已经很熟悉了,很多都是换汤不换药的重复内容。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真的在努力创新和提升体验。我尤其注意到了它在“容器选择和创意改造”这一部分所下的苦心。它不仅仅局限于常见的玻璃瓶罐,还介绍了如何利用旧物,比如废弃的灯罩、形状奇特的陶瓷碎片进行改造,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这种“变废为宝”的理念,非常符合当前可持续生活的趋势。而且,书中给出的每一个作品方案,都有至少两种以上的风格变化提示,比如“简约北欧风”和“复古波西米亚风”的调整建议,这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想象空间,确保了即使是同一个基础元素,也能做出完全不同感觉的成品,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尴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