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 刘晗 李静 9787513013659

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 刘晗 李静 9787513013659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晗 李静 著
图书标签:
  • 气候变化
  •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国际环境法
  • 环境政策
  • 可持续发展
  • 国际合作
  • 法律研究
  • 刘晗
  • 李静
  • 9787513013659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天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ISBN:9787513013659
商品编码:2924764883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

定价:25.00元

作者:刘晗 李静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13013659

字数:19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由刘晗、李静著,笔者选取了气候变化这一独特的视角,对其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其主要发展历程如下:从萌芽时期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到初步提出时期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书》),再到正式形成时期的里约会议,接着发展到严格适用时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此后的发展就陷入了波折时期,我们称这一时期为后京都时代。本书主要对四个代表性的会议进行分析,即从巴厘路线图到哥本哈根会议,再到坎昆会议,接下来发展到德班会议。本书旨在通过以上的分析,对这一原则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有个详细的解读,对这一原则的缘起进行梳理,也为后面对该原则的分析打下基础。

内容提要


《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由刘晗、李静著,人类环境的整体性决定了环境责任的共同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人类的生存家园——地球环境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共识。《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从气候变化这一视角来研究、探讨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有利于读者更为深刻地认识、理解和把握这一原则。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 内容提要 在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挑战面前,国际社会围绕责任分摊、减排义务以及公平性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其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简称CBDR)原则,作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核心基石,其内涵、演变、适用性及面临的挑战,一直是学术界和国际法学界关注的焦点。本书正是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对气候变化视角下的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书首先追溯了CBDR原则的起源与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内涵演变。从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及其后的《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CBDR原则的表述方式、适用范围以及责任主体都在不断地调整和细化。研究将重点梳理这一原则在各个国际气候协议文本中的具体体现,分析其法律基础和政策意涵,揭示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在推动或调整CBDR原则过程中的立场与考量。 其次,本书对CBDR原则的核心要素进行了辨析。这包括“共同性”(Commonality)所体现的全球性合作义务,以及“区别性”(Differentiation)所指向的基于国情、能力和历史责任的差异化对待。研究将详细阐释不同国家在温室气体排放历史累积量、当前排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能力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所需资源的差异,这些差异如何构成“区别性”的合理依据。同时,也将探讨“有区别的责任”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解释空间和潜在争议,例如如何量化和评估“历史责任”以及“发展能力”,以及如何平衡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权利与减排的义务。 本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对CBDR原则在不同政策工具和行动领域的适用性进行考察。这涵盖了减缓(Mitigation)和适应(Adaptation)两大领域,以及气候融资(Climate Finance)、技术转让(Technology Transfer)和能力建设(Capacity Building)等关键议题。在减缓方面,研究将探讨CBDR原则如何影响各缔约方的减排目标设定(如国家自主贡献,NDCs),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承诺上的区别。在适应方面,研究将关注如何根据各国的脆弱性和适应能力,合理分配适应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体现CBDR原则的精神。此外,本书还将深入分析气候融资和技术转让在实践中如何体现“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这些机制在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挑战。 在深入理论分析的同时,本书也高度关注CBDR原则在现实国际气候治理中的实践困境与挑战。研究将梳理近年来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关于CBDR原则的适用性所出现的争议,特别是部分发达国家试图淡化或修正CBDR原则,强调所有国家普遍承担同等减排义务的倾向。本书将分析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发展权和公平性原则的潜在影响,并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维护CBDR原则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同时,也将审视新兴经济体(如“基础四国”)在CBDR原则框架下日益增长的责任与贡献,分析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角色转变。 此外,本书还对CBDR原则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在《巴黎协定》构建的“强力推进”的全球气候治理框架下,CBDR原则如何被重新解读和应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Common but Differentiated Responsibilities and Respective Capabilities, 简称CBDR-RC)这一表述在《巴黎协定》中被纳入,其内涵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研究将探讨未来国际气候协议在责任分摊、减排目标、资金支持等方面可能呈现的新特征,并对CBDR原则在不断演变的国际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生命力进行评估。 本书的研究方法涵盖了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比较法学等多种手段。通过对大量国际条约、法律文件、学术文献以及相关国际会议报告的梳理与分析,力求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CBDR原则研究。本书旨在为从事国际法、环境法、国际关系、政治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法律实践者以及对气候变化问题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个富有启发性的视角,加深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中公平与责任问题的理解。 作者简介 刘晗 刘晗,法学博士,现任[此处可填写作者所属机构及职务,例如:某大学法学院教授,或某研究机构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国际法、环境法、气候变化法等领域的研究。在气候变化国际法律机制、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国际环境公平等议题上具有深厚的学术积累,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对推动我国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立场和政策制定具有积极作用。 李静 李静,法学硕士,[此处可填写作者所属机构及职务,例如:某大学环境法学研究方向的青年学者,或某智库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国际法、环境正义以及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气候协议的解释与适用、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支持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本书是其在气候变化与国际法交叉领域学术探索的重要成果之一。 ISBN 9787513013659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主题的宏大和复杂性。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又是解决这一挑战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两者的结合,预示着这本书将是一部对国际社会在气候问题上责任划分进行深度剖析的作品。我个人对国际政治和环境政策的交叉领域一直很感兴趣,而这本书似乎正好切中了这个痛点。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不同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历史贡献与现实能力之间的张力,以及这一原则如何影响着全球气候谈判的进程和结果。作者们(刘晗、李静)的学术背景,让我相信他们能够提供一个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的分析。书中对原则的溯源、发展以及在不同国际公约中的体现,都将是理解气候治理格局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很符合我的阅读习惯,纸质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感。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阅读,但随手翻阅了一下,发现它在论述上非常严谨。我尤其对书中可能涵盖的案例分析部分感到期待。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议题,但具体到每个国家,其面临的挑战和承担的责任都大相径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生动地展现“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是如何在实践中被理解、被争议、被应用,以及其面临的困境和未来的可能走向。这不仅是对原则本身的解读,更是对全球气候治理复杂性的一种呈现。作者们能够如何梳理这些复杂的关系,如何平衡不同国家的利益诉求,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观点,是我非常关注的。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理解这个原则的意义。

评分

拿到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时间深入研读,但仅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其学术分量。“气候变化视角下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研究”这个题目,直接点出了一个关乎全球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我个人一直对国际法和全球治理的交叉领域非常着迷,而气候变化作为一项紧迫的全球性挑战,其背后的责任划分和国际合作机制,尤其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更是理解整个议题的关键。作者(刘晗、李静)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严谨性和专业性充满信心。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梳理这一原则的发展历程,剖析其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应用情况,以及探讨它在当前和未来气候治理格局中的作用和挑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为我提供一个深入理解这一复杂原则的宝贵机会。

评分

这本书我刚收到,还没来得及细看,但光看目录和作者的名字,就觉得内容应该会很扎实。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又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气候变化,就不能仅仅看到表面的现象,而是要深入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的根源。这本书似乎就是致力于提供这样的深度分析。作者们(刘晗、李静)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声望,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质量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如何阐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和当前能力上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体现在气候政策和国际谈判中。这本书应该能帮助我理清很多关于全球气候治理的复杂脉络。

评分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从目录和引言来看,就觉得非常有价值。它深入探讨了“共同但有区别责任”这一在气候变化谈判中至关重要的原则。我一直对国际环境法以及各国在应对气候危机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感到好奇,这本书似乎能提供一个非常系统和深入的解答。特别吸引我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从多个角度对该原则进行了剖析,这预示着内容会非常丰富。作者们(刘晗、李静)的学术背景和在相关领域的积累,也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充满信心。我对书中关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不同历史责任和现实能力的研究部分尤为期待,这直接关系到全球气候治理的公平性和有效性。此外,书中对该原则在国际条约和国家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也让我看到了理论如何与现实相结合,这将是非常有启发性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