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曹薰铉和李昌镐围棋教室-入门篇.上卷 |
| 定价 | 28.00 |
| ISBN | 9787500920250 |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 作者 | 李昌镐 |
| 编号 | 1201687444 |
| 出版日期 | 无 |
| 印刷日期 | 2018-05-01 |
| 版次 | 1 |
| 字数 | 214000 |
| 页数 | 306 |
| 下围棋的基本礼节 围棋的基本规则 棋盘上的名称 D11课棋子的生存条件——气 D12课打吃 D13课提子 D14课逃出被打吃的子 D15课被打吃 D16课寻求活路 D17课打吃的方向 D18课棋子能否逃脱 D19课双打吃 D110课禁入点 D111课棋的死活 D112课什么是目 D113课连接与分断 D114课能否切断 D115课金角银边草肚皮 |
| '曹薰铉和李昌镐围棋教室'(入门篇)(上)共四册 分为入门篇上、下卷和初级篇、中级筒。四'曹薰铉和李昌镐围棋教室'(入门篇)(上)内容紧密联系 充分体现出作者的教育和成长经验 使大家看到了一个韩国围棋启发式教育的典型。 |
这本书给我的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是,它非常注重“全局观”的培养,这一点在其他很多入门书籍中是被严重忽视的。很多初学者都会陷入“局部战斗”的泥潭,眼睛只盯着眼前的几颗子去算计得失,结果常常因为顾此失彼而丢失大局。这本书从一开始就强调“大场优先”的原则,并且用非常直观的例子说明,即便你在局部小亏,只要抢到了关键的战略要地,最终的收益也会远超对手。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招法,更是一种取舍的智慧。在讲解“急所”和“缓手”的时候,作者甚至会结合一些古代的围棋哲理进行阐述,这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文化韵味,让人感觉不仅仅是在学技术,更是在接受一种东方智慧的熏陶。读完一些章节后,我合上书本,再去看一个空盘面,那种“哪里是关键”的直觉似乎被激活了,这是之前任何一本速成书籍都无法给予我的体验。
评分这本围棋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经典,那种带着岁月沉淀感的米黄色纸张,让人一上手就感觉是正经的、值得信赖的教材。光是看着“曹薰铉”和“李昌镐”这俩名字摆在一起,就让人心中涌起一股敬意。毕竟,他们是不同时代的传奇,代表着围棋的两种极致。对于一个刚接触围棋的新手来说,光是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两位大师的思路脉络,就已经觉得物超所值了。我记得我翻开第一页的时候,那种庄重感扑面而来,完全不是市面上那些花里胡哨、追求速成的读物能比拟的。它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师门传承,告诉你,要走上围棋这条路,首先得怀抱敬畏之心。排版上,虽然是老式的印刷风格,但棋盘和棋子的位置标注得非常清晰,即便是对布局完全不熟悉的初学者,也能很快适应这种阅读节奏,不会因为信息过载而感到焦虑,这对于入门书籍来说至关重要。整体感觉就是——厚重、可靠,是踏入围棋世界的坚实第一步。
评分说实话,作为一本入门教材,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其实是相当高的,但它巧妙地用一种非常温和的语调把这些知识包裹起来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介绍一些基本手筋时所采用的对比方法。他们不是直接告诉你“这手是好棋”,而是会列出两三种可能的应对,然后一步步分析为什么某一种选择在长期来看会带来优势。这种“反面教材”的教学法极其有效,因为它能让你在脑海中预演失败的后果,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正确决策背后的逻辑。这种细致入微的推演,使得即便是像“打吃”这种最基础的招法,也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解谜,每翻过一页,就解锁了一个新的思维层面。而且,书中的插图和棋谱的标注都非常精准,保证了在复盘思考时,不会因为看错一个点而影响对全局的判断,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对围棋教育的严肃态度。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上来说,这本书绝对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虽然它可能不是那种色彩斑斓的现代画册,但其朴实无华的风格反而让内容更加突出。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在纸张的选择上,考虑到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性。很多围棋书籍在棋谱部分会使用反光的纸张,导致在灯光下看久了眼睛会非常疲劳,但这本入门书的纸张处理得非常到位,即便是晚上在台灯下仔细推敲复杂的对杀局面,视觉负担也相对较轻。而且,这本书的装订非常结实,我可以放心地在棋盘边翻来翻去,不用担心书脊会散开或者内页脱落。对于我这样一个计划长期研习围棋的爱好者来说,这本可以被反复翻阅、甚至可能被传给下一代入门者的“工具书”,其物理品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体现了出版社对教育类书籍应有质量的坚持。
评分我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很单纯,就是想找一本真正能把基础“掰开揉碎了”讲清楚的入门教材。市面上很多入门书,要么上来就拽一堆专业术语,把我听得云里雾里,要么就是几盘棋走完,连胜负的关键点都没讲明白。这本书显然不是那种“应付了事”的出版物。它的叙述方式非常贴合初学者的心智模式,仿佛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坐在你身边,不厌其烦地指点江山。它没有急于展示那些精妙的定式变化,而是着重于棋盘的“气”和“势”的概念,这才是围棋的灵魂所在。很多我以前觉得很玄乎的术语,比如“模样”、“厚薄”,在这本书里都有了非常形象的类比和讲解。我尤其喜欢它讲解如何构建“根据地”的部分,那种循序渐进的引导,让我第一次对“活棋”和“死棋”有了直观的理解,而不是仅仅记住一些规则。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你如何“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教你“下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