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机械基础知识书籍 机械工人知识+精通几何公差+简明机械制图手册 机械加工制造入门教材书 机械工

正版 机械基础知识书籍 机械工人知识+精通几何公差+简明机械制图手册 机械加工制造入门教材书 机械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机械基础知识
  • 机械制图
  • 几何公差
  • 机械加工
  • 机械制造
  • 机械工人
  • 入门教材
  • 正版书籍
  • 工业技术
  • 实用工具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智书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4541
商品编码:29293519574

具体描述

机械知识书籍 共3册

1.机械工人知识 ISBN:9787111514541  定价:39.80

2.精通几何公差         ISBN:9787111563860  定价:29.80

3.简明机械制图手册 ISBN:9787111402428  定价:39.80

 

内容介绍

1.机械工人知识

本书包含了机械工人的各种知识,是一本学习机械制造的入门指导书。全书通过由浅入深的编排、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精美的实物图片,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便于读者轻松阅读学习。全书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知识、机械制造常用数学知识、机械制图与公差、常用制造工艺、常用机床切削方法、常用机械零件、动力机械与工作机械、自动化。

2.精通几何公差

本书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介绍了几何公差的工程应用方法。本书共分5章,第1章阐述了几何公差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独立和包容原则,尺寸公差的分类和应用,几何公差发展概括;第2章介绍了常用基准选取方法,基准常见等;第3章详细分析了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之间的关系和区别;第4章介绍了公差应用过程中常见的补偿或补充符号;第5章着重介绍了公差实践应用的理念和思路,包括:检测量具的选用思路,检具设计原理,实效边界设计中的应用,机械产品图纸设计流程。

3.简明机械制图手册

本手册较全面地阐述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新的有关标准及其应用,包括机械图样的基本表达方法、常用标准件、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等各项主要基础标准,以及零件图、装配图、轴测图、焊接图、展开图等常用图样的相关内容,同时介绍了ISO标准和国外几个国家的相关机械制图标准,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

本手册可供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标准化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作为中、高等工科院校相关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1.机械工人知识

前言

安全操作    1

安全着装    2

第1章材料    3

1.1导论    3

1.1.1材料导论    3

1.1.2材料的物理性能    3

1.1.3材料的工艺性能    4

1.1.4材料的力学性能    5

1.2钢铁材料    5

1.2.1铸铁    6

1.2.2钢及合金钢    6

1.2.3钢铁材料牌号表示法    7

1.2.4热处理知识    13

1.3非铁金属材料    14

1.3.1铝及铝合金    14

1.3.2铜及铜合金    16

1.3.3锌及锌合金    17

1.3.4镁及镁合金    18

1.3.5锡及锡合金    18

1.3.6铅及铅合金    19

1.4非金属材料    19

1.4.1塑料    19

1.4.2橡胶    21

1.4.3陶瓷    22

1.5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试验    23

1.5.1材料的力学性能    23

1.5.2力学和工艺性能试验    24

1.5.3拉伸试验    25

1.5.4硬度试验     26

1.5.5缺口冲击试验    26

第2章机械制造常用数学知识    27

2.1数学基础知识    27

2.2三角函数    27

2.3弯曲件长度计算    28

2.4常用图形的面积和表面积    29

2.5规则形体的体积    31

2.6圆、椭圆的周长    33

2.7弦长(多边形边长)    33

2.8质量m、密度    33

第3章机械制图与公差    35

3.1机械图样基本知识    35

3.1.1图纸幅面和格式    35

3.1.2机械图样的比例    35

3.1.3机械图样的图线    35

3.1.4投影的基本知识    37

3.1.5机件的表达方法    38

3.1.6尺寸标注    42

3.1.7技术要求    43

3.1.8标题栏    43

3.2极限与配合及表面结构    44

3.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    44

3.2.2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    45

3.2.3配合    46

3.2.4配合制度    47

3.2.5几何公差    48

3.2.6表面结构    49

3.3常用检验与测量    51

3.3.1长度检验    51

3.3.2角度检验    53

3.3.3表面位置检验    53

3.3.4表面检验    53

第4章常用制造工艺    55

4.1铸造    55

4.2轧、拉、压    56

4.3锻压    58

4.4弯曲    61

4.5校正    62

4.6冲压    64

4.7剪切    65

4.8冲裁    67

4.9钳工基本操作    67

4.9.1划线    68

4.9.2錾削    69

4.9.3锯削    70

4.9.4锉削    71

4.9.5刮削和研磨    72

4.10孔加工(钻孔、锪孔、铰孔)    73

4.11螺纹加工    74

4.11.1螺纹的形成    74

4.11.2螺纹的几何参数    74

4.11.3螺纹的牙型    75

4.11.4螺纹的标记    75

4.11.5常用螺纹紧固件    76

4.11.6螺纹加工    78

4.11.7螺纹连接    80

4.11.8螺纹防松    80

4.12气割    81

4.13焊接    81

4.14铆接    82

4.15粘结(金属、塑料)    83

4.16键、销连接    85

4.16.1键连接    85

4.16.2销连接    87

4.17装配知识    87

4.17.1装配概述    87

4.17.2装配工作的主要内容    88

4.17.3装配的组织形式与结构    89

4.17.4装配方法的选择    91

第5章常用机床切削方法    92

5.1机床切削基础    92

5.2车削    95

5.3磨削    99

5.4铣削    100

5.5刨削和插削    104

5.6拉削    105

第6章常用机械零件    107

6.1轴    107

6.2弹簧    109

6.3零件的密封    110

6.4轴承    111

6.4.1滑动轴承    111

6.4.2滚动轴承    114

6.5联轴器和离合器    117

6.6齿轮传动    120

6.7链传动    125

6.8摩擦轮传动    127

6.9带传动    128

6.10液压与气压传动    132

6.10.1液压传动    132

6.10.2气压传动    133

第7章动力机械与工作机械    135

7.1能量转换    135

7.2功率、效率    136

7.3蒸汽动力机械    136

7.4活塞式内燃机    139

7.5燃气轮机    141

7.6水轮机    142

7.7液压泵和液压缸    143

7.7.1液压泵    143

7.7.2液压缸    145

7.8空气压缩机和气缸    146

7.9起重搬运机械    148

第8章自动化    152

8.1概述    152

8.2伺服控制    153

8.3程序控制    154

8.4数字控制    156

附录常用数学表    159

参考文献    188

2.精通几何公差

前言

第1 章 几何公差概述   1

1. 1 扬帆启航   1

1. 2 测量基准   1

1. 3 独立与包容   4

1. 4 尺寸的分类和应用   8

1. 5 几何公差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1

1. 5. 1 位置度与位置尺寸的应用  11

1. 5. 2 几何公差的发展史  14

1. 5. 3 ISO1101与 ASME Y14. 5 的区别  14

1. 5. 4 线性尺寸公差与几何公差的区别  14

1. 5. 5 第三代公差的猜想  15

总结与思考   16

第2 章 基准的应用  18

2. 1 直接法、 模拟法和目标法  21

2. 1. 1 直接法  21

2. 1. 2 模拟法  21

2. 1. 3 目标法  21

2. 2 常见基准标注  22

2. 3 理论正确尺寸  23

总结与思考   23

第3 章 几何公差   28

3. 1 跳级测量  28

3. 1. 1 形状公差  29

3. 1. 2 方向公差  32

3. 1. 3 位置公差  34

3. 1. 4 跳动公差  37

3. 2 四大公差的区别  38

3. 3 位置度的实体补偿  42

3. 4 相对位置  46

3. 5 同时要求和不同时要求  48

3. 6 基准补偿  50

总结与思考   55

第4 章 补偿因子   63

4. 1 不对称公差   63

4. 2 控制半径 CR   64

4. 3 正切平面   65

4. 4 自由状态   66

4. 5 小实体要求   67

4. 5. 1 小实体特征补偿  67

4. 5. 2 小实体基准补偿  69

4. 6 延伸公差带   71

总结与思考   73

第5 章 GD&T 工程实践应用   76

5. 1 检测量具的选择  80

5. 2 实效边界在零件公差设计中的应用  82

5. 3 GD&T 检具设计与检具原理   86

5. 4 GD&T 知识应用思路   89

5. 4. 1 GD&T 检测工作流程   90

5. 4. 2 设计和工艺关于 GD&T 知识应用思路  91

5. 4. 3 工装夹具设计思路  92

5. 5 尺寸链计算  92

5. 6 机械产品图样设计流程  93

总结与思考   95

答案部分   98

附录   109

附录 A 尺寸链计算手册  109

附录 B 几何公差应用总结表  115

附录 C 复合公差的应用  116

附录 D 位置度检具的应用  118

3.简明机械制图手册

前言

第1章技术制图与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1

1.1图纸幅面和格式1

1.1.1图纸幅面1

1.1.2图框格式1

1.1.3标题栏的方位与格式2

1.1.4附加符号4

1.1.5图幅分区6

1.1.6米制参考分度6

1.2比例7

1.2.1比例概念7

1.2.2比例系列7

1.2.3注意事项8

1.3字体8

1.3.1基本要求8

1.3.2长仿宋体汉字示例9

1.3.3数字示例9

1.3.4拉丁字母示例10

1.3.5希腊字母示例11

1.3.6综合应用规定12

1.4图线13

1.4.1常用图线13

1.4.2图线的尺寸13

1.4.3图线的画法及应用15

1.5剖面符号18

1.5.1规定的剖面符号18

1.5.2剖面区域的表示法19

1.6尺寸注法21

1.6.1基本规则21

1.6.2尺寸界线、尺寸线和尺寸数字22

1.7常用绘图工具及仪器简介31

1.7.1图板、丁字尺和三角板32

1.7.2圆规和分规32

1.7.3比例尺33

1.7.4曲线板34

1.7.5铅笔34

第2章投影法及机件上相关要素的正投影35

2.1投影法35

2.1.1投影法的概念35

2.1.2投影法的种类35

2.1.3正投影法的基本特性36

2.1.4三视图的形成36

2.1.5三视图的投影规律37

2.1.6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39

2.2机件上交线的投影39

2.2.1平面与立体相交——截交线39

2.2.2立体与立体相交——相贯线51

2.3机件上过渡线的投影64

2.3.1交线与过渡线画法比较65

2.3.2零件上过渡线画法示例65

第3章机件的基本表达方法67

3.1视图67

3.1.1基本视图67

3.1.2向视图69

3.1.3局部视图69

3.1.4斜视图70

3.2剖视图72

3.2.1剖视图的基本概念72

3.2.2剖切面76

3.2.3全剖视图82

3.2.4半剖视图82

3.2.5局部剖视图85

3.3断面图87

3.3.1移出断面图88

3.3.2重合断面图90

3.3.3断面图的标注90

3.4局部放大图92

3.5简化表示法和规定画法94

3.5.1剖视图和断面图的规定画法94

3.5.2重复性结构的画法96

3.5.3按圆周分布的孔的画法98

3.5.4网状物及滚花表面的画法98

3.5.5断裂的画法98

3.5.6一些细部结构的画法98

第4章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相关标准102

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102

4.1.1术语102

4.1.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104

4.1.3表面结构的符号和代号105

4.1.4图样上表面结构要求的标注108

4.1.5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Ra、Rz的数值与表面光洁度

等级对照115

4.1.6表面结构的加工与测量115

4.2极限与配合123

4.2.1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123

4.2.2机械图样中尺寸公差的标注方法128

4.2.3装配图中配合的标注方法129

4.2.4基准制与公差等级的选用130

4.2.5公差等级的选择130

4.2.6优先配合的选择130

4.2.7未注公差尺寸的公差数值130

4.3几何公差135

4.3.1几何公差的术语136

4.3.2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138

4.3.3几何公差标注示例149

4.3.4几何公差等级的选择154

4.3.5几何公差未注公差值157

第5章标准件和常用件159

5.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159

5.1.1螺纹159

5.1.2常用螺纹紧固件及其联接172

5.2齿轮和带轮178

5.2.1圆柱齿轮179

5.2.2锥齿轮183

5.2.3蜗杆和蜗轮185

5.2.4V带及带轮188

5.2.5链轮190

5.3键194

5.3.1平键194

5.3.2半圆键204

5.3.3楔键208

5.3.4花键209

5.4销219

5.4.1销的类型、特点和应用219

5.4.2常用销的画法和标记224

5.4.3销联接画法的注意事项225

5.5滚动轴承225

5.5.1结构及其类型225

5.5.2滚动轴承的代号226

5.5.3常用滚动轴承的类型及特点237

5.5.4滚动轴承的画法241

5.6弹簧246

5.6.1弹簧的术语及代号247

5.6.2螺旋弹簧247

5.6.3碟形弹簧260

5.6.4平面涡卷弹簧260

5.6.5板弹簧260

5.6.6片弹簧261

5.6.7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261

5.7中心孔263

5.7.1中心孔的型式及尺寸263

5.7.2中心孔的符号266

5.7.3中心孔的标记267

5.7.4中心孔表示法268

5.8挡圈269

5.8.1轴用挡圈的标记及画法269

5.8.2孔用挡圈的标记及画法272

第6章零件图及常用零件结构279

6.1零件图的常用表达方法279

6.1.1概述279

6.1.2零件表达方案的确定281

6.1.3典型零件的表达特点281

6.2典型工艺结构289

6.2.1铸造工艺结构289

6.2.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293

6.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295

6.3.1尺寸标注的基准295

6.3.2合理标注尺寸的原则295

6.3.3常用零件结构要素的尺寸注法298

6.4典型零件的零件图读法举例303

6.5画零件图简介310

6.5.1画图前准备310

6.5.2作图步骤310

6.6零件测绘简介313

6.6.1零件测绘的常用工具和方法313

6.6.2零件测绘的一般步骤313

6.6.3零件测绘过程中问题的处理316

6.6.4零件草图的绘制内容和步骤317

6.6.5根据零件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317

第7章装配图及常用装配结构321

7.1装配图的常用表达方法321

7.1.1装配图概述321

7.1.2装配图的画法323

7.2装配图的典型工艺结构及其画法330

7.2.1常用装配工艺结构及其画法330

7.2.2密封装置333

7.2.3防松结构333

7.2.4锁紧机构333

7.2.5轴上零件的连接和固定装置333

7.2.6润滑结构333

7.3装配图中尺寸标注、零部件序号及明细栏342

7.3.1装配图的尺寸标注342

7.3.2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343

7.3.3明细栏344

7.4典型装配图画法举例346

7.4.1画装配图的步骤346

7.4.2典型零件装配图画法举例351

7.4.3部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351

7.5读装配图的内容、方法与步骤362

7.5.1读装配图包括的内容362

7.5.2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362

第8章轴测图366

8.1轴测图的基本知识366

8.1.1轴测图的基本概念366

8.1.2常用术语367

8.1.3轴测图的种类367

8.1.4轴测投影的特性367

8.2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圆的轴测图画法369

8.2.1正等轴测图中平行于坐标面的圆的画法369

8.2.2斜二测图中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圆的画法372

8.3不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圆的正轴测图画法375

8.3.1垂直于坐标面的圆的正等轴测图画法375

8.3.2倾斜面上圆的正轴测图画法376

8.4轴测图中交线和过渡线的画法378

8.4.1轴测图中交线的画法378

8.4.2轴测图中过渡线的画法378

8.5轴测剖视图的画法379

8.6画机件轴测图的基本方法383

8.6.1坐标法383

8.6.2叠加法384

8.6.3切割法386

8.7常用标准零部件轴测图的画法387

8.7.1螺纹的轴测图画法387

8.7.2齿轮的轴测图画法388

8.7.3圆柱螺旋弹簧的轴测图画法389

8.8轴测图尺寸标注390

8.8.1轴测图线性尺寸390

8.8.2标注圆的直径和半径390

8.8.3标注角度尺寸390

8.9轴测投影图的选择391

第9章焊接图393

9.1焊缝符号表示法394

9.1.1符号394

9.1.2基本符号和指引线的位置规定398

9.1.3尺寸及标注399

9.2焊缝符号的尺寸、比例及简化表示法402

9.2.1焊缝符号的尺寸和比例402

9.2.2焊缝符号的简化标注方法406

9.3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的标注方法和代号411

9.3.1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的标注方法411

9.3.2焊接及相关工艺方法的代号412

9.4焊缝符号的应用示例414

9.4.1基本符号应用示例414

9.4.2补充符号应用及标注示例415

9.4.3尺寸标注示例416

9.4.4其他补充说明417

9.5读焊接图示例418

第10章展开图428

10.1展开图概述428

10.2平面立体表面的展开429

10.2.1直角三角形法429

10.2.2应用实例430

10.3可展曲面的展开方法432

10.4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开法438

第11章机构运动简图符号443

11.1机构构件的运动符号443

11.2运动副的符号444

11.3构件、多杆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444

11.3.1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符号444

11.3.2多杆构件及其组成部分的连接符号445

11.4摩擦机构与齿轮机构448

11.4.1摩擦机构的符号449

11.4.2齿轮机构的符号450

11.5凸轮机构的符号453

11.6槽轮机构和棘轮机构的符号454

11.7联轴器、离合器及制动器的符号455

11.8其他机构及其组件的符号457

第12章机械制图常用国外标准简介462

12.1第三角画法462

12.2图纸幅面465

12.3比例466

12.4图线的种类及宽度467

12.5图样画法468

12.5.1主要国家图样画法简介468

12.5.2剖面符号479

12.5.3尺寸标注480

12.5.4表面粗糙度注法483

12.5.5螺纹的画法和标注485

12.5.6齿轮的画法487

12.6常用国家和地区的标准代号及名称489

第13章几何作图490

13.1基本几何作图490

13.1.1等分线段490

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490

13.1.3直线的平行线490

13.1.4切线491

13.1.5角度作图493

13.1.6抛物线494

13.1.7双曲线494

13.1.8渐开线495

13.2正多边形的绘制496

13.2.1正三角形的绘制496

13.2.2正五边形的绘制496

13.2.3正六边形的绘制496

13.3椭圆的绘制497

13.4斜度和锥度498

13.5圆弧联结500

13.6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技巧503

13.6.1徒手绘图的技巧503

13.6.2直线的画法503

13.6.3圆的画法504

13.6.4椭圆的画法505

附录506

附录A常用标准件506

附录B极限配合与几何公差值537

参考文献554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