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增订本)
定价:42.00元
售价:34.9元
作者: 鲁思·本尼迪克特,吕万和,熊达云,王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00120517
字数: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二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亟须制定对德目的战后政策。一些关键问题尚不明确:日本会不会投降?是否需要像对付德国一样进攻日本本土以使其投降?如果日本投降,是否应当利用日本机构以至保留天皇?
受美国委托,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根据文化模式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日本民族做人类学研究,形成一份厚重的报告,其主要结论是:日本会投降;要保存和利用日本现有的行政机构;保留天皇。事实的发展同她的预料和建议完全一致。
这份报告随后整理出版,以《菊与刀》为名。不仅在美国,《菊与刀》在日本也引起强烈反响,不断重印,持续至今。
目录
增订版前言
译者序言
章 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 明治维新
第五章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 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 “义理难承受”
第八章 洗刷污名
第九章 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 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 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 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附录一:鲁思·本尼迪克特小传
附录二:日本学者对《菊与刀》的评论
索引
作者介绍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美国当代文化人类学家,1887年生于纽约,1948年病逝。曾入哥伦比亚大学,师从“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弗朗茨·博厄斯,专攻文化人类学。二战期间,对日本、荷兰、德国等国民族性进行研究。著有《文化模式》《种族:科学与政治》《菊与刀》等,其中尤以《菊与刀》影响巨大。
文摘
《日本丛书 菊与刀:日本文化诸模式(增订本)》:
这种尽量减少直接竞争的做法,贯穿于日本人的全部生活。美国人的高指示是在同辈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而以“恩”为基础的伦理则极少容许竞争的余地。他们的等级制体系有烦琐规定,把直接竞争控制在低程度。家族制度也限制了竞争,因为从制度上说,父亲与儿子不像美国那样有竞争关系,他们可能互相排斥,但不是竞争。日本人看到美国家庭中儿子与父亲在使用汽车及照顾母亲或妻子方面互相竞争的情况时,是以惊诧的语气进行评论的。
在日本到处都有中介人,这种习俗是日本人防止两个竞争者直接对峙的明显办法之一。一个人因失败而感到羞耻时,随时都需要有个中介入。因而,在提亲、找工作、退职以及无数日常事务中,中介人都起着作用。中介人为当事者双方传达对方的意见。或者在诸如结婚之类的重要交往中,双方各自都请中介人,他们先做细致交涉,然后再分别向各方汇报。用这种方式间接进行交往,当事者就不至于听到在直接谈判中必然会招致憎恶或伤及名分“义理”的要求与责难。中介人也会因发挥了这种重要作用而获得众望,并以其成功手段博得社会的尊敬。谈判顺利则中介人脸上增光,由此而使顺利签订协议的机会增多。中介人还以同样方式帮助求职者探听雇主意图,或将雇员的辞职意图转告雇主。
为了避免造成羞辱以至引起有关名分的“义理”问题,日本人制定了各种礼节以求缓和,把事态控制在低限度,其范围远不止直接竞争。日本人认为,主人迎接客人必须换上新衣并待以一定的礼节。因此,访问农家时,如果农民还穿着劳动服,那就必须稍待片刻。在没有换上适当衣服并安排好适当礼节以前,那个农民将毫无迎见之表示。主人甚至会若无其事地在客人所等待的同一房间更衣打扮,直到打扮齐整以前,简直就像他不在这个现场。在农村,有男青年在夜阑人静、姑娘们已经就寝时访问姑娘的习俗。对男青年的求爱,姑娘们既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男青年则要用手巾蒙上脸面,以便遭到拒绝后第二天无须感到羞耻。这种化装并不是为了不让姑娘们认出是谁,它只不过是鸵鸟式的办法,日后不必承认他本人曾受辱。另外,日本人还有一种礼节性要求,就是对任何计划,除非确有成功把握,尽可能置之不闻不问。媒人的任务之一是要在婚约完成以前,让未来的新娘、新郎会面相亲。他要用尽各种办法使这种会面成为一种偶然相逢。因为,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公开了介绍的目的,那么万一谈不妥,就会损害一方或双方家庭的名誉。相亲时年轻的男女分别由父亲或母亲或双亲陪同,媒人必须扮演主人(或女主人)的角色。方便的办法是安排他们参观每年例行的菊展或赏樱,或者去的公园、娱乐场所,这样双方就“偶然”“碰”到一起。
……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练却充满意蕴。一抹暗淡的背景上,“BF:菊与刀”几个字沉稳地铺陈开来,仿佛诉说着一段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思考。我尤其欣赏“增订本”这三个字,它意味着这本书并非原地踏步,而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作者的不断打磨,内容上更加充实,视角上也可能更加成熟。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名字,在我心中,总是与严谨的学术态度和深刻的洞察力划上等号。我一直以来都对日本文化中的那种矛盾感,那种既传统又现代、既含蓄又奔放的特质感到好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这些矛盾的根源,揭示出支撑日本民族性格的深层文化模式。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理解日本的窗户,让我能够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日本。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学和文化研究非常感兴趣,而鲁思·本尼迪克特的名字,在学术界可是响当当的。我读过一些关于跨文化研究的书籍,但对于日本文化的深入解读,似乎总觉得缺少一本真正能够抓住其精髓的作品。这本书的标题“菊与刀”,就让我眼前一亮,它极具象征意义,暗示了书中对日本文化中对立统一特质的探讨。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文化现象,更重要的是要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逻辑和根源,揭示出日本人独特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分析框架,让我能够从更宏观、更本质的角度去理解日本社会,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化的观察。我希望它能像一把钥匙,打开我理解日本文化的大门,让我能够看到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联系。
评分读了这本书的目录,我被其中细致的章节划分深深吸引。从“个人性格的形成”到“社会结构”、“宗教与神话”、“历史与政治”等等,层层递进,仿佛在勾勒一幅完整而立体的日本文化全景图。特别是“武士道”和“现代日本”这两个部分,感觉会是全书的重点,也最能触动我一直以来对日本历史和民族性的疑问。我一直觉得,一个民族的性格,绝不是单一的标签可以概括的,而是由无数细微之处、由历史的沉淀、由社会环境的塑造共同形成的。这本书的结构,就给了我一种循序渐进、拨开迷雾的感觉。它不像一些泛泛而谈的书籍,而是将文化研究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从个体心理到宏观社会,力求展现一个全面而深刻的日本。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解释日本社会现象的钥匙,理解那些让我感到困惑的文化特征,从而对这个国家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理解它的文化。而日本,无疑是一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国家,它的文化既有东方传统的含蓄内敛,又有着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变革。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菊与刀”这个名字本身就极具概括性,它点出了日本文化中那种看似矛盾却又和谐共存的特质。一方面是艺术、自然、礼仪中展现出的“菊”的精致与柔美,另一方面则是武士道精神、工业发展中流露出的“刀”的锋锐与决断。这种张力,正是吸引我想要深入了解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日本文化的一些刻板印象,看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真实、更加复杂的世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见解,帮助我理解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以及这些性格是如何影响其社会运作和国际关系的。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匠心,那“BF:菊与刀”的字体,既古朴又透着一股力量,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沉甸甸的分量。我尤其喜欢“菊与刀”这三个字,它们仿佛承载了日本文化中最核心的两种意象——柔美与刚烈,宁静与破坏。这种二元对立的呈现,让我对书中即将展开的对日本文化的探索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再看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学者的严谨与深度。虽然我还不曾翻开书页,但仅仅是看到这几个字,就仿佛预见到了一场关于日本民族性格、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的深刻剖析。而译者“吕万和、熊达云、王智”的名字,则让我看到了学术成果得以跨越语言障碍,在中国读者面前展现的努力。翻译的质量往往决定了一本书的生命力,我期待着他们能准确、生动地传达原著的思想精髓,让我领略到跨文化研究的魅力。这本书的出现,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进去一探究竟,去理解那些看似矛盾却又真实存在的日本文化模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