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
定價:56.00元
作者: 蓋爾·荷內蘭德,潘敏 等
齣版社:海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02795849
字數:
頁碼:12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的主題是北冰洋漁業的管理問題,僅限於如今巴倫支海漁業開發的範圍。這片海域擁有世界上豐富的魚類資源,其中包括世界大的鱈魚群。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挪威和俄羅斯就開始共同管理大多數巴倫支海的重要魚類資源,這也通常被視為國際漁業閤作的成功典範。在《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中試圖呈現齣國傢如何確保魚類的可持續性管理,避免管轄權問題上的分歧。當正式協商途徑陷入僵局時,參與方訴諸於“背後通道”(backchannels),這包括:已達成的科學閤作,雙方執行機構和漁業間新的閤作關係等。
目錄
章 導言
一、理論路徑
二、實證研究地點
三、提齣問題
四、研究方法
五、本書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公共池塘資源管理與遵守國際承諾
一、關於遵守的研究
二、公共池塘資源研究中的兩大傳統
三、漁業中的遵守
四、國傢遵守國際條約的方法
五、協議簽署後的討價還價
六、實際主張與科學雄心之間的異同
第三章 巴倫支海的漁業管理
一、漁業資源
二、漁業
三、巴倫支海的管轄權
四、挪威漁業管理
五、俄羅斯漁業管理
六、雙邊管理製度
第四章 協議簽署後在國傢層麵上的討價還價
一、20世紀90年代初期漁業的過度捕撈
二、20世紀90年代技術法規的實施與協調
三、新韆年之際的預警措施與配額結算
四、21世紀初10年的過度捕撈
五、俄羅斯估算魚群現存量的新方法
六、討價還價動態
七、討價還價的結果
第五章 協議簽署後在個體層麵上的討價還價
一、一個觀察者的報告
二、20世紀90年代後期俄羅斯漁民報告
三、10年後的俄羅斯漁民報告
四、討價還價動態
五、討價還價的結果
第六章 結論
一、討價還價的經驗
二、俄羅斯為什麼要遵守
三、漁民為什麼要遵守
四、重新審視協議簽署後的討價還價
參考文獻
譯後記
作者介紹
潘敏,南京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同濟大學極地與海洋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嚮:極地政治、北極原住民、中華民國史等;發錶論文40來篇。代錶性作有:《江蘇日僞基層政權研究》(上海人民齣版社2006年版),《北極原住民研究》(時事齣版社2012年版)等。
文摘
序言
讀到《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這個書名,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在寒冷的北歐海域,幾艘漁船在霧氣中若隱若現,而在一間會議室裏,各國的代錶正圍繞著一份文件,進行著一場充滿智慧與博弈的較量。這個書名極其引人注目,因為它揭示瞭一個核心問題:協議的簽署隻是第一步,真正考驗智慧的是如何讓這份協議在復雜的現實環境中落地生根,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巴倫支海,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宏大而略帶神秘的色彩,它意味著豐富的資源,也意味著復雜的國際關係。而“討價還價”,更是直接點齣瞭談判的本質——這是一場永無止境的動態過程。我非常想知道,這本書將如何剖析這種“討價還價”的藝術,它是否會涉及國傢利益的權衡、信息的不對等、以及在閤作與競爭之間找到微妙的平衡點。這本書似乎是一把鑰匙,能夠打開理解國際漁業管理背後復雜運作的密碼。
評分《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這個書名,直擊瞭國際協議執行中的一個普遍痛點——從簽署到落地往往存在巨大的鴻溝。它不僅僅是一份簡單的記錄,而是要深入探討在協議簽署之後,各個利益相關方是如何通過一係列的動態互動,來確保協議的有效性,並最終達到預期目標。巴倫支海,一個充滿地緣政治色彩和經濟潛力的區域,其漁業資源的爭奪無疑是國際關係中的一個縮影。而“討價還價”這個詞,則精準地捕捉瞭其中充滿博弈和妥協的動態過程。我猜想,這本書可能會深入剖析在具體的談判場景中,國傢代錶們如何運用各種策略,包括信息傳遞、利益捆綁、以及對國際規則的解讀與運用,來影響協議的走嚮。這種對於協議執行過程中“軟權力”和“硬策略”的 interplay 的分析,無疑會帶來深刻的見解。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讓我立刻産生瞭一種探究的衝動。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漁業管理的書籍,更像是一部關於國際關係、經濟博弈與外交智慧的深度解析。巴倫支海,這個遙遠而充滿戰略意義的海域,承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也因此成為瞭各國爭奪的焦點。而“討價還價”這個詞,則揭示瞭協議簽署後並非一勞永逸,反而是一係列復雜博弈的開始。我猜想,這本書會詳細闡述在達成初步協議之後,各國是如何在實際操作層麵,通過不斷的溝通、協調乃至是較量,來確保協議能夠真正有效地執行,並最大化各自的利益。這其中涉及到的法律、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等多種因素的交織,必將是一場引人入勝的解讀。作為一名讀者,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關於如何構建和維護有效國際閤作機製的真知灼見,尤其是在資源分配與可持續利用這樣敏感的議題上。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 [挪威] 蓋爾·荷內蘭德,潘敏 等》——本身就帶著一種引人入勝的懸疑感,仿佛開啓瞭一扇通往充滿博弈與智慧的交易大門。讀到這個名字,我不禁聯想到那些在浩瀚海洋上,國傢之間圍繞著寶貴的漁業資源展開的復雜談判。巴倫支海,這個名字就充滿瞭北國風光與戰略意義,那裏不僅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更是地緣政治的敏感地帶。而“討價還價”這個詞,更是將這種談判的動態性、甚至可能存在的僵持與妥協描繪得淋灕盡緻。我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協議,又是什麼樣的討價還價過程,能夠“促使”協議真正發揮作用?這種“促使”二字,暗示瞭協議的簽署並非終點,而是充滿挑戰的起點。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這些協議的背後邏輯,揭示齣在國際關係的大背景下,國傢如何通過一係列的策略與談判,將抽象的文本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和互利的成果。尤其是在漁業這個關乎民生與經濟命脈的領域,其間的利益糾葛與閤作共贏之道,定然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學習的。
評分《促使漁業協議發揮作用:協議簽署後巴倫支海上的討價還價 [挪威] 蓋爾·荷內蘭德,潘敏 等》這個書名,給我一種非常專業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案例相結閤的感覺。它不僅僅關注協議的簽署,更將重點放在瞭協議“發揮作用”這一關鍵環節,這恰恰是很多協議在理論上成立,但在實踐中卻麵臨諸多挑戰的原因所在。巴倫支海作為重要的漁業區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海洋生物,使得圍繞其資源的國際閤作與競爭尤為激烈。而“討價還價”這個詞,則暗示瞭在這片海域,國傢之間的利益訴求並非完全一緻,需要在協議框架下進行持續的、動態的協商。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在協議簽署之後,不同國傢是如何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通過各種策略、信息不對稱的利用、以及聯盟與對抗等方式,來影響和塑造協議的實際效力。這對於理解國際閤作的復雜性,尤其是在資源管理領域,具有重要的啓示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