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
定价:29.80元
作者:墨墨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5640755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3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提倡赏识教育的今天,你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时指出他的错误而让他从中成长吗?面对家中孩子的无理要求,你知道如何说不吗?在孩子取得进步时,你知道怎么奖励他以让他更上一层楼吗?你是相信赏识教育,不停地告诉孩子“你真棒”,还是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呢?《会奖会罚做个好妈妈:家教情商课》总结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和成功教子经验,结合生动的事例及精当的解析,告诉你如何走出过度溺爱和无理责罚的误区,在家庭教育中遵循少儿身心发育和成长规律,把握适度原则,做到奖罚分明,以及如何通过及时肯定、适当奖励,给孩子正面向上的力量,使孩子步入正确的成长轨道,从而培养的孩子。
目录
作者介绍
墨墨,原名石学庆,1974年生于河南,自由写作者,多家出版社抢手作者,曾游历五湖四海,纵贯大江南北,励志服务于当代人,并希望通过写作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安抚喧嚣城市中无数个躁郁的灵魂。其作品涉及励志、心理自助、经管等多方面。
文摘
序言
我必须承认,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自己的教养方式一直存在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总觉得哪里做得不够好,但又说不出具体是什么问题。这本书就像一盏指路明灯,它帮助我梳理了长期以来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混乱思绪。它所倡导的“做个好妈妈”并非是要求完美,而是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找到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节奏。书中关于如何处理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如何应对孩子在学校的社交挫折等前沿话题的探讨,显示了作者紧跟时代步伐的洞察力。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小小的自我检查清单,非常适合在忙碌之余进行快速反思。合上书本时,我感到的是一种久违的笃定和释然,不再是盲目地跟随潮流,而是有了一套属于自己家庭的、稳固的教育基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是药方,而是更健康的免疫系统,让我在面对未来的各种育儿挑战时,都能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温暖的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用色沉稳,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通常对育儿类的书籍抱有比较谨慎的态度,因为市面上实在太多空泛的理论和“心灵鸡汤”了,真正能落到实处的指导少之又少。但这本书的排版和章节划分却显得异常清晰,给人一种非常专业和严谨的感觉。光是看目录,就能感受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的用心良苦,每一个主题都紧密围绕着家庭教育的核心痛点展开,不像有些书那样东拉西扯。我尤其欣赏它在引入理论时所采取的平衡视角,没有一味地推崇某种单一的教育流派,而是鼓励家长结合自家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初读之下,我感觉到作者的笔触非常真诚,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感,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进行深入的探讨,分享的不仅是方法,更有无数个日夜思考后的智慧结晶。它让我对如何建立一个既有规则又不失温度的家庭环境,有了一个全新的、更具操作性的认知框架。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其中关于“正面管教”的那几个章节。老实说,在实践中,我们常常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规矩”和“爱”对立起来。这本书巧妙地化解了这种矛盾,它强调的是在坚定的原则下,如何用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作者举出的那些生活中的小案例,简直太贴合我们家的日常了。比如,孩子因为小事而发脾气,我过去的第一反应通常是压制或者指责,但读完书中的解析后,我意识到那其实是孩子在用不恰当的方式表达需求。书中提供的那套“停顿-倾听-确认感受-重申期望”的流程,我试着用了一次,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孩子的情绪很快就平复了,而且第二天他明显表现得更愿意遵守约定。这种即时可见的反馈,极大地增强了我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本书真正做到了从“术”到“道”的升华,它教的不是僵硬的招数,而是一种深植于爱与尊重的教育哲学,让人心悦诚服。
评分与其他教育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并没有止步于处理日常的“小打小闹”,而是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家庭冲突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有效授权”的讨论。很多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习惯性地替孩子包办一切,美其名曰“为孩子好”,实则剥夺了他们学习承担责任的机会。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授权模型,从简单的家务分配到复杂的决策参与,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导方针,避免了“放羊式”的教育风险。我注意到作者在论述每一个观点时,都会辅以大量的心理学理论支撑,但绝不是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阐释,使得原本高深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这让我感觉,我读的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是一本提升自我认知和家庭关系管理的手册,对提升我自身的成熟度都有莫大的裨益。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读起来毫无压力,就像邻居家那位看起来严谨又慈爱的长辈在跟你娓娓道来她多年来的育儿心得。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敢于正视“惩罚”这个敏感话题,但绝不是倡导体罚或羞辱,而是回归到“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的本义上来。这一点,在很多只敢提“正面引导”的书籍中是很少见到的。它教会我们如何设置既有边界感又不会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后果。例如,书中提到处理玩具乱扔问题时,不是简单地没收,而是设定一个“清理时间”,如果孩子拒绝清理,那么他第二天想玩其他玩具的权利也会相应受到限制,这其中的逻辑关联性是孩子可以理解并接受的。这种清晰、一致的界限感,对于培养孩子自律性和责任感至关重要,也极大地减少了亲子间无效的拉锯战,家庭氛围因此变得平和了许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