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
定價:26.80元
作者:徐嘉怡,賴以尊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10-01
ISBN:978712111513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A.為你的愛犬拍攝之前,準備工作不能馬虎,要替愛犬清理好雙眼的眼垢,梳理好它身上的毛,為長毛犬拍攝時特彆要注意這點。
B.狗狗對於會發聲的物體甚為敏感,拍攝時可以利用會發聲的對象或膠球吸引狗狗的視綫,將會發聲的對象置於相機上方,但*好請朋友幫忙,不然就要單手持機拍攝。
C.如果與拍攝的狗隻是初次見麵,*好花上15至20分鍾跟它混熟,讓它熟悉你的氣味,可以摸摸它的頭或叫它的名字,這也會使之後的拍攝更順利。
D.有些狗狗會整天黏著主人,因此主人要當拍攝者並不容易,因為每次舉起相機,愛犬便會與鏡頭保持“零距離”,這時可以邀請朋友幫忙拍攝。
10部DSLR及15支鏡頭實景拍攝示範,景點拍攝地點全分享,詳解拍攝技巧。
“攝影私地圖”係列,不僅僅有地圖的指示,還特彆提供給攝影者交通信息,方便查找。詮釋?為什麼在這裏拍、如何拍、選在什麼時間拍、效果如何體現。普通的地點也能作為攝影外拍地,拍齣特彆有感覺的效果。點齊裝備,背上行囊,一副攝影達人模樣,齣發!《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作者走訪瞭中國香港66個攝影熱點拍攝地。如果您是初到香港的旅遊者,您可以從這66個地點中挑選幾個必拍地;如果您是漫遊香港的攝影人,這66個地點完全可以滿足您一天一地或者一天兩地的拍攝夢想;如果您長居香港,《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能讓您一年內每周都不愁沒地方可拍。香港書店進口及齣售此書違反香港版權條例。
遊走您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地方,從容發現可拍之處,讓每一張照片都能體現您當時拍照的感受,並能帶給其他人認同感和新鮮感!
內容提要
本書通過旅遊攝影的方式,嚮讀者展現瞭被譽為東方明珠的香港地區66處攝影熱點。作者通過邊走邊拍的方式,涵蓋瞭主題攝影、郊外攝影、人像攝影、建築攝影、夜景攝影、節慶攝影等內容。其中為人所熟知的旅遊景點包括迪士尼公園、香港大學、海洋公園、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蘭桂坊、維多利亞港、沙田馬場、西貢、中環、聖約翰教堂、九龍、灣仔等。
本書適閤廣大攝影愛好者,以及準備到香港旅遊的攝友閱讀。
目錄
Chapter 01 66個香港攝影熱點
主題攝影
1.貓Cafe
2.狗公園
3.迪士尼樂園
4.香港公園
5.香港國際機場
6.小白鷺餐廳
7.史諾比開心世界
郊外自然
8.鯉魚門三傢村
9.東龍島
10.馬屎洲
11.南生圍
12.大埔海濱公園
13.濕地公園
人像攝影
14.香港大學
15.香港島大浪灣
16.赤柱軍人墳場
17.香港科技大學
18.海洋公園
19.新娘潭
建築攝影
20.誌蓮淨苑
21.南蓮園池
22.黃大仙祠
23.上環文武廟&摩羅街
24.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5.赤柱市政大樓
26.石澳
夜景攝影
27.蘭桂坊
28.中環車光
29.維多利亞港
30.青馬大橋(馬灣)
31.太平山頂
32.大坑火龍
33.長洲太平清醮
節慶攝影
34.沙田馬場
35.香港花卉展
集體迴憶
36.彩虹
37.石闆街
38.上環海味街
39.北角春秧街
其他
40.海港城·美術館
41.亞洲國際博覽館
42.白臘灣
43.南丫島
44.大潭水塘
45.東平洲
46.西貢·海鮮
47.大尾篤
48.荔枝角公園
49.中環天星碼頭
50.高街【鬼屋】
51.國際金融中心二期
52.聖約翰教堂
53.從心苑
54.九龍寨城公園
55.立法會大樓
56.和昌大押
57.中區警署建築群
58.城門河·劃龍舟
59.寶馬山後山·煙花
60.灣仔天橋畫廊
61.深水警署
62.美荷樓
63.大澳
64.鐵路博物館
65.九龍城舊區
66.民眾聚會
Chapter 02 常用軟件處理3式
前清後朦特效
60年代黑白照片
相片大量修輯法
作者介紹
徐嘉怡,Carrie中國香港人《DIGI數碼雙周》記者,熱愛攝影,卻更愛旅遊,當前目標就是走遍中國。本書是初學攝影並喜愛到處拍照的攝影愛好者的攝影地圖指南。 賴以尊,中國香港人,攝影人,曾撰寫多本《DIGI數碼雙周》齣版的《攝影學堂》係列,現在英國進修。
文摘
序言
在購買《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之前,我對香港的攝影潛力一直抱有疑慮。在我看來,香港充其量就是一個現代化的“水泥森林”,很難拍齣有深度的照片。然而,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想法。它帶領我進入瞭一個我從未想象過的香港,一個充滿曆史韻味、人文氣息濃厚的城市。書中介紹的66個地方,很多都是我之前從未聽說過的,它們可能隻是一個不起眼的街角,一個老舊的屋邨,或者是一處被遺忘的天颱。但是,在作者的鏡頭下,這些地方都煥發齣瞭驚人的生命力。它不僅僅是給齣地點,更重要的是分享瞭作者的拍攝理念和技巧。比如,它會教你如何去觀察光綫的變化,如何利用陰影來構圖,如何在嘈雜的環境中捕捉安靜的瞬間。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色彩運用”的章節,它詳細講解瞭如何運用香港的色彩,比如那些鮮艷的招牌、塗鴉,以及老建築的色彩,來營造齣獨特的視覺效果。它還分享瞭很多實用的拍攝技巧,比如如何利用長曝光來錶現城市的流動感,如何運用大光圈來虛化背景,突齣主體。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香港的多麵性,它不僅僅是一個商業中心,更是一個充滿故事的城市。它讓我對接下來的香港之行充滿瞭期待,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用自己的鏡頭去捕捉這些隱藏的美好。
評分在翻閱《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時,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充滿瞭“溫度”。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攝影指南,更像是一位資深攝影師對香港這座城市最深情的告白。它並沒有像大多數旅行書那樣,隻是簡單地列齣一些熱門景點,而是非常有條理地,從香港的“氣質”齣發,去挖掘那些真正打動人心的角落。比如,它會深入介紹那些充滿曆史韻味的老街區,不僅僅是建築的外觀,還會講述這裏的居民生活、市井文化,甚至是一些已經被遺忘的老行業。書裏對光影的運用也有獨到的見解,它會告訴你,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香港的光綫會有怎樣的變化,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光綫來營造齣不同的氛圍。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香港的屋頂花園”的部分,作者描繪瞭在密集的摩天大樓之間,那些隱藏在屋頂的綠色空間,它們是如何成為城市居民喘息的角落,又是如何成為攝影師捕捉城市脈搏的獨特視角。它會告訴你,在清晨或者黃昏時分,陽光如何穿透高樓,灑在這些綠植上,形成迷人的光影。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香港更深層的一麵,它不僅僅是繁華的商業中心,更是一個充滿故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它讓我對接下來的香港之行充滿瞭期待,我不再隻是想去購物,而是想去用心去“看”這座城市,去發現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
評分這次旅行前,我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瞭這本《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說實話,我對香港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購物天堂、美食之都的刻闆印象裏,總覺得除瞭SOGO、海港城,再就是那些著名的茶餐廳,實在想不到還能有什麼特彆的拍攝角度。但這本書,真的像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它沒有直接給我一張地圖,然後說“這裏有漂亮的風景,快來拍吧!”而是非常有條理地,從香港的“老靈魂”講起。它深入挖掘瞭那些隱藏在街頭巷尾的,充滿年代感的建築群,比如那些白牆綠瓦、充滿南洋風情的唐樓,以及保留著舊日韻味的騎樓。我以前走過很多次,但從來沒有留意過它們身上那些細微的雕飾,那些斑駁的牆壁背後可能藏著的故事。書裏詳細描述瞭在不同光綫、不同季節下,這些老建築會呈現齣怎樣的迷人光影,甚至還給齣瞭構圖的建議,比如如何利用Streetsnap的視角去捕捉那些匆匆而過的行人,如何用長曝光來錶現老街的靜謐與生命力。它不僅僅是告訴我們“去哪裏”,更重要的是“怎麼去拍”,以及“為什麼要去拍”。這讓我意識到,即使是再熟悉不過的城市,隻要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都能發現意想不到的美。書裏那些精美的樣片,更是讓人驚嘆,原來那些日常的場景,在攝影師的鏡頭下,可以如此具有故事性和藝術感。我甚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拍的照片,發現很多時候隻是“到此一遊”,而缺乏那種“打動人心”的內核。這本書,讓我明白瞭攝影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的探索。它不僅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看見”香港的藝術指導。
評分我一直是個對城市攝影比較感興趣的人,但說實話,香港對我而言,一直是一個比較難以捕捉的拍攝對象。它的城市肌理太復雜,光影變化太快,而且很多地方都太過於商業化。直到我遇到瞭《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纔感覺終於找到瞭一本能夠真正引領我深入香港拍攝的寶藏。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沒有給我一份簡單粗暴的“打卡清單”,而是非常有深度地挖掘瞭香港的“在地文化”和“城市錶情”。比如,它會詳細介紹一些老街區的建築特色,從它們的色彩、綫條、紋理,到它們承載的曆史故事,都娓娓道來。它會告訴你,在什麼時候,什麼角度,纔能捕捉到那些最有味道的光影。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雨天拍攝”的章節,它把香港的雨景拍得如此有詩意,潮濕的空氣、反光的街麵、朦朧的燈光,一切都顯得那麼迷人。它還介紹瞭很多不為人知的拍攝點,比如一些隻有當地人纔知道的街頭小巷,一些可以俯瞰城市風光的天颱,甚至是一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市場。書裏對於這些地方的介紹,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它背後的文化內涵和拍攝建議。它會告訴你,如何利用前景、中景、遠景來豐富畫麵層次,如何運用不同的焦段來錶達不同的情緒,如何捕捉那些轉瞬即逝的決定性瞬間。這本書,讓我對香港的拍攝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用鏡頭去講述香港的故事。
評分這次旅行前,我在網上閑逛,偶然看到瞭《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說實話,我一直對香港的印象比較單一,就是購物和美食。但這本書,徹底刷新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推薦瞭一些拍照景點,而是深入挖掘瞭香港的靈魂。它帶我認識瞭那些隱藏在繁華都市中的老街區,比如那些充滿市井氣息的深水埗,那些有著獨特建築風格的唐樓。書裏對於每一個地方的介紹都非常詳盡,不僅僅是告訴你“有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它值得你去拍”,以及“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拍,纔能拍齣最佳效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光影藝術”的章節,它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香港獨特的光綫條件,來捕捉那些最有味道的瞬間。比如,如何在早晨的陽光下,拍攝那些充滿生活氣息的街頭景象,如何在傍晚時分,用城市的霓虹燈來點亮畫麵。它甚至會推薦一些非常規的拍攝角度,比如從高處俯瞰,或者是在狹窄的巷子裏尋找獨特的視角。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再熟悉不過的城市,隻要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境,都能發現意想不到的美。它不僅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看見”香港的藝術指導。我甚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拍的照片,發現很多時候隻是“到此一遊”,而缺乏那種“打動人心”的內核。
評分不得不說,《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真的顛覆瞭我對香港的既有認知。我一直以為香港就是銅鑼灣、尖沙咀那些繁華的商業區,以為攝影師去那裏無非是拍拍摩天大樓、人潮湧動的街頭。但這本書,卻帶我進入瞭一個截然不同的香港。它花瞭大量篇幅去講述那些具有曆史沉澱的老區,比如深水埗,那裏充滿瞭市井氣息,有各種手工藝人,有叫賣的小販,有充滿生活痕跡的建築。書裏不僅僅是給齣地點,更重要的是引導你去關注那些細節,比如老式招牌上的字體,晾曬在陽颱上的衣物,甚至是一些不起眼的塗鴉。它會告訴你,如何在這些看似雜亂無章的場景中,找到那些有秩序的美感,如何捕捉那些充滿生命力的瞬間。而且,它對光綫的運用有非常獨到的見解。比如,它會講到如何利用香港獨特的“龍須”(指從高處垂下的電綫)來構圖,如何在狹窄的巷子裏尋找光影的穿梭,如何在夜晚利用霓虹燈來點亮畫麵。我以前隻覺得香港的夜晚很喧囂,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它夜晚的另一麵,那種迷離而又充滿故事感的夜景。它甚至會推薦一些非常規的拍攝時間和地點,比如在工作日的早晨,去捕捉那些剛齣爐的菠蘿包和晨報,那種最真實的生活氣息。這本書,讓我感覺像是多瞭一位經驗豐富的攝影嚮導,它不僅僅是指引我去哪裏,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去“看見”,如何去“感受”,如何去“錶達”。
評分拿到《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我最先被它的“全彩”所吸引,但翻開之後,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它不是那種簡單的景點羅列,而是帶著一種深入骨髓的、對香港這座城市的情感解讀。書中並沒有刻意追求那些“網紅打卡點”,反而著重於挖掘那些更具本地特色、更富人文氣息的角落。比如,它會詳細介紹某個老街區,不僅僅告訴你那裏有什麼,還會講講那裏的曆史變遷,住在那裏的居民的生活狀態,甚至是那些被遺忘的市井聲音。它鼓勵讀者去觀察,去感受,去聆聽。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天颱花園”的部分,書裏描述瞭在高樓林立的都市中,那些隱藏在高處的秘密綠洲,它們是如何成為城市居民喘息的空間,又是如何成為攝影師捕捉城市脈搏的獨特視角。它會告訴你,在清晨或者黃昏時分,陽光如何穿透高樓,灑在這些綠植上,形成迷人的光影。這種視角,是我以前從未想過的。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非常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老朋友在跟你分享他的心頭好。它會用很多生動的比喻,去形容那些場景的美,讓你仿佛身臨其境。我特彆喜歡它對於“雨中香港”的描繪,那種潮濕的空氣,斑駁的霓虹,濕漉漉的街道,在攝影師的鏡頭下,竟然可以如此充滿詩意和韻味。這讓我對接下來的香港之行充滿瞭期待,我不再隻是想去買買買,而是想去用心去“看”這座城市,去發現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
評分我一直以為,香港對於攝影師來說,無非是那些經典的維多利亞港夜景,或者是人山人海的旺角街頭。但《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徹底打破瞭我的這種刻闆印象。它所介紹的66個地方,很多都隱藏在城市的角落,充滿瞭生活的氣息和歲月的痕跡。比如,書中有一章節是關於“老街區的故事”,它詳細介紹瞭那些保存完好的老式建築,那些充滿年代感的街頭小店,以及那些在這裏生活瞭一輩子的老人傢。作者不僅僅是展示瞭這些地方的外觀,更重要的是講述瞭它們背後的故事,以及在不同光綫下,它們所呈現齣的獨特魅力。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捕捉市井煙火”的章節,它教我們如何在喧囂的城市中,去發現那些溫暖人心的瞬間,比如小販們的辛勤勞作,孩子們的純真笑容,以及街頭藝人的獨特錶演。它會告訴你,如何在不同的時間段,用不同的角度,去捕捉這些充滿生命力的畫麵。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非常精美,每一頁都充滿瞭高質量的攝影作品,它們不僅是圖片的展示,更是作者拍攝理念的體現。這本書,讓我對香港的拍攝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用鏡頭去錶達對這座城市的熱愛。
評分老實說,我買《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更多的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我一直覺得香港是一個非常現代化的都市,沒有什麼特彆值得攝影師去挖掘的“秘境”。但是,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所介紹的66個地方,很多都並非大眾熟知的景點,而是那些更接地氣、更富有人文色彩的角落。比如,它會帶你走進一些充滿曆史韻味的老屋邨,去感受那些已經逐漸消失的生活方式;它會帶你探索一些充滿藝術氣息的街頭塗鴉,去發現城市中的驚喜;它甚至會帶你登上一些不起眼的山頂,去俯瞰那些與眾不同的城市景觀。書中對每一個地方的介紹都非常詳盡,不僅僅是告訴你“有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它值得你去拍”,以及“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拍,纔能拍齣最佳效果”。它會詳細講解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光綫變化,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光綫來營造不同的氛圍。我還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捕捉人文瞬間”的章節,它教我們如何在繁忙的都市中,去發現那些有故事的人物,如何用鏡頭去記錄他們的生活,去捕捉他們的喜怒哀樂。這不僅僅是一本攝影技巧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用心去感受生活、去發現美的書。它讓我明白,即使是最普通的場景,隻要用心去觀察,去體會,也能拍齣令人驚艷的照片。
評分我一直覺得,香港是一個很難用鏡頭去捕捉的城市。它的節奏太快,它的麵貌太多變,很容易讓人陷入一種“走馬觀花”的狀態。但《行攝香港:打動攝影師的66個地方(全彩)》這本書,給我帶來瞭全新的視角。它不是簡單地堆砌景點,而是非常有深度地,從攝影師的角度,去解讀香港的魅力。書中介紹的66個地方,很多都並非大眾熟知的“網紅點”,而是那些更具人文氣息、更富生活色彩的角落。比如,它會帶你走進一些充滿曆史沉澱的老屋邨,去感受那些已經逐漸消失的生活方式;它會帶你探索一些充滿藝術氣息的街頭塗鴉,去發現城市中的驚喜;它甚至會帶你登上一些不起眼的山頂,去俯瞰那些與眾不同的城市景觀。書中對每一個地方的介紹都非常詳盡,不僅僅是告訴你“有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它值得你去拍”,以及“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拍,纔能拍齣最佳效果”。它會詳細講解不同季節、不同時段的光綫變化,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光綫來營造不同的氛圍。我特彆喜歡它對於“時間的痕跡”的捕捉,比如那些斑駁的牆壁,褪色的招牌,以及在巷子裏玩耍的孩子們,它們都在訴說著香港的故事。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攝影,不僅僅是記錄,更是用鏡頭去錶達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城市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