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
定價:29.9元
作者:李自勤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21250453
字數:339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介紹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的基礎知識。全書共8章,主要內容包括:模擬集成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半導體二極管及直流穩壓電源、晶體三極管及其放大電路、場效應管放大電路與功率放大電路、電子電路中的反饋、門電路與組閤邏輯電路、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模擬量和數字量的轉換等。本書配備大量例題和習題,並提供配套多媒體電子課件、習題詳解和MOOC網絡課程。
本書可與《電子技術基礎(電工學下冊)習題與實驗指導》、《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上冊)》和《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上冊)習題與實驗指導》等書配套使用。
目錄
作者介紹
查麗斌,女,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多年來從事電路原理、電工學、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電力係統分析、電機原理與拖動技術、建築電器技術等本科教學工作,參與模擬電子技術創新實驗及模擬電子實驗精品課程等課題。主持相關課程的MOOC。
文摘
序言
前 言
“電工學”(電工技術基礎與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是高等學校非電類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電路、電子技術及電氣控製等領域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該課程內容涉及電工電子學科的各個領域,並有很強的實踐性。為適應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配閤高等學校新的課程體係和教學內容改革,以及教學學時壓縮的實際需要,作者在總結多年從事電工學教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針對電工技術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和學習特點,編寫瞭本套教材。全套教材包括《電工學(上冊)——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上冊)習題及實驗指導——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和《電工學(下冊)習題及實驗指導——電子技術基礎》共4本書,本套書的編寫思路是:保證基礎、注重應用、講清概念、力求精練;以基礎知識為重點,用心安排,使得知識易懂、易學,做到語言精煉,便於自學。
在內容的安排上,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強調“集成”、淡化“分立元件”
首先將集成運放作為基本電子器件引入,介紹其外特性及其基本應用,讓讀者先瞭解“放大”、“器件”等概念,然後再介紹其他的電子器件——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及其應用。
強調“外部應用”,淡化“內部結構”
模擬電路部分的集成運放、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數字電路部分的JK觸發器、D觸發器等,都隻介紹器件的外部特性,不介紹內部結構,強調非電類專業學生掌握器件應用技能的學習。
將難點分散,循序漸進
~4章以一類半導體器件及其基本應用電路劃分,便於讀者學習和掌握。在這些內容的介紹中,強調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理解和應用,減少復雜的數學推導。由於微電子學與製造工藝的進步,與雙極型器件的性能相比,MOS器件具有明顯的優勢,所以本書強調瞭MOS管的內容。第5章介紹瞭電子電路中的反饋與正弦波振蕩電路。第6~8章介紹瞭數字電路中的基礎內容:門電路與組閤邏輯電路、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以及模擬量與數字量的轉換。
強調“設計仿真”,鼓勵自主探索學習
每章都有設計仿真的題目,要求完成設計,采用Multisim仿真軟件進行仿真,在不增加總學時的情況下,建議在教學中利用2~4學時進行軟件的介紹,主要讓學生自學,完成設計題目的設計和仿真,將結果以郵件的形式發送給老師。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如此普及的今天,這一點應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設計題目的內容要求不拘泥於課本的內容,鼓勵學生查找資料,自主探索學習,解決設計問題。
《電工學(下冊)習題及實驗指導——電子技術基礎》是本書的配套教材,該指導書既可以作為學生的實驗指導書,也可以作為學生的作業本和習題指導手冊來使用。指導書共9章,~8章與本書對應,每章包括本章內容的知識要點總結、本章重點與難點、重點分析方法與步驟、填空題和選擇題、習題等5部分內容。習題部分供學生做作業時使用,可以省去抄題目和畫圖的時間,提高課後學習的效率,也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第9章提供瞭11個典型的模電和數電實驗,每個實驗均給齣實驗內容和實驗電路的設計方法,不針對具體的實驗闆設計,通用性較強。
該套教材適應總學時在60~110學時、實驗學時在20~50學時的教學要求,適宜分兩學期開課的情況,由於涉及內容較多,有些內容可以在教師指點下讓學生通過自學掌握,不必全在課堂上講授,並建議使用現代教學手段,以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本套教材包含大量例題,每章後附有習題,這些例題和習題與教材內容緊密配閤,深度適當。書末給齣部分習題參考答案,以供讀者參考。本書嚮使用本套書作為教材的教師提供多媒體電子課件和習題答案,請登錄華信教育資源網注冊下載。
本書由李自勤策劃、組織和統稿,、2章由李自勤編寫,第3、4章由查麗斌編寫,第6、7章由辛青編寫,第5、8章由孔慶鵬編寫。劉建嵐參與瞭章部分內容的編寫,王宛蘋、王勇佳、呂幼華、汪潔、鬍體玲和李付鵬等老師參與瞭本教材的編寫、本書習題的解答及設計題目的模擬仿真工作,在結構和內容方麵提齣瞭很多重要的意見,張鳳霞和錢文陽參與瞭本書的部分校對工作,錢夢楠與錢夢菲參與瞭本書部分書稿和圖的錄入工作。在本書編寫的過程中,我們得到瞭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工程學院的大力支持,許多兄弟院校的教師提齣瞭諸多中肯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一並錶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瞭一些已經齣版的圖書和文獻,在此錶示衷心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且編寫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錯誤和不妥之處,誠懇地希望讀者提齣寶貴意見和建議,以便今後不斷改進。
作 者
2015年1月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那個充滿無限可能的微電子世界。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被各種智能設備包圍,但很少有人去深究它們是如何運作的。這本《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恰恰填補瞭這一空白,它用一種深入淺齣的方式,為我們揭示瞭電子技術的核心奧秘。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種元器件的講解,比如那些晶體管,它們看似微小,卻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書中對它們的物理特性、工作原理以及應用場景的細緻描述,讓我對這些“幕後英雄”有瞭全新的認識。我曾經嘗試過利用一些簡單的電子元件搭建一些小玩意兒,比如一個簡單的LED閃爍電路,那種看著自己親手搭建的電路按照設想工作起來的感覺,簡直妙不可言。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它能夠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探索精神。它讓我們明白,那些看似復雜的技術,其實都建立在清晰的基礎原理之上,隻要掌握瞭這些基礎,我們就能理解,甚至創造齣更多令人驚嘆的科技産品。
評分當我拿到《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這本書時,一種久違的學習熱情被點燃瞭。它不是那種泛泛而談的科普讀物,而是真正深入到電子技術的核心。書中那些關於半導體器件的講解,就像是在為我揭示一個微觀世界的運作規律。我記得當年學習三極管的時候,花瞭很長時間纔弄明白它的“開關”和“放大”功能,而這本書用非常清晰的圖示和解釋,讓這個過程變得流暢瞭許多。我尤其喜歡書中提供的那些實際電路設計案例,它們讓我看到瞭理論知識如何在實際中落地生根,如何轉化為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這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個寶貴的參考資料庫,它能夠幫助我鞏固那些已經掌握的知識,也能讓我接觸到那些我還不曾瞭解的領域。它的價值在於,它能夠讓我們在掌握技術的同時,也理解技術背後的邏輯,從而擁有更深層次的洞察力,去理解我們周圍這個日益電子化的世界。
評分第一眼看到這本《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就感覺它像是一位老朋友,帶著我穿越迴瞭那個充滿好奇與挑戰的學生時代。還記得當年為瞭理解那些錯綜復雜的電路圖,為瞭弄明白半導體器件的神奇工作原理,常常是挑燈夜戰,一杯杯苦澀的咖啡伴隨著無數次的推導和計算。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那種沉穩的藍色和清晰的字體,仿佛一下子就把人拉迴到瞭那個專注學習的氛圍中。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門,打開瞭通往微觀電子世界的大門。我還記得書中那些經典的例子,比如簡單的收音機電路,或者是電子鍾的構成,每一個都那麼引人入勝,讓我忍不住想要親手去搭建,去驗證那些理論知識。雖然現在的工作已經不是直接對著電路圖分析,但每當看到一些電子産品,腦海中總會浮現齣那些基礎的原理,那些電容、電阻、三極管的形象,它們就像是搭建現代科技大廈的基石,無處不在。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會勾起很多人的迴憶,也會激發新一代學習者對電子技術的興趣。它用一種樸實而深刻的方式,傳遞著知識的力量,讓人在潛移默化中,領略到科學的魅力。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是一種對“基礎”力量的重新認知。我們生活在一個被電子産品高度滲透的時代,但往往會忽視其背後最根本的科學原理。這本書,正是將那些被我們習以為常的電子設備背後的“魔術”一一拆解,展示其背後嚴謹的科學邏輯。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故弄玄虛的解釋,隻有紮實的理論和清晰的邏輯。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思維的“體操”,讓大腦在概念的轉換和公式的推演中得到鍛煉。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經典電路的分析,比如運算放大器的應用,它看似簡單,卻能組閤齣無數種功能,這讓我看到瞭抽象理論的強大生命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電工學,它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它教你如何從一個整體的問題齣發,拆解到最基本的組成部分,然後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最終達到對整體的掌握。這種能力,無論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都是受益無窮的。
評分這本《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的編排方式,給我的感受非常直接和實在。它不是那種浮光掠影式的介紹,而是真正地深入到電子技術的核心。書中對每一個概念的闡述,都力求清晰明瞭,並且輔以大量的圖示和例題,這對於我們這些非科班齣身、但又對電子技術充滿興趣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覺得,學習電子技術,最怕的就是理論脫離實際,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講解瞭理論知識,還通過各種實際的電路應用,讓我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這些原理。我記得書中有一個章節,詳細講解瞭放大電路的搭建和調試,我當年就按照書中的方法,成功搭建瞭一個簡單的音頻放大器,雖然效果粗糙,但那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它不會給你一個現成的答案,而是引導你一步步地去思考,去解決問題。它培養的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種獨立思考的精神,這在任何領域都是彌足珍貴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