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通信防雷技术手册-(精装版)
定价:49.00元
作者:刘裕成,韩志强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4-01
ISBN:9787115452955
字数:
页码:121
版次: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性:本专业讲述通信行业防雷知识的实操手册。
作者参与起草了多项行业电源技术的规范的制订,并于2012年被中国防雷质量协会评选为“中国防雷影响力人物杰出贡献人员”,内容规范。
实用性:阐述通信防雷的理论依据和工程技术,包括各种通信局站和设备的防雷技术设计内容,理论结合实际,实用性强,通俗易懂。
内容提要
通信防雷主要采用“避”和“抗”两种方法,避就是尽量避开雷击,抗主要是提高设施和设备的抗雷击能力。本书是作者的实战经验总结,作者认为防雷技术还是基于电磁场和电工理论,因此本书也着重于防雷基础理论知识,并基于此阐述了通信系统的防雷技术,包括直击雷的防护、感应雷的防护、接地技术、线路的防雷、通信中心(局)的防雷、无线基站的防雷等。
目录
章 雷电产生及其参数
第2章 雷电如何对通信设备造成危害
第3章 雷击防护技术简介
第4章 直击雷的防护
4.1 雷击分区
4.2 雷击保护的分级
4.3 通信大楼的直击雷防护系统
4.4 地电位升的防护
4.5 电位分布不均的防护
4.6 空间电磁感应的防护
4.7 跨步电压的防护
4.8 接触电压的防护
第5章 感应雷击的防护
第6章 接地技术
6.1 接地电阻
6.2 接地电阻的计算
6.3 地网的主要结构
6.4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6.5 接地电阻的测量
第7章 电源防雷及避雷器
第8章 信号线防雷及避雷器
第9章 通信线路的防雷
9.1 电缆通信线路的直击雷防护
9.2 电缆通信线路的感应雷击防护
9.3 光纤通信线路的直击雷防护
0章 通信中心(局)的防雷
10.1 直击雷防护
10.2 地线系统
10.3 机房设备接地布置---等电位连接
10.4 线缆进局
10.5 电源防雷
10.6 信号线防雷
1章 无线基站的防雷
11.1 雷电引入途径
11.2 直击雷防护
11.3 天线的防护
11.4 天馈线及天馈馈电端口的防护
11.5 时钟信号系统的防护
11.6 信号/控制端口的防护
11.7 电源端口的防护
11.8 光缆的防雷
2章 避雷器
12.1 避雷器的工作原理
12.2 避雷器主要元器件
12.3 电源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
12.4 信号避雷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参数
作者介绍
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1983年至今一直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计量检测中心(信息产业通信产品防护性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从事通信防护技术研究、标准制定、防雷测试工作。主持完成多项科技项目研究和标准的制定工作,其中负责起草了“电子雷击试验方法”等3项国家标准,还主持完成了“信号网络浪涌保护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近十多项通信行业标准;在标准方面获得多项奖励,其中“无线基站防雷接地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获得2012年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一等奖,“通信防护系列标准”获得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三等奖,“客户端防护标准系列”获得2012年中国电信集团标准鼓励奖。多年来,作者在外刊物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包括“无接地条件的网络设备防雷方法探讨”(电信科学,2013,第29卷第8A期)等。 一项防雷测试方法发明“一种检验xDSL modem终端雷电防护能力的试验方法和试验装置”2013年获得授权。作者作为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主持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保证测试技术的水平,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主持的多项能力验证活动中,测试准确度处于高水平。刘裕城由于多年来对防雷技术和电磁防护的贡献,获得业界的肯定,2012年被中国防雷质量协会评为“中国防雷影响力人物杰出贡献人员”奖。
文摘
《通信防雷技术手册(精装版)》:
根据基站建筑物的形式(专用机房、公共建筑物及民用建筑物)和铁塔、桅杆、抱杆等,接闪器应采用常规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格三种形式。
基站建筑物顶层的建筑钢筋可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整个屋面的避雷网网格不大于10m×10m或12m×8m,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应敷设避雷带,所有避雷针和避雷带应相互连接。
避雷针采用热镀锌圆钢或钢管焊接制成。针长Im以下:圆钢不小于12mm,钢管不小于20mm;针长1~2m:圆钢不小于16mm,钢管不小于25mm。
避雷网宜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混凝土内的钢筋一般不用热镀锌),避雷带应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小于8mm。
YD/T 2324—2011《无线基站防雷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对接闪器等做了如下具体要求。
(1)避雷针适宜于铁塔、桅杆或增高架的无线基站直击雷保护。
(2)楼顶铁塔、增高架应与避雷带在不同方向不少于两处连接。
(3)铁塔的金属构件在电气连接的情况下,可不设置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雷电流通过避雷针、塔身和塔脚入地。
(4)非金属天线塔杆应采用避雷针及其引下线保护方式。
(5)避雷带、避雷网格适宜于基站设在公共建筑物的直击雷保护。
(6)基站设在民房时,宜利用避雷带方式,不宜再设独立的避雷针。
(7)天线宜利用抱杆自身的避雷针进行保护,天线与抱杆应电气连通,抱杆应接地。
……
序言
这本书的整体风格非常稳重,传递出一种“干货满满”的信号。封面上那种简洁、专业的设计,摒弃了花哨的装饰,直击主题,这正是我喜欢的风格。它没有试图用花哨的封面去吸引眼球,而是通过一种沉静的力量,暗示着内容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当我翻开这本书,扑面而来的就是一种严谨的学术氛围,文字的编排、图表的插入,都显得恰到好处,没有丝毫多余。我能够感觉到,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力求将复杂的通信防雷技术以最清晰、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分享他的宝贵知识,让人感受到一种信赖感。
评分这本书的包装精美,触感温润,拿在手里就有一种厚重感,显然是下了功夫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沉稳的蓝色调,点缀着细致的金属线条,整体透露出专业和可靠的气息。翻开扉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略带米黄,阅读起来不会反光,对眼睛很友好。从装帧上看,这本书的制作工艺相当用心,看得出来是面向专业人士或者对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读者的。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读内容,但仅从这初步的触感和视觉体验来看,这本书已经给我留下了极佳的第一印象。这种扎实的装订和高质量的印刷,往往预示着内涵的丰富和知识的严谨,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件可以珍藏的工具书,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视觉的享受。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它那种严谨、科学的气场深深吸引。翻阅的瞬间,那种扑面而来的技术感,仿佛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但又井然有序的专业领域。封面上的设计语言,无声地诉说着这本书所承载的深度和广度,那种沉静而又充满力量的设计,恰恰呼应了我对通信防雷技术这类精密学科的认知。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十分清晰,章节划分合理,索引清晰明了,这对于快速查找和深入理解技术细节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读者能否高效地获取信息,并将其有效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书脊的厚度和页码的估算来看,内容量必定相当可观,足以覆盖这个领域的多方面知识,令人跃跃欲试。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设计感非常强烈,它在视觉上传达了一种专业、可靠的信号。封面简洁而有力,没有过多的修饰,反而突出了主题的严肃性。拿在手中,那种厚重和质感,都让人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内秀”的设计,它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掩饰,而是将所有的重点都放在了内容的深度和价值上。书本的整体装帧显得非常精致,无论是纸张的选择还是印刷的质量,都透露出一种高标准的制作工艺。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技术参考书,更是一件可以长期使用的工具,它的耐用性和易读性都让我感到满意。
评分从第一眼看到这本书,我就被它那种沉稳而专业的气质所吸引。封面的设计,简约而不失格调,金属色的点缀恰到好处,整体散发出一种技术领域的严谨和可靠感。书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触感也很细腻,能感受到它高质量的用料和精良的制作工艺。我尤其喜欢这种不张扬的设计,它让我觉得内容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打开书页,纸张的厚度适中,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大气,这对于长时间阅读技术文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本书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种厚积薄发的专业性,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所蕴含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