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 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

【XH】 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美芳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爱尚美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40161
商品编码:29496511906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你其实不懂儿童心理学

定价:35.00元

作者:刘美芳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68240161

字数:

页码:20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 剖析了孩子行为的心理符号、负面情绪,包括孩子性格中的一些小缺陷,帮助家长解读这些负面情绪背后的心理动机

n

2.重视孩子的心灵内在需求,注重运用心理学知识引导孩子,达到与孩子良性沟通。

n

3.在教育方法上,给予了家长一些切实中肯的方法、建议, 与孩子一起成长。

n


内容提要


本书剖析了孩子种种特殊行为的心理符号、负面情绪,包括孩子性格中的一些小缺陷,帮助家长解读这些负面情绪背后的心理动机,利用心理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引导。书中重点讲述了家长关心的学习问题,将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的种种因素进行了逐一分析。同时盘点了家长有意或无意地在家庭教育中犯的错误,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担当,并给父母提供了一些中肯的方法,以使其改变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角色,与孩子一起成长。

目录


第 1 章小行为大信号

n

——解读孩子的种种“恶行”

n

吃独食:判断力的缺失,不懂区分“自己”和“别人” 2

n

电视瘾:兴趣缺失,找不到更好的娱乐方式 6

n

电视孤独症:缺少与外界接触的窗口 8

n

不专心:总被其他事干扰留下的“后遗症” 10

n

没毅力:年龄和心智发展的局限 14

n

迷网游:现实生活中缺失成就感 17

n

乱发脾气:无法排遣的孤独 20

n

乱扔东西:希望唤起家长的注意力 23

n

厌学:源自怯懦的逃避心理 26

n

偷钱:关注行为背后的真正动机 30

n

盲目竞争:家庭教育目的性太强 32

n

心理测试:你和孩子之间存在哪些代沟? 35

n


n

第 2 章情绪有密码

n

——解读儿童的负面语言

n

“恋母情结”:离不开孩子怎么办 40

n

偏执其实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42

n

杞人忧天:孩子的心思你怎么猜 44

n

情绪失控:别人的话他为何听不进 46

n

自负:膨胀的“优越感” 48

n

怯懦的孩子,你到底在怕什么 51

n

悲观情绪:孩子缺少积极的心理暗示 54

n

爱慕虚荣:孩子的价值观为何脱轨 57

n

叛逆不羁:被宠坏了的“小大人” 59

n

敏感脆弱:孩子有走不出的心理阴影 62

n

爱嫉妒:孩子没看到自身的优点 64

n

心理测试:你的孩子自尊心有多强? 66

n


n

第 3 章情感抚慰力量大

n

——利用心理法则培养孩子

n

激励孩子,满足他的“成就需要” 70

n

世上没有蠢材,只有被放错位置的天才 74

n

给孩子信心,做他成功的“充电宝” 78

n

正面鼓励,保护孩子的创造性 82

n

表扬孩子,你得知道何时为他鼓掌 85

n

孩子迷失方向,家长要把信号灯点亮 89

n

做一次“胆小鬼”,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92

n

策略性地退让,让孩子自己踢开绊脚石 96

n

良性循环鼓励,不断强化孩子的优势 100

n

心理测试:你的孩子属于敏感的人吗? 104

n


n

第 4 章 爱上学习有方法

n

——剖析成绩差的心理原因

n

厌学的情绪——学习目的不明确和期望值高的产物 108

n

防止作弊,从增强孩子的信心着手 112

n

因懒惰而废学,如何让孩子变得努力 114

n

孩子惧考,压力来自家长的期望 116

n

孩子的偏科,给了家长发掘天赋的机会 119

n

孩子太贪玩,这种天性并不可怕 123

n

孩子很粗心,为他找回缺失的责任感 126

n

防止孩子上网,“疏”的效果大于“堵” 129

n

心理测试:孩子具备哪种天赋? 131

n


n

第 5 章家长也会犯错

n

——悉数不可取的家教行为

n

真心悦纳孩子,“小冤家”来自“大冤家” 134

n

家长的否定,让孩子“心理性矮小” 138

n

恶语伤人六月寒,别口无遮拦伤了孩子 142

n

学习有道,别拿写作业当惩罚 145

n

规避消极暗示,不给孩子否定性评论 148

n

奖励得法,不拿金钱当作诱饵 150

n

正确看待孩子,分数不是的衡量标准 153

n

尊重孩子的隐私,别偷看他的日记 157

n

宏观看待优缺点,别拿孩子做比较 160

n

家长会后,别拿批评当家常菜 164

n

心理测试:你教育孩子的方法对吗? 168

n


n

第 6 章教育是一种合作

n

——揭示父母正确的角色扮演

n

别让妈妈唱独角戏,家教不是一人之事 174

n

父爱不缺席,警惕“缺乏父爱综合征” 177

n

转变家庭角色,不要一味地只唱“黑脸” 180

n

别模糊了性别定义,做孩子的意识指南针 182

n

教育是一种协作,家长意见要一致 184

n

以身作则,不小觑爸爸的榜样力量 187

n

父亲的夸奖,女孩的自信来源 189

n

创造和谐的氛围,绝不因孩子而翻脸 191

n

解决分歧有底线,不在孩子面前争吵 194

n

心理测试:你属于哪种类型的家长? 197

n


作者介绍


刘美芳:北京市通州区北苑小学德育主任,在北京的教育一线工作15载,潜心工作过程之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用心记录了下来,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或在论文大赛中获奖。作者曾经出版过多部与教育相关的书籍,例如《学好心理学 做个好妈妈》《不会表达爱的父母和渴望爱的孩子》等,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文摘


不懂区分“自己”和“别人”

n


n

美国有一首儿歌,讲的就是孩子心中对于物品所有权的理解。歌里面唱道:

n


n

“我先看到的就是我的,

n

我先拿到的就是我的,

n

只要从你手里拿过来,

n

这个东西就是我的,

n

这个东西一直就是我的,

n

直到这个东西坏了,

n

我不再喜欢了,

n

那么这个东西才是你的。”

n


n

我想,这首歌可能是大部分孩子真实的心理写照。因为家长对他们的宠爱,使得他们学不会与别人分享,不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n

我邻居的独生女莹莹今年4岁了,是全家人的心肝宝贝。她喜欢吃的东西不允许任何人吃,买给她的东西,她也不允许别人碰。

n

有一天我去邻居家做客,正巧莹莹的小表姐也在,起初两个小姑娘玩得很起劲,但是没过一会儿,莹莹就和她5岁的小表姐吵了起来。原来莹莹妈妈洗了草莓给两个孩子吃,可两个人互不相让,都说自己爱吃的就是草莓,而且在家从来都是自己独享草莓,就是不肯给对方吃。

n

其实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只会“独享”,不懂“分享”,渐渐地变得自私、刻薄了。

n

拿我的两个孩子来说吧,在他们小的时候,每次给他们买了好吃的或者好看的书,妞妞都抢着优先要,她的理由是自己在家里小,所有人都应该让着她。开始我和爱人觉得这是小姑娘正常的撒娇,还对儿子说:“妹妹小,你要让着她。”可时间长了,鑫鑫也很委屈:“凭什么都让她先享受呢?不公平。”

n

一次我买了两包饼干分给妞妞和鑫鑫,没想到妞妞一看到哥哥手上的饼干,马上抢过来,大声说:“不给他吃,这是我的。”我蹲下来看着妞妞,说:“宝贝,你愿意和哥哥一起玩吗?”妞妞点了点头。

n

我又说:“那如果哥哥的东西也不给你玩,你会不会不高兴呢?”妞妞若有所思地眨眨眼睛,默默地放下了饼干。

n

和妞妞的谈话还是有效果的,晚上小家伙走进我们的卧室,说:“爸爸妈妈,我把我的彩笔借给哥哥画画了。”

n

我抱过妞妞,夸奖她:“我们妞妞可真乖,真是好孩子。”听了我的表扬,她很开心,慢慢地改掉了自私的毛病,有好东西也愿意跟哥哥一起分享,孩子们的关系更融洽了。

n

在孩子学会分享的时候给一些鼓励,孩子能懂得与人分享是对的,自然能养成“分享”的习惯。

n

孩子小时候缺乏判断力,不知道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这两种概念。当他们觉得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侵占的时候,往往会大发脾气,又哭又闹。如果我们没能给他们合适的指引,而是对此举熟视无睹,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

n


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