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深入係統積極探討"互聯網+”領域的前沿法律問題,及時展示"互聯網+法律”的研究成果、優秀司法案例等相關內容。迴答在"互聯網+”時代,如何讓法治為互聯網發展保駕護航這一社會各界普遍關切的話題。
序 言
高盧麟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
2016年是我國接入國際互聯網的第22年,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我們已經擁有瞭世界上最具規模的寬帶通信網絡,成為瞭全球網民數量最多的國傢,擁有瞭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信息消費市場。我國互聯網市場經過瞭篳路藍縷的一無所有、井噴式的爆發階段後早已進入的韆傢萬戶,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
然而,互聯網發展絕非以大國為標準,強國纔是。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這樣說道,探究現代社會的特色,就如同追問變色龍的顔色一樣睏難。我們唯一能夠確信的是,它會不斷改變,是一場永遠的革命。移動互聯網及物聯網的興起、“工業4.0”、“互聯網+”戰略等方興未艾,給人類曆史畫上瞭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樣一場變革中,發展戰略與全球變革的節奏同步與否起著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當前,以互聯網為代錶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正深刻詮釋著人類進步的徵程,給世界産業技術和分工格局調整帶來革命性的影響。我國互聯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閤,成為增進民生福祉與拉動信息消費的重要手段,發揮雙創與四眾平颱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成為促進産業融閤發展與經濟轉型的重要引擎,進一步塑造著國傢數字競爭力,尤其是在我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決勝的關鍵階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與建設網絡強國是這個時代的呼喚,也是中國夢的基石。
互聯網的價值在於其不僅改變瞭傳統的商業模式、生活理念與學術話語,更為社會治理和行政決策提供瞭新的指引和要求。如何在提高監管效率和促進社會個體發展之間形成共贏是21世紀必須重點思索的問題。“互聯網+”時代將為互聯網監管帶來全新的挑戰,內部挑戰在於如何打造體係化的網絡治理模式,並在促進發展和監管之間形成動態平衡,國傢一再重申:互聯網非法外空間。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督促互聯網企業履行好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為廣大網民營造良好的網絡空間環境是“互聯網+”時代黨與國傢賦予我們的新使命。外部挑戰在於如何因勢利導、順勢而為,打造網絡強國,搶占中國互聯網發展先機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都清楚地知道,互聯網終將改變人類社會,但是如何改變卻無人給齣清晰的答案。而互聯網法律是互聯網技術發展應當遵守的規則。但是,互聯網法律又往往落後於互聯網技術發展,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很高興的是,《互聯網法律》就是這樣一本麵嚮問題的專著,翻開此書,你將找到屬於時代的答案。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互聯網法律專著問世,以適應互聯網發展需求。一部好書的價值在於其可以突破空談戰略,真正給齣癥結之所在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是為序。
目 錄
第01輯 立法思考
01 互聯網法律的國際經驗 |周漢華| 002
02 互聯網時代的中國電子商務立法 |薛 軍| 016
03 我國網絡安全規製的治理思維與架構 |龍衛球 趙精武| 025
04 網絡法基本問題之探討 |張 楚| 046
05 網絡信息技術對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之影響 |肖建華 柴芳墨| 064
06 互聯網反競爭行為之競爭法解決 路徑分析 |劉繼峰| 079
07 論互聯網金融法治路徑 |李愛君| 095
08 “互聯網+”對民法典編撰的影響 |硃 巍| 102
09 網絡安全審查立法若乾問題的思考 |許長帥| 121
第02輯 理論研究
01 開源軟件知識産權問題研究 |李美燕 石現升| 132
02 網購閤同訴訟管轄權問題研究 |肖建國| 196
03 電子遊戲直播的著作權問題研究 |王 遷| 207
04 互聯網時代知識産權行政管理體製改革的法治方嚮研究|王 淇| 219
05 “互聯網+”時代的互聯網法治創新 |李海英| 232
06 從互聯網平颱信息中介的屬性齣發探索治理新路徑 |康彥榮| 240
07 “互聯網+”下的社交媒體網規研究 |榖海燕 王 磊| 251
08 大數據應用與個人信息保護的平衡考慮 |陳際紅| 263
第03輯 問題爭鳴
01 網絡廣告欺詐性點擊的規製 |吳漢洪 董篤篤| 274
02 互聯網交易中消費者撤迴權問題與對策 |王洪亮 常 悅| 284
03 我國互聯網領域的競爭問題及法律規製現狀分析 |李慧穎| 299
04 體育賽事網絡轉播畫麵的知識産權保護 |林子英| 307
05 Robots協議在互聯網搜索中的競爭分析 |王俊林| 323
06 論利用外掛製造、銷售遊戲幣的行為性質 |袁 博| 332
07 網絡安全中的電子數據相關問題研究|石現升 苗 權 陸希玉| 338
08 網絡雲盤版權侵權問題及規製對策 |司 曉 劉政操| 352
09 互聯網專利界定和審查建議 |王 澍 劉慶峰 李 睿 黃 晶|359
10 互聯網機頂盒著作權侵權案件中不同主體的侵權責任認定 |劉 振| 370
11 大數據時代的個人信息屬性及 商業利用原則探析 |王 磊| 377
12 快播案的法律分析 |鬍 鋼| 389
13 “互聯網+”時代信息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 |徐 敏 王 琪| 394
第04輯 調研報告
01 歐美跨境數據轉移法律博弈之考察 |張金平 張 平| 408
02 涉瀏覽器不正當競爭案件的調研報告 |李 穎 陳 敏| 455
03 移動互聯網環境下文字作品 著作權保護問題調研報告 |魏 嘉| 470
04 網絡約車監管研究報告 |蔡雄山 徐 俊| 488
05 涉網絡商標侵權案件的調研報告 |李 穎 薑琨琨| 517
06 中國互聯網版權新型問題調研報告 |司 曉 張欽坤 田小軍| 540
第05輯 法治漫談
01 以法治為互聯網創新護航 |盧 衛| 562
02 我國網絡版權司法保護的迴顧與展望 |蔣誌培| 566
03 慈善事業的公信力契機 |蔡維德 趙精武| 589
這本《互聯網法律》的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心裏其實是有點忐忑的。畢竟,法律這東西,嚮來是枯燥乏味,條條框框一大堆,讀起來費勁得很。我平時工作忙,也沒什麼時間去鑽研深奧的理論,所以對於這本書,我最初的期待是它能用比較通俗易懂的方式,把互聯網領域裏那些最常見、最容易遇到的法律問題講清楚。比如,我經常在網上購物,有時候會遇到一些賣傢虛假宣傳,或者産品質量有問題,不知道該怎麼維權。還有,我平時也喜歡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生活,偶爾也會擔心一些言論會不會觸犯到法律的紅綫,或者彆人在網上誹謗我,我又該怎麼辦?這本書能不能給我一些實用的指導,讓我在麵對這些問題的時候,心裏有個底,知道該如何應對?我希望它不是那種隻會羅列法律條文的書,而是能結閤實際案例,分析問題,給齣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且,現在互聯網發展太快瞭,很多新興的業態層齣不窮,比如直播帶貨、短視頻平颱、各種APP的隱私政策等等,這些背後都牽扯著復雜的法律關係。我希望這本書也能覆蓋到這些最新的發展,讓我對這個時代的互聯網法律有一個更全麵的認識。畢竟,生活在數字時代,瞭解一些基礎的法律知識,感覺就像給自己買瞭一份保險,能少走很多彎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評分《互聯網法律》這本書,說實話,讀起來確實有點費勁。我嘗試著去理解裏麵的很多概念,但感覺信息量太大,而且很多論述都比較專業,如果沒有一定的法律基礎,真的很難完全消化。我本來以為它會更多地從社會學的角度,去探討互聯網發展對社會結構、人際關係、權力格局等方麵帶來的影響,以及法律如何去調整和規範這些社會性的變革。比如,互聯網是否在加劇社會不平等?社交媒體的算法推薦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認知和決策的?個人在數字時代的“被遺忘權”應該如何實現?這些更具人文關懷和社會意義的議題,在這本書裏並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更接地氣一些,用更平實、更生動的語言,將復雜的法律問題與我們日常的生活體驗聯係起來,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獲得啓發和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法律條文和理論的堆砌上,讓人覺得距離自己很遙遠。
評分拿到《互聯網法律》這本書,我抱著學習的態度翻開,但坦白說,裏麵的內容並沒有讓我眼前一亮。我原本期待的是一本能夠深入剖析互聯網發展與法律碰撞的著作,它應該能觸及一些更具前瞻性和顛覆性的議題。比如,在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下,AI生成的作品的版權歸屬問題;或者是在去中心化技術(如區塊鏈)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傳統法律體係如何去適應和規製這些新興的模式;再有就是,跨國數據流動的復雜性,不同國傢在數據主權、隱私保護上的衝突,以及如何構建一個有效的國際法律框架來應對這些挑戰。我希望這本書能有獨立的思考和深刻的見解,而不是停留在對現有法律條文的簡單解釋。能夠引發讀者對於未來互聯網法律走嚮的思考,甚至能夠提齣一些建設性的法律改革建議,那將是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書。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在理論上的創新,而不是僅僅是對現有法律框架的梳理。畢竟,互聯網的本質是創新和顛覆,它的法律也應該具備相應的適應性和前瞻性,而不是被動的滯後。
評分我最近在看《互聯網法律》,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確實讓我感到有些失望。我本來對網絡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這一塊的內容非常感興趣,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關於如何保護自己隱私的實用技巧,比如,如何識彆網絡釣魚,如何設置更安全的密碼,如何理解那些長篇大論的隱私政策,以及當個人信息泄露時,我有哪些權利可以行使,又該如何去追究責任。我還希望能瞭解一下,在數據收集和使用方麵,企業有哪些必須遵守的義務,以及用戶在數據使用方麵有哪些自主權。但是,這本書在這方麵的論述顯得有些淺顯,缺乏深度。很多內容都是泛泛而談,沒有具體的操作指南,也沒有對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讓我覺得學到的東西不夠落地。而且,對於一些比較敏感的數字權益,比如網絡發言的邊界,以及網絡暴力的問題,也沒有得到充分的探討。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對現有法律法規的一個概覽,而沒有真正觸及到讀者在實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痛點和睏惑。
評分我對《互聯網法律》這本書的整體感受是,它在知識的呈現上,並沒有達到我預期的目標。我原本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互聯網商業模式下的法律風險規避策略,比如,在進行跨平颱閤作、吸引用戶、以及處理交易糾紛時,有哪些法律上的“雷區”需要注意?如何設計更符閤法律規定的商業閤同?在知識産權保護方麵,除瞭傳統的著作權、商標權,在互聯網環境下,還有哪些新的保護方式和注意事項?例如,對於網絡遊戲中的虛擬財産,或者在開源軟件社區中的貢獻者的權益,法律是如何規定的?我希望能看到更具操作性的建議,以及對不同商業模式下法律風險的細緻分析。這本書更多的是在介紹現有的法律框架,對於如何在實際商業運作中規避風險、利用法律來保障自身利益,這方麵的指導性內容顯得不足,也缺乏對一些創新商業模式所麵臨的獨特法律挑戰的深入剖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