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生肖连连看:趣味十足的电路学
定价:36.00元
售价:29.5元,便宜6.5元,折扣81
作者:杨琳、张丽荣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30245135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电子制作活动是一项具有竞技性和趣味性的活动,蕴涵着丰富的电学知识。本书以电子生肖制作为载体,引导小学生逐步成为一名小小电子创客。
内容提要
本书介绍了铝箔电路的使用方法,通过讲解十二生肖的有趣来历和每种生肖的特异功能,采用循序渐进的电路试验,使学生们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了解其基本元件的特征,锻炼学生们的实际连接电路能力;通过“创客秀”为中小学生提供高层次的小制作、小发明电子技术手段。在活动中重视基本试验操作,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探索、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本书各课附有相关教学视频,可通过扫描二维码下载。
目录
目录
课验钞鼠 1
第2课愤怒的小牛 10
第3课压力山大虎 20
第4课瞌睡兔 28
第5课磁铁龙 38
第6课翻面蛇 47
第7课白龙马 55
第8课蓝羊羊 64
第9课色盲测试猴 72
0课肯德鸡 81
1课闪电狗 89
2课猪猪侠 97
附录推荐使用套件 105
参考文献 106
作者介绍
杨琳:北京市朝阳区青年教师,师承中央电视台《我爱发明》中的科普专家孙心若先生;现任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科技教师,主要负责科学课程的教学和电子智能社团的组织、指导工作;多次指导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电子锦标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奖项。
文摘
序言
读完前几章,我感觉作者们似乎非常擅长将复杂的系统拆解成一个个易于消化的模块。这种分块教学的方法,极大地缓解了初学者在面对庞大知识体系时的焦虑感。他们没有一上来就堆砌复杂的电路图和专业术语,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园丁,循序渐进地为你松土、播种。比如,在讨论元件特性时,他们会用非常形象的比喻来解释电阻、电容这些基础元件的行为,让这些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瞬间“活”了起来,拥有了鲜明的个性和功能倾向。这种叙述风格,使得整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技术故事集,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教科书。我发现自己会为了知道下一个生肖主题会引出哪种电路知识而充满期待,这种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很多传统教材难以提供的。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一点是它所蕴含的鼓励创新的精神。它不仅仅是教授知识,更像是在激发读者动手实践的欲望。在每章的末尾,作者们都会设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开放式问题”或者“进阶探索任务”,这些任务往往不局限于书本上的标准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更广阔的现实场景中去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思路,显然是希望培养出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师,而不是只会机械模仿的“操作员”。从阅读体验上来说,它成功地在“授人以渔”和“传道解惑”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让人在合上书本时,满脑子想的不是“我学到了什么”,而是“我接下来可以创造出什么”。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一绝,色彩搭配得大胆又充满活力,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心情愉悦,仿佛能从中嗅到一丝创新的气息。我原本以为这种以“电子”和“生肖”结合的题材会显得有些怪异或者说过于稚嫩,但翻开目录后才发现,作者们在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组织上花了不少心思。它巧妙地将那些原本枯燥的电路基础知识,用一种非常生动和贴近生活的方式串联起来。特别是它引入的一些案例,比如如何用基础电路知识去分析日常生活中那些小电器的工作原理,这种关联性让人感觉学习的门槛一下子降低了许多。我记得我以前接触电路理论时,总是被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符号搞得头晕脑胀,但这本书似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没有牺牲科学的严谨性,又通过有趣的叙事手法,让读者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新的概念。对于那些希望从零开始接触电子工程,但又害怕传统教材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绝对算得上是一次“探险”的开始,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搭建和理解电子系统的基本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配合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在理工科的图书中,清晰的图示是理解概念的生命线,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尤为出色。无论是电路原理图的绘制,还是器件实物的照片,都采用了高质量的印刷和布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关键概念的展示上,懂得如何“留白”和突出重点。他们不会将整个页面塞满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形,而是通过适当的留白和精心选择的字体大小,引导读者的目光准确地聚焦到核心信息上。特别是那些涉及逻辑判断和流程控制的部分,图表的逻辑链条清晰无比,即便是需要反复对照的复杂电路,也能通过这种视觉引导,迅速理清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了阅读时的认知负荷。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停留在非常基础的“点亮LED”或者“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的层面,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作者们在讲解中穿插了大量关于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比如,在讲解特定器件的工作原理时,它会适时地引入最新的半导体技术进展,这使得整本书的知识点不仅仅是“历史的沉淀”,而是具有很强的“当下性”和“前瞻性”。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实验部分的引导,描述得极为详尽且逻辑清晰,即便是对于新手,也能通过文字的指引,在脑海中构建出完整的实验流程和预期结果。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教学功底和对读者学习过程的充分同理心。它不仅仅是告诉“怎么做”,更是在阐释“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对底层原理的深挖,使得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而非仅仅停留在操作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