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2版)
定價:45.00元
作者:畢滿清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121253935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1.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2. 國傢資源共享課程“電子技術基礎”係列教材之一。
內容提要
本書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 也是國傢資源共享課程“電子技術基礎”係列教材之一。
全書共11章,包括:半導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雙極型晶體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場效應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多級放大電路和集成運算放大器、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反饋和負反饋放大電路、集成運放組成的運算電路、信號檢測與處理電路、波形發生電路、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本著保證基礎、加強集成、體現先進、聯係實際、便於教學的編寫原則,本書在內容上做到強調基本概念,重視電路分析方法,進一步做到經典與現代融閤,與實驗融閤,與工程應用融閤,強化瞭集成運放的應用,增加瞭典型應用電路的分析和EDA仿真內容,滿足瞭應用型人纔培養的需求。
目錄
章半導體二極管及其基本電路
11半導體的基礎知識
111本徵半導體
112雜質半導體
113PN結及其特性
12半導體二極管
121半導體二極管的結構和類型
122半導體二極管的伏安特性
123溫度對二極管伏安特性的影響
124半導體二極管的主要參數
125半導體器件的型號及二極管的選擇
126半導體二極管的模型
13半導體二極管的應用
131二極管在限幅電路中的應用
132二極管在整流電路中的應用
14特殊二極管
141穩壓二極管
142發光二極管
143光電二極管
144變容二極管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1
第2章雙極型晶體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21雙極型晶體管
211晶體管的結構及其類型
212晶體管的三種連接方式
213晶體管的工作狀態
214晶體管的伏安特性麯綫
215晶體管的直流模型
216晶體管的主要參數
217溫度對晶體管參數的影響
218晶體管的選用原則
22放大的概念及放大電路的性能指標
221放大的基本概念
222放大電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23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231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組成
232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工作原理
233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24放大電路的圖解分析法
241靜態分析
242動態分析
243電路參數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
244非綫性失真
245大輸齣電壓幅值
25放大電路的微變等效電路分析法
251晶體管的低頻小信號微變等效模型
252共發射極放大電路的分析
26分壓式穩定靜態工作點電路
261溫度對靜態工作點的影響
262分壓式射極偏置穩定電路
263帶旁路電容的射極偏置穩定電路
27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271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272自舉式射極輸齣器
28共基極放大電路
281共基極放大電路
282三種基本組態放大電路的比較
29組閤單元放大電路
291復閤管
292共集共射和共射共集組閤放大電路
293共射共基組閤放大電路
210分壓式共射放大電路的仿真分析
2101靜態工作點設置
2102有旁路電容時電路的動態性能指標
2103無旁路電容時電路的動態性能指標
211自舉式射極輸齣器仿真分析
2111有自舉電容時電路的輸入電阻
2112無自舉電容時電路的輸入電阻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2
第3章場效應管及其基本放大電路
31結型場效應管
311結型場效應管的結構及類型
312結型場效應管的工作原理
313結型場效應管的伏安特性
314結型場效應管的主要參數
32絕緣柵場效應管
321增強型MOS管
322耗盡型MOS管
323場效應管與晶體管的比較
33場效應管放大電路
331場效應管放大電路的直流偏置與靜態分析
332場效應管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3
第4章多級放大電路和集成運算放大器
41多級放大電路
411級間耦閤
412多級放大電路的分析方法
413其他多級放大電路
42集成運算放大器概述
421集成電路簡介
422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組成
43差動放大電路
431電路組成及抑製零點漂移的原理
432射極耦閤差動放大電路的靜態分析
433射極耦閤差動放大電路的動態分析
434差動放大電路的四種接法
435差動放大電路的調零
436采用恒流源的差動放大電路
44電流源電路
441鏡像電流源
442微電流源
443場效應管電流源
444電流源用做有源負載
45通用集成運算放大器
451集成運算放大器的發展概況
452通用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典型電路
46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參數和低頻等效電路
461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主要參數
462集成運算放大器的低頻等效電路
47CMOS集成運算放大器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4
第5章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51概述
511頻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512放大電路頻率特性的研究方法
513單時間常數RC電路的頻率特性
52晶體管的高頻小信號等效電路
521晶體管混閤П形等效電路的引齣
522晶體管混閤П形等效電路的參數
523晶體管混閤П形等效電路的簡化
524晶體管電流放大係數β·的頻率特性
53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54放大電路的增益帶寬積
541對放大電路頻率特性的要求
542放大電路頻率特性的改善
543放大電路的增益帶寬積
55多級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551多級放大電路頻率特性的錶達式和截止頻率
552多級放大電路的通頻帶
56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仿真
561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仿真
562共射—共射兩級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仿真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5
第6章反饋及負反饋放大電路
61反饋的基本概念
62反饋的分類及其判斷
621反饋的分類
622反饋的判斷
623負反饋的四種類型
63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基本關係式
631方框圖錶示法
632基本關係式
64負反饋對放大電路性能的影響
641提高放大倍數的穩定性
642擴展通頻帶
643減小非綫性失真
644抑製內部噪聲和乾擾
645對輸入電阻和輸齣電阻的影響
65負反饋的正確引入
651引入原則
652舉例
66負反饋放大電路的分析計算
661估算的依據
662深度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近似計算
67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自激振蕩
671負反饋放大電路的自激振蕩及穩定工作條件
672負反饋放大電路的穩定裕度
673常用消除自激的方法
68負反饋放大電路性能的仿真研究
681放大電路開環特性仿真研究
682放大電路閉環特性仿真研究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6
第7章集成運放組成的運算電路
71概述
711綫性應用及其特點
712非綫性應用及其特點
72基本運算電路
721比例運算電路
722加法運算電路和減法運算電路
723反相輸入運算電路的一般規律
724積分和微分運算電路
73對數和指數運算電路
731對數運算電路
732指數運算電路
74模擬乘法器及其應用
741模擬乘法器電路
742單片集成模擬乘法器
743模擬乘法器的應用
75除法運算電路
751對數和指數電路組成的除法運算電路
752反函數型除法運算電路
76集成運放實際應用中的幾個問題
761器件的選用
762自激振蕩的消除
763調零
764保護措施
765單電源供電時的偏置問題
77運算放大電路的仿真分析
771反相比例運算電路
772同相比例運算電路
773差分比例運算電路(減法運算電路)
774積分運算電路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7
第8章信號檢測與處理電路
*81信號檢測係統中的放大電路
811精密儀用放大器
812電荷放大器
813采樣保持電路
814精密整流電路
82有源濾波電路
821濾波電路的基礎知識
822低通濾波器
823高通濾波器
824帶通、帶阻及全通濾波器
*825開關電容濾波器
826無限增益的有源濾波電路
827集成有源濾波器
83電壓比較器
831概述
832單閾值電壓比較器
833滯迴比較器
834窗口比較器
835單片集成電壓比較器
84有源濾波電路和電壓比較器的仿真分析
841有源濾波電路的仿真分析
842電壓比較電路的仿真分析
85數據采集電路實例
851心電采集係統總體電路
852前置放大電路設計
853前置濾波電路設計
854主放大電路設計
85550Hz陷波電路設計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8
第9章波形發生電路
91概述
92正弦波振蕩電路
921正弦波振蕩電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922RC正弦波振蕩電路
923LC正弦波振蕩電路
924石英晶體振蕩電路
93非正弦波發生電路
931非正弦波發生電路的基本概念
932矩形波發生電路
933三角波發生電路
934鋸齒波發生電路
935集成函數發生器
94正弦波振蕩電路的仿真與測試
95典型應用實例——調頻無綫話筒設計
951調頻無綫話筒工作原理及電路圖
952仿真結果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9
0章功率放大電路
101功率放大電路的特殊問題及其分類
1011功率放大電路的特殊問題
1012功率放大電路的分類
102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21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的引齣
1022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23甲乙類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24OCL準互補對稱功率放大電路
103集成功率放大器
1031LM386集成功率放大器
1032其他集成功率放大器
*104功率管的散熱與二次擊穿
1041功率管的散熱
1042功率管的二次擊穿
105功率放大電路典型應用實例
1051OCL實用功率放大電路
1052OTL實用功率放大電路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10
1章直流電源
111概述
112整流電路
1121基本概念
1122單相半波整流電路
1123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1124倍壓整流電路
113濾波電路
1131電容濾波電路
1132其他濾波電路
114穩壓電路
1141穩壓電路的性能參數
1142穩壓管穩壓電路
11
作者介紹
畢滿清,男,中北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教授,一直從事電子技術方麵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現為信息與通信學院工程學院教授,電子技術學科方嚮的學術帶頭人,並任全國高等學校電子技術研究會理事、華北地區高等學校電子技術教學研究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省高等學校電子技術教學研究學會理事長。
文摘
序言
這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的精髓,完全在於它如何將那些原本晦澀難懂的晶體管和運算放大器,用一種近乎藝術的筆觸勾勒齣來。初翻開它時,我最直觀的感受是那種紮實的學術底蘊,但絕非那種索然無味的教科書式堆砌。作者在講解基本放大電路的偏置和工作點選擇時,那種抽絲剝繭的邏輯性,讓人仿佛置身於一間光綫充足的實驗室,每一步操作的物理意義都清晰可見。尤其是在分析多級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時,它沒有滿足於簡單的數學推導,而是深入探討瞭高頻特性帶來的相位裕度和穩定性問題,這種對“為什麼會這樣”的追問,是真正區分專業書籍與普通參考資料的關鍵。我記得在學習射頻前端電路的初步概念時,書裏對噪聲係數的引入方式非常巧妙,它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電流隨機運動模型,讓讀者自己“感受”到噪聲的必然性,這對我後續理解現代通信係統的底層原理起到瞭至關重要的鋪墊作用。全書的配圖質量極高,那些精心繪製的BJT和MOSFET的內部結構剖麵圖,遠比市麵上大多數教材上的簡化示意圖來得更具啓發性,讓人在構建電路模型時,能時刻保有對半導體物理特性的敬畏之心。
評分說實話,我剛開始接觸模擬電路時,最大的障礙就是對非綫性器件的恐懼感。總覺得那些麯綫和參數的變動太難以捉摸,遠不如數字電路那般黑白分明。然而,這本著作給我的最大驚喜,恰恰在於它對這種“不確定性”的溫柔安撫。作者似乎深知初學者的痛點,在引入集成運放的概念時,處理得極其綫性化和工程化。它沒有強迫你去死記硬背那些復雜的等效電路模型,而是從理想運放的幾個基本特性——高開環增益、零輸入阻抗、無窮輸齣阻抗——齣發,構建起瞭一個穩固的分析框架。這種自頂嚮下的教學方法,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心理門檻。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反饋理論的那一章,它不僅僅停留在負反饋對增益、帶寬和失真的改善上,更用相頻特性圖(Bode圖)的鏇轉和穿越頻率,將抽象的穩定性概念具象化瞭。讀完後,再去看任何一個經典應用電路,比如有源濾波器或精密直流放大器,都仿佛有瞭一把萬能的鑰匙,可以迅速洞察其設計的核心意圖,而不是迷失在電阻電容的計算泥潭裏。
評分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剋製”和“精確”,這對於技術類書籍來說是一種美德。它避免瞭過度煽情的敘述,每一個句子都力求信息密度最大化,但又不會讓讀者感到閱讀疲勞。在處理一些經典的反饋電路的穩定性分析時,作者采用瞭多層級的解釋方式:首先給齣直觀的電路現象描述,然後是數學上的傳遞函數推導,最後通過波特圖等圖形工具進行佐證。這種“三位一體”的講解模式,確保瞭無論是偏嚮直覺的工程師還是偏嚮分析的學者,都能從中獲得滿足。更值得稱贊的是,它對一些“邊緣”但重要的概念,比如溫度漂移、電源抑製比(PSRR)和共模抑製比(CMRR)的詳細討論,這些往往是入門教材忽略的細節,卻恰恰是實際電路設計中決定産品成敗的關鍵因素。讀完它,你會發現自己不再隻是一個電路圖的“閱讀者”,而是一個有能力去“設計”和“質疑”電路的實踐者。
評分這本書的編排結構,體現瞭一種非常成熟的教學設計理念。它不是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構建瞭一條清晰的知識螺鏇上升路徑。在講解完基礎的器件原理之後,作者非常自然地過渡到瞭“標準模塊”的設計,比如電壓跟隨器、反相放大器和加法器。這些模塊的引入,是培養工程師思維的關鍵一步。它教會讀者如何將復雜係統分解為可復用、可驗證的小單元。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介紹開關電容電路時,作者的處理方式非常前瞻性。雖然這是偏嚮於中高級應用的內容,但它並沒有被一筆帶過,而是結閤瞭數字電路中采樣與保持的概念,形成瞭一種跨學科的視野。這種視角讓你意識到,模擬和數字的界限在現代集成電路設計中是何等模糊。此外,書中的習題設置也十分巧妙,它們通常不是為瞭考察機械的公式代入,而是往往設置瞭一個貼近實際的工程場景,要求你選擇閤適的器件並給齣初步的設計指標,這種注重實踐導嚮的訓練,比單純的理論學習有效得多。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就是“係統性”。在很多參考資料中,模擬電路知識點往往是零散的,比如這裏講一下MOSFET的閾值電壓,那裏講一下齊納二極管的穩壓特性,讀者需要自己去拼湊一個完整的認知圖譜。而這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的偉大之處在於,它提供的不僅是知識,更是一張詳盡的“電路設計地圖”。它從最基礎的直流電源、到信號的放大與處理,再到信號的産生與轉換(如振蕩器和ADC/DAC的原理概述),邏輯鏈條環環相扣,幾乎沒有明顯的斷裂感。特彆是關於功率放大器的部分,對甲類、乙類、AB類以及後來的D類放大器的優缺點分析,那種基於效率和失真指標的權衡取捨,是教科書裏最能體現工程師職業素養的部分。它清晰地展示瞭,在現實世界中,性能的提升往往伴隨著代價,而設計藝術就在於如何找到那個最佳的平衡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