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湾郜妈育儿新经2 做好妈妈 做好自己
定价:20.00元
售价:13.6元,便宜6.4元,折扣68
作者:郜莹
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680697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套书于2009年出版,在目标读者中反响不错。鉴于书的时间性因素,此次出版做了若干调整,删去了网络讨论部分和当时为排除阅读理解障碍设计的注释。目前,坊间家教类的书很多,本套书有别于同类书的地方在于,一是语言更为活脱有趣,读起来轻松;二是侧重于对新妈妈进行励志教育。
内容提要
妈妈是影响家庭是否快乐幸福的主要人物,有快乐的妈妈做榜样,才能造就出快乐的孩子,才能让孩子在时时都能创造快乐泉源的父母陪伴下,感受到被幸福满满的包围。一个无私的父母绝不会带给孩子长久的喜乐,反而会成为孩子未来的负担。因为为孩子牺牲太多的父母,不会有多余的心力去充实与开创自己的世界,不自主地会将兑现自己梦想的期望寄托于孩子身上,形成孩子沉重的压力。一个妈妈必须要学会先满足自己快乐的需求,才能在心灵丰足后,产生能力去建立愉悦的亲子关系,做一个不放弃给自己追求“自我快乐权利”的另类妈妈吧!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自序:段落分明的妈妈生涯
章 “追新”还是“守旧”
1.用不一样的爱来爱你
只有在自己能给得起的爱下,才能自在地扮好母亲角色。
2.做个大自由的“不良妇女”
要经由某个人的牺牲,才能换得一个圆满吗?
3.离家是为了爱家
即使再爱自己的丈夫孩子,仍然要给自己离开他们的机会。
4.放给丈夫“带坏”孩子的机会
偶尔让孩子放个“暑假”,将孩子放给爸爸去“带坏”!
5.不做模范母亲
让自己和孩子共同拥有可以自由发挥的快乐空间。
6.放弃你是因为爱你
要去学习如何才能把好的爱给孩子。
7.善意的缺席
在坏的情况下,选择一条“可能”会较好的路去走。
8.乐当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绝不能将自己圈困于小小家庭里,必须走出去!
第二章 放下劳碌布袋
1.给自己“能”给的母爱
一个焦虑不快乐的母亲,会喂养出有负面情绪的孩子。
2.为孩子找个好“后妈”
为孩子找保姆,如同在找个能提供孩子良好教养的后妈。
3.给孩子恰如其分的爱
做家长的没有资格去剥夺孩子要自己成长的机会。
4.不要做孩子的开路先锋
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达成目标的成就感是信心的来源。
5.有能力的孩子是“逼”出来的
生活的温室只会诞生出生命的灾难。
6.管教孩子不必做大声婆
不做大声婆反倒能达到武侠小说中“无影脚”的高境界。
7.做个能“坏话好说”的父母
将命令、斥责句型改为建议与鼓励。
8.妈妈轮流当
找孩子年龄相仿、教养观念相当的家庭做寄“玩”家庭。
第三章 让爱,成为一种教养习惯
1.爱改变,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要给孩子爱的学习的榜样和练习机会。
2.给孩子有温度的爱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爱的温度的“机器人”妈妈。
3.妈妈,人都会死吗?
我们可以用心让孩子相信有不死的爱长伴身边。
4.陪孩子再过一个童年
陪孩子再过一个童年,是上天给做父母的大的恩赐。
5.忙爸爸苦孩子
做爸爸的,不要让你的“忙”造成孩子心灵中父爱的贫乏。
6.让孩子长出梦想的翅膀
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他努力的空间也就有多大。
7.不要把伤害代代相传
不管自己的童年经历过什么伤害,都不要将其转嫁给孩子。
8.谢谢你,孩子
谢谢你孩子,因为有你,让我有机会能做妈妈。
第四章 放弃一点点
1.M型社会的“减法育儿术”
减少孩子在外奔波学习的时间,增加父母一起受教的时间。
2.父母装,孩子就聪明
父母四肢太勤的养育方式,培养出超级生活的孩子。
3.选择多了等于没选择
只有一条路好走,反会被逼得专心朝这条路走下去。
4.缺陷也是美
抛开常人的眼光和思维,单纯去欣赏孩子的缺陷。
5.我抠门,因为我爱你
不会赚钱的孩子有什么资格去浪费?
6.有所抠,有所不抠
匮乏教育并非是让孩子全然匮乏。
7.让孩子成为“真贵族”
贵族,速成不易造作不易,它需要养成时间。
8.管理好孩子的生活习惯
宁可减少孩子的读书时间,也要管理好孩子的生活习惯。
后记:先孩子之乐而乐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它没有使用太多晦涩难懂的教育学词汇,而是大量运用了生活化的比喻和贴切的场景描述。读起来非常顺畅,甚至有时候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因为它精准地捕捉到了为人父母后那些啼笑皆非的日常瞬间。比如描述孩子闹脾气时的那种“世界末日”感,作者的处理方式就非常成熟而又不失幽默。她提供的方法论,不是那种“一刀切”的万能钥匙,而是更像一个工具箱,里面装满了各种不同情境下的应对策略。更重要的是,她鼓励我们去观察自己的孩子,去探索最适合自家宝宝的那个“黄金分割点”。这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态度,让作为读者的我感到被赋权,而不是被一种固定的模式所束缚。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成为一个更灵活、更懂得随机应变的母亲,而不是一个刻板的执行者。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温馨,那种柔和的色调和充满生活气息的插画,一下子就让人感到放松和亲切。我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有一种“这就是我需要的”感觉。它没有那种严肃说教的育儿书的架子,反而像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朋友坐在你对面,跟你分享她最真切的心得。尤其是在这本书的排版上,作者很用心,把一些关键点用不同的字体或者小小的图标标出来,让你在翻阅时不会感到疲劳,反而像是在阅读一本很有趣的杂志。这种贴近读者的设计,真的非常加分。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分享育儿故事时的那种娓娓道来,不是那种冰冷的理论陈述,而是带着温度和情感的叙述。每次读完一个小章节,都会让我对当下的育儿困境多了一份理解和释怀,觉得“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这种共鸣感,是很多育儿书难以做到的,它成功地建立了一种信任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是关于“放下完美主义”的勇气。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别人家的孩子”和“最科学的育儿法”淹没,从而不断地自我苛责。作者非常直白地指出,育儿的本质是一场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失败和犯错是常态,而不是例外。她没有把“成功”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终点,而是将其定义为“在每一次跌倒后,都能笑着站起来继续前行”。这种对过程的肯定和对不完美人生的接纳,对我个人心理状态的调整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它让我明白,一个内心平和、接纳自己的母亲,远比一个疲于奔命追求所谓“标准”的母亲,更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正能量。这本书更像是一剂心灵的强心针,让我卸下了不必要的包袱,更轻松地享受为人父母的旅程。
评分从装帧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纸张选择和装订质量都体现出一种用心。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拿在手里非常舒服,不会有廉价感。而且,书页的裁切非常整齐,即使是经常翻阅,也不会轻易出现卷边或者松散的情况。这种对物理实体的重视,其实也反映了作者对内容质量的自信。我发现,这本书的章节划分逻辑性很强,从最初的迷茫到中期的挑战,再到后期的稳定和自我和解,层层递进,引导读者逐步建立起更稳固的育儿观。特别是某些关键的转折点,作者会用加粗的字体或特别的边框来强调,这使得我在做笔记和回顾时能迅速定位到核心思想。总而言之,从触感到内容结构,这本书在实体书体验上做得非常出色,值得收藏。
评分说实话,我对育儿书的期望其实挺高的,毕竟现在市面上的选择太多了,很多都大同小异,无非就是强调“科学作息”或者“正面管教”,但读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妈妈”这个身份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关注孩子怎么养,更关注妈妈自己怎么“活”。很多时候,我们被“好妈妈”的标签困住了,忘了自己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者在这本书里巧妙地穿插了很多关于自我关怀的篇幅,那种不回避焦虑、不粉饰太平的坦诚,让我感触非常深。比如她谈到如何在忙碌中挤出时间来做一点自己喜欢的小事,哪怕只是安静地喝一杯热水,这种“小确幸”的积累,才是维持长期育儿耐力的关键。这部分的论述,非常细腻和真实,完全不像是在纸上谈兵,而是基于她自己血淋淋的实践经验得出的宝贵结论,让我开始重新审视“平衡”的真正含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