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

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京君 编
图书标签:
  • 钢琴曲
  • 钢琴教材
  • 儿童钢琴
  • 幽默音乐
  • 轻音乐
  • 附带光盘
  • 入门级
  • 流行钢琴
  • 音乐入门
  • 休闲音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木垛图书旗舰店
出版社: 上海音乐学院
ISBN:9787556602889
商品编码:29555333437
开本:8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
  • 作者:于京君
  • 定价:40
  • 出版社:上海音乐学院
  • ISBN号:9787556602889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8-01-01
  • 印刷时间:2018-01-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8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56

内容提要

于京君作曲的《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 是一本以古典音乐为素材,用摘引和拼贴方法写成的 钢琴小曲集。
     这里收集的二十首小曲都具有清晰的描写性和画 面感。如《献什么给爱丽丝》就是以贝多芬的《献给 爱丽丝》为基础,在其中穿插了很多名曲的旋律片段 。又如《双月下的两只天鹅》就是将贝多芬与德彪西 的《月光》、圣-桑与柴科夫斯基的《天鹅》四首主 题旋律写成了一首乐曲。《打给莫扎特的电话》巧妙 地融入了大家熟悉的诺基亚手机铃声。此外,每首小 曲之后附有简单的乐曲介绍、演奏提示及程度参考, 希望对喜欢钢琴演奏与作曲的朋友们都能有所帮助。
    

目录

前言
1.压缩了的前奏曲
2.双月下的两只天鹅
3.混合的悲剧
4.打给莫扎特的电话
5.献什么给爱丽丝?
6.完成了的交响曲
7.车尔尼万岁
8.为什么蝴蝶悲伤?
9.巴赫低音上的广东小曲
10.被打断的交响曲
11.榫卯结构的合二为一
12.东方卡农
13.乘着星星的翅膀——向门德尔松致歉
14.和声语汇的展览会
15.上帝保佑哈农
16.欢乐的哈农
17.帕格尼尼与《百鸟朝凤》
18.“土耳其进行曲”——向莫扎特致歉
19.猫的对位
20.致肖斯塔科维奇同志
附:技术程度索引


好的,这是一本名为《大师的指尖:古典钢琴曲精选与演奏技巧解析》的图书简介,完全不涉及“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的内容,力求详尽、专业,并避免任何刻板的描述痕迹。 --- 大师的指尖:古典钢琴曲精选与演奏技巧解析 导言:跨越时空的对话与技艺的传承 《大师的指尖:古典钢琴曲精选与演奏技巧解析》是一部旨在深度挖掘西方古典钢琴音乐精髓,并为中高级钢琴学习者提供一套系统化、可操作性极强的演奏指导手册。本书摒弃了初级教材中过于简化的曲目和略显肤浅的技巧讲解,转而聚焦于巴洛克时期晚期至浪漫主义鼎盛时期的核心曲目,力求让学习者真正领会“大师”们的创作意图与“指尖”下的复杂哲学。 本书的撰写根植于对原作版本、历史文献以及历代著名演奏家录音的细致考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兼具学术严谨性与实践指导意义的桥梁。我们深知,古典钢琴的魅力不仅在于旋律的动听,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结构逻辑、和声语言以及演奏家对作品的情感再现能力。 第一部分:巴洛克的回响——结构与声部的精妙平衡 (约400字) 本部分将重点剖析巴赫及其同时代作曲家在键盘音乐中对复调技巧的运用,特别是赋格曲与组曲的演奏要点。 核心解析对象: 选自《平均律钢琴曲集》的若干关键赋格曲(例如C大调第一号,d小调第二号),以及部分平均律前奏曲的结构分析。 演奏技法突破: 1. 声部独立性训练: 详细阐述如何通过手指力量的分配、触键时机的微调,实现高声部、中声部与低声部之间清晰、独立的线条感。我们提供了“单声部练习法”的变体,强调在不使用踏板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指尖的“嵌入”与“抬离”来实现声部间的呼吸与对话。 2. 节奏的精确性与灵活性: 探讨巴洛克音乐中“韵律的驱动力”。如何在保持严谨节拍的同时,避免机械化演奏,引入如“马扎尔节奏”等特定风格的微小弹性处理,使作品展现出内在的生命力。 3. 和声语汇的色彩: 针对巴赫作品中大量使用的经过和弦与转调,指导读者如何通过细微的力度变化(如强音区前的渐弱或弱音区后的突显)来勾勒出和声的走向,而非仅仅按键。 本部分旨在帮助学习者建立起对音乐织体(Texture)的深刻理解,将双手视为两支或三支独立的声部“演唱者”。 第二部分:古典主义的清晰与典雅——奏鸣曲的建筑美学 (约450字)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以奏鸣曲式为核心,强调清晰的结构、平衡的比例以及清晰的动机发展。本部分聚焦于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早期作品的演奏精髓。 核心解析对象: 莫扎特K.331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的结构分析)、贝多芬降E大调第13号钢琴奏鸣曲(“葬礼进行曲”)的呈示部与展开部。 演奏技法突破: 1. 奏鸣曲式的逻辑重构: 不仅是识别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更在于理解主题A与主题B之间的内在冲突与解决。指导读者如何在演奏中通过速度的微调、音色的对比,预示或强调这种结构关系。 2. 力度记号的深度解读: 针对古典时期“渐强”与“渐弱”的精确性要求,我们深入探讨了“Mezzo Forte”(mf)在不同调性与情绪下的实际触键深度。例如,在莫扎特作品中,p 与 pp 之间细微的层次变化,往往是区分专业与业余的关键。 3. 非连奏的精确控制(Non-legato): 详细指导如何控制手指的“支撑力”,以达到古典时期要求的颗粒感和清晰度,避免浪漫主义时期那种黏滞的连奏风格。这要求学习者掌握“快速的触键——短暂的停留——迅速的释放”的技巧循环。 4. 踏板的审慎运用: 强调在古典奏鸣曲中,踏板应是烘托而非覆盖,并给出特定乐段中“半踏”与“快速更换”的精确时机判断标准。 第三部分:浪漫主义的激情与个性——自由的边界 (约450字) 浪漫主义音乐释放了音乐家个体的情感与想象力,同时也对演奏者的技巧、耐力和情感表达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部分侧重于肖邦与李斯特作品中的技术难点与浪漫主义情感的表达。 核心解析对象: 肖邦夜曲Op. 9 No. 2的装饰音处理、李斯特《爱之梦》的琶音织体。 演奏技法突破: 1. “歌唱性”的实现: 深入分析如何使钢琴发出具有歌唱性的长线条旋律,特别是在复杂的分解和弦背景下。指导读者使用“重量转移”技术,将身体的重量引导至旋律音上,使其如同人声般具有气息感。 2. 速度与情感的同步(Tempo Rubato): 系统梳理了肖邦“鲁巴托”的真正含义——并非绝对的速度失控,而是旋律声部相对于伴奏声部进行的微妙弹性处理。提供了“有界限的鲁巴托”练习法,确保整体结构不崩塌。 3. 跨越十度的技术精进: 针对李斯特等作曲家对键盘广度的要求,本书提供了针对性的大跨度琶音和和弦的“腕部松弛与预先定位”训练,强调腕关节的灵活旋转而非僵硬的固定。 4. 音色的魔术师: 探讨浪漫主义对音色色彩的极致追求。如何通过手指的“饱满度”和踏板的深度控制,在同一组八度内创造出如“丝绒般”、“金属般”或“木质般”的截然不同的音色质感。 结语:走向成熟的演奏家 (约200字) 《大师的指尖》并非一本简单的曲目集,它是一份对古典钢琴艺术的深度承诺。通过对结构逻辑、历史语境和演奏技巧的层层剖析,我们希望引导学习者从“弹奏音符”进阶到“理解音乐”,再到“再现思想”。 本书的结构安排,旨在确保学习者在掌握巴洛克时期的基础控制后,逐步进阶到古典时期的清晰表达,最终能够自信而深刻地诠释浪漫主义音乐中复杂的情感张力。掌握这些技巧,如同获得了与历代钢琴巨匠直接对话的“钥匙”,让您的每一次演奏,都成为一次对古典音乐遗产的致敬与发扬。这是一场关于技术、美学和心灵的全面修行。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说,我购买这本曲集前,对“小曲”这个定位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篇幅短小的作品难成气候。但《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用实际内容证明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道理。这20首作品,虽然每首都只有短短一两页,但它们的音乐结构设计得异常精巧。它们没有冗长的主题发展,而是像一个个精心包装的“音乐笑话”,开门见山,直击笑点。我特别欣赏作曲家对于“听觉错位”的运用,比如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小调段落中,突然插入一个极其不协调的、像“踩到香蕉皮”一样的和弦,然后立刻又回到原先的旋律线上,这种转折让人措手不及,笑意油然而生。对于希望提升即兴演奏能力或者想在音乐会中加入轻松小品的钢琴教师来说,这套曲集无疑是一个宝库。它不仅仅是娱乐,它在潜移默化中训练了演奏者的“音乐幽默感”和对听众心理的把握能力,这比死磕那些高难度的炫技曲目更有价值。

评分

这套《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简直是我的救星!最近工作压力山大,总觉得手指僵硬,脑子里塞满了各种报表和会议纪要,急需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来“重启”一下。我之前试过很多古典小品集,但总感觉少了点“人情味儿”。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让人会心一笑的魔力。光盘里的演奏者功力深厚,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完全抓住了“幽默”的精髓。比如那首模仿猫咪在键盘上乱窜的曲子,每一个断奏、每一个滑音,都像是活灵活现的画面跳了出来,我甚至能想象出那只胖猫咪得意洋洋地看着主人的窘态。而且,曲集里选的曲目难度适中,对于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既有挑战性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我尤其喜欢其中一首叫《办公室咖啡机的交响乐》,作者竟然能把那种蒸汽嘶嘶声、滴答水声,甚至邻座同事打喷嚏的声音都巧妙地融入到旋律里,听的时候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这不仅仅是练习曲,简直是给枯燥钢琴练习生活注入的一剂强心针,让我在弹奏过程中找到了久违的放松和纯粹的快乐。

评分

我对乐谱的装帧和印刷质量一向比较挑剔,毕竟是长期使用的工具。《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纸张厚度适中,不是那种一碰就皱的廉价纸张,而且油墨印得非常清晰,即便是复杂的节奏型和快速的跑动,上面的音符也绝不会糊在一起。我最欣赏的一点是,它不仅仅是20首曲子,每首曲子前面都有作曲者简短的“创作手记”或者“演奏提示”。比如,对于“被遗忘的早餐”那首曲子,提示里写道:“想象你的烤面包片在盘子里逐渐变凉,你的心情也随之低落。”这种文学性的引导,一下子让演奏者从单纯的机械演奏,提升到了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和表达,极大地丰富了演奏的层次感。我个人觉得,对于想尝试从古典严肃音乐转向更有表现力、更生活化的音乐风格的演奏者来说,这套材料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它教会我们,幽默感也是音乐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评分

我通常不太习惯使用附带的光盘,总觉得跟着光盘练习很受限制,更喜欢自己摸索。但是,这张《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的光盘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提供了不止一个演奏版本,这一点非常值得称赞。其中一个版本是纯粹的“标准速度示范”,清晰地展示了每个音符的准确性和节奏的严谨性。另一个版本则明显加入了大量的“夸张处理”,比如突然的强弱对比、拉长或缩短的休止符,这些都是为了突出“幽默感”而特意加入的演奏法。这种对比学习,对我自己的理解帮助太大了。我发现,同样的音符,通过不同的节奏处理,传达出的情绪可以天差地别。这套曲集成功地将“技术练习”与“情感表达”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让练习不再是枯燥的重复,而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之旅。我甚至带着它去了一次小型聚会,大家听完后都觉得心情无比舒畅,纷纷询问在哪里可以买到。

评分

说实话,我原本对这种“轻快幽默”的钢琴曲集抱持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它们可能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但《幽默钢琴小曲20首(附光盘)》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套曲集展现了一种非常高明的作曲技巧——用最简单的和声结构和最常见的音阶,构造出意想不到的听觉效果。以其中一首模仿“追赶火车”的乐章为例,那种层层递进的紧张感、突然的刹车声(一个极具戏剧性的不和谐音),以及最后慢悠悠的、带着一丝嘲讽的收尾,简直就是一出微型音乐剧。我拿来给我的钢琴学生试弹了几段,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以往面对巴赫或肖邦的练习曲时,他们总是拖拖拉拉,但拿到这本,他们会主动要求“再来一首那个很滑稽的!”。光盘的录音质量也非常出色,立体声效果把钢琴的每一个细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从琴槌敲击到琴弦共鸣的声音都清晰可闻,这对于学习如何控制触键力度和音色变化非常有帮助。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所有的指法提示都非常清晰,避免了初学者在摸索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挫败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