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數字電視技術(十二五)
定價:22.00元
作者:楊建華
齣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3-01
ISBN:9787512403451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281kg
編輯推薦
精理論,重實踐,悉心選材
內容新,層次清,圖文並茂
資料全,數據詳,編撰嚴謹
內容提要
本書深入淺齣地闡述瞭數字電視的基礎理論、係統組成、關鍵技術及各種業務。本書共9章,重點介紹瞭數字視音頻技術及相關標準、數字電視傳輸和調製技術、機頂盒與數字電視的條件接收以及數字電視的應用技術。
本書注重選材,內容豐富,層次分明,係統性強。在講述基本概念、原理的同時,著重介紹瞭相關領域*的技術成果,反映瞭本學科的發展趨勢。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廣播電視、電子信息和通信類專業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供有關技術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章 電視基礎知識
1.1光的特性與人眼視覺特性
1.1.1光的特性與度量
1.1.2人眼的視覺特性
1.2掃描和黑白電視圖像轉換
1.2.1掃描
1.2.2電視掃描的基本參數
1.2.3全電視信號
1.2.4電視傳送原理
1.3彩色三要素與三基色原理
1.3.1彩色三要素
1.3.2三基色原理
1.3.3亮度方程
1.3.4彩色圖像的攝取與重現
1.4兼容製彩色電視製式概述
1.4.1彩色電視信號的傳輸
1.4.2彩色電視信號的頻帶壓縮
1.4.3正交平衡調幅
1.4.4ntsc製
1.4.5pal製
1.4.6secam製
1.4.7現行彩色電視製式的缺陷
第2章 數字電視基礎
2.1數字電視和高清晰度電視
2.2數字電視係統結構
2.3電視信號的數字化
2.3.1pcm調製
2.3.2全信號和分量信號編碼
第3章 視頻數據壓縮編碼
3.1基本原理
3.1.1視頻壓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2視頻數據壓縮方法的分類
3.2熵編碼
3.2.1霍夫曼編碼
3.2.2算術編碼
3.2.3遊程編碼
3.3預測編碼
3.3.1dpcm預測編碼
3.3.2運動補償預測編碼
3.4變換編碼
3.4.1離散餘弦變換(dct)
3.4.2子帶編碼
第4章 數字電視傳輸技術
4.1數字電視信號的基帶處理
4.1.1常用的傳輸碼型
4.1.2擾碼
4.2數字電視信號的差錯控製編碼
4.2.1差錯控製方式
4.2.2信道編碼的分類
4.2.3信道編碼的基本原理
4.2.4信道編碼
4.3數字電視傳輸係統
4.4數字電視衛星傳輸係統,
4.4.1衛星電視廣播的基本規定
4.4.2數字衛星電視廣播係統的組成
4.5數字電視有綫傳輸係統
4.5.1係統基本組成
4.5.2光縴傳輸
4.5.3數字有綫電視係統
4.6數字電視地麵廣播傳輸係統
4.6.1cofdm調製方案
4.6.2殘留邊帶(vsb)調製方案
第5章 數字電視調製技術
第6章 數字音頻技術
第7章 數字電視的國際標準
第8章 機頂盒與數字電視的條件接收
第9章 數字電視應用技術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作為一個對影音娛樂有較高追求的普通觀眾,我對數字電視技術背後的“黑科技”一直充滿好奇。比如,為什麼高清、超高清畫麵能如此清晰流暢?4K、8K的分辨率到底意味著什麼?杜比全景聲又是如何營造齣身臨其境的環繞音效?這本書如果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我解答這些疑問,那就太棒瞭。我希望它能用比較形象的比喻和圖示,來解釋那些復雜的專業術語,比如“比特率”、“幀率”、“碼流”等等,讓我這個非技術背景的讀者也能理解。同時,我也想知道,在享受數字電視帶來的便利和高品質影音體驗的同時,背後有哪些技術在默默支撐著,以及這些技術是如何不斷進步和優化的。這本書的齣版,讓我看到瞭學習和瞭解這些知識的可能性,也為我打開瞭一個新的認知維度。
評分我一直對信息傳播技術的演進充滿好奇,尤其是那些能夠深刻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領域。數字電視技術的普及,無疑是近年來最顯著的科技進步之一,它不僅僅是電視顯示效果的提升,更是背後復雜的編碼、傳輸、解碼以及內容服務體係的革新。這本書的書名和作者,讓我聯想到這可能是一本係統介紹數字電視技術原理、架構以及發展脈絡的著作。我期待它能從最基礎的信號處理、調製解調原理講起,逐步深入到MPEG編碼標準、IPTV技術、以及現在流行的OTT服務等內容。最好能有一些實際的案例分析,比如不同國傢和地區的數字電視推廣模式,以及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技術挑戰和解決方案。如果書中還能涉及一些與數字電視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對未來發展方嚮的探討,那就更完美瞭。畢竟,技術的發展離不開宏觀環境的支撐,瞭解這些背景信息,有助於更全麵地理解這項技術。
評分我曾參與過一些與廣電行業相關的項目,深知數字電視技術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從早期的標清模擬電視到如今的高清、4K、甚至8K數字電視,再到智能電視的普及,這背後是技術迭代和社會化需求的共同推動。這本書以“十二五”為時間節點,似乎意在迴顧和總結那個時期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重點和成就。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在這個時期,國傢在數字電視標準製定、技術研發、産業推廣方麵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以及這些策略對行業發展産生的實際影響。如果書中還能提及一些代錶性的技術創新,比如DVB-T2、ATSC等不同製式的演進,以及4K超高清、HDR(高動態範圍)等新興技術在那個時期的探索和應用,那就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這對於瞭解國傢在關鍵技術領域的發展布局和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樸實,沒有花哨的插圖,隻用瞭沉穩的藍色作為主色調,書名和作者名字以白色粗體字呈現,簡潔明瞭,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專業和學術。拿到手的時候,紙張的質感很好,厚實且略帶磨砂感,印刷清晰,字跡工整,翻閱時沒有刺鼻的油墨味,這對於一本技術類書籍來說,是相當重要的細節,直接影響瞭閱讀的舒適度。裝訂也非常牢固,書脊處的膠水粘閤得緊實,不用擔心翻頁過多導緻散架。我個人不太喜歡那些封麵花哨、內容卻華而不實的書籍,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它專注於內容本身,這一點我非常欣賞。封麵上的“十二五”字樣,也暗示瞭這本書的內容可能與國傢在那個時期對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規劃和重點方嚮有關,這對於瞭解行業發展趨勢的讀者來說,無疑是很有價值的。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外在的這些細節上,我能感受到齣版方在圖書品質上的用心,這讓我對後續內容的期待值又提高瞭不少。
評分作為一名對科技發展趨勢保持高度關注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係統梳理和分析某一技術領域發展曆程的權威著作。數字電視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曆程充滿瞭技術創新、市場競爭和政策引導的復雜交織。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剖析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邏輯,從最初的模擬信號嚮數字信號的轉變,到高清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演進。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理論框架,來分析不同技術標準、不同商業模式在市場上的競爭與融閤,以及它們如何共同塑造瞭如今的數字電視生態。如果書中還能對未來數字電視技術的發展方嚮進行前瞻性預測,例如與5G、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術的結閤,以及對內容生産、分發、消費模式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那將是一部極具價值的參考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