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路基础(原书第5版)
定价:129.00元
作者: Charles K. Alexander,Matthew N.O.Sa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11147088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者对本书作了许多教学方法上的精心细致的安排,这形成了本书的一个明显的特色:每章开头是与该章内容有关的专业性讨论,每章后有小结;所有的原理均通过清晰的逻辑推导得出,提供解答详细的例题和各种类型的大量习题;书中包含PSpice软件仿真内容,并有相应的习题;每章后一节研究应用实例,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的应用。这些特色使本书成为一本明白易懂、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富有趣味的教科书。本书除可供电类各专业的学生作为教科书使用外,还适于自学者使用,或供有关技术人员、高校教师参考。
目录
部分 直流电路
第1章 基本概念
1.1 引言
1.2 计量单位制
1.3 电荷与电流
1.4 电压
1.5 功率与能量
1.6 电路元件
1.7 应用实例
1.8 解题方法
1.9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2章 基本定律
2.1 引言
2.2 欧姆定律
2.3 节点、支路与回路
2.4 基尔霍夫定律
2.5 串联电阻及其分压
2.6 并联电阻及其分流
2.7 Y△变换
2.8 应用实例
2.9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3章 分析方法
3.1 引言
3.2 节点分析法
3.3 含有电压源电路的节点分析法
3.4 网孔分析法
3.5 含有电流源电路的网孔分析法
3.6 基于观察法的节点分析与网孔分析
3.7 节点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的比较
3.8 基于PSpice的电路分析
3.9 应用实例:直流晶体管电路
3.10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4章 电路定理
4.1 引言
4.2 线性性质
4.3 叠加定理
4.4 电源变换
4.5 戴维南定理
4.6 诺顿定理
4.7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的推导
4.8 大功率传输定理
4.9 基于PSpice的电路定理验证
4.10 应用实例
4.11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5章 运算放大器
5.1 引言
5.2 运算放大器
5.3 理想运算放大器
5.4 反相放大器
5.5 同相放大器
5.6 加法放大器
5.7 差分放大器
5.8 运算放大器的级联电路
5.9 基于PSpice的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
5.10 应用实例
5.11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6章 电容与电感
6.1 引言
6.2 电容
6.3 电容的串并联
6.4 电感
6.5 电感的串并联
6.6 应用实例
6.7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7章 一阶电路
7.1 引言
7.2 无源RC电路
7.3 无源RL电路
7.4 奇异函数
7.5 RC电路的阶跃响应
7.6 RL电路的阶跃响应
7.7 一阶运算放大器电路
7.8 基于PSpice的暂态分析
7.9 应用实例
7.10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8章 二阶电路
8.1 引言
8.2 计算初值和终值
8.3 无源串联RLC电路
8.4 无源并联RLC电路
8.5 串联RLC电路的阶跃响应
8.6 并联RLC电路的阶跃响应
8.7 一般二阶电路
8.8 二阶运算放大器电路
8.9 基于PSpice的RLC电路分析
8.10 对偶原理
8.11 应用实例
8.12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二部分 交流电路
第9章 正弦量与相量
9.1 引言
9.2 正弦信号
9.3 相量
9.4 电路元件的相量关系
9.5 阻抗与导纳
9.6 频域中的基尔霍夫定律
9.7 阻抗合并
9.8 应用实例
9.9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0章 正弦稳态分析
10.1 引言
10.2 节点分析法
10.3 网孔分析法
10.4 叠加定理
10.5 电源变换
10.6 戴维南等效电路与诺顿等效电路
10.7 交流运算放大器电路
10.8 基于PSpice的交流电路分析
10.9 应用实例
10.10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第11章 交流功率分析
11.1 引言
11.2 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
11.3 大平均功率传输
11.4 有效值
11.5 视在功率与功率因数
11.6 复功率
11.7 交流功率守恒
11.8 功率因数的校正
11.9 应用实例
11.10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2章 三相电路
12.1 引言
12.2 对称三相电压
12.3 对称YY联结
12.4 对称Y△联结
12.5 对称△△联结
12.6 对称△Y联结
12.7 对称系统中的功率
12.8 非对称三相系统
12.9 基于PSpice的三相电路分析
12.10 应用实例
12.11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3章 磁耦合电路
13.1 引言
13.2 互感
13.3 耦合电路中的能量
13.4 线性变压器
13.5 理想变压器
13.6 理想自耦变压器
13.7 三相变压器
13.8 基于PSpice的磁耦合电路分析
13.9 应用实例
13.10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4章 频率响应
14.1 引言
14.2 传递函数
14.3 分贝表示法
14.4 伯德图
14.5 串联谐振电路
14.6 并联谐振电路
14.7 无源滤波器
14.8 有源滤波器
14.9 比例转换
14.10 基于PSpice的频率响应计算
14.11 基于MATLAB的频率响应计算
14.12 应用实例
14.13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三部分 高级电路分析
第15章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
15.1 引言
15.2 拉普拉斯变换的定义
15.3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15.4 拉普拉斯反变换
15.5 卷积积分
15.6 拉普拉斯变换在微积分方程求解中的应用
15.7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第16章 拉普拉斯变换的应用
16.1 引言
16.2 电路元件的s域模型
16.3 电路分析
16.4 传递函数
16.5 状态变量
16.6 应用实例
16.7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7章 傅里叶级数
17.1 引言
17.2 三角函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17.3 对称周期函数的频谱分析
17.4 傅里叶级数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7.5 平均功率与方均根值
17.6 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
17.7 基于PSpice的傅里叶分析
17.8 应用实例
17.9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8章 傅里叶变换
18.1 引言
18.2 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18.3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18.4 傅里叶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18.5 帕塞瓦尔定理
18.6 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的比较
18.7 应用实例
18.8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第19章 二端口网络
19.1 引言
19.2 阻抗参数
19.3 导纳参数
19.4 混合参数
19.5 传输参数
19.6 六组参数之间的关系
19.7 二端口网络的互联
19.8 基于PSpice的二端口网络参数计算
19.9 应用实例
19.10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习题
综合理解题
附录A 奇数编号习题答案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培养一种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作者在讲解每一个概念的时候,都会强调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鼓励我们去探究“为什么”。这种“追根溯源”的态度,让我从根本上理解了电路是如何工作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书中对于不同电路模型的选择和适用性也有非常详细的阐述,例如,在分析不同电路时,应该选择理想模型还是实际模型,以及如何考虑各种损耗和非线性效应。这种严谨性,对于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在介绍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定律时,都会从其起源、发展和应用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这让我不仅仅是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我尤其喜欢那些关于“为什么某个结论成立”的详细推导,这让我对整个学科体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电路基础,让我有信心去面对更复杂、更深入的学习内容。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我在电子电气领域学习路上的一个坚实起点。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组织方式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它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章节划分,而是围绕着“构建理解”这个核心,将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新概念时所采用的“问题导向”的模式。比如,在讲解基尔霍夫定律之前,书中先抛出了一个实际电路中电流分配的难题,然后引导读者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现象,最后才引出基尔霍夫定律作为解决方案。这种方式让我觉得我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解决问题,学习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和成就感。而且,书中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也相当严谨,每一步都有清晰的解释,并且会指出其背后的物理意义,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结论。这对于我这种喜欢刨根 জিজ্ঞাসা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不少“注意”和“思考”的提示,这些小小的细节却能帮助我避免很多常见的误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还注意到,书中在讲解一些复杂概念的时候,会提供多种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方式,这对于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来说,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解路径。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位耐心细致的良师益友。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它在保持基础概念清晰易懂的同时,并没有回避一些相对深入的理论。例如,在介绍二极管的特性时,书中不仅讲解了理想二极管的模型,还深入分析了实际二极管的PN结特性,包括正向偏置、反向偏置以及击穿现象,并给出了相应的伏安特性曲线。这种由浅入深的讲解,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对半导体器件的深刻认识。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一些进阶的电路分析方法,比如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并且提供了大量的例题来巩固这些方法。这些例题的难度适中,能够有效地检验我是否真正掌握了分析技巧。书中的图表质量非常高,清晰度和细节都无可挑剔,无论是电路图还是波形图,都能够准确地传达信息。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时不时地穿插一些“历史上的今天”或者“相关拓展”的内容,这些小插曲虽然不影响主线,却能极大地丰富我的知识视野,让我了解到电路理论的发展历程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这本书记载的知识,足够我在这条学习道路上走很远了。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我最欣赏的地方之一。它不像一些学术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启发性和引导性。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来帮助我们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在讲解电感的储能特性时,作者将电感比作“旋转的飞轮”,通过惯性来类比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一下子就让这个概念变得非常直观。同时,书中也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完某个理论知识点后,作者会立即给出相关的实验设计或者实际电路的分析,这让我能够立刻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检验和巩固自己的理解。而且,书中的练习题设计得也非常巧妙,不仅有基础的计算题,还有很多需要分析和思考的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地锻炼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别喜欢那些需要自己动手画出电路图或者分析电路行为的题目,这让我感觉自己真正参与到了电路的设计和分析过程中。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有温度,能够让我感受到作者的用心,并且激发我持续学习的热情。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是惊喜连连。作为一名刚刚接触电路的新手,市面上琳琅满目的教材让我眼花缭乱,但这本书的封面和排版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又不失亲和力的感觉。翻开第一页,就被那种清晰的逻辑和由浅入深的讲解所吸引。作者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而是从最基本、最直观的电路元件开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图示非常丰富,而且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这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在讲解电阻的时候,书中不仅给出了多种电阻的符号和类型,还形象地比喻了电阻的作用,让我瞬间就有了概念。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理论的介绍,而是巧妙地穿插了许多实际应用案例,让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电路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例如,在介绍电容的充放电特性时,书中就联系到了手机充电器和闪光灯等常见的电子产品,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极大地激发了我深入学习的兴趣。总而言之,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适合初学者,它让我觉得学习电路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满乐趣和发现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