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5-08
RTDK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 9787030427199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基本信息
书名: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
定价:298.00元
作者:孙茂盛,鄢波,徐田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030427199
字数:
页码:448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竹类植物爱好者竹加工企业学生林业工作者参考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内容全面丰富,图片资料翔实,绝大多数图片都是编者经历千辛万苦拍摄到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多年科研成果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为竹类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内容提要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一书是由西南林业大学竹类专家经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推广实践而编写完成的竹类资源利用专著。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共记载了世界上主要的竹类植物42属328种,变种12个,变型21个,组培种3个,栽培型11个;并附有彩色图片1000余幅。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图片资料翔实,绝大多数图片是编者历经几十年的艰辛,跋山涉水拍摄到的。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从竹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分布、培育、竹种描述到开发利用各个方面作了全面介绍。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是一部简明扼要的具有实用性、大众化、科普性的读物。适合竹类植物爱好者、竹加工企业人员、学生、林业工作者参考。
目录
序
前言
章 概述
节 竹历史
一、中国古代竹应用的追溯
二、中国竹历史文化研究简况
(一)竹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二)竹文化符号演变
第二节 竹文化
一、竹的精神
二、竹与传统哲学思想、典故和故事
三、竹与医学
四、竹与诗词歌赋
五、竹与园林绿化
(一)竹的观赏价值
(二)现在竹子造园
第二章 竹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节 竹应用
一、竹与工农业生产
二、竹与交通运输
三、竹与军事武器
四、竹与文化艺术
五、竹与房屋建筑
六、竹与日常生活
七、竹与饮食
第二节 竹类资源开发利用
一、世界竹类资源开发利用及研究
(一)亚太竹区
(二)非洲竹区
(三)北美洲和欧洲竹区
二、中国竹类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云南竹产业发展
(一)产业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三)发展潜力
第三章 竹类植物资源的分布
节 世界竹类资源分布
一、世界竹类资源
二、世界竹类分布
(一)亚太竹区
(二)北美洲和欧洲竹区
(三)非洲竹区
(四)北美洲和欧洲引种区
第二节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
一、中国竹类资源
二、中国竹类分布
(一)北方散生竹区
(二)江南混合竹区
(三)西南高山竹区
(四)南方丛生竹区
(五)琼滇攀援竹区
第四章 竹类植物的特征
节 形态特征
一、根
二、茎
三、竹秆
四、分枝
第五章 竹类植物的培育
第六章 竹子病虫害防治
第七章 主要竹种描述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致谢
作者介绍
孙茂盛 1963年5月
西南林业大学 高级工程师 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1983年至今从事竹类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工作。
参与负责完成了云南省“九五”、“十五”科技厅项目,以及科技部“十一五”、“948”,国家林业局“竹推”广项目等。主编《迷醉之旅》(走进云南动物、植物王国)及参编了《中国竹类》、《云南竹类图志》、《保护区科学考察》等专著。
文摘
竹子(bamboo)属禾本科竹亚科(Bambusadea)竹笋的产量都居世界首位。竹子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植物,种类很多。全世界有竹类70余属1200余种,馈赠,从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到礼器、乐器,再到面积2200万hm;我国竹子有40属500多种,面高风亮节的“竹精神”,竹子伴随着人类文明一起积500万hm。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竹国,竹成长,生生不息,融入到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类资源丰富,无论种类、面积、蓄积量还是竹材、活中,成为人类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 中国古代竹应用的追溯
中国是一个盛产竹子的国家,中华民族文明历史中,竹子发挥了重大作用。新石器时期的古人类遗址中就有竹子制作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出土。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中有竹子的痕迹,山东历城龙山遗址中有竹炭出土,浙江湖州钱山漾遗址有竹席出土。文献资料和历史传说中关于竹的内容更是不可胜数。相传炎帝神农氏用竹木制耒耜,教民从事农业;百姓尝百草,辨竹性以入药;皇帝取.谷之竹定音律;嫘祖用竹制箔养蚕取丝;伏羲氏创八卦、渔猎,始用竹制卜具和渔猎工具。竹笕、竹箭、竹简、竹筹、竹刑、竹编等以竹为材料制造的器物,广泛适用于农业、手工业、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贯穿、浸润在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今浙江余姚)内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就有了密切关系。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就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需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研究证明,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上(有时用木片),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竹简和木简为人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或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称“竹书”,用竹简写的信称“竹报”。竹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利用竹子的另一项成就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早约1000年。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在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实际上,在竹纸出现以前,制纸工具也离不开竹子。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2003年6月30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云南龙陵出土世界首例竹子化石的报道,地质专家初步推断该化石距今80万年。
我国古代竹子的利用还有许多方面。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从汉字中竹部文字的情况来分析,也可看出中国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为竹。从形态认识开始,把竹子进行加工,制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随着人类对竹子的认识不断提高,竹类利用日益广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辞海》(1979年版)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诸如“竹报平安”、“哀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一类的成语也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
章 概述
特征时间在中国园林中的发展其他形式意义、作用举例
原始社会出现引进种植记录—竹开始用作建筑材料皇家、官宦私家造园“有地唯栽竹”的全盛时期用竹造园的成熟阶级陶器纹饰毛笔、竹筒建筑文化作品生活器具、文化审美对象竹雕艺术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工艺技术的发展竹精神文化意象的形成竹文化与艺术结合艺术形式的创新西安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竹符号汉武帝甘泉祠宫竹丝麻、竹扇等日用品,白居易《养竹记》张希黄《留青竹刻仙人乘槎纹臂搁》“竹林七贤”毛笔、竹筒
二、中国竹历史文化研究简况
竹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竹子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空心,意味着谦虚的品性、旷达的情怀。白居易《养竹记》中云:“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坚韧,代表着坚贞不屈。文天祥《正气歌》:“在齐太使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列举出历史上体现正气的人物。
不畏风霜雪压,是意志坚定、刚烈不屈的象征。苏轼诗《竹》云:“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竹也因此和梅、松并列为“岁寒三友”。
二、 竹与传统哲学思想、典故和故事
竹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核心为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德,以为行为准则;维护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常,以为人伦日常。竹子的仁德在友情、亲情、爱情、责任中都体现了谦和、坚韧、仁义、忠贞和刚正不阿。唐代诗人王勃在他的《慈竹赋》中称颂道“若:乃宗生族茂,天长地久,万柢争盘,千株竞纠,如母子之钩带,似闺门之梯友”,以竹形容母亲的慈爱。“斑竹一枝千滴泪”则讲述了凄美的爱情。郑板桥的“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充分说明了竹的义。
胸有成竹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各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风雨阴晴,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日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便前往求教。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做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竹报平安
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指平安家信。唐段成式《酋阳杂俎续集支植下》:“北部惟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竹苞松茂
根基像竹那样稳固,枝叶像松树那样繁茂。用作祝长寿或宫室落成时的颂词,也比喻家族兴盛。《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明范世彦《磨忠记》:“祝寿享,愿竹苞松茂,日月悠长。”
青梅竹马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小孩当马骑的竹竿。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的感情。唐李白《长干行》诗:“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比喻男女纯真的爱情。
势如破竹
形势如劈竹子一样,劈开上端之后,下面就随着刀刃分开了。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挡,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晋书杜预传》:“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竹林七贤
魏晋年间7个文人名士的总称。《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竹越冬而不凋,梅耐寒而开花,谓岁寒三友。明程敏政有《寒岁三友图赋》。
品竹弹丝
品:吹乐器,泛指吹奏乐器。元无名氏《货郎担》第四折:“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哀丝豪竹
形容音乐悲壮动人。哀丝:悲哀的弦声。豪竹:巨大的竹管。唐杜甫《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曰:“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宋陆游《长歌行》诗曰:“哀丝豪竹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
序言
序
前言
章 概述
节 竹历史
一、中国古代竹应用的追溯
二、中国竹历史文化研究简况
(一)竹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
(二)竹文化符号演变
第二节 竹文化
一、竹的精神
二、竹与传统哲学思想、典故和故事
三、竹与医学
四、竹与诗词歌赋
五、竹与园林绿化
(一)竹的观赏价值
(二)现在竹子造园
第二章 竹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节 竹应用
一、竹与工农业生产
二、竹与交通运输
三、竹与军事武器
四、竹与文化艺术
五、竹与房屋建筑
六、竹与日常生活
七、竹与饮食
第二节 竹类资源开发利用
一、世界竹类资源开发利用及研究
(一)亚太竹区
(二)非洲竹区
(三)北美洲和欧洲竹区
二、中国竹类资源开发与利用
三、云南竹产业发展
(一)产业现状
(二)存在问题
(三)发展潜力
第三章 竹类植物资源的分布
节 世界竹类资源分布
一、世界竹类资源
二、世界竹类分布
(一)亚太竹区
(二)北美洲和欧洲竹区
(三)非洲竹区
(四)北美洲和欧洲引种区
第二节 中国竹类资源分布
一、中国竹类资源
二、中国竹类分布
(一)北方散生竹区
(二)江南混合竹区
(三)西南高山竹区
(四)南方丛生竹区
(五)琼滇攀援竹区
第四章 竹类植物的特征
节 形态特征
一、根
二、茎
三、竹秆
四、分枝
第五章 竹类植物的培育
第六章 竹子病虫害防治
第七章 主要竹种描述
参考文献
中文名索引
拉丁名索引
致谢
RTDK 竹类植物资源与利用 9787030427199 科学出版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