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水道记 9787565127724

扬州水道记 978756512772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刘文淇,刘涛 注 著
图书标签:
  • 扬州
  • 地方志
  • 水道
  • 历史
  • 文化
  • 地理
  • 明代
  • 清代
  • 水利
  • 扬州八怪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127724
商品编码:29655737856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1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扬州水道记 作者 刘文淇,刘涛 注
定价 68.00元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5127724 出版日期 2016-12-01
字数 页码 283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扬州水道记/江淮运河历史文献丛刊》是清代经学家刘文淇所著的一部极具学术价值与文献价值的历史地理著作,考证叙述了运河古老段邗沟的古今水道变迁历程,承继了乾嘉以来注重考据的学术传统,从文献排比中梳理出了许多新的认识,作者考明了江淮间地势自北高南低变为南高北低,为江淮、运河水势古历史提供了依据。

   作者简介

   目录
图版
丛书总序
前言
点校说明
原书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原书图
图一 吴沟通江淮图
图二 漠建安改道图
图三 晋永和引江入欧阳埭图
图四 晋兴车沿津湖东穿渠图
图五 隋开皇改道图
图六 唐开元开伊娄河图
图七 唐宝愿开七里港河图
图八 宋湖东接筑长堤图
图九 明开康济、宏济河图
图十 运河图
原书正文
卷一 江都运河
卷二 江都运河
卷三 高邮运河
卷四 宝应运河
原书后序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文摘
《扬州水道记/江淮运河历史文献丛刊》:
  案,北神堰在山阳,《五代史·周世宗纪》:“显德五年,上欲引战舰自淮入江,阻北神堰,不能渡。”注:“北神镇,在楚州城北五里。”召伯堰在召伯,印召伯埭。龙舟堰在扬子桥南,《方舆纪要》:“在府南二十里。”引《十道志》:“魏文帝临江试龙舟于此,因名。”茱萸堰在茱萸湾,《宋史》:“向子�G胗诤A旰涌谧饕话樱�以复茱萸湾待贤堰。”则菜萸堰在菜萸湾。《通监》:“韩令坤奏:败扬州兵万人于湾头堰。”胡《注》:“《九域志》:扬州江都县有湾头镇,在今扬州城北十五里。”《扬州府志》:“湾头镇印古茱萸湾。”惟新兴堰未详所在。以龙舟、茱萸二堰例之,亦当在江都县地。《方舆纪要》以为新兴堰在盐城县,非也。李保泰《江都县绩志》:“宋时,自瓜洲至淮安皆为运河。天禧间,江淮发运使贾宗以五堰剥卸之烦,建议毁堰。五堰乃北神、召伯、茱萸、新兴、龙舟也。薛奎因毁龙舟、新兴、茱萸三堰,而爵召伯、北神。案,北神在今山阳县境。龙舟以魏文帝临江试龙舟得名,则当近瓜洲。在淮扬三百里运河中,两头总扼以贮水者。后复用向子�R椋�于瓜洲作坝,以复龙舟;于海陵河口作坝,以复茱萸等堰,皆在今江都境内。绍兴四年,诏毁扬州湾头港等各口牐,无通敌船。其明年,又诏淮南宣抚司募开瓜洲至淮口运河浅涩之处。其时向子谨所议,谓“运河高江、淮数丈”,则欲通运路不得不资堰闸以宣节其流。第堰则艮断中流,不免烦于剥卸;墙则中有口门,随时为启闭,法以后出而益善耳。《玉海》引《国史职官志》有“运路二十一,堰官各一人”,如今闸官者。然《宋史·河渠志》既不载,而瓜洲堰设官之旧,遂莫之纪。新兴今不可考。五堰之设,淮惟一北神,意新兴印在召伯、茱萸、龙舟间。殆扬承淮下流,故堰之设为特密欤。”案,李说是也。《仪徵县志》以三堰在仪徵县,非也。知贾宗所开之河,即今城南之运河者,贾宗为江淮发运使在员宗时,而今之扬州城始于李重进,说详后“宋三城”条下。在周显德六年。贾宗开古河,绕城南,接运渠,在重进之后,故知郎今之城南运河也。贾宗云“绕城南”者,印指重进所筑今城而言。当重进之时,运河仍由禅智寺等处,舆今之运河不同。
  ……

   序言




《扬州水道记》 一、 溯源与兴衰:运河之脉,扬州之魂 扬州,一座镶嵌在中国大江大河交汇处的璀璨明珠。其历史的脉络,与纵横交错的水道,尤其是举世闻名的大运河,早已密不可分。本书《扬州水道记》并非仅仅是一部地理志,更是一部关于生命、文明与时代变迁的恢弘史诗。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河流,深入探寻扬州水系如何塑造这座城市的灵魂,孕育其辉煌的过去,又如何承载着今日的希望。 翻开《扬州水道记》,我们首先要追溯的是扬州水道的源头。从古老传说中关于“江水东流,扬帆入海”的想象,到考古发现中史前先民逐水而居的痕迹,本书将细致梳理扬州水系形成的自然禀赋。长江、淮河的浩渺奔腾,京杭大运河的宏伟开凿,以及无数纵横交错的支流、湖泊、港汊,共同构成了扬州天然的水网。这些水道,如同城市的血脉,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也孕育了最原始的生机。 然而,水道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水是交通的动脉,是经济的命脉,是文化的熔炉。《扬州水道记》将重点描绘大运河对扬州产生的划时代影响。自隋炀帝开凿以来,运河不仅将南北经济、文化紧密相连,更将扬州推上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的巅峰。本书将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笔触,展现扬州作为“万国衣裳”的繁华景象,描绘沿河码头商贾云集的盛况,刻画中外文化在此交融碰撞的精彩瞬间。从丝绸、茶叶、瓷器的西行,到香料、珠宝、珍宝的东来,扬州的市井生活因水道而变得丰富多彩,其繁荣程度在古代中国堪称绝唱。 同时,《扬州水道记》不会回避水道所带来的挑战与变迁。河流的治理,水患的威胁,以及随着时代发展,经济格局的变化,都深刻影响着扬州水道的功能与形态。本书将探讨历代王朝在治理运河、疏浚河道、抵御洪涝等方面的努力与智慧,以及这些努力对扬州城市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也将在书中看到,当陆路交通逐渐发达,当经济重心发生转移,扬州水道的光芒是否会因此黯淡?然而,历史的演变并非简单的线性和衰退,本书将深入挖掘,如何在转型时期,扬州的水道依然能够焕发新的生机,承载新的使命。 二、 活色生香:水道边的市井百态与人文风韵 《扬州水道记》的魅力,更在于它对水道边真实生活细节的捕捉。它不仅仅是宏大的叙事,更是深入到寻常百姓家,展现了水道如何融入扬州人的衣食住行,如何塑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本书中,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触,漫步于扬州古老的码头。感受那曾经“日市万钱,夜市千金”的热闹景象,听那来自五湖四海的商贩用各种口音讨价还价,看那渔舟唱晚,晚归的船只在月光下摇曳。本书将详细描绘水道边的生活场景,从早晨的茶馆里,人们悠闲地品味着扬州早茶,谈论着水上的新闻;到傍晚的酒楼中,食客们享用着河鲜制作的美味佳肴,听着评弹的婉转曲调。水道,是扬州人最亲近的朋友,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还将深入挖掘水道与扬州传统手工艺的紧密联系。例如,扬州的丝织业,其原料的运输,产品的销售,都离不开发达的水道网络。运河上的船只,不仅是运输工具,更是流动的作坊,将扬州精美的丝绸带向全国乃至世界。同样,扬州的雕版印刷、漆器制作等,也受益于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得原材料的获取和成品的流通更为便捷。本书将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现水道如何催生和繁荣了这些承载着扬州文化基因的传统技艺。 除了物质生活,水道更滋养了扬州丰厚的人文积淀。《扬州水道记》将重点介绍与水道相关的历史人物、文学作品和民间传说。从隋唐时期的诗仙李白,到清代的“扬州八怪”,这些伟大的艺术家们,或是在运河上乘船远游,或是在水边汲取灵感,他们的诗篇、画作中,无不留下了扬州水道的印记。本书将细致解读这些艺术作品,揭示水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们如何成为扬州文化独特的象征。同时,那些关于白娘子、许仙在扬州水乡许下诺言的民间传说,关于水神、龙王的祭祀活动,都将在书中被娓娓道来,展现水道所承载的神秘与浪漫。 本书的叙述视角将是多层次的。既有宏观的历史视角,也有微观的个体视角。我们将跟随一位古代的漕运官员,体验运河的艰辛与重要;我们将聆听一位沿河而居的渔夫,讲述他与水相依为命的生活;我们也将观察一位近代的水乡女子,如何在时代变迁的大潮中,她的生活因水道而改变。这些鲜活的人物故事,将使扬州水道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文化的厚度。 三、 现代新生:水道的传承与未来的展望 《扬州水道记》不仅着眼于过去,更将目光投向当下,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它将探讨在现代化进程中,扬州水道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将审视改革开放以来,扬州水系的保护与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环境的保护成为重要的议题。本书将介绍扬州在治理水污染、修复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等方面的努力,以及这些努力对恢复水系活力、提升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意义。我们将看到,曾经因工业化而受到影响的水道,如今正通过科学的治理,重新焕发出生机。 《扬州水道记》还将关注水道在现代旅游业中的新价值。古老的运河、优美的水乡风光,已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资源。本书将探讨扬州如何将水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开发水上旅游项目,修复古镇水街,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扬州的水韵风情。无论是乘船夜游古运河,还是漫步于烟柳画桥的瘦西湖畔,都将是感受扬州水道魅力的绝佳方式。 同时,本书也将探讨水道在现代交通、物流中的新定位。尽管铁路、公路交通日益发达,但水道依然在某些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将分析扬州水系在内河航运、防洪泄洪等方面的战略意义,以及如何通过现代化技术,进一步提升水道的运输效率和综合效益。 《扬州水道记》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引起读者对“水”这一生命之源,对“水道”这一文明载体的深刻思考。它提醒我们,一座城市的灵魂,往往与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扬州水道,是这座城市过去辉煌的见证,是当下活力的源泉,更是未来发展的基石。 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野,细腻的文学笔触,多样的叙事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扬州水道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在讲述一段历史,更是在描绘一种生命,一种文化,一种与水共生的永恒主题。阅读《扬州水道记》,就是一次与扬州千年水道的情感对话,一次对中国水乡文明的深刻体验。它将带你领略那“二十四桥明月夜”的浪漫,感受那“春风十里扬州路”的繁华,更让你体会到,在浩渺的水波之中,蕴藏着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坚韧与智慧。

用户评价

评分

(五) 《扬州水道记》,光听书名就让人心生涟漪。9787565127724这个书号,似乎预示着这本书拥有着丰富而详实的资料。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展现地域文化精髓的作品情有独钟,而“水道”这个主题,恰恰是连接扬州历史与现实的生命线。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描绘这些水道,是仅仅介绍它们的水文地理特征,还是会深入挖掘它们背后蕴含的历史人文故事?我想象中,它会讲述漕运的辉煌,商贾的往来,文人墨客的雅集,甚至是在水道边发生的寻常百姓家的悲欢离合。这本书是否会探讨水道在扬州城市规划、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我也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关于水道的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对水道生态的影响。如果它能将宏观的历史脉络与微观的人物细节相结合,用生动优美的笔触描绘出扬州水道的独特魅力,那就太令人期待了。

评分

(四) “扬州水道记”——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9787565127724这个数字组合,仿佛隐藏着一段关于历史的密码。在我看来,水道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和推动者。对于扬州这样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她的水道定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立体的扬州水道图景,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存在,更是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我期待作者能从更广阔的视角来解读这些水道,比如它们在古代中国交通网络中的战略地位,或者它们如何塑造了扬州独特的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否会有关于水道相关的传说、诗歌、绘画的探讨?甚至是对水道变迁所带来的社会影响的分析?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挖掘水道背后的人文价值,展现出它与扬州这座城市共同成长、共同呼吸的生命力,那将是一场难得的阅读体验。

评分

(一) 这本《扬州水道记》光听名字就充满了古韵和故事感,让人立刻联想到江南水乡的婉约,以及那纵横交错、滋养了无数生命的河流。我尤其喜欢那种可以追溯历史、感受地域文化的作品,尤其是涉及到“水道”这样的主题。在我看来,水道不仅仅是自然形成的地理景观,更是承载了交通、经济、文化交流乃至政治军事的重要命脉。这本书的9787565127724这个书号,让我觉得它是有着扎实内容和严谨研究支撑的。我期待它能描绘出扬州水道那曾经的繁华景象,可能是漕运的繁忙,商船云集,也可能是文人墨客在水边吟诗作对,留下的浪漫传说。也许还会讲到水道两岸的居民生活,他们的习俗、信仰,以及如何与这片水域共生共荣。我对那些关于古老航道变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发展,甚至是对扬州城市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水韵悠长的历史。

评分

(三) 《扬州水道记》这几个字,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水乡的向往。9787565127724这个书号,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值得探索的感觉。我一直认为,一个城市的灵魂往往就体现在它与水的关系上。扬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她的水道必然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描绘这些水道?是细致的地质地理描绘,还是生动的人文历史叙述?我期待能读到关于水道的生态变迁,以及人类活动如何改变或影响了它们。可能还会涉及水道沿线的民俗风情,那些依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节日庆典,甚至是他们的传说故事。同时,我也对书中可能探讨到的水道在古代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非常感兴趣,比如它如何促进了商业贸易,如何连接了南北方的交流。如果这本书还能触及一些关于水利工程的智慧,或者水道的保护与治理问题,那就更具启发性了。

评分

(二) 当我看到《扬州水道记》这个书名,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的画面:烟波浩渺的长江,蜿蜒曲折的京杭大运河,还有那些穿梭于街巷的明渠暗河。9787565127724这个书号,似乎在暗示着这是一部经过精心编撰、具有相当学术分量的著作。作为一个对历史地理和城市发展史着迷的读者,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深入挖掘扬州水道的独特价值。它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历史时期,这些水道在军事防御、物资运输、文化传播等方面扮演的角色?是否会探讨水道对扬州经济格局、人口分布、甚至城市风貌的影响?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水道背后的人物故事,是叱咤风云的官员,还是辛勤劳作的船工、水利匠人,他们的命运是如何与水道紧密相连的?这本书如果能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的微观描绘相结合,那就太精彩了。我希望能从中读出扬州水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那些曾经流淌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命故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