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矽基光電子學 | 作者 | (美)周治平 |
| 定價 | 54.00元 | 齣版社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301210062 | 齣版日期 | 2012-08-01 |
| 字數 | 頁碼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81Kg |
| 內容簡介 | |
《矽基光電子學》是編者(周治平)在微納光電子領域多年研究和教學基礎上完成的。係統描述瞭矽基光電子學的基礎理論、器件原理、及應用前景。全書共10章。-3章講述瞭矽基光電子學的起源及所需的基本知識;第4章介紹瞭矽基無源器件;第5-8章為矽基有源器件,包括光源、調製器、探測器、錶麵等離子體激元器件等;第9章介紹器件工藝和係統集成;0章探討瞭矽基光電子學的應用。《矽基光電子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學、光電子學、物理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係統、計算機技術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材。對於在相關領域內工作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本書也是一本有用的參考書。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章 緒論 1.1 從微電子到光電子 1.2 矽基光電子學的發展 1.3 矽基光電子學的應用 1.4 總結 參考文獻第二章 矽中光子與電子的相互作用 2.1 波動光學與光子光學 2.2 半導體能帶結構 2.3 矽基光子晶體帶隙結構 2.4 矽中光子與電子空穴的相互作用 參考文獻第三章 矽基光波導 3.1 電磁理論基礎 3.2 光波導基本理論 3.3 波導耦閤理論 3.4 SOI光波導 參考文獻第四章 矽基無源器件 4.1 光柵器件 4.2 光子晶體平闆波導 4.3 多模乾涉耦閤器 4.4陣列波導光柵 4.5 微環諧振腔 4.6 總結 參考文獻第五章 矽基光源 5.1 光發射的基礎理論 5.2 矽放大的限製 5.3 矽基發光材料 5.4 矽基發光二極管 5.5 矽基激光器 5.6 總結 參考文獻第六章 矽基光學調製 6.1光學調製原理 6.2 光學調製評價 6.3 矽基電光調製 6.4 矽基熱光調製 6.5 矽基聲光調製 參考文獻第七章 矽基光電探測器 7.1 光電探測器的基本原理 7.2 光電探測器的特性和結構 7.3 矽光電探測器 7.4 鍺矽光電探測器 7.5總結 參考文獻第八章 矽基錶麵等離子激元器件 8.1 錶麵等離子激元概述 8.2 錶麵等離子激元局域增強特性 8.3 錶麵等離子體激元器件 8.4 總結 參考文獻第九章 矽基光電子器件工藝與係統集成 9.1 平麵工藝 9.2 薄膜製備 9.3 光刻技術 9.4 刻蝕技術 9.5 係統集成 9.6 總結 參考文獻第十章 矽基光電子學的應用 10.1 光互連——集成高速矽基互連芯片 10.2光通信——集成100Gbit/s相乾傳輸芯片 10.3 光傳感——集成光學傳感片上係統芯片 10.4 太陽能電池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周治平編著的《矽基光電子學》是中外物理學精品書係之一。本書共十章節,內容包括緒論、矽中光子與電子的相互作用、矽基光波導、矽基無源器件、矽基光源、矽基光學調製、矽基光電探測器、矽基錶麵等離子激元器件等。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電子學、光電子學、物理電子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通信與信息係統、計算機技術等專業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相關課程的教材。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閱讀門檻確實不低,它對讀者的預備知識有著較高的要求,仿佛是為已經具備紮實固體物理基礎的研究生量身定做的。初次接觸時,我甚至需要頻繁地查閱其他關於量子力學和波動光學的基礎教材來輔助理解某些章節的數學推導。然而,一旦跨過最初的門檻,隨之而來的知識迴報是巨大的。作者在構建理論框架時,采取的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嚴謹路綫,每一步論證都建立在前文無可辯駁的結論之上。這種高度的內在一緻性和邏輯的無懈可擊,使得我在閱讀過程中幾乎沒有産生任何概念上的混淆。它迫使讀者以一種更加結構化和係統化的方式去思考光電轉換的本質問題,而不是滿足於錶麵的現象描述。對於那些追求學術深度,不畏懼挑戰復雜數學工具的讀者,這本書將是您學術生涯中不可或缺的燈塔。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具有啓發性,它似乎在與讀者進行一場高水平的“學術對話”。作者並沒有用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口吻,而是更像一位資深同行在分享他的研究心得和對領域未來走嚮的判斷。在討論一些尚未完全解決的科學難題時,作者坦誠地指齣瞭現有模型的局限性,並提齣瞭幾種富有洞察力的未來研究方嚮,這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創新思維。例如,在對光通信模塊的性能瓶頸分析時,作者的探討遠超齣瞭傳統的增益和噪聲限製,深入到材料的本徵非綫性效應在超高速調製下的錶現,視角非常開闊。這種鼓勵批判性思考、引導讀者參與到科學前沿探索中的寫作手法,使得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積極和動態,讓人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知識,更是在參與一場正在進行的科學革命。
評分讀完這本厚重的著作,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顯然是一位在實踐一綫摸爬滾打瞭多年的老兵,他的文字裏充滿瞭對工程細節的執著和對實驗中可能遇到的陷阱的深刻洞察。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不在於那些耳熟能詳的基礎理論,而是在於那些“隻有做過的人纔懂”的細微之處。比如,在討論薄膜沉積工藝對器件性能影響時,作者沒有停留在理想化的模型層麵,而是詳盡地分析瞭晶圓邊緣效應、錶麵粗糙度參數對光子損耗的實際貢獻,甚至還提到瞭特定清洗步驟中溶劑殘留可能導緻的界麵態密度變化。這種對“工藝即科學”的理解,讓這本書讀起來一點也不乾澀,反而充滿瞭煙火氣和實戰性。它更像是一本高級工程師的內部參考手冊,而不是冷冰冰的學術論文集。對於那些試圖將理論成果轉化為實際産品的工程師們來說,這本書提供的“經驗值”是無可替代的財富。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質量簡直是視覺上的享受。在這個充斥著低分辨率掃描件和模糊草圖的時代,能看到如此精美的光學結構示意圖和性能麯綫圖,實屬難得。每一張圖都經過精心設計,信息密度高卻不顯雜亂,配色方案清晰地突齣瞭關鍵的物理過程。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引用經典文獻的同時,也巧妙地融入瞭許多具有時代前沿性的新進展。它不是一本停留在上個世紀經典理論的復述,而是緊緊跟隨著半導體材料和光刻技術進步的步伐。我個人尤其欣賞它在某一章節中對新型異質結設計的深入探討,那裏的理論推導與最新的器件結構完美契閤,展現瞭極強的時代感。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也體現瞭齣版社的匠心,拿在手上,分量感和品質感十足,絕對是值得收藏的實體書。
評分這本書絕對是教科書級彆的鴻篇巨製,內容組織得極其嚴謹,從基礎概念的引入到前沿技術的剖析,層次分明,邏輯性強得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我特彆喜歡它在處理復雜物理原理時,那種化繁為簡,深入淺齣的敘事方式。很多涉及半導體物理和電磁場耦閤的部分,原本是令人生畏的難點,但作者似乎總能找到最直觀的類比和最清晰的數學推導路徑,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核心精髓。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張詳盡的導航圖,指引著讀者穿越理論的迷霧,直達光電子器件設計的腹地。如果你是這個領域的初學者,它能為你打下堅不可摧的理論基礎;即便是資深研究人員,翻閱其中關於最新器件架構的章節時,也會有茅塞頓開之感。這種百科全書式的廣度與碩士研究生教材般的深度完美結閤,使得這本書在同類著作中顯得獨樹一幟,其參考價值和學術地位毋庸置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