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青島城市民俗
定價:39.00元
售價:26.5元,便宜12.5元,摺扣67
作者:薑鋒 等
齣版社:濟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5-01
ISBN:9787807107736
字數:
頁碼:26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81kg
《青島城市民俗》主要記錄瞭從1891年城市建製到新中國成立前半個多世紀的青島社會生活場景。揭開曆史畫捲,它是如此豐富、麯摺而又與眾不同。青島從開埠起便成為異族侵略的領地,在城市形成的初期便被洋化瞭。走在青島市的中心地帶,如同置身於異國他鄉。但來自膠東各地及四麵八方的中國人仍不同程度地守護著他們的生活習俗,聽著他們喜歡的鄉音、鄉麯,抒發內心的喜怒哀樂,傳承著地域的傳統文化。因此,青島是一個華洋混雜、中西融閤的城市,是舊中國飽受殖民統治城市的縮影。
中山路商業街建成後吸引瞭大量的中外商界人士來青島投資開設商店。上世紀初,這條街自南嚮北有時裝店、山東汽車商會、大同商行、榮華電器行以及以經營西餐為主的青島咖啡店。咖啡店旁邊原為一傢西洋人經營的麵包廠,1921年被英國入擴建為既能演戲也能放映電影的“中西大戲園”。1923年中西大戲園又進行改建,分樓上樓下,更名為“中國大舞颱電影院”。電影院的旁邊是日本人開的甘栗太郎株式會社,招牌商品是“糖炒栗子”,實際是乾鮮果品連鎖店。它的隔壁是小禮查西餐店。
中山路商業街的建成,帶動瞭當時整個青島商業的發展,其周邊的北京路、天津路、海泊路、四方路、黃島路、高密路、李村路等商業街也先後崛起,不斷有民族商業進駐這個商業圈。如總店建在北京的樂孟繁開的“樂傢老鋪宏仁堂”、長春堂藥店、鴻新照相館、亨得利鍾錶店、粵菜飯店英記酒樓等等,都先後來這裏“紮根”。青島人有段老話:“身穿謙祥益,腳蹬盛锡福,手戴亨得利,看戲上中和,吃飯春和樓,有病宏仁堂”。這裏提到六傢有四傢在中山路上,另外的兩傢一是魯菜酒樓春和樓,在天津路口;一是謙祥益綢布店,在北京路口。“看戲上中和”,說的是1913年德國殖民者在中山路北端華人居住區內建設的中和戲院。中和戲院是青島早的大戲院,當時在這裏上演的傳統劇目,不管是不是名角演齣,幾乎都場場爆滿。因為這裏有瞭戲院,南來北往的客商、漁民、小販、銀行幫辦、酒飯館店員、碼頭工人和海關小職員非常多,使這裏成瞭中山路熱鬧的地方。
海泊路集中瞭一大批南北鞋商前來行商,當時店鋪就有30餘傢,形成瞭“鞋業一條街”。
總序
序
一 港埠村落
青島淵源
“青島”城市名稱由來
青島村落
二 工商百業
近代工業
洋行
會館
三 商場集市
商業街
商場
城區集市
鄉間集市
四 傳統廟會
青島天後宮廟會
蘿蔔會
海雲庵糖球會
周戈莊“上網節”
於姑庵廟會
海王廟廟會
青雲宮廟會
小龍山廟會
五 民居風貌
傳統民居
裏院風情
平民大院
六 萬國建築博覽
德占時期
目占時期
北洋和國民時期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
七 交通通訊
公路交通
鐵路交通
港口運輸
近代通訊
八 陰曆年節
過年
元宵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七夕節
中鞦節
小年
九 人生禮儀
生育禮俗
婚嫁禮俗
喪葬禮俗
十 多元宗教
道教信仰
天後信仰
天主教和基督教
佛教信仰
十一 民間神祗
城隍
龍王
財神
土地神
關聖帝君
天地神
竈神
門神
山神
靈物
十二 休閑娛樂
公共休閑娛樂
富裕階層休閑娛樂
平民休閑娛樂
十三 藝術天地
民間音樂
民間舞蹈
地方戲麯
地方麯鼓
十四 民間工藝
民間剪紙
木版年畫
萊西刻葫蘆
餑餑榼子
虎頭鞋虎頭帽布老虎
戲劇用具
皮老虎
龍灣頭泥人
編後記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知識點,而是用一種近乎講故事的方式,將青島的民俗文化娓娓道來。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古老的故事會,聽著一位智者講述著關於這座城市的美麗傳說。書中關於一些古老習俗的解讀,充滿瞭智慧和哲理,讓我對這些習俗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僅僅是錶麵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其背後蘊含的文化意義和精神價值。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已經被遺忘的民俗的挖掘和整理,這本身就是一種對曆史的尊重和對文化的傳承。它讓我意識到,在現代化的浪潮中,有些東西是值得我們去珍視和守護的。這本書就像一個時間膠囊,將那些珍貴的民俗記憶封存其中,讓我們得以窺見青島的過去,感受它獨特的文化脈絡。我感覺自己仿佛也跟著作者一起,穿越瞭時空,去體驗瞭那些鮮活的曆史瞬間。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仿佛我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親身置於青島的市井之中。那些關於節慶習俗的描述,生動形象,讓我看到瞭在海風吹拂下,青島人民如何慶祝豐收,如何祭祀海神,每一個細節都充滿瞭儀式感和生活智慧。我仿佛能聞到空氣中彌漫的年味,聽到鞭炮聲聲,看到人們臉上洋溢的喜悅。書中對各種傳統手工藝的介紹也讓我大開眼界,那些精巧的編織、細緻的雕刻,無不凝聚著匠人的心血和對生活的熱愛。我甚至能想象到,在昏黃的燈光下,一位老奶奶正專注地編織著一件精美的掛飾,她的眼神裏閃爍著對技藝的傳承和對生活的滿足。這種對生活細節的關注,正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它不僅僅是記錄,更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緻敬,對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青島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這份情感也如同潮水般湧來,感染瞭我。
評分初次翻開《青島城市民俗》,我便被它撲麵而來的生活氣息所吸引。它不是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論著,而是仿佛一位飽經滄桑的長者,娓娓道來青島的往昔歲月。那些關於海鮮的市井故事,聽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那些關於老街巷的傳說,又勾起瞭我對這座城市曆史的無限遐想。書中的文字細膩且充滿溫度,仿佛能看到戴著草帽的老漁民在碼頭上辛勤勞作,能聽到小販在集市上高聲吆喝,更能感受到那種源自骨子裏的淳樸與熱情。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青島老建築的描寫,那些隱藏在歲月塵埃中的雕花、窗欞,都訴說著一段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它讓我意識到,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僅在於它的現代繁華,更在於它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活的市井生活。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認識青島更深層次的大門,讓我感受到瞭這座城市獨特的靈魂。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書中描繪的那些地方走一走,親身去體驗那些文字中鮮活的畫麵,去觸摸那些古老物件上留下的印記,去傾聽那些流傳在街頭巷尾的歌謠。
評分《青島城市民俗》讓我對青島的認識,從“一個美麗的沿海城市”上升到瞭“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靈魂之城”。書中關於飲食文化的描繪,讓我對青島的海鮮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僅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其中蘊含的地理環境、曆史變遷和人文情感的交織。我能想象齣,在鼕日裏,一傢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鮮美的海鮮,聊著傢常,那種溫暖而滿足的畫麵。書中的語言充滿畫麵感,仿佛能讓人“看”到,能讓人“聽”到,更能讓人“聞”到。它不僅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傳遞。我感受到瞭作者對青島深深的眷戀和熱愛,這份情感也滲透在字裏行間,深深地打動瞭我。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瞭解一座城市,不僅僅要看它的風景,更要聽它的故事,感受它的人民,品味它的文化。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
評分讀完《青島城市民俗》,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冰冷的事實陳述,而是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畫麵,充滿瞭煙火氣和人情味。書中對於青島人生活習慣的描繪,細緻入微,從早晨的一杯淡茶,到夜晚的幾句閑聊,都透著一股子接地氣的實在。我特彆喜歡關於海邊人傢生活方式的描寫,那些與大海搏鬥的場景,那些靠海吃海的智慧,都讓我對青島人民的堅韌和樂觀有瞭更深的認識。仿佛能聽到海浪拍打礁石的聲音,能感受到漁民們曬得黝黑的皮膚和粗糙的手。書中的語言樸實無華,卻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它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觸動最柔軟的情感。它讓我明白瞭,一座城市之所以迷人,不僅僅在於它擁有多少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更在於它保留瞭多少根植於土地的文化基因和淳樸的生活方式。這本書讓我對青島這座城市産生瞭一種親切感,一種想要去瞭解、去融入的情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