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牛结核病
定价:80.00元
售价:54.4元,便宜25.6元,折扣68
作者:郭爱珍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109206939
字数: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2012年5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务院发布的指导全国动物疫病防治_[作的综合性规划,具有重要的标志性意义。为配合此规划的实施,及时总结、推广我国新兽医科技创新成果,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和防控经验,我们通过顶层设汁规划了《动物疫病防控出版工程》,以期通过系列专著出版,及时将研究成果转化和传播到疫病防控一线,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本出版工程站在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全局的高度,力求科学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相兼容,致力于将动物疫病防控成果整体规划实施,重点把国家优先防治和重点防范的动物疫病、共患病和重大外来动物疫病纳入项目中。全套书共31分册,其中原创专著21部,是根据我国当前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而规划,每本书的主编都是编委会反复酝酿选定的、有一定行业公认度的、长期在单个疫病研究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专家;同时引进世界兽医名著10本,以借鉴世界同行的先进技术,弥补我国在某些领域的不足。
郭爱珍,1965年生,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澳大利亚默多克大学客座教授,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结核布病组副组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疾病研究室主任,中国奶协动物卫生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牛结核病等重要牛病,先后主持科研项目46项,发表论文210篇,专著23部,其中主编6部;研制了多种检测试剂盒和疫苗,申报二类新兽药注册证书3个,获注册证书2个:获授权13项;制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7项。
总序
章 概述
节 牛结核病的定义
一、病原体
二、流行病学
三、临床症状
四、病理变化
五、牛结核病检疫
第二节 牛结核病流行史
一、结核分支杆菌的发现
二、牛分支杆菌的发现
三、结核菌素的发现
四、卡介苗的发明
第三节 牛结核病的危害
一、对牛产业的危害
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病原学
节 分类和命名
一、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
二、麻风分支杆菌
三、非结核分支杆菌
第二节 形态结构
一、形态
二、结构
第三节 生物学特性和理化特性
一、染色特征
二、营养与生长
三、生化反应
四、抵抗力与消毒
五、耐药性
第四节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一、结核分支杆菌H37Rv基因组
二、结核分支杆菌突变株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三、结核分支杆菌与BCG基因组比较
四、牛分支杆菌与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组比较
第五节 基因组的复制与转录
一、分支杆菌基因组的复制
二、分支杆菌基因组的转录
三、牛分支杆菌转录组学及宿主基因关联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态学和流行病学
节 牛结核病自然史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动物
第二节 家养动物牛结核病流行现状
一、牛结核病
二、猪结核病
三、家养鹿结核病
四、圈养猴结核病
第三节 野生动物牛结核病流行病状
一、梅花鹿
二、獾
三、猴
第四节 结核病在人和牛间的传播
一、人感染牛分支杆菌
二、牛感染人结核分支杆菌
第五节 牛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
一、流行病学及分子流行病学
二、人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
三、牛结核病分子流行病学
四、牛结核病的跨种传播
五、分子流行病学的其他应用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致病机理
第五章 免疫机制
第六章 诊断
第七章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第八章 预防与控制
附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思考深度和广度所折服。他不仅仅局限于牛结核病本身,而是将其置于一个更大的全球健康议题中进行考察。他探讨了牛结核病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全球贸易等因素之间的潜在联系。这些分析让我感到,这本书的内容远远超出了一个单纯的医学报告。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跨学科研究,融合了流行病学、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构建了一个关于牛结核病的全面而深入的知识体系。我尤其欣赏他关于“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章节。他详细介绍了建立有效的牛结核病监测网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预警能力。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疾病防控中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未来人类如何应对类似挑战充满了信心。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集科学性、前瞻性和社会性于一体的杰作,它不仅为我提供了关于牛结核病的知识,更引发了我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它所展现出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作者在分析牛结核病时,并没有简单地归咎于某个单一因素,而是从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详细介绍了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从传统的微生物学检测到现代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作者都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我尤其对关于耐药性问题的讨论印象深刻。作者分析了牛结核病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包括不规范的药物使用,以及它对治疗带来的挑战。这让我认识到,疾病的防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适应和调整策略。而且,作者并没有回避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对农业经济发展和公共卫生投入的权衡。他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和数据分析,揭示了不同政策选择可能带来的后果,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解决像牛结核病这样的复杂问题,需要科学的严谨,也需要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作者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让我对这本书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确实让我眼前一亮,"牛结核病"——乍听之下,似乎是一本非常专业、略显枯燥的医学教材。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却发现事情远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得多。首先,作者在开篇就用一种非常平实的语言,将牛结核病这种看似遥远疾病的起源、传播方式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娓娓道来。这不像我读过的那些冷冰冰的教科书,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兽医,坐在你身边,用他亲身经历的案例和观察,告诉你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并没有一开始就堆砌复杂的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科普入手,比如牛结核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它是如何感染牛只的,以及这些感染的牛又如何可能影响到人类。我尤其喜欢他描述的那些细节,比如病灶在牛体内的具体表现,以及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到的细微差异。这些描述不仅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也让我对这种疾病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作者在讲述过程中,还会穿插一些历史故事,比如牛结核病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农业和公共卫生造成的巨大冲击,这些故事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也让我认识到,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据和理论,更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充满人情味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叙事方式,是我在众多专业书籍中难得一见的。作者并没有采用枯燥乏味的学术腔调,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他能够将复杂的科学原理,通过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解释清楚,让我这样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我记得其中有一段,他用“一场无声的战役”来形容牛结核病在牛体内的潜伏和发展,形象地描绘了病原体如何“伺机而动”,如何“突破防线”。这种文学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我对牛结核病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而且,作者在论述中,时常会流露出他对动物福利的关注,以及他对人类在环境保护方面所扮演角色的反思。他会讲述一些牧民和兽医在与牛结核病斗争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他们付出的努力,这些故事充满了温情和力量。让我意识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疾病的书,更是一本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之书。作者在结尾部分提出的关于可持续农业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建议,也让我深感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让我感到十分惊喜。我原本以为它会按照“病原体—症状—治疗—预防”这样的传统医学书籍模式来展开,但作者显然有更宏大的叙事。在深入探讨了牛结核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后,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视角进一步拓宽,开始审视这种疾病在更广阔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我非常欣赏作者对“一体健康”(One Health)理念的深入剖析。他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并通过牛结核病这一具体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三者如何相互影响。我特别对其中关于跨界传染病风险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通过对一些历史上的疫情案例进行回顾,并结合现代社会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详细分析了牛结核病这种潜在的 zoonotic disease(人畜共患病)可能带来的全球性风险。这让我意识到,解决牛结核病的问题,绝不仅仅是针对牛只的治疗,而是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他还引用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比如基因测序技术如何帮助我们追踪病原体的传播路径,以及新型疫苗的研发进展。这些内容都让我感觉这本书并非只是陈述事实,而是充满了前瞻性和探索性,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深度有了全新的认识,远超我最初的预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