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9
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978750466840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 |
作者 |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
定价 | 18.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 | 9787504668400 |
出版日期 | 2015-07-01 |
字数 | |
页码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部分专家简介 郭礼和:科技部“973”计划咨询组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主编、上海国联干细胞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等职。20 世纪60 年展DNA化学合成和RNA 人工合成研究;对酵母tRNA 人工合成有杰出贡献,这是世界上**次人工合成的天然核酸分子,该工作1988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和陈嘉庚奖。20 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创立了质粒上双向DNA 测序法,改变了原有的单链DNA 测序法,3 篇有关研究论文被SCI(包括Nature、Science、Cell 等)科学期刊引用500 余次,这项技术在生命科学和人类基因组研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对生命科学发展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基因工程研发和生物技术产业化获得重大成就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重组人生长素基因工程产品获国家卫生部新药证书,在20 世纪90 年代已产业化,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上海市领导下,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与刘新垣院士合作创立上海市生物技术工业园区;与施履吉院士等人合作在*早(1985 年)开展转基因动物研究,转基因兔研究成果在1990 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施履吉院士合作在我国*早开展了异种器官移植和人工合成染色体研究工作;提出重组染色体技术概念,建立人类染色体库,实施转染色体工程,构建或创造人源化动物或新生命体。在神经递质转运蛋白研究领域在国际上起步较早,有较大影响,发表SCI 论文40 余篇;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神经递质转运蛋白为靶点建立了神经药物评价和筛选平台,并且利用此平台筛到许多新药,申请了十余项外。此外,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也有诸多建树,尤其在羊膜干细胞研究领域已有许多研究成果,申请外发明5 项,发表研究论文约30 余篇。目前正在向临床研究方向推进,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研究。曾获得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国科学院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马育芳: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是繁殖生物技术与转基因育种。自2002 年开始就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进行大规模产业化克隆牛应用尝试研究工作。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博士期间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进行转基因猪的研究工作。目前负责在研的项目有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动物重要基因克隆与功能验证”和“环境友好型转基因猪新品种培育”中的子项目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 项及省部级课题5 项。至今已经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其中SCI 学术论文14 篇。作为主要完成人曾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获得教育部科技成果奖1 项、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 项、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 项。参与获得软件著作权2 项、1 项。 |
目录 | |
克隆技术及其应用——郭礼和 爱有差等与敬畏生命——从中西不同伦理观念看克隆动物食品——沈铭贤 克隆动物源食品现状——马育芳 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陈建泉 从遗传育种的观点看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张忠明 哺乳动物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陈学进 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牛、羊繁殖生产中的应用——白春玲 专家简介 部分媒体报道 |
编辑推荐 | |
以“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协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上,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免疫学家郭礼和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现代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趋势”“爱有差等与敬畏生命—从中西不同伦理观念看克隆动物食品”“克隆动物源食品现状与未来”“哺乳动物克隆技术及转基因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牛羊繁殖生产中的应用”等话题,展开了充分讨论。提出了如下针对性建议:加强克隆动物食品的相关研究,争取在技术上取得地位;制定克隆动物食品安全性的评估标准,包括克隆食品的遗传学性、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一系列评估;做好相关政策研究,对克隆动物食品能否列入新资源食品给予解读;加强克隆动物食品的科普宣传,帮助公众了解克隆与转基因的概念,消除不必要的疑虑。更多好书详见奇趣科学馆 |
文摘 | |
|
序言 | |
克隆动物食品的未来9787504668400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