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業務(第2版)
定價:31.00元
作者:羅淩,焦元媛,陸冰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1151596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從技術、標準與業務的角度,介紹3種第三代移動通信(3G)主流製式——WCDMA、CDMA2000以及TD-SCDMA的無綫網、核心網、智能網的結構,主要接口協議以及關鍵技術,並對3絡的未來演進路綫、超3G技術進行討論,分析目前影響3G商用化進程的主要因素。
全書共分9章,章簡要介紹蜂窩移動通信網絡標準的演進;第二章主要介紹WCDMA無綫網和核心網的技術;第三章主要介紹CDMA2000無綫網和核心網的技術;第四章主要介紹TD-SCDMA無綫網和核心網的技術;第五章主要介紹3G無綫網的技術路綫;第六章主要介紹3G核心網的技術路綫;第七章主要介紹3G業務模式探討;第八章主要介紹超IMT-2000網絡;第九章主要針對3G商用化進行探討。
本書可供從事電信工作,特彆是從事移動通信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也可供通信專業大學生參考。
目錄
章 引言
1.1 蜂窩移動通信標準的演進
1.1.1 GSM的演進
1.1.2 WCDMA的演進
1.1.3 CDMA的演進
1.2 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化格局
1.2.1 國際3G標準化格局
1.2.2 中國3G標準化格局
1.3 技術不斷進步背後的若乾問題
參考文獻
第二章 WCDMA技術
2.1 WCDMA係統概述
2.2 WCDMA無綫子係統
2.2.1 UTRAN結構
2.2.2 UTRAN的接口與協議
2.2.3 Uu接口
2.2.4 WCDMA關鍵技術
2.3 WCDMA核心網CS域標準
2.3.1 網絡結構
2.3.2 主要功能實體
2.3.3 主要接口
2.3.4 主要協議
2.3.5 業務流程
2.3.6 計費
2.4 WCDMA核心網PS域標準
2.4.1 網絡結構
2.4.2 功能實體——PS域特有實體
2.4.3 主要接口
2.4.4 主要協議
2.4.5 主要業務流程
2.4.6 計費係統
2.5 WCDMA智能網
2.5.1 網絡模型
2.5.2 主要節點
2.5.3 主要接口
2.5.4 主要協議
2.5.5 呼叫流程
2.6 WCDMA TDD無綫傳輸技術標準
2.6.1 概述
2.6.2 UTRA TDD模式接口與協議
參考文獻
第三章 CDMA2000技術
3.1 CDMA2000係統概述
3.1.1 CDMA2000無綫網體係結構
3.1.2 CDMA2000無綫網接口與協議
3.1.3 EV-DO接口協議
3.1.4 EV-DV接口協議
3.2 CDMA2000關鍵技術
3.2.1 CDMA2000 1x關鍵技術
3.2.2 EV-DO關鍵技術
3.2.3 EV-DV關鍵技術
3.2.4 3GPP2 AIE
3.3 CDMA2000核心網的標準
3.3.1 CDMA2000核心網電路域網絡標準演進
3.3.2 CDMA2000核心網電路域網絡介紹
3.3.3 CDMA2000核心網分組域標準
3.3.4 CDMA2000智能網標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TD-SCDMA無綫網絡標準
4.1 TD-SCDMA無綫網概述
4.2 TD-SCDMA空中接口與協議
4.2.1 TD-SCDMA的空中接口及協議概述
4.2.2 TD-SCDMA物理層
4.3 TD-SCDMA關鍵技術
4.3.1 智能天綫
4.3.2 聯閤檢測
4.3.3 動態信道分配
4.4 TD-SCDMA核心網
4.5 關於WCDMA與TD-SCDMA的混閤組網
4.5.1 3G與2G係統間的切換
4.5.2 3G係統之間的切換
4.5.3 3絡間的漫遊
4.5.4 3G多模終端
4.5.5 業務組網
4.5.6 全球漫遊
參考文獻
第五章 3G無綫網的技術路綫
5.1 第三代移動通信主流技術標準比較
5.1.1 3G主流技術標準概要
5.1.2 三種主流標準的比較
5.2 3G無綫網遠景
5.2.1 WCDMA無綫網遠景
5.2.2 CDMA2000無綫網遠景
5.2.3 TD-SCDMA無綫網遠景
5.3 3G、Bluetooth、WLAN、WiMAX之間的關係分析
5.3.1 Bluetooth
5.3.2 WLAN
5.3.3 WiMAX
5.4 WCDMA係統無綫側網絡演進
5.4.1 WCDMA R4版本無綫側新增技術特性分析
5.4.2 WCDMA R5版本無綫側新增技術特性分析
5.4.3 WCDMA R6版本無綫側新增技術特性分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3G核心網的技術路綫
6.1 WCDMA核心網電路域演進的路綫
6.1.1 WCDMA核心網演進的路綫簡介
6.1.2 3GPP TSG R4版本標準
6.1.3 3GPP TSG R5版本標準(IMS)
6.1.4 3GPP TSG R6版本標準
6.2 WCDMA核心網數據域演進的路綫
6.2.1 3GPP TSG R4版本標準
6.2.2 3GPP TSG R5版本標準
6.2.3 3GPP TSG R6版本標準
6.2.4 3GPP TSG全IP標準
6.2.5 小結
6.3 CDMA2000核心網演進的路綫簡介
6.4 WCDMA和CDMA2000核心網演進的難點和關鍵問題
6.4.1 技術層麵
6.4.2 非技術層麵
6.5 CAMEL演進的路綫、難點和關鍵問題
6.5.1 CAMEL各階段的係統能力演進
6.5.2 CAMEL演進難點及關鍵技術
6.6 WIN演進的路綫、難點和關鍵問題
6.6.1 WIN各階段的演進
6.6.2 WIN演進難點及關鍵技術
參考文獻
第七章 3G業務模式探討
7.1 3G業務簡介
7.1.1 常見2G/2.5G業務
7.1.2 其他2G數據業務
7.1.3 3G特色業務
7.1.4 3G的業務特點
7.2 手機電視技術及業務介紹
7.2.1 手機電視的標準及發展概況
7.2.2 MBMS技術特點簡介
7.2.3 手機電視的業務現狀
7.2.4 手機電視麵臨的問題和發展趨勢
7.3 3G業務發展模式探討
7.3.1 關於3G業務的幾點思考
7.3.2 3G業務發展策略
7.4 價值鏈和經營模式分析
7.4.1 價值鏈分析
7.4.2 經營模式分析
7.4.3 3G業務管理要求
參考文獻
第八章 超IMT-2000網絡
8.1 超3G(System Beyond IMT-2000)遠景
8.1.1 超IMT-2000無綫網遠景
8.1.2 長期演進(LTE,long term evolution)計劃項目
8.1.3 超IMT-2000核心網遠景
8.2 ITU超3G課題的研究情況
8.3 OFDM技術
8.3.1 OFDM技術概述
8.3.2 OFDM算法介紹
8.3.3 OFDM/IOTA算法
8.3.4 OFDM應用的關鍵技術
8.3.5 OFDM技術的優點
8.4 軟件無綫電技術
8.5 LAS-CDMA技術
8.6 超3G後續業務
參考文獻
第九章 3G商用化探討及測試
9.1 概述
9.2 影響3G商用化的主要因素
9.3 3G核心網及無綫網的測試
9.3.1 3G測試中發現的問題
9.3.2 3G測試舉例(全網網絡性能測試)
9.3.3 3G無綫網測試舉例(單係統網絡性能)
9.4 3絡商用情況
9.5 3G産品情況
9.6 終端成熟度情況
9.7 小結
參考文獻
附錄 縮略語錶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真是讓我大開眼界,尤其是它對網絡架構演進的闡述,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清晰。我之前對3G網絡的理解還停留在非常錶層的概念上,比如“更快的上網速度”,但這本書深入剖析瞭WCDMA和CDMA2000這兩大技術路綫的底層原理和它們各自的優勢與劣勢。特彆是關於信道編碼和調製技術的講解,作者用非常直觀的圖示和類比,把原本晦澀難懂的數字信號處理知識變得易於理解。我記得有一章專門講瞭RNC和NodeB之間的接口協議,那復雜程度真讓人頭疼,但作者通過分層解析,讓我逐步理清瞭控製麵和用戶麵的數據流嚮,這對於一個想從事網絡優化工作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全書的案例選擇也很貼閤實際,很多場景化的描述,讓我能想象齣在真實的基站部署和切換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堆砌。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告訴你“為什麼是這樣設計”,這種深層次的探究精神非常值得稱贊。
評分我個人最欣賞這本書中關於“業務演進與商業模式”的章節。很多技術書籍往往止步於“如何實現”,卻忽略瞭“為什麼要這麼實現”的商業驅動力。作者高屋建瓴地分析瞭2G到3G的跨越,不僅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商業模式的根本轉變——從單一的語音服務提供商嚮綜閤數據服務提供商的轉型。書中迴顧瞭當時運營商在3G牌照發放初期所麵臨的投資迴報壓力,以及如何通過差異化的套餐設計來引導用戶使用數據業務。這種結閤瞭技術實現與市場策略的分析角度,讓這本書的深度遠超瞭一般的教材範疇。它成功地將冰冷的技術參數與火熱的市場競爭聯係起來,使讀者能夠理解,每一項技術標準的製定背後,都凝結著巨大的商業博弈和技術前瞻性,這對我理解當前5G乃至未來6G的發展趨勢也提供瞭寶貴的曆史藉鑒。
評分說實話,我對通信技術一直有點敬而遠之,覺得那都是天纔纔能看懂的東西,但翻開這本《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業務(第2版)》後,我的看法徹底改觀瞭。作者的敘事節奏感極佳,過渡非常自然流暢。剛開始介紹頻譜分配和接入技術時,我還有點跟不上,但很快,隨著對TD-SCDMA和UMTS標準化的曆史背景的鋪陳,我仿佛進入瞭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書中沒有一味地堆砌公式,而是將復雜的協議棧結構通過清晰的流程圖展現齣來,讓人一眼就能抓住重點。特彆是關於切換(Handover)機製的講解,我以前總覺得那是個黑箱操作,讀完後纔明白,原來是為瞭保證用戶在移動過程中通話不中斷而設計的一係列精妙的信令交互過程。這本書的難度設置非常友好,對於初學者而言,它提供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可以逐步建立起對整個移動通信係統的三維認知,而不是零散的知識點。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錶質量令人印象深刻。在眾多的技術專著中,很多都是黑白文字加簡陋示意圖,閱讀體驗極差。然而,這本第二版在圖示的使用上非常考究,色彩的運用恰到好處,既突齣瞭關鍵信息,又不會顯得花哨分散注意力。例如,在講解MIMO技術在3G演進中的應用潛力時,作者用彩色矢量圖清晰地展示瞭多徑環境下的空間復用效果,這種視覺上的衝擊力遠勝於單純的文字描述。此外,書中的術語錶和索引做得非常詳盡,當我遇到不熟悉的縮寫時,可以快速定位到其首次齣現的詳細解釋,大大提升瞭查閱效率。對於需要經常引用技術規範或進行技術報告撰寫的讀者來說,這種細節上的用心,是判斷一本工具書是否“耐用”的關鍵指標,而這本書顯然達到瞭高標準。
評分我是一名剛畢業不久的無綫通信工程師,手頭上的項目剛好涉及到對現有3G網絡的優化和部分嚮4G平滑過渡的規劃,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業務和應用層麵的討論。以往讀技術書籍,總是側重於物理層和MAC層,對於增值業務和未來的用戶體驗提升討論較少。但這本書花瞭大量的篇幅去講解3G時代湧現齣的各類數據業務,比如IPTV、視頻通話以及移動辦公解決方案,並且詳細分析瞭這些業務對網絡QoS(服務質量)提齣的具體要求。通過閱讀這部分內容,我明白瞭為什麼某些業務在當時的3G網絡下體驗不佳,根本原因在於核心網的承載能力和計費係統的兼容性。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不再局限於某個單獨的參數調整,而是能夠從整體業務流程的角度去審視網絡設計,這對指導我的日常工作,特彆是製定升級策略時,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框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