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案捲裏的青島(續篇) | 作者 | 劉宗偉 |
| 定價 | 52.00元 | 齣版社 | 青島齣版社 |
| ISBN | 9787555262237 | 齣版日期 | 2017-10-01 |
| 字數 | 頁碼 | 351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案捲裏的青島(續篇)》在對諸多檔案資料作仔細梳理和考證的基礎上,從名人蹤跡、史事鈎沉等多個方麵,講述瞭青島在20世紀之初走過的斑斕壯闊的曆程。 |
| 作者簡介 | |
| 劉宗偉,媒體人,城市檔案曆史碎片打撈者,供職於青島日報社,著有《案捲裏的青島》,獲山東省第二屆奎虛圖書奬。 |
| 目錄 | |
| 篇 名人蹤跡 二度巡視青島 魏德邁青島送空禮 陳果夫青島“閑裏偷忙” 孔祥熙來青“慨解義囊” 青年黨曾琦訪青 蔣經國檢閱青島青年軍 第二篇 史事鈎沉 消失的定安橋 泰雲橋VS躍進橋 桂永清的青島“四件事” “齊魯公司”探源 龔學遂青島“打虎” 追索“金星號” 《翁同穌日記》中的“即墨事件” 第三篇 災難重現 日輪“現德丸”沉沒 火燒西鎮“貧民窟” 未熄火柴點燃大陸廣場 戴笠由青踏上死亡之旅 中航機121號墜毀桃源村 梨園星落一一李世芳之死 商河路軍火庫“驚天一爆” 第四篇 戰事迴放 膠縣戰役與趙保原之死 靈山“拉鋸戰” 突襲普東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案捲裏的青島(續篇)》: 《民言報》所寫的“青島影劇院同樂晚會”,後被一些史傢解讀為“馬連良來青島演齣,坐在颱下觀看”。 1947年10月中旬,馬連良率他的“扶風社”再次來青演齣。據說,10月16日,兩個陌生入來到瀛洲旅社敲開馬連良寢室的房門,說他倆是“勵誌社”(為國民首腦及官員提供後勤、日常生活及娛樂服務)的人,要請他唱一晚堂會,演齣馬派名劇《十老安劉》。當晚,演齣開始後纔得知坐在颱下。 是否果有其事今可一目瞭然。 沒有到場並不難理解一一蔣氏來青時,國軍在中原戰場潰敗,他親自製定的進攻山東解放區的“九月計劃”又破産,“山雨欲來”,他焉有坐在包廂裏,蹺著二郎腿聽戲的興緻 丁治磐日記顯示,10月19日、20日、21日,在青島連開三天與軍事、時局相關的會議一一這是蔣氏青島之行的真目的、真內容一一部署對膠東地區進行“掃蕩”,“掃蕩”任務一俟完成,將駐青島的部分兵力迅速轉移到其他戰場。因為,此時國軍在中原、華北等地的戰事中,一敗再敗,兵力嚴重不濟,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 19日上午9時半開會,主席訓詞略為:1.振奮革命精神,動作積極;2.注意保密;3.自動負責,以求戰績;4.政工人員(努力)不努力應加奬飭。下午三時半始,小組檢討。餘因他故,未與會。 20日9時半開會,各部隊檢討報告,下午政工人員檢討。報告多避談自己。 21日上午各廳長檢討報告。下午閉會講評,後發錶升任李彌、黃國棵為軍長,夏楚中撤職查辦。作戰指導:在 11月10日以前,膠東掃蕩完成,兵力轉用。 《民言報》報道,21日中午,在勵誌社與青島各界首長聚餐。下午2時半,赴浮山陸軍醫院慰問傷病官兵。3時30分,乘2001號巨機飛滬。 丁治磐的記述是:“主席於21日下午5時40分飛京。”作為青島軍界要員、參與瞭青島之行的所有環節,丁氏的記錄該不會有誤。 近年來,有文章稱:“1949年5月3日,偕駐日盟軍高司令麥剋阿瑟由日本抵青島,留青一夜,與美軍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吉爾中將會晤,翌日離青飛颱灣。” 對這一說法,青島市檔案館內並無檔案記錄。 2008年9月,美國《世界周刊》刊發作傢李黎的文章《是倉皇辭廟日一一1949年日記》,解密瞭在1949年前後一些關鍵時刻的所思所記。 5月3日,其日記右側大字“本日杭州撤守”。是日,杭州解放。 4日,他負氣似的寫道:“餘主張早撤,不再為美國守門也。” 5日,他寫道:“晡(注:申時,即午後3點至5點)與經兒同往虹橋路嶽父母墓前敬謹告彆,迴程到東平路愛廬視察,全室皆空,但覺淒涼與愧惶而已。” 日記顯示,尚在江浙滬一帶,沒有在青島,更沒有飛赴颱灣。 如果聯係青島時局分析,也不難得齣如此結論。因為明3日這天,解放青島的外圍之戰一一青即戰役打響,且首戰靈山告捷,解放軍由北嚮南推進。在山東全境大部解放的背景下,處於黃海之濱的青島孤立無援,失守僅是時間而已。此時來青,於事無補,應是十分清楚的。 (注:檔案模糊處用口代替) …… |
| 序言 | |
我曾以為,探究曆史的案捲會是一件相當沉悶的事情,但《案捲裏的青島(續篇)》徹底改變瞭我的想法。作者以一種旁徵博引、娓娓道來的方式,將那些深藏於故紙堆中的故事,講得引人入勝。我被書中那些鮮活的人物、麯摺的情節所深深吸引,仿佛置身於那個年代,親曆著青島的變遷與發展。書中的某些段落,對當時社會風貌的描繪,簡直可以用“身臨其境”來形容,讓我感受到瞭那個時代的呼吸與脈搏。我特彆喜歡作者對細節的關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在他的筆下卻能摺射齣時代的巨大變遷。這本書不僅滿足瞭我對青島曆史的好奇心,更讓我體會到瞭文字的力量,它能夠跨越時空,連接過去與現在,觸動人心最柔軟的部分。
評分讀完《案捲裏的青島(續篇)》,我腦海裏浮現齣的是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作者的敘述風格非常獨特,他不是在簡單地羅列史實,而是在用一種充滿感情的筆觸,描繪青島這座城市的靈魂。我能感受到他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對那些曆史人物的尊重與同情。這本書讓我看到瞭青島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城市氣質,也讓我思考瞭曆史與現實的關係。我尤其被書中一些關於普通人在曆史洪流中的命運的故事所打動,它們雖然不驚天動地,卻充滿瞭人性的光輝。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智者,帶領我一步步走進青島的過去,讓我從中汲取力量,也讓我對未來充滿瞭期待。
評分《案捲裏的青島(續篇)》這本書,與其說是在講述青島的故事,不如說是在喚醒那些被遺忘的記憶。我非常享受閱讀的過程,作者的敘事節奏張弛有度,既有對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又不乏生活化的細節描寫。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挖掘史料方麵的嚴謹與耐心,他將那些原本冰冷、抽象的案捲,轉化成瞭有血有肉、感人至深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青島這座城市有瞭一種全新的認識。它不再隻是一個地理名詞,而是一個充滿生命力、承載著無數傳奇的鮮活個體。書中的一些描寫,比如對某個特定時期社會生活的細緻刻畫,或者對一些小人物命運的關注,都讓我深思。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曆史的厚度,也看到瞭人性的溫度。
評分說實話,在拿到《案捲裏的青島(續篇)》之前,我對“案捲”這兩個字總覺得有些枯燥和遙遠。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的筆觸非常彆緻,他沒有采用那種宏大的敘事,而是選擇從一個個具體、微小的故事切入,如同剝洋蔥一般,層層深入,展現齣青島這座城市的復雜與多元。我被那些關於老建築、老物件、老人物的故事深深吸引。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可能已斑駁陸離的建築,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煥發瞭生機;那些曾經響徹街頭巷尾的吆喝聲,仿佛又在耳邊迴響。最讓我動容的是,作者並沒有迴避曆史的滄桑與變遷,他以一種平和卻不失力量的敘述,展現瞭時代的洪流如何塑造瞭這座城市和生活在這裏的人們。這本書讓我感受到瞭一種穿越時空的連接感,仿佛自己也成為瞭這段曆史的一部分。
評分初翻開這本《案捲裏的青島(續篇)》,我仿佛穿越瞭時空的隧道,來到瞭那個充滿故事的海濱城市。作者以一種極其細膩且充滿人情味的方式,將那些塵封在案捲中的曆史碎片一一拾起,並賦予它們鮮活的生命。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青島的書,更是一部關於時光、關於記憶、關於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的人們的史詩。讀著讀著,我仿佛能聽到老街巷裏傳來的吆喝聲,聞到海風中夾雜的鹹鮮味,看到那些穿著旗袍的女子款款走過。那些文字,就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娓娓道來,每一個字都飽含著深情與智慧。我尤其喜歡作者對細節的捕捉,無論是某個曆史事件中鮮為人知的側麵,還是某個普通傢庭的悲歡離閤,都被描繪得栩栩如生,仿佛親身經曆一般。這本書讓我對青島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旅遊城市,更是一個承載著厚重曆史和無數故事的靈魂之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