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大字版 | 作者 | 天域北斗 |
| 定价 | 12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地图出版社 |
| ISBN | 9787503165580 | 出版日期 | 2015-01-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1.580Kg |
| 内容简介 | |
| 《中国高速公路及城乡公路网地图集》(大字版)共592页,有8幅全国行车规划图、34幅省区公路全图、208幅地级市公路图、476个城市出入图。 ● 实景微缩的彩色立体地貌图 ● 实地调绘核准的地图资料 ● 国家高速公路网新的统一编号及命名 ● 详细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收费站、服务区信息 ● 国道、省道编号和里程 ● 的国道省道县道收费站点 ● 详细的全国加油站分布位置 ● 温馨友情的公路危险路段提示 ● 本省交通信息常用电话 ● 本图内即可方便查阅的里程表 ● 可查阅至村庄的地名 ● 各级各类风景名胜 ● 特别实用的与实地完全相符的476个城市出入图 ● 各大城市地铁、轻轨及站点 ● 中国68条国道里程表 ● 全国主要地名、景点索引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编辑推荐 | |
| ● 该书适合自驾游及卡车司机使用。资料现势性好,表示方法新颖,清晰易读(地图注记符号比同类图集大25%)。 ● 详细性:这是一本目前中国详细的公路网地图集之一,标注了各省区的国家高速公路、省级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道的名称、编号、里程及加 油站;高速公路出入口、服务区、里程桩等道路附属设施,以及详细到村庄的地名和乡村公路。可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出行导向。 ● .独特性: 考虑地形对驾车的影响,本图集表示了34幅省区地形晕渲图,地形的起伏形状,形像直观,方便读者从宏观上判定地形。 鉴于城市快速扩张形成的城市进出口多且变化快,本图集设了476幅全国大中城市的出入图,尤其是范围包括了城市的环城线与周边相连的高速路,极大的方便读者了解整座城市与外围道路的衍接关系,出入自如。 由于目前各级道路上客观存在的收费站点星罗棋布,增加了出行者的交通成本,本图集真实的表示了各收费站的位置,供读者参考,择路而行。友情表示的各道路附属加油站,为你解燃油之急!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最欣赏这套图集的“系统性”和“权威性”。这绝不是几个制图员匆忙拼凑出来的作品,它背后一定有一个庞大而严谨的组织在进行数据采集、核对和最终的呈现。你看那图例的规范性,色彩的运用,以及层次的划分,都达到了国家级标准的严苛要求。每一次我进行长途驾驶前,都会习惯性地将它摊开,与车载导航进行交叉验证。结果发现,在某些复杂路口或者即将进入隧道群的时候,图集提供的宏观地理关系和分层信息,往往比导航的即时提示更加清晰可靠,能让我提前预判路况,做出更安全的驾驶决策。它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信任感,仿佛背后站着一整支由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精英团队在为你保驾护航。这是一种“厚积薄发”的专业力量的体现,让人由衷地敬佩。
评分说实话,我对比过市面上其他几家出版社的公路图集,它们大多侧重于高等级公路,尤其是那些高速公路的连接情况,数据更新也很快,但对于地方路网的描绘,往往草草了事。而这本图集最让我赞叹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城乡公路网”的全面覆盖。我经常需要去一些偏远的县城探访亲友,那些地方往往只有二级公路甚至更差的路况。很多电子地图到了那里就彻底迷失方向,或者干脆显示“无路可走”。可这本图集,从省道、县道,到乡道,甚至一些重要的旅游景区内部道路,都有详尽的绘制。它提供了一种全景式的、不设防的交通视野。这让我对于规划长途旅行时,心里踏实了许多,不再担心错过那些隐藏在深山老林中的“世外桃源”。这种对基础建设的完整记录,体现了极高的编纂难度和专业水准。
评分这本图集,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分量和厚度给镇住了。要知道,现在的地图册子,为了追求便携性,都是越做越薄,信息量也越来越精简。但这本,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它就像一本“诚意之作”,每一页都散发着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对细节的考究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即便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乡间小路,它也清晰地标注了路面材质、限速要求,甚至连一些历史悠久的古道遗址都有提及。我曾经试着在上面寻找一个我童年记忆里的小村庄,起初觉得希望渺茫,结果竟然在某个偏僻的角落被我找到了!这让我感叹,这不仅仅是一本交通工具书,它更像是一部记录中国大地脉络变迁的史诗。对于那些热爱自驾游、热衷于“深度游”的探险家来说,这本大字版的图集无疑是他们后备箱里最可靠的伙伴,那种翻阅纸质地图时,指尖触碰到真实地理信息的满足感,是电子导航永远无法替代的。
评分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热衷于历史地理变迁的研究者来说,这套图集更像是一部珍贵的“时间切片”。我注意到,图集中的很多标注,不仅仅是当前的交通状况,还隐约透露出过去一些重要交通枢纽的演变轨迹。比如,某些老旧的国道虽然现在被高速公路绕开,但在图册中依然被用不同的线型进行了标记,并附有简短的说明。这让我得以追溯这些道路的历史作用和它们在不同时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翻阅的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一代代建设者修筑这些动脉的艰辛。这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工具书的范畴,它具备了一定的文献价值。如果未来中国的路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本图集无疑会成为研究特定历史时期交通版图的宝贵史料,其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我购买这套图集,很大程度上是冲着它的“大字版”这个特点来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晚上窝在沙发上研究路线时,老花镜已经成了我的标配,很多精细的地图小字,看得我眼花缭乱,效率极低。这本图集简直是为我们这代“资深地图爱好者”量身定做的。字号大到什么程度呢?我甚至可以不用戴眼镜,在昏黄的台灯下,轻松地辨认出省界、市界以及那些复杂的互通立交的编号。排版设计上也明显考虑到了阅读的舒适度,图例和符号的说明部分,也做了大量的放大处理,逻辑清晰,一目了然。这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它让我重新找回了那种“阅读地图”的乐趣,而不是被密密麻麻的小点和线条搞得心烦意乱。这真的体现了编纂者对使用者体验的深度关怀,绝非敷衍了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