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冤集录 9787553777955

洗冤集录 978755377795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宋代文献
  • 洗冤集录
  • 法医学
  • 断案
  • 宋代社会
  • 刑侦
  • 明清笔记
  • 历史文献
  • 古代法制
  • 疑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7955
商品编码:29755767742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2-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洗冤集录 作者 ﹝南宋﹞宋慈,徐知三译
定价 37.00元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53777955 出版日期 2017-02-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共五卷五十三节,内容非常丰富,主要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以及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内容,在很多方面都很合乎科学道理。清同治六年,本书传入西方,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对推动世界法医学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编译者对其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并设置相关链接版块,以便读者在了解法医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法医学文化。由此,本书既具有科学的实用性,也具有的文化性特点。

   作者简介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南宋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徐知三,男,45岁,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二十多年来长期致力于图书的编辑工作。先后出版编辑《红黑学新考》《中国人情探究》《别让情感左右了你》《中国古典文学的才子佳人》《走进围城》《高考作文教程》《实用的中学生阅读教程》《你在社交中的缺憾》《酒与中国文化》《从古典诗词中寻觅和谐之美》等几十本书籍。

   目录

目 录

序 ………………………. …………………….009

洗冤集录序………………………………………010

卷之一……………………………………………013

一 条令…………………………………………014

二 检复总说上…………………………………024

三 检复总说下…………………………………028

四 疑难杂说上………………………………….032

卷之二…………………………………………….039

五 疑难杂说下…………………………………040

六 初检………………………………………….045

七 复检………………………………………….046

八 验尸………………………………………….048

九 妇人………………………………………….053

附 小儿尸并胞胎……………………………….055

十 四时变动…………………………………….057

十一 洗罨……………………………………….060

十二 验未埋瘗尸首……………………………..061

十三 验坟内及屋下攒殡尸……………………..063

十四 验坏烂尸…………………………………..064

十五 无凭检验…………………………………..065

十六 白僵死瘁死………………………………..066

卷之三……………………………………………..068

十七 验骨………………………………………..069

十八 论骨脉要害去处…………………………..072

十九 自缢………………………………………..079

二十 被打勒死假作自缢………………………...087

二十一 溺死……………………………………...089

卷之四………………………………………………096

二十二 验他物及手足伤死………………………097

二十三 自刑………………………………………102

二十四 杀伤………………………………………106

二十五 尸首异处…………………………………110

二十六 火死………………………………………111

二十七 汤泼死……………………………………114

二十八 服毒………………………………………115

二十九 病死………………………………………120

三十 针灸死………………………………………123

三十一 劄口词……………………………………124

卷之五………………………………………………126

三十二 验罪囚死…………………………………127

三十三 受杖死……………………………………127

三十四 跌死………………………………………129

三十五 塌压死…………………………………….129

三十六 压塞口鼻死……………………………….131

三十七 硬物瘾痁死……………………………….131

三十八 牛马踏死………………………………….132

三十九 车轮拶死………………………………….133

四十 雷震死……………………………………….134

四十一 虎咬死…………………………………….135

四十二 蛇虫伤死…………………………………136

四十三 酒食醉饱死………………………………137

四十四 筑踏内损死………………………………138

四十五 男子作过死………………………………139

四十六 遗路死……………………………………140

四十七 仰卧停泊赤色…………………………….140

四十八 虫鼠犬伤尸……………………………….141

四十九 发冢……………………………………….142

五十 验邻县尸…………………………………….143

五十一 辟秽方…………………………………….144

五十二 救死方…………………………………….145

五十三 验状说…………………………………….154

   编辑推荐

《洗冤集录》由宋朝法官宋慈所著,是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浓缩了中国古代尸检应遵守的条文、流程、具体操作、真假分辨等司法实践的几乎内容,总结了历代法医的宝贵经验,且在实践中行之有效,从13世纪到19世纪沿用了600多年,成为审判官们必读的法学经典著作,被公认为是世界法学界共同的精神财富,体现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许多方法被现代侦破广泛运用。

编译者对其原典进行了精准的注释和翻译,方便读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古案的方法和手段,增加读者对古籍的认知度和兴趣度,并设置相关链接版块,紧密联系实际,使读者在了解法医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国法医学文化。由此,本书既具有科学的实用性,也具有的文化性特点。

   文摘








   序言

《洗冤集录》,这部署名宋慈的经典法医学著作,穿越了千年时光,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并非现代意义上的侦探小说,也非悬疑推理的虚构故事,而是一部古老而严谨的司法科学文献,是中华民族在处理刑事案件、查明死因、辨别冤屈方面智慧的结晶。 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其系统性和前瞻性。在缺乏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宋慈凭借着超凡的观察力、严密的逻辑思维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将一系列与死亡、验尸、伤痕鉴定等相关的知识条理化、体系化。他不仅记录了大量的案例,更重要的是,他提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验尸方法和判断标准。这些方法,在当时看来无疑是 groundbreaking 的,其中许多原则即使在今日,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洗冤集录》的内容,并非是虚构的案件编织,而是基于真实的司法实践。它详细记载了验尸官在处理尸体时需要遵循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从尸体的初步勘察,到体表伤痕的记录与分析,再到内脏器官的检查,宋慈都给出了极其细致的指导。例如,关于尸体腐败的程度如何判断,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尸体变化规律,他都有深入的阐述。这不仅是为了准确判断死亡时间,更是为了还原事发时的真实场景,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关键线索。 在伤痕鉴定方面,《洗冤集录》更是展现了宋慈精湛的技艺。他能够根据伤口的形状、深浅、创缘的特点,判断凶器的种类、击打的力度和方向,甚至能推断出凶手的体型特征。书中对不同类型伤痕的描述,如刀伤、枪伤、钝器伤、中毒伤等,都十分生动形象,仿佛读者亲临现场,目睹了这些伤痕的形成过程。他对于“死者七窍出血”、“口鼻流血”、“肢体屈伸”、“皮肤青紫”等现象的解释,都力求从科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排除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或是揭示隐藏的真相。 《洗冤集录》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其对冤假错案的警示和纠正。宋慈撰写此书的初衷,便是为了“明辨曲直,以救无辜”。他深知,验尸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生死,关系到司法的公正。因此,他在书中反复强调,验尸官必须秉持公正无私的态度,不能受人蒙蔽,更不能随意揣测。他对一些容易被误解的现象,如“雷震死”、“饿死”、“病死”等,都进行了专门的辨析,指出如何通过细致的检查来区分这些情况与他杀,从而避免无辜者受到牵连。 本书的价值,还体现在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现实的反映。通过《洗冤集录》中的一个个案例,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官场的腐败与无奈、人性的复杂与多变。这些案例虽然是围绕着刑事案件展开,但它们也成为了描绘古代社会生活的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了解当时的法律制度、民俗风情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念。 《洗冤集录》并非一部轻松的读物,它承载着沉重的历史使命。它所讲述的,不是英雄的传奇,也不是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而是关于生死、关于真相、关于公正的严肃探讨。阅读《洗冤集录》,需要我们沉下心来,仔细体味字里行间的智慧与洞察。它或许不会让你在睡前感到轻松愉悦,但一定会让你在掩卷之时,对生命的脆弱、对真相的追寻,以及对公正的渴望,产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它是一部关于“如何看”的书。在古代,眼睛是验尸官最重要的工具。宋慈教会我们,如何用一双锐利的眼睛去观察,用一颗严谨的心去分析。他让我们明白,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关键的信息,每一个现象都可能诉说着不为人知的故事。 它也是一部关于“如何想”的书。在验尸过程中,仅仅有眼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敏锐的头脑。宋慈引导我们,如何运用逻辑推理,如何排除干扰,如何一步步逼近真相。他教导我们,要学会质疑,要学会求证,要学会独立思考。 《洗冤集录》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又饱含力量。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句式,但每一个字都落在了实处,每一个词都饱含深意。这种风格,恰恰体现了宋慈作为一位务实派学者的风范,也使得这本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大为增强。 总而言之,《洗冤集录》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医学著作。它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精湛的验尸技术、深刻的人文关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验尸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智慧、关于公正、关于人性的经典之作。它提醒着我们,在任何时代,对于真相的追求,对于生命的尊重,以及对于公正的坚守,都是永恒的主题。它所蕴含的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激励着人们在各自的领域内,不断探索、不断前行,以求拨开迷雾,迎来光明。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拿起这本书时,我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难懂,毕竟涉及古代的法律和审讯流程,总觉得会有些枯燥。然而,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将那些复杂的知识点巧妙地融入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主线中,读起来毫无压力,反而充满了知识探索的乐趣。每一次谜底的揭开,都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感叹古人的智慧实在令人敬佩。这本书的结构设计得非常巧妙,像一个精密的钟表,所有的齿轮和发条都咬合得天衣无缝,推动着故事向前发展,逻辑链条清晰而坚固,完全禁得起推敲。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深沉的震撼。它不仅仅是关于“谁是凶手”的答案,更多的是对公道与人性的深刻反思。在那个信息闭塞、权力至上的年代,个体如何寻求正义,如何对抗不公,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样本。文字的力量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它能够跨越千年,激起今人心中对于“理”与“法”的敬畏。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令人痛心疾首的冤案时所流露出的那种克制而有力的批判精神,没有浮夸的煽情,只有冷静而有力的事实陈述,这种力量感是任何华丽辞藻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对于喜欢深度阅读和历史细节的朋友来说,这本书简直是宝藏级别的存在。它不像很多现代的快餐读物那样追求刺激和短暂的感官满足,而是提供了一种需要投入心神去品味的厚重感。我喜欢反复咀嚼其中的一些论断和对当时司法流程的描述,每一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视角和更深层的含义。整体的装帧和纸张质感也给人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很符合内容所蕴含的严肃性。如果说阅读是一种修行,那么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心性又被磨砺了一番,变得更加沉稳和审慎,极力推荐给所有对历史探秘和逻辑思辨感兴趣的同道中人。

评分

这份阅读体验是极其酣畅淋漓的,有一种拨开迷雾见青天的畅快感。叙事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紧凑如疾风骤雨,让人屏息凝神,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线索;时而又舒缓下来,留下足够的空间让读者去思考和揣摩那些隐藏在字面之下的深意。我个人认为,这本书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它对“人”的刻画,每个人物都不是扁平化的符号,他们都有自己的动机、挣扎和人性中的光辉与阴影。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还在不断地回放那些精彩的对峙和精妙的推理,仿佛自己也参与到了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求真之旅中。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本“时间胶囊”,一翻开就感觉自己穿越回了那个充满神秘与智慧的时代。作者的笔触细腻入微,对于古代社会的风俗人情、错综复杂的官僚体系,描绘得淋漓尽致。读着读着,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墨香和古旧纸张的味道,那些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案件,在字里行间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控,比如对某个物件的描述,对某个人物微表情的捕捉,都极其到位,让人忍不住想要深究背后的故事。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案件本身,更像是一部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让我对那个年代的生活有了更立体、更真实的认识,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