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 9787544288699 (日)吉田隆嘉-RT

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 9787544288699 (日)吉田隆嘉-R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吉田隆嘉 著
图书标签:
  • 元素周期表
  • 化学
  • 科普
  • 科学
  • 教育
  • 趣味科学
  • 青少年
  • 吉田隆嘉
  • 日本图书
  • 化学元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万卷轩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ISBN:9787544288699
商品编码:29762800035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

定价:45.00元

作者:(日)吉田隆嘉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442886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序 言

章 元素周期表上究竟写了什么?

第二章 通过元素周期表解读宇宙

第三章 不断进行化学反应的人体

第四章 为什么我们能“动”?

第五章 稀土元素并非局外人

第六章 美妙的稀有气体与气体的世界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探秘宇宙的基石:深入浅出解读元素周期表的奥秘 图书名称:《元素探源:构建物质世界的密码本》 图书简介 浩瀚宇宙,万物有形,其本质皆可追溯至最基础的构成单元——元素。人类对这些构成物质世界的“基石”的认知,历经数百年艰辛的探索与智慧的结晶,最终汇聚成一张清晰、富有逻辑的蓝图:元素周期表。本书《元素探源:构建物质世界的密码本》并非仅仅是对周期表上现有元素的机械罗列,而是一次深刻的、由浅入深的文明溯源之旅,旨在揭示元素世界的内在秩序、演化规律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科技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第一部分:元素概念的诞生与早期探索 本书首先将读者带回古代,追溯“元素”概念的哲学起源。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到炼金术士的神秘追求,我们审视了人类早期对物质本源的模糊认知。随后,焦点转向启蒙运动时期,详细阐述了拉瓦锡如何通过严谨的实验,首次科学地定义了“元素”,并将其与化合物区分开来。这一历史性的突破,为后世的系统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将深入探讨18、19世纪早期化学家的工作。例如,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如何为元素的量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早期对不同元素性质的观察记录是如何零散地积累起来的?我们会详细介绍关于原子量测定的早期挑战与重大进展,理解为什么当时的研究者们急切地需要一种组织这些看似孤立的化学实体的有效方式。 第二部分:周期律的发现与门捷列夫的洞察 本书的核心章节将聚焦于元素周期律的伟大发现。我们不会将元素周期表视为理所当然的存在,而是剖析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转折点。读者将跟随几位关键人物的思路——如德贝莱纳的三体学说和纽兰兹的八音律——来体会化学家们在寻找规律时所经历的挫折与灵感迸发的瞬间。 随后,我们将隆重介绍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书将超越教科书式的描述,详细分析门捷列夫构建周期表的思维过程:他如何基于原子量排序,又如何凭借对元素化学性质的深刻直觉,毅然决然地“打乱”既有顺序,为尚未发现的元素预留位置?我们将剖析他大胆预言镓、钪和锗等元素的成功,以及这些预言如何确立了周期表的科学权威性。这一部分将强调科学发现中“逻辑结构”与“大胆假设”的完美结合。 第三部分:原子结构的揭示与周期表的物理学基础 元素周期表是一个化学结构图,但其深层逻辑却根植于物理学。本书将清晰地解释原子内部结构是如何“解释”周期表的。我们将追溯卢瑟福的金箔实验如何描绘出原子的核式结构,以及玻尔的原子模型如何成功地解释了元素的线状光谱。 关键在于电子排布。本书将详细阐述量子力学的兴起,特别是薛定谔方程和波函数的概念,如何精确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的分布。我们将系统地讲解主量子数、角量子数、磁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如何决定了电子壳层和亚层(s, p, d, f轨道)的填充顺序。正是电子的排布规律,直接决定了元素为什么会周期性地展现出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周期表能够有效组织元素群体的根本原因。 第四部分:周期表的结构解析与元素分组的意义 本书将带领读者对现代周期表进行一次彻底的“解码”。我们将不仅仅是指出“碱金属”、“卤素”或“稀有气体”这些名词,而是深入探讨每一族(纵列)和每一周期(横行)背后的深刻含义。 主族元素 (s区与p区): 分析这些元素如何通过最外层电子的得失,展现出最典型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以及它们在有机化学和日常物质构成中的核心作用。 过渡金属 (d区): 探讨这些元素由于内层电子的参与,导致其表现出多样的化合价、显著的颜色和催化活性,以及它们在合金制造和工业催化中的不可替代性。 内过渡金属 (f区,镧系和锕系): 解释这些元素为何被分离出来,以及它们独特的电子结构如何赋予了稀土元素在现代高科技(如磁性材料、激光技术)中的关键地位。 第五部分:超重元素的探索与理论化学的前沿 元素周期表并非“终结的真理”,而是一个持续扩展的框架。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关注20世纪下半叶至今的核物理研究。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粒子加速器,通过核聚变反应,人工合成出那些在自然界中极为罕见或根本不存在的超重元素(如第104号元素以后的元素)。 探讨“稳定岛”的理论预测,以及科学家们如何试图合成出具有稳定原子核的超重元素。这一探索不仅是对现有化学理论的极限检验,也为我们理解原子核的结构和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性质提供了新的窗口。 结语:周期表——理解世界的工具 《元素探源》旨在让读者认识到,元素周期表不仅仅是化学课本上的一个图表,它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巅峰之作,是连接微观粒子世界与宏观物质世界的桥梁。通过这本书,读者将掌握一套系统的思维工具,能够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理解材料科学的进步,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拥有更深刻、更具逻辑性的洞察力。它是一本关于秩序、演变和永恒探索精神的史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打开了我对化学世界的全新认知!以前提到元素周期表,脑海里只有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完全提不起兴趣。但《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却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把这些冰冷的科学概念变得生动有趣,充满探索的魅力。作者吉田隆嘉用一种非常亲切、甚至有点俏皮的语言,将每一个元素都赋予了独特的“性格”和“故事”。比如,钠竟然可以这么“活泼”,遇到水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兴奋得不得了,而它身边那位“沉默寡言”的氯,却是如此的重要,没有它,我们可能连最简单的盐都吃不上。书里大量的插图和图表,不是那种死板的科学插画,而是充满了想象力和艺术感,让我觉得这些元素好像一个个活生生的角色,在舞台上尽情地表演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精彩。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对一些“冷门”元素的解读,像是那些在地球上稀有到几乎看不见的金属,它们在宇宙中的起源,以及在未来的科技发展中可能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些都让我惊叹不已,仿佛真的在跟随作者一起,穿越时空,去探索宇宙的奥秘。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玩一场大型的寻宝游戏,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宝藏,而作者就是那个最了解宝藏秘密的向导。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科学,尤其是化学,需要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而《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吉田隆嘉先生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没有采用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方式,而是以一种平等、好奇的姿态,带领读者一同去探索。书中的很多例子都非常生活化,比如,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手机里的芯片,甚至是天空中的星星,都与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息息相关。作者善于将这些宏大的概念,分解成一个个可以理解的小故事。我尤其喜欢他对于“稀土元素”的描述,它们虽然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却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高性能的磁铁到节能的灯泡,都离不开它们。通过作者的解读,我才明白,原来这些“不起眼”的元素,竟然是我们现代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基石。此外,书中关于元素周期表发展史的介绍也很有意思,那些曾经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们,他们的探索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智慧,这让我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精神的魅力。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座知识的宝库,里面充满了等待我们去发现的惊喜。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惊喜连连”。作为一个对化学一直有些畏惧的普通读者,我原本以为《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会是一本令人望而生畏的学术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吉田隆嘉先生以一种近乎讲故事的口吻,将那些抽象的化学符号和理论,变得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眼前。他没有回避科学的严谨性,但也没有让严谨束缚了趣味。例如,在介绍卤族元素时,作者没有只谈它们的反应活性,而是用诙谐的语言描述了它们与其他元素的“纠葛”,比如氟的“攻击性”有多强,碘又是如何默默地为我们的甲状腺健康做贡献。这种“人格化”的解读方式,让我更容易记住这些元素,也更容易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元素发现史”的梳理,这部分内容让我看到了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气和智慧,也体会到了科学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充满了无数次的尝试和突破。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和奇迹的实验室,每一个实验都充满了未知的乐趣,而我,就是那个最渴望揭开秘密的学生。

评分

我必须说,《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是一本令人耳目一新的科学读物。吉田隆嘉先生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巧妙地将枯燥的科学知识融入到引人入胜的叙述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就爱上了化学。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元素的性质,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元素背后的故事,它们的起源、它们的发现过程、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地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特种”元素的介绍,例如那些在核反应堆中发挥作用的稀有元素,或是那些在生命起源中扮演关键角色的微量元素。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复杂的科学概念解释得清晰明了,并且充满了人文关怀。我甚至觉得,这本书读起来更像是一部关于物质世界的“百科全书”,它不仅满足了我对科学的好奇心,也拓展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边界。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思考,原来我们身边的万事万物,竟然都蕴含着如此奇妙的化学奥秘。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元素周期表”这个主题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吸引人。然而,吉田隆嘉先生的这本《走进奇妙的元素周期表》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串联起复杂的化学概念。例如,作者在介绍过渡金属时,并没有上来就讲电子排布和氧化还原,而是先描述了它们在古代文明中的应用,比如古埃及人如何利用金和银制作精美的饰品,这瞬间就拉近了我和这些抽象概念的距离。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反复强调了元素之间的“关系”,就像人类社会一样,它们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这种“拟人化”的叙述方式,让原本枯燥的化学反应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理解。我甚至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科学普及读物,更像是一部关于宇宙万物起源和演变的史诗。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十分了得,流畅而不失严谨,用词精准,但又不会让人产生距离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走过了一段奇妙的化学之旅,对这个世界的构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物质,产生了全新的敬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