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中华现代汉语词典-全新版 | 出版社: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03-01 |
| 作者:博古今 | 译者: | 开本: 64开 |
| 定价: 45.00 | 页数: | 印次: 5 |
| ISBN号:9787811155716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2 |
依据*新语文规范标准确定字形与读音,收字范围包括《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所收的7000个通用字,以及常见繁体字、异体字与少量具有备查价值的生僻字,共收单字约12000个。参照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重点收录常用词,并酌情收录社会各领域已经习用的新词、新义,总计近50000条。 功能齐全,包括注音、部首、笔画、结构、造字法、五笔编码、释义、词性、例证等多项内容。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用“注意”予以提示。疑难字、词随文加注汉语拼音。
前言 凡例 音节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附录 附录一:我国历代纪元表 附录二:节气表 附录三:现代计量单位表 附录四:标点符号用法 附录五:汉字偏旁名称表 附录六:中国各民族名称一览表 附录七:汉字结构分类表
初次接触这本词典,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写作中的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希望它能提供一些更细微的、关于语境搭配的指导。我期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编辑一样,告诉我某个词用在这里是否“别扭”,或者哪个同义词在情感色彩上更贴切。然而,这本书的篇幅更多地集中在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例句的展示上,这固然是词典的基础功能,但对于追求“文采”和“精准”的深度使用者来说,总觉得少了那么一层“烹饪”的火候。例如,对于一些具有强烈褒贬色彩的形容词,我希望看到更深入的辨析,比如“狡猾”和“机敏”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细微差别,但书中的解释更偏向于中性的定义罗列。这使得它更像是字典(Dictionary)而非详尽的词汇手册(Thesaurus & Usage Guide)。它教会你这个词是什么,但没有深入地指导你如何将这个词用到出神入化、恰到好处的境地。对于想从“会用”到“会写”的跨越者来说,这本词典提供的助力是扎实的,但可能略显“基础”。
评分坦白说,我被这本书的厚度震慑住了,它简直像一块砖头,沉甸甸地宣告着其内容的广博。在查阅一些生僻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时,这本书的表现确实令人满意,它能提供扎实的考证和清晰的演变脉络,体现了编纂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这方面,我必须给予高度评价,它在“存典”和“溯源”方面做得非常到位。但是,这种博大精深在日常的快速检索中却变成了一种负担。如果你只是想在阅读一篇新闻报道时快速确认一个不认识的四字成语的含义,你可能需要花上比预期更长的时间在繁复的释义和层级结构中穿梭。字体排布和行距的处理上,虽然保证了信息的密度,但对于长时间的连续阅读或查找,眼睛的疲劳度相对较高。它更适合在安静的书房里,慢条斯理地进行系统性的学习或研究,而不是作为案头必备、随时可以快速提取信息的“工具”。它的“全面性”是以牺牲一定的“便捷性”为代价的。
评分作为一名中文学习的长期爱好者,我习惯了对不同版本的词典进行横向对比,以期构建一个更全面的语言认知图谱。就这本书而言,我发现它在收录一些特定领域——比如地方俗语、特定行业黑话(如果涉及的话)——的覆盖面上,似乎不如我手头那本侧重于口语化的工具书来得生动和全面。它更像是一个稳健的、官方的、面向“标准书面语”的基石。例如,在解释一些口语中被广泛接受但书面语中可能被视为不规范的表达时,这本书的处理方式通常是较为审慎的,倾向于给出规范性的修正意见,而不是对其存在和流通性进行深入的描述和分析。这使得它在反映现代汉语“活态”发展方面略显保守。它很好地维护了语言的“典范”形象,但对于那些希望了解语言“生态”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寻找更多来自一线语料库的实证性分析来补充。这本词典无疑是标准化的灯塔,但现代汉语的河流太过湍急,仅靠灯塔指引,有时难以完全捕捉到河面上的所有浪花。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纸质手感确实不错,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能感觉到出版社在硬件投入上是下足了功夫的,这点值得肯定。但是,内容方面,我个人感觉,它更像是对现有主流词典内容的“大集结”和“再优化”,而非一次彻底的、颠覆性的“全新”梳理。我尤其关注的是那些在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中快速迭代的词汇,比如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相关的一些新词汇的收录情况和官方界定。遗憾的是,在这方面,我发现它的更新速度似乎稍微滞后了一拍。很多我以为会赫然在列的、已经广泛使用的专业名词,在这本“全新版”中要么找不到,要么就是给出了一个相对保守、略显陈旧的解释。这就让我在使用时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错位感——书名是“现代”,但内容总在提醒我,它似乎更侧重于对“经典现代汉语”的巩固,而不是对“当下正在发生”的语言现象的敏锐捕捉。对于那些需要紧跟时代脉搏的作者或研究者来说,它可能需要与其他更侧重于新词收录的工具书搭配使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说实话,入手纯粹是冲着“中华现代汉语词典”这个名头去的,毕竟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带着一种权威感和厚重感,仿佛能一窥现代汉语的精髓。然而,实际翻阅起来,体验却有点……怎么说呢,就像是走进一座装修豪华但内部结构略显迷宫的图书馆。我原本期待的是那种直击要害、精准定位的权威指引,能迅速帮我厘清那些在日常书写和口语中经常感到模糊的词义边界,特别是那些新出现的网络热词或者专业术语的规范用法。但是,这本书似乎更倾向于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收录,内容详实是肯定的,但对于一个需要快速解决特定疑惑的读者来说,检索的效率并不算高。例如,我试图查找某个特定语境下“内卷”的精确词源和用法演变,发现收录的释义虽然全面,但缺乏针对现代语境的精炼解读,显得有些过于学术化,不够“接地气”。它的排版也需要适应,有些解释的层级划分不是很直观,初次使用者需要花时间去适应其内部的逻辑体系。总体而言,它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愿意倾囊相授,但语速和表达方式需要你投入相当的耐心去理解和消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