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江西河湖大典 | 作者 | 江西省水利廳 |
| 定價 | 108.00元 | 齣版社 | 長江齣版社 |
| ISBN | 9787807089421 | 齣版日期 | 2010-07-01 |
| 字數 | 頁碼 | 581 |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江西河湖大典》收集編纂瞭全省411個條目,將這些河流、湖泊、水庫的自然狀況,開發史和減災史及社會環境狀況反映齣來,其宗旨就是讓人們從總體上瞭解河湖治理與水旱災害的關係,社會發展與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及水環境變化間的關係,以更好地保護與開發水資源。從總體上掌握河湖特性,此《大典》除411個條目的文字內容外,並附有江西省河、湖、庫一覽錶,列條河流一覽錶,列條湖泊一覽錶,列條水庫一覽錶,重要河流、湖泊、水庫示意圖和部分圖片,可謂內涵豐富,文圖並茂,它是廣大讀者瞭解有關江西河流、湖泊、水庫等情況的谘詢大全,也是曆史、地理、水文、水利、水産、交通、航道、旅遊、國土、氣象等部門工作人員的工具書,具有突齣的可讀性和實用性。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序 n前言 n凡例 n鄱陽湖水係 n1 贛江(Ganjiang River) n1.1 日東水庫(Ridong Reservoir) n1.2 龍山水庫(LongshaReservoir) n1.3 湘水(Xiangshui River) n1.3.1 石壁坑水庫(Shibikeng Reservoir) n1.4 濂水(Lianshui River) n1.4.1 大腦河(Danao River) n1.4.1.1 蔡坊水庫(Caifang Reservoir) n1.4.2 龍布河(Longbu River) n1.4.3 桂林河(GuiliRiver) n1.4.4 漁翁埠水庫(Yuwengbu Reservoir) n1.5 西江(Xijiang River) n1.6 梅江(Meijiang River) n1.6.1 團結水庫(Tuanjie Reservoir) n1.6.2 琳池河(Linehi River) n1.6.3 黃陂河(Huangbei River) n1.6.4 會同河(Huitong River) n1.6.5 竹坑水庫(Zhukeng Reservoir) n1.6.6 固厚河(Guhou River) n1.6.7 琴江(Qinjiang River) n1.6.7.1 橫江河(Hengiiang River) n1.6.8 上長洲水庫(Shangchangzhou Reservoir) n1.6.9 留金壩水庫(Liujinba Reservoir) n1.6.10 窯邦河(Yaobang River) n1.7 小溪河(Xiaoxi River) n1.7.1 禾豐河(Hefeng River) n…… n2 撫河 n3 信江 n4 饒河 n5 修水 n6 鄱陽湖 n直入長江河流 n珠江水係 n洞庭湖水係 n附錄 n編後記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作為一名業餘地理愛好者,我一直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中國某個省份水係全貌的權威著作。市麵上很多同類書籍要麼側重於宏觀的流域劃分,要麼局限於某一特定河流的微觀研究。這本書的廣度和深度令人印象深刻。它將江西省內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水庫,甚至包括重要的堤壩和閘口,都納入瞭係統性的考察範圍。尤其值得稱贊的是,它對“江湖關係”的闡述極為透徹,清晰地解釋瞭鄱陽湖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吞吐變化及其對長江水位的影響機製。我花瞭整整一個周末,對照著書中的水係圖譜,在腦海中重構瞭江西的水文網絡,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非常美妙。唯一的遺憾是,可能由於篇幅限製,對於一些偏遠山區的季節性溪流或人工灌溉係統的介紹相對簡略,這些“毛細血管”的細節如果能再豐富一些,這本書的體係性就更臻完美瞭。但瑕不掩瑜,對於任何想要全麵瞭解江西水利傢底的人來說,這本書都是不可或缺的案頭參考書。
評分拿到這套書時,最大的感受是其史料的紮實與考證的嚴謹。作為一部地方典籍,它最核心的價值在於其作為“信史”的可靠性。書中對於曆代的水利工程建設,特彆是曆次大規模的河道治理和圍墾運動的記載,都非常審慎和客觀。它沒有迴避曆史上的失誤和巨大的社會代價,而是力求還原事件的全貌。例如,在論述某一時期為瞭農業開墾而犧牲濕地麵積時,它引用瞭多方檔案和奏摺,對比瞭不同官員的論證過程,使得讀者能夠理解當時決策的復雜性,而非簡單地進行道德審判。這種多維度的史料交叉比對,體現瞭編纂團隊極高的專業素養。唯一的“美中不足”在於,由於其權威性和全麵性的追求,全書的閱讀節奏偏慢,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曆史耐心和專注度。對於隻想輕鬆瞭解江西水文概況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跳著閱讀關鍵章節。但若目標是深入研究江西水係變遷的曆史軌跡,那麼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幾乎是無法替代的基石。
評分我以一個關注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角度來評價這本書的價值。很多官方誌書往往忽略瞭那些依水而生的、逐漸消亡的民間文化形態。這本書卻做到瞭難能可貴地記錄。書中對某些湖泊邊獨特的漁歌、特定水域的祭祀儀式,以及與治水相關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都有著細緻入微的采集和整理。這些口頭傳承的“活化石”信息,通過文字得以定格,這對於文化人類學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水患記憶”的部分,它沒有采用現代工程學的語言來描述災害,而是轉述瞭古人如何麵對洪澇的恐懼、團結和重建過程中的民間智慧,那份敬畏與韌性,讀來令人動容。雖然編輯在引用這些民間故事時,對原始語境的轉述有時顯得略為“學術化”,削弱瞭些許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但這或許是將其納入典籍必須付齣的代價吧。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充滿泥土芬芳和人文關懷的著作。
評分我對這類地方誌性質的書籍通常持謹慎態度,很多時候它們過於側重羅列枯燥的數據和行政區劃的更迭,讀起來如同枯燥的年鑒。然而,這本《大典》的敘事手法卻齣人意料地引人入勝。它沒有停留在“某河發源於何處,流經哪些縣市”的層麵,而是深入挖掘瞭每一條重要水係與當地社會經濟的互動關係。比如,書中對贛江流域航運史的梳理,不僅提到瞭漕運的興衰,還詳細描述瞭槳手們的行船技巧和水上生活習俗,那種細節的描摹,讓人聯想到波濤洶湧中的艱辛與智慧。我特彆欣賞它對“人與自然”這種動態平衡的探討,很多段落都在反思曆史上的過度開發對水生態造成的不可逆影響,這種批判性的視角,讓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頌揚錄”,更像是一部警世恒言。盡管個彆章節的地理信息描述略顯冗長,但我認為這些鋪墊是必要的,它們構築瞭一個宏大的水文地理框架,使得後續的人文故事得以紮根。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地理科學、社會曆史和地方風俗融為一爐,達到瞭相當高的綜閤水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相當考究,封麵采用瞭沉穩的墨綠色,配以燙金的字體,拿在手裏頗有分量感。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但翻開後發現,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大量的地圖、曆史圖片和手繪插圖穿插其中,極大地降低瞭閱讀門檻。尤其是那些老照片,清晰度很高,仿佛能透過紙張看到當年那條河流的潮起潮落,那種曆史的厚重感撲麵而來。作者顯然在資料搜集上下瞭苦功,引用的文獻和地方誌非常詳盡,但又不失生動。比如,書中對某些河流流域特定時期漁業變遷的描述,不僅有數據支撐,還穿插瞭當地漁民的口述曆史,讀起來既有科學的嚴謹性,又有文學的溫度。對於我這樣一個對地域文化和水係曆史感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它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得以窺見江西這片土地是如何被水脈塑造和滋養的。不過,我個人希望能有更多的彩色照片來展現當代河湖的自然風貌,畢竟曆史的印記固然重要,現代的生態保護成就也同樣值得記錄和贊美。整體而言,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工具書與人文讀物相結閤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