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元游四川 9787113234515

零元游四川 978711323451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亲历者》编辑部 著
图书标签:
  • 四川
  • 旅游
  • 攻略
  • 免费
  • 穷游
  • 自驾游
  • 美食
  • 文化
  • 景点
  • 休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9787113234515
商品编码:29834319979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零元游四川 作者 《亲历者》编辑部
定价 48.00元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ISBN 9787113234515 出版日期 2018-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零元游四川》是一本少花钱多体验的四川穷游宝典。全书从旅游是一种享受和见识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四川的免费景点,包括城镇、海滩、闹市、公园、建筑等,旨在让读者们不花门票钱就能贴近四川人的生活文化,达到边游览、边学习的旅游状态。

   作者简介
《亲历者》编辑部是一个由多位有丰富旅行经验、长期编写旅游类图书的专职作者,以及一批热爱行走、热爱文字的撰稿人组成的专业编写团队,曾编写过“Follow Me系列”“Let's Go系列”等一批深受读者好评的旅游类书籍。

   目录

导读·不用门票也能High·

016 不要门票的地方到底有多好

018 零元游四川TOP 榜

018 古蜀古香的街巷

021 陌上花开等君来

024 天府之国的静谧古镇

028 参观特色博物馆

031 遗落世间的明珠

Part1 ·成都·

034 无需门票 体验成都“心”玩法

034 看不尽的秀木与花海

035 免费而热闹的节庆活动

036 图书馆免费借阅

037 零元体验书海无涯

039 零元游成都

039 锦里古街

040 望江楼公园开放区

040 永康森林公园

041 春熙路

041 天府广场

042 大慈寺

042 黄龙溪古镇

043 大林梨花沟

043 琴台路

044 文化公园

044 浣花溪公园

045 送仙桥古玩市场

045 四川博物院

046 百花潭公园

046 巴金文学院

047 望丛祠

047 三道堰

048 凤凰湖湿地公园

048 平乐古镇

049 南宝山

049 崇州文庙

050 元通古镇

050 天国山

051 乌木艺术博物馆

051 白岩寺

052 安仁古镇

052 白鹿镇

053 九峰山

053 三岔湖

054 朝阳湖

054 蒲江樱桃山风景区

055 槽渔滩景区

055 柳江古镇

056 黑龙滩风景区

056 梅湾湖

057 赤城湖

057 高峰山

058 龙凤古镇

059 金华山

059 卧龙山公园

034 成都旅游资讯

060 交通

061 美食

064 购物

065 娱乐

Part2 ·川南·

066 无需门票 体验川南“心”玩法

066 免费而热闹的节庆活动

067 博物馆免费逛

068 免费感受酒文化

069 零元游川南

069 巨型睡佛

070 嘉州绿心公园

070 嘉定坊

071 乐山金鹰山庄

071 罗城古镇

072 峨秀湖

072 大瓦山

073 木城桫椤沟

073 妙观寺

074 彩灯公园

074 江姐故居

075 自贡盐都植物园

075 仙市古镇

076 福宝古镇

076 尧坝古镇

077 合江笔架山

077 杨桥湖旅游度假风景区

078 张坝桂圆林

078 玉龙湖

079 龙马潭公园

079 石洞花博园

080 太平古镇

080 画稿溪自然保护区

081 凤凰湖

081 普照山

082 李庄古镇

082 翠屏山公园

083 白塔山

083 龙华古镇

084 流杯池公园

084 天池公园

085 内江人民公园

085 西林寺

086 古宇湖风景区

086 俩母山

087 骑龙坳

087 罗泉古镇

088 铁佛古镇

088 宁国寺

089 川南旅游资讯

089 交通

090 美食

092 购物

093 娱乐

Part3 ·川东·

094 无需门票 体验川东“心”玩法

094 来一场免费的红色旅游

096 免费而热闹的节庆活动

097 零元游川东

097 空山国家森林公园

098 诺水河风景区

098 恩阳古镇

099 南龛景区

099 望王山

100 镇龙山国家森林公园

100 佛头山森林公园

101 达州博物馆

101 达州人民公园

102 达州凤凰山

102 清河古镇

103 肖溪古镇

103 思源广场

104 北辰湖公园

104 邓故里旅游区

105 广安蜜梨度假村

105 银鼎山

106 龙女湖旅游区

106 沿口古镇

107 印山公园

107 顾县古镇

108 广安白塔

108 金城山森林公园

109 蓬安白云山

109 嘉陵桑梓

110 蓬安龙角山

110 南充北湖公园

111 张澜纪念馆

111 周子古镇

112 故里琳琅山景区

112 张思德纪念馆

113 西月湖公园

114 滕王阁公园

114 老观古镇

115 禹迹山

116 川东旅游资讯

116 交通

117 美食

119 购物

120 娱乐

Part4 ·川北·122-149

Part5 ·阿坝·150-176

Part6 ·甘孜·178-196

Part7 ·凉山·198-215

Part8 ·四川旅游信息·218-222


   编辑推荐
铁道社零元游系列旅游书具有以下特点:
★私房四川 200 免费景点大放送
★深入解读 探索当地人爱去的纯净天地
★独特风景 感受体验式旅行的魅力★出行无忧 特色美食、深度娱乐、实用交通助你游一本让你自在出游的四川穷游宝典

   文摘




   序言

蜀道纵横:一场深入川渝腹地的文化寻踪之旅 这是一部关于探寻巴蜀大地独特魅力的深度游记,它不局限于表面的景点打卡,而是试图深入挖掘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活的市井风情以及令人垂涎的美食密码。本书将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别样的旅程,穿越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感受三国遗韵的沧桑变迁,品味麻辣鲜香的川菜精髓,领略川剧变脸的艺术魅力,更将触及隐藏在街头巷尾、山野田间的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与传说。 第一章:锦官城遗韵——成都,不止于悠闲 成都,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承载着“天府之国”的美誉,也孕育着独特的休闲文化。本书将从一个“慢”的角度切入,带领读者走进那些并非最热门,却最能体现成都生活精髓的地方。 探访古街巷,触摸历史的脉络: 告别熙熙攘攘的宽窄巷子,我们将潜入更深处的街区。从青石板路上的斑驳印记,到雕梁画栋的老宅院落,每一处都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们将寻访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名人故居,了解他们与这座城市的情感羁绊;穿梭于老茶馆,倾听当地人悠闲的交谈,感受岁月静好的氛围。这里将提及隐藏在市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或许是打铁铺的老匠人,或许是剪纸艺人,他们的技艺凝聚着一代代人的心血,是这座城市活着的文化记忆。 寻味地道成都,舌尖上的博物馆: 成都的美食闻名遐迩,但其精髓远不止火锅与串串。我们将深入腹地,寻找那些传承了数代的川菜老馆,探究其复杂的调味艺术,品尝那些在家庭餐桌上才能尝到的家常美味。从清淡鲜美的鸡豆花,到香辣过瘾的麻婆豆腐,每一道菜肴都蕴含着独特的烹饪哲学。我们将采访当地的烹饪大师,了解他们对川菜“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理解与传承。本书还会带领读者走进成都的菜市场,观察当地人如何挑选最新鲜的食材,感受他们对食物的热爱与尊重。 艺术的触角,川剧的灵魂与现代的碰撞: 川剧,这门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在本章中将不再仅仅是惊艳的变脸。我们将走访川剧院,观看一场原汁原味的演出,感受其唱念做打的精妙,体会其中蕴含的喜怒哀乐。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尝试去理解川剧的精髓,它如何反映市民的生活,如何承载历史的情感。本书还将关注川剧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那些年轻的艺术家们如何将传统与现代音乐、舞蹈、戏剧元素融合,赋予川剧新的生命力。 闲适的生活哲学,从公园到茶馆: 成都人的闲适并非空穴来风。我们将深入城市的公园,观察人们如何在这里悠然自得地打牌、喝茶、聊天,感受这种融入生活的社交方式。走进那些不为人知的街边茶馆,点上一杯盖碗茶,配上一碟瓜子,静静地观察形形色色的人们,体会成都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这里还会讲述一些关于茶馆里发生的有趣故事,展现普通市民的生活百态。 第二章:三国风云录——川中历史的回响 四川,这片沃土,曾是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舞台。从刘备的兴复汉室,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再到关羽、张飞的忠义勇武,英雄辈出的年代至今仍在这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武侯祠的沉思,智慧与忠诚的永恒: 诸葛亮,这位智慧的化身,其精神至今仍影响着这片土地。我们将走进成都武侯祠,不仅仅是瞻仰刘备、诸葛亮的塑像,更要细细品味祠内的碑刻、楹联,从中解读出三国时期的历史风云和英雄气概。本书将深入探讨诸葛亮的治国理念、军事策略,以及他对蜀汉政权的贡献,并将其与现代的管理智慧进行一些有趣的对比。 古战场遗迹,触摸历史的温度: 除了著名的武侯祠,四川还有许多三国时期的古战场遗址。我们将探访那些相对冷门的遗迹,例如张飞庙、关羽庙,以及一些三国时期重要的城池遗址。在这里,我们将试图还原历史的场景,想象当年的金戈铁马、战火纷飞,感受历史的厚重感。本书将引用历史文献和民间传说,为读者勾勒出更加生动的三国画卷。 三国文化在民间,传承与变迁: 三国故事早已深入四川的民间文化。我们将探访一些依旧保留着三国时期传统习俗的村落,了解当地人如何纪念三国英雄,他们的祭祀仪式、节日活动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本书还将关注三国文化在现代川剧、评书、小说等艺术形式中的体现,展现其强大的生命力。 三国人物的另一面,平凡的英雄故事: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之外,本书将着力挖掘一些三国人物鲜为人知的“凡人”故事,例如他们的生活习惯、亲情友情,甚至是他们的失败与遗憾。这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些历史人物更加真实、立体的形象,而非仅仅是教科书上的符号。 第三章:山水间的秘境——峨眉、乐山与藏羌风情 四川的自然风光同样令人神往,而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更是将自然奇观与人文价值完美结合的典范。同时,川西地区独特的藏羌民族文化,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峨眉山的禅意与灵秀: 峨眉山,集佛、秀、奇、险于一身。我们将不仅仅是攀登金顶,而是深入山脉,探寻那些隐匿在山林中的古寺,例如万年寺、报国寺,了解佛教文化如何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本书将重点介绍峨眉山独特的动植物资源,以及那些关于峨眉山传说与神话故事,例如白娘子的传说。我们将尝试从一个“朝圣者”的角度,去感受峨眉山的宁静与庄严。 乐山大佛的宏伟与沧桑: 乐山大佛,这座依山凿就的巨型佛像,是古代人民智慧与信仰的结晶。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欣赏大佛的雄伟,并深入了解其建造的历史背景、技术难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风水、治水等方面的民间解读。本书还将关注大佛周边的历史遗迹,例如凌云寺,以及关于大佛的各种传说故事。 藏羌走廊的独特魅力: 川西地区,是藏族和羌族文化的交汇地。我们将走进这些民族聚居的村落,体验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建筑风格、服饰文化和宗教信仰。本书将深入了解藏区的唐卡艺术、锅庄舞,以及羌族的碉楼建筑、刺绣工艺,并尝试去理解这些文化符号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我们将采访当地的居民,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热情与淳朴。 川西高原的壮美风光,与心灵的对话: 除了人文景观,本书还会展现川西高原壮丽的自然风光,例如雪山、草原、湖泊。我们将描述那些在高原上才能感受到的纯净空气、璀璨星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部分内容将侧重于描绘一种“在路上”的感受,一种在广阔天地中寻找自我、与心灵对话的体验。 第四章:巴蜀之声——市井百态与民俗风情 除了名山大川和历史古迹,真正构成巴蜀魅力的,是那些活生生的市井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成都以外的惊喜: 本章将带领读者走出成都,去探访四川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和古镇,例如阆中古城、宜宾、自贡等。我们将关注这些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以及市井生活。例如,自贡的盐业历史、贡井区的盐业遗址,阆中古城的千年古城风貌,宜宾的酒文化传承等。我们将通过观察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感受不同地域的独特韵味。 民间技艺的传承,指尖上的活态文化: 四川的民间技艺丰富多样,本书将深入挖掘这些鲜为人知的手艺。例如,蜀绣的精美绝伦,竹编技艺的巧妙,剪纸艺术的传承,以及一些地方性的传统手工艺。我们将采访这些技艺的传承人,了解他们的创作过程,感受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热爱。 节庆的狂欢,文化的盛宴: 本章将聚焦四川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一些地方性的特色节日。我们将描绘当地人民如何庆祝这些节日,他们的习俗、仪式、食物有何不同。例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元宵节的花灯,以及端午节的赛龙舟等。这些节日活动不仅是娱乐,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民俗故事的魅力,口耳相传的智慧: 四川民间流传着无数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蕴含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智慧、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本书将收集和讲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故事,例如关于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民间演绎、地方特色的寓言故事等。这些故事能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四川人民的精神世界。 结语:川渝大地,永恒的探索 本书的最后一章将是对整个四川之行的总结与升华。它将强调巴蜀文化并非静止不变,而是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作者将表达一种持续探索的热情,鼓励读者亲自踏上这片土地,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零元游四川”体验。这并非一场简单的观光,而是一次与历史对话、与文化共鸣、与生活交流的深刻旅程。它提醒我们,真正的价值往往隐藏在不经意间,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脚步去丈量,用灵魂去体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了烟火气和真诚。完全没有那种矫揉造作的“文学腔”,读起来非常接地气,仿佛身边就坐着一位热情好客的四川本地朋友在给你“安利”他的家乡。他用词大胆而生动,比如形容某地的小吃“辣得人魂飞魄散,却又让人欲罢不能”,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反而精准地抓住了那种矛盾又迷恋的复杂情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尴尬或意料之外的突发事件时的幽默感。比如,他毫不避讳地记录了自己迷路时的窘态,或是因为语言不通闹出的笑话,这些真实的小插曲,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乐趣,也极大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这种“去精英化”的叙事策略,让人感到安全和放松,相信即便是最“菜”的旅行新手,也能从中汲取勇气。而且,作者对地方方言和俚语的运用恰到好处,既增添了地方特色,又通过上下文解释得非常清晰,让人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隐约领略到了巴蜀文化的独特韵味。这种在幽默与实用之间拿捏得当的平衡感,是很难得的。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待旅行的独特视角和深刻反思。他不仅仅是一个走马观花的记录者,更像是一个文化探索者。在描述那些著名的历史遗迹时,他没有停留在对宏大叙事的堆砌上,而是巧妙地将个人的感悟和对当地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融入其中。比如,当他描绘一座古老寺庙的飞檐翘角时,他联想到的不是建筑学的知识,而是千百年来在此祈福的众生相,那种对时间和人生的哲学思考,瞬间提升了阅读的深度。再比如,在讲述攀登某座名山的过程时,与其描绘风景的壮丽,他更着墨于攀登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那种与自我对话、战胜疲惫的瞬间,读来令人动容。这种“向内求索”的叙事方式,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旅游指南,有了一种文学作品的韵味。我甚至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一份关于“如何与世界相处”的随笔来阅读。它教会我的,不是如何到达某个地点,而是如何用心去感受旅途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如何从行走中获得心灵的滋养。这种对生活和旅行本质的探讨,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缺乏的,也正是我愿意一读再读的原因。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确实很吸引人,封面的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旅行气息。拿到手里的时候,我就感觉自己仿佛已经踏上了那片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土地。内页的纸张质感也很不错,印刷清晰,排版布局合理,读起来非常舒适。特别是那些穿插其中的手绘插图,笔触细腻,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让文字不再是枯燥的描述,而是有了鲜活的画面感。我特别喜欢作者在介绍每一个景点时的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没有那种刻板的导游词腔调,更像是老朋友在分享自己的私藏秘籍。比如,他对那些隐藏在小巷深处的苍蝇馆子的描写,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每一个细节,从老板娘的热情招呼到菜品的色香味,都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恨不得立刻买机票飞过去亲自探访一番。而且,这本书在实用信息方面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不同季节的着装建议、当地的交通攻略,都考虑得非常周全,看得出作者在出发前做了大量的功课。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对于初次踏足四川的游客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能省去很多摸索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做到说走就走的潇洒。

评分

我不得不提一下这本书在展现四川人文多样性方面的努力。很多人提到四川,第一反应就是大熊猫和火锅,但这本书显然挖掘得更深。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介绍那些相对小众、但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他笔下的藏区风情,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介绍,而是充满了对当地习俗、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尊重与好奇。他描述了转经筒旁虔诚的信徒,描绘了高原上阳光下晒制的酥油茶的独特香气,这种沉浸式的描写,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雪域高原,感受到了那种与世隔绝的宁静与力量。同样,在描述川西的古镇时,他也没有仅仅停留在建筑的古老,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古镇中仍在坚守传统手工艺的匠人故事。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老木匠手上布满的茧子,描绘出织布机上跳跃的色彩,这些活生生的个体故事,比任何宏大的历史叙事都更能打动人心,让人体会到文化传承的不易与珍贵。这种对“人”和“生活”的关注,让这本书的维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再局限于旅游景点打卡。

评分

从排版和细节来看,这本书明显是精心策划和制作的,体现了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我特别留意到,在讲述一些需要实地考察的路线时,作者会用非常清晰的图示来辅助说明,比如某段山路的弯道分布或者某个村庄的方位指引,这些图示的简洁和准确性,远胜于一些纯文字的描述。此外,书中对当地美食的介绍,简直就是一本微型的“味觉地图”。它不仅列举了菜名,还细致地分析了主要香料的配比和烹饪的火候要求,这对于热爱美食并希望自己尝试制作的读者来说,是巨大的福利。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环保和文明旅游的倡导,不是那种生硬的说教,而是融入在日常的游记叙述中。比如,作者会不经意地提到自己如何妥善处理垃圾,如何尊重当地的禁忌,这些潜移默化的引导,让读者在享受旅行乐趣的同时,也能提升自己的责任感。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次全方位的、体贴入微的四川之旅,无论是准备出发,还是只是想在家中“云游”,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启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