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技术与应用电路(第2版)

LED照明技术与应用电路(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志敏,纪爱华 著
图书标签:
  • LED照明
  • LED技术
  • 照明电路
  • 电子技术
  • 应用电路
  • 照明设计
  • 第二版
  • 电力电子
  • 照明工程
  • 半导体照明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炫丽之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188060
商品编码:2986681400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3-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LED照明技术与应用电路(第2版)

定价:45.00元

作者:周志敏,纪爱华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2118806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结合我国绿色照明工程计划,以LED照明技术和LED照明实用电路为核心内容,结合目前外LED技术发展动态,全面系统地阐述了LED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全书共5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照明基础知识、LED固态光源、大功率LED驱动电路、大功率LED应用电路、LED照明灯具及设计等内容。本书题材新颖实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字通俗,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是从事LED照明设计和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读物。

目录


章 照明基础知识 1.1 光的基础知识 1.1.1 光的特性 1.1.2 光的质量 1.2 光源 1.2.1 电光源 1.2.2 固体发光光源 1.3 照明灯具 1.4 LED绿色照明工程第2章 LED固态光源 2.1 LED的发光原理及主要参数 2.1.1 LED的发光原理及发光效率 2.1.2 LED的主要参数与特性 2.2 白光LED基础知识 2.2.1 白光LED的发展与特点 2.2.2 白光LED的实现方法 2.3 大功率白光LED的结构与特性 2.3.1 大功率白光LED的结构特点 2.3.2 照明用白光LED 2.4 大功率白光LED的散热及封装 2.4.1 大功率白光LED的散热 2.4.2 大功率白光LED的封装第3章 大功率LED驱动电路 3.1 LED驱动技术 3.1.1 LED驱动方案 3.1.2 LED与驱动器的匹配 3.2 白光HILED驱动电路 3.2.1 白光HILED 3.2.2 HILED驱动器具备的要素 3.2.3 白光HILED驱动电路 3.2.4 白光HILED驱动电路设计 3.2.5 HILED驱动器的优化设计 3.2.6 超低电压大功率LED恒流驱动器 3.3 交流驱动LED前级电路 3.3.1 EMI的滤波器 3.3.2 整流技术 3.3.3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第4章 大功率LED应用电路 4.1 大功率LED恒流驱动器 4.1.1 基于MAX16802的LED恒流驱动器 4.1.2 基于LM3402的LED驱动器 4.1.3 基于MAX16800高压、可调恒流LED驱动器 4.1.4 基于NCP101X的LuxeonStar LED驱动器 4.1.5 基于HV991X大功率LED驱动器 4.1.6 基于LT3474大功率LED驱动器 4.1.7 基于DD311/DD312单通道大功率LED恒流驱动器 4.1.8 基于PT4107的LED 驱动器 4.1.9 基于XLT604大功率LED驱动器 4.1.10 基于AP3706隔离式AC/DC LED驱动器 4.1.11 基于LTC3490的白光LED驱动器 4.1.12 基于PAM2842的LED驱动器 4.1.13 基于LT3478和LT34781高调光比LED驱动器 4.1.14 基于HA22004P高压LED恒流源驱动器 4.1.15 基于SP6648的手电筒LED驱动器 4.2 基于单片开关电源的LED驱动器 4.2.1 基于LinkSwitchTN系列器件LED驱动器 4.2.2 基于TOPSwitchGX系列器件LED驱动器 4.2.3 基于TinySwitchⅢ系列器件LED驱动器第5章 LED照明灯具及设计 5.1 LED照明灯具及结构 5.1.1 LED照明灯具 5.1.2 LED照明灯具结构 5.2 LED灯具设计 5.2.1 LED灯具设计程序 5.2.2 LED道路照明灯具设计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现代智能家居与节能生活指南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我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未停歇。从舒适的居住环境到高效便捷的日常操作,再到对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智能家居和节能理念已成为当下乃至未来生活的主旋律。本书旨在为广大读者,无论是对科技充满好奇的普通爱好者,还是致力于家居升级的业主,亦或是追求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实践者,提供一份全面、深入且实用的现代智能家居与节能生活指南。 第一章:智能家居的核心——互联与感知 本章将深入探讨智能家居的基石——物联网(IoT)技术。我们将从概念入手,层层剖析物联网如何将家居中的各种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互通与共享。内容将涵盖: 物联网的定义与演进: 从最初的M2M(Machine-to-Machine)通信,到如今广泛应用的大数据、云计算,揭示物联网技术的成长历程及其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关键作用。 核心通信协议解析: 深入介绍Wi-Fi、蓝牙、Zigbee、Z-Wave等主流的智能家居通信协议,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优劣势以及适用的场景。读者将了解到这些协议如何确保设备间的稳定、高效和安全的通信。 传感器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各类智能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温度、湿度、光照、人体移动、门窗开启、气体泄漏等传感器。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传感器如何实时感知环境变化,并将其转化为数据,为智能家居的自动化控制提供依据。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如何联动空调和新风系统,实现室内环境的智能调节;人体移动传感器如何实现人来灯亮、人走灯灭,达到节能的目的。 边缘计算与云平台: 探讨边缘计算在智能家居中的角色,例如本地化数据处理、提升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同时,介绍云平台如何汇聚、存储和分析海量数据,实现远程控制、智能决策以及更高级的功能。 第二章:打造个性化智能空间——智能照明与环境控制 光线是影响我们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章将聚焦智能照明,以及它如何与环境控制系统联动,共同营造舒适、节能且富有情调的居住空间。 智能照明的革命: 色彩与色温的智慧调节: 深入探讨不同色温(如暖白、自然白、冷白)对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我们将介绍如何通过智能灯具实现根据一天中不同时段(如早晨的活力唤醒、夜晚的助眠模式)自动调节色温,以及根据不同场景(如阅读、观影、聚会)定制个性化的灯光效果。 亮度与色度的精细控制: 讲解如何通过智能调光技术,根据室内外光照强度自动调整灯光亮度,实现“日光跟随”功能,既节省能源,又能提供最舒适的视觉体验。此外,还将介绍如何通过智能调色技术,实现上亿种色彩的变换,为家居空间增添无限创意。 智能灯具的种类与选购: 详细介绍智能灯泡、智能灯带、智能吸顶灯、智能射灯等各类智能照明产品,分析它们的安装方式、兼容性、控制方式(如手机App、语音助手、智能面板)以及选购时的注意事项。 情景模式与联动: 重点讲解如何设置和创建丰富多样的灯光情景模式,例如“回家模式”(一键开启迎接灯光)、“离家模式”(关闭所有灯光)、“观影模式”(营造电影院氛围)等。我们将演示如何将这些灯光模式与窗帘、空调、背景音乐等设备联动,打造全方位的智能场景体验。 舒适环境的智能管家: 智能温湿度控制: 详细介绍智能恒温器、智能空调、智能加湿器、智能除湿器等设备如何协同工作,根据预设的温度、湿度范围,以及天气预报信息,自动调节室内温湿度,保持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与净化: 介绍智能空气检测仪和智能空气净化器如何联动,实时监测PM2.5、甲醛、VOCs等空气污染物浓度。当空气质量下降时,空气净化器将自动启动,并根据监测数据调整净化模式,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新风系统与智能通风: 探讨智能新风系统如何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智能交换,有效去除室内污浊空气,引入新鲜氧气,同时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我们将讲解其与传感器、环境监测设备的联动机制。 第三章:安全与便捷的守护者——智能安防与便捷生活 智能家居不仅仅是舒适与节能,更在于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前所未有的便利。本章将聚焦智能安防系统,以及一系列提升生活品质的智能便捷设备。 全方位的智能安防体系: 智能门锁与门禁系统: 详细介绍指纹、密码、刷卡、人脸识别、远程App等多种开锁方式,以及它们在家庭安全中的优势。探讨智能门禁系统如何实现访客管理、远程可视对讲、异常情况告警等功能。 智能监控摄像头与入侵检测: 介绍高清智能摄像头如何实现24小时监控、移动侦测、人形识别、夜视功能。我们将阐述其与警报系统、手机App的联动,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将立即推送警报信息,并自动录制视频。 智能烟雾、燃气、水浸传感器: 讲解这些传感器在火灾、燃气泄漏、漏水等突发事故中的预警作用。我们将演示它们如何触发声光报警,并通过App向用户发送紧急通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紧急呼叫与远程协助: 介绍集成的紧急呼叫按钮,以及老年人或独居人士可能需要的远程照看和健康监测功能,为家庭成员提供额外的安全保障。 让生活更轻松的智能助手: 智能音箱与语音控制: 深入探讨智能音箱如何成为智能家居的“大脑”,通过自然语言识别,实现对家中各类设备的语音控制,如“打开客厅的灯”、“把空调调到25度”、“播放音乐”等。 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 介绍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智能烤箱、智能扫地机器人等各类智能家电,以及它们如何通过App或语音助手进行远程操控、预约定时、模式选择等。 智能窗帘与遮阳系统: 讲解智能窗帘如何根据日照强度、起床时间或观影需求自动开合,实现节能与舒适并存。 智能插座与定时控制: 介绍智能插座如何让普通家电“智能化”,实现远程开关、定时任务、电量统计等功能,有效管理用电。 第四章:节能环保的智慧实践 智能家居的普及,不仅带来了便利,更肩负着节能减排的社会责任。本章将从节能的角度,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打造绿色、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能源消耗的智慧监测与管理: 智能电表与能耗分析: 介绍智能电表如何实时监测家庭用电量,并通过App提供详细的能耗报告,帮助用户了解哪些设备是“耗电大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节能改进。 峰谷电价的优化利用: 探讨如何通过智能设备,在电价较低的非高峰时段(如夜间)进行充电、洗衣、热水器加热等,显著降低能源成本。 离网与并网储能解决方案: 介绍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储能系统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与智能电网配合,实现能源的自给自足和余电上网。 绿色建筑理念与智能家居结合: 被动式节能设计: 简单介绍隔热材料、自然通风、采光设计等被动式节能技术,以及智能系统如何与之协同工作,最大化节能效果。 智能遮阳与隔热: 再次强调智能窗帘、遮阳篷等设备在夏季隔热、冬季保温方面的作用。 节水智能管理: 介绍智能水表、智能水阀等如何监测用水量,并提供漏水预警,以及如何通过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情况,精确控制花园浇水量。 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倡导: 智能垃圾分类助手: 展望未来智能垃圾桶如何辅助用户进行垃圾分类,提升回收效率。 低碳出行与智能家居联动: 探讨智能汽车充电桩与家庭能源管理系统的结合,优化充电策略。 第五章:智能家居的未来展望与实践建议 本章将对智能家居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为读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和构建自己的智能生活。 人工智能(AI)在智能家居中的深度融合: 探讨AI如何让智能家居系统更加“懂你”,具备更强的学习能力、预测能力和主动服务能力,例如根据用户的习惯自动调整家居环境,甚至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 全屋智能与无感智能: 展望未来的智能家居将更加注重无缝衔接和用户体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屋智能”,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 5G与Wi-Fi 6E等新技术的赋能: 分析这些新技术如何为智能家居提供更快的网速、更低的延迟和更广泛的连接能力,为更复杂的智能场景提供支撑。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强调在享受智能生活的同时,保护个人数据安全和隐私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防护措施。 从基础开始,循序渐进: 为初学者提供切实可行的入门建议,例如从智能音箱、智能插座、智能照明等简单易用的设备开始,逐步扩展智能家居的覆盖范围。 兼容性与生态系统选择: 指导读者如何选择兼容性好的智能家居平台和生态系统,避免设备间的“信息孤岛”。 DIY与专业安装的权衡: 分析自行安装与聘请专业人士的优缺点,帮助读者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本书旨在成为您踏入智能生活、拥抱节能理念的得力助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丰富的实例,我们希望帮助您构建一个更智能、更舒适、更安全、更环保的居住空间,让科技真正服务于您的美好生活。

用户评价

评分

值得称赞的是,这本书在LED照明的智能化控制方面,也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的发展,LED照明的智能化控制越来越重要。本书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单片机、FPGA等微控制器来实现LED的亮度、色温、乃至颜色的调节,以及如何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实现远程控制和组网。书中还探讨了一些高级的控制策略,例如光感、人感联动控制,以及与声控、APP控制的集成。这些内容为工程师开发智能LED照明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从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与应用角度来说,本书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指导。LED照明电路涉及到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如MOSFET、二极管、电容、电感、IC等。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些元器件在LED照明电路中的作用和选型要点,以及如何根据电路设计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元器件。例如,在选择MOSFET时,书中会考虑其导通电阻、耐压、开关速度等参数;在选择电容时,会考虑其耐压、容量、ESR(等效串联电阻)等参数。这些细节对于构建稳定可靠的LED照明电路至关重要。

评分

本书在LED的应用方面,也展现出了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它不仅仅局限于家庭照明,而是覆盖了从商业照明、工业照明、汽车照明,到舞台照明、植物照明等多个领域。每个应用场景下,作者都详细分析了其特殊的照明需求,例如商业照明需要高显色性以真实还原商品色彩,工业照明则需要高亮度、高防护等级和长寿命,而植物照明则需要特定光谱波长来促进植物生长。书中给出的应用电路设计,都紧密结合了这些实际需求,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元器件选型指南和设计注意事项,比如针对特定环境下的散热方案、防水防尘的设计考虑,以及如何实现智能化控制等。

评分

关于LED的散热技术,本书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LED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散热不良,会严重影响其发光效率和寿命。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LED散热技术,包括自然对流散热、强制风冷散热、液冷散热、以及热管、均热板等先进散热技术的应用。作者不仅讲解了这些技术的原理,还给出了具体的散热器设计和选型建议,以及如何进行散热性能的仿真和测试。这对于设计大功率LED照明产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知识。

评分

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对LED驱动电路的讲解,简直可以用“面面俱到”来形容。从最基础的恒流源设计,到各种复杂的开关电源拓扑,如Buck、Boost、Buck-Boost转换器,以及更高级的Flyback、Forward、SEPIC等,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作者不仅提供了理论推导和公式讲解,还辅以大量实际的电路图和波形分析。让我特别惊喜的是,书中对于不同拓扑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在LED驱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EMI(电磁干扰)、热管理、过压/过流保护等关键因素,都给出了非常中肯的建议。例如,在讨论Buck转换器时,书中就详细解释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电感和电容,如何优化PWM控制的占空比,以及如何处理纹波电流,这些细节对于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而对于有经验的工程师也能提供不少启发。

评分

本书对LED照明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也进行了介绍。LED照明行业正在不断发展,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书中介绍了一些重要的LED照明标准,例如关于光效、显色性、色温、功率因数、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了解这些标准和法规,对于设计符合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的LED照明产品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LED照明技术与应用电路(第2版)》确实如饥似渴地翻阅了,内容充实得让人目不暇接。首先,它在LED基础理论的讲解上,远超我之前接触过的任何一本同类书籍。不仅仅是简单介绍LED的发光原理、PN结的形成,而是深入剖析了半导体材料的掺杂、能带理论在LED发光中的作用,甚至还涉及到了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对于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光谱分布、色温以及显色指数等关键参数,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详细阐述了影响这些参数的内在机制,比如激子复合、缺陷态的产生与湮灭等。这一点对于真正理解LED的性能瓶颈和未来发展方向至关重要。

评分

本书在LED的可靠性和寿命预测方面,也做了深入的探讨。LED的寿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电流、电压、材料老化等。书中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对LED性能衰减的影响机理,并介绍了几种常用的LED寿命预测方法,以及如何在设计中采取措施来提高LED的可靠性,例如合理的散热设计、电流限制、以及选用高质量的LED芯片和驱动器件。这一点对于那些需要设计高可靠性、长寿命LED产品的工程师来说,非常有价值。

评分

不得不提的是,《LED照明技术与应用电路(第2版)》在LED的光学设计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见解。LED的发光角度、出光效率、以及如何通过透镜、反射器等光学元件来控制光束的形状和分布,这些内容在许多技术书籍中常常被一带而过,但在本书中却得到了详细的阐述。作者不仅讲解了光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比如折射、反射、衍射等,还结合LED的实际发光特性,分析了如何优化光学结构来提高光效、减少眩光、以及实现特定的配光曲线。这对于设计出满足不同照明场景要求的LED灯具至关重要。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LED照明技术与应用电路(第2版)》是一本集理论、实践、应用、前沿技术于一体的优秀教材。它不仅适合初学者入门,也对有经验的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书中条理清晰的结构、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丰富的图表和实例,都使其成为LED照明领域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我个人从中获益匪浅,也强烈推荐给所有对LED照明技术感兴趣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