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
定價:175.00元
作者:《雷電防護標準匯編》編委會,中國標準齣版
齣版社:中國標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2-01
ISBN:9787506650861
字數:
頁碼:53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是對GB4943進行的第二次修訂,GB4943-1990是等效於IEC950-1986版,GB4943-1995是等同於IEC950-1991第二版,本標準是等同於IEC60950第三版,第二版增加瞭第6章“與通信網絡的連接”,第三版較比第二版的主要變化如下:連接到通信網絡的安全要求已經歸並到標準的主題中,標準的內容也重新編排,相關的主題閤並在一起,這樣使用更為方便;同時還針對各認證組織在使用中提齣的問題進行瞭技術更新。
目錄
GB/T3482-2008電子設備雷擊試驗方法
GB4943-2001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
GB/T904.3-2008通信設備過電壓保護用氣體放電管通用技術條件
GB/Tn318.14-1996電視和聲音信號的電纜分配係統設備與部件 第14部分:避雷器通用規範
GB18802.1-2002低壓配電係統的電湧保護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18802.21-2004低壓電湧保護器 第21部分:電信和信號網絡的電湧保護器(SPD)——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19856.1-2005雷電防護通信綫路 第1部分:光纜
GB/T19856.2-2005雷電防護通信綫路 第2部分:金屬導綫
GB/T21545-2008通信設備過電壓過電流保護導則
YD/T695-2004市話通信係統過電壓過電流防護原則及技術要求
YD/T755-1995與電信網電氣連接的設備安全原則
YD/T993-2006電信終端設備防雷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YD1032-2000900/1800MHzT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電磁兼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
部分:移動颱及其輔助設備
YD/T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壓配電係統用電湧保護器技術要求
YD/T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壓配電係統用電湧保護器測試方法
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係統的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附條文說明)
作者介紹
文摘
本標準的全部技術內容為強製性。
本標準等效采用國際標準IEC60950:1999((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第三版。
本標準是對GB4943進行的第二次修訂,GB4943-1990是等效於IEC950一1986版,GB4943-1995是等同於IEC950-1991第二版,本標準是等同於IEC60950第三版,第二版增加瞭第6章“與通信網絡的連接”,第三版較比第二版的主要變化如下:連接到通信網絡的安全要求已經歸並到標準的主題中,標準的內容也重新編排,相關的主題閤並在一起,這樣使用更為方便;同時還針對各認證組織在使用中提齣的問題進行瞭技術更新。
本標準的宗旨是要對我國信息技術産品的設計、生産和使用中的安全起到指導性作用;同時還要按本標準實施産品安全認證,以保證産品切實符閤安全要求。
本標準從實施之日起,同時代替GB4943-1995。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附錄F、附錄G、附錄H、附錄J、附錄K、附錄I一附錄M、附錄N、附錄P、附錄U、附錄V都是規範性附錄。
本標準的附錄Q、附錄R、附錄S、附錄T、附錄W、附錄X都是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産業部提齣。
本標準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歸口。
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李蘭芬、王瑩、賈真。
……
序言
GB/T3482-2008電子設備雷擊試驗方法
GB4943-2001信息技術設備的安全
GB/T904.3-2008通信設備過電壓保護用氣體放電管通用技術條件
GB/Tn318.14-1996電視和聲音信號的電纜分配係統設備與部件 第14部分:避雷器通用規範
GB18802.1-2002低壓配電係統的電湧保護器(SPD)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18802.21-2004低壓電湧保護器 第21部分:電信和信號網絡的電湧保護器(SPD)——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
GB/T19856.1-2005雷電防護通信綫路 第1部分:光纜
GB/T19856.2-2005雷電防護通信綫路 第2部分:金屬導綫
GB/T21545-2008通信設備過電壓過電流保護導則
YD/T695-2004市話通信係統過電壓過電流防護原則及技術要求
YD/T755-1995與電信網電氣連接的設備安全原則
YD/T993-2006電信終端設備防雷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YD1032-2000900/1800MHzTDMA數字蜂窩移動通信係統電磁兼容性限值和測量方法
部分:移動颱及其輔助設備
YD/T1235.1-2002通信局(站)低壓配電係統用電湧保護器技術要求
YD/T1235.2-2002通信局(站)低壓配電係統用電湧保護器測試方法
YD/T1429-2006通信局(站)在用防雷係統的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
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與接地工程設計規範(附條文說明)
這本書的齣版,對於我這樣一個在通信工程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來說,無疑是期待已久的消息。這些年,看著通信技術日新月異,但雷電這種自然界的“老對手”卻從未停歇,給我們的通信網絡安全帶來瞭持續的挑戰。我特彆關注的是《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中關於通信綫路的防雷設計。要知道,綫路的長度跨度大,分布廣,受雷擊的概率和影響麵都非常大,如何有效地保護光纜、電纜免受雷擊損害,特彆是減少雷擊引發的斷縴、設備損壞等故障,是我們的重中之重。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關於綫路埋設深度、沿綫接地、以及光纜接續盒的防雷保護的具體指導?我更關心的是,它有沒有針對不同地域、不同地理環境(比如山地、平原、沿海地區)下的綫路防雷差異化要求?很多時候,我們麵臨的問題是,通用的標準可能無法完全應對復雜多變的地形和氣候條件。另外,書中對於雷電防護的監測和預警係統是否有介紹?比如如何通過先進的傳感器和數據分析,提前預測雷電活動,並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損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更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解決方案,幫助我們不斷提升通信網絡的韌性。
評分我對通信行業的發展一直非常關注,尤其是在安全和可靠性方麵。雷電防護作為通信網絡穩定運行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聽起來就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參考書。我個人比較感興趣的是書中關於數據中心通信設備雷電防護的內容。如今,數據中心承載著海量的信息和關鍵業務,一旦遭受雷擊,後果不堪設想。這本書是否會詳細介紹數據中心機房內的接地係統設計、屏蔽措施、以及對服務器、交換機等核心設備的防雷保護?例如,關於浪湧保護器的選擇,如何根據不同設備的耐壓等級和保護需求進行匹配?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數據中心在極端雷暴天氣下的應急預案和操作流程的建議?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全麵覆蓋數據中心雷電防護的各個環節,為保障我國龐大數據中心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評分我是一位對電氣工程和通信技術都有濃厚興趣的大學在校生,平時會關注一些與專業相關的書籍。當我看到《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時,我立刻被它所涵蓋的專業領域所吸引。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從書名和齣版社來看,它肯定是一本內容嚴謹、技術性強的專業書籍。我尤其想瞭解書中關於通信係統雷電感應和雷電侵入的防護原理。我知道雷電發生時,強大的電磁場會對通信綫路産生感應,甚至直接的雷擊會對設備造成損壞。這本書是否會詳細解釋這些物理現象,並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和計算方法?我希望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結閤一些理論模型,來闡述如何通過閤理的設計來削弱這些不利影響。另外,書中是否涉及瞭關於高層建築通信設備(比如摩天大樓頂部的通信天綫)的特殊雷電防護要求?這類設備的防護難度和重要性都非常高。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們提供一個全麵、係統的雷電防護知識體係,幫助我們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並為將來從事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我對通信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極端環境下通信的可靠性問題。《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的齣現,讓我對通信係統在雷電天氣下的錶現有瞭更深入的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重點闡述通信設備在雷擊發生時的失效機理以及防護策略。例如,對於光通信設備,雷電可能會通過電源綫、控製綫等途徑引入浪湧,損壞敏感的光電器件。書中是否會對這些失效模式進行詳細的描述,並提供相應的防護措施,比如如何選擇閤適的電源防雷器、信號防雷器?我對於書中是否包含關於通信網絡冗餘設計在雷電防護中的作用也很感興趣,比如如何在保證通信鏈路不中斷的情況下,應對雷擊可能造成的設備損壞。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關於通信係統在雷電防護方麵的“最佳實踐”案例,那對我來說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我是一名通信工程項目的管理者,日常工作中需要對項目的成本、進度和質量負責。《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本指導我進行項目決策的重要參考。我特彆關心書中關於雷電防護工程的造價和實施周期的相關信息。一套完整的雷電防護係統,從設計、材料采購到施工、驗收,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這本書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不同防護方案的經濟性分析?或者是一些關於如何優化施工流程,縮短工期,降低成本的建議?另外,在項目的招投標環節,明確的標準是保證項目質量的關鍵。這本書是否能夠幫助我理解和評估不同供應商提齣的防雷方案是否符閤國傢標準?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提供一個宏觀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有效地管理通信雷電防護工程,確保項目在閤規、高效、經濟的前提下順利完成。
評分我一直對通信領域的雷電防護工作深感好奇,尤其是在咱們國傢,隨著通信基站、光纜綫路以及各類通信設施的不斷擴張,雷電帶來的潛在風險也日益凸顯。這次有幸接觸到《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雖然我不是專業人士,但能感受到這本匯編的厚重感和權威性。書的封麵簡潔大氣,中國標準齣版社的齣品也讓我對內容的嚴謹性有瞭天然的信任。我主要關注的是它在實際應用中的指導意義,比如對於新建通信站點的選址、接地係統的設計、防雷器件的選擇以及日常的維護保養等方麵,有沒有明確的、可操作的標準和建議。我理解標準類的書籍通常會比較枯燥,但我也期待它能通過一些圖例、案例分析,或者對比不同情況下的防護措施,來幫助像我這樣的非專業讀者也能大緻理解其核心內容。我特彆想知道,在通信設備的抗雷擊方麵,有哪些是最新的技術進展被 incorporated 進這些標準?是不是有一些關於電磁兼容性(EMC)和雷電電磁脈衝(LEMP)防護的內容,因為我知道這對精密通信設備來說至關重要。總的來說,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窺見到中國在通信雷電防護領域所做的努力和達到的高度,並對它在保障通信網絡安全穩定運行方麵所起到的基石作用有更深的認識。
評分我是一位在通信行業研究領域工作的學者,對新技術、新標準的發展始終保持著高度的敏銳度。《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這樣的匯編性質的書籍,對我來說是瞭解行業發展前沿的重要窗口。我特彆好奇書中是否會對通信行業雷電防護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術趨勢進行梳理和體現。例如,在智能通信、物聯網等新興領域,其雷電防護的特點和挑戰又有哪些?書中是否會涉及到關於脈衝電流、高能雷電的防護技術?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這本書能夠體現齣國傢在通信雷電防護領域的最新理念和技術導嚮,比如對綠色防雷、智能化監測等方麵的關注。它是否會為未來的通信雷電防護技術發展提供一些理論上的指引和標準上的框架?我期待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對我國通信雷電防護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水平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並從中獲得一些新的研究靈感。
評分坦白說,作為一個在通信行業基層工作的技術人員,我最直接的需求就是能夠獲得一套實用、明確、權威的雷電防護指導。市麵上關於雷電防護的書籍不少,但真正能深入到通信專業領域,並且涵蓋最新國傢標準的,確實不多。《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的齣現,就像在茫茫知識海洋中的一座燈塔。我特彆希望它能詳細闡述通信設備的雷電防護措施。這包括但不限於基站設備的機房防雷、天饋係統的防雷、以及電源和信號綫路的防雷。比如,對於機房的等電位連接,接地網的設計和施工要求,有哪些具體的數值和規範?防雷器的選擇和安裝,有哪些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我希望書中能有清晰的圖示,說明各種防護器件的連接方式和工作原理,這樣我們纔能更好地理解並正確地應用。另外,對於一些老舊通信設備的改造和升級,有沒有關於如何進行雷電防護加固的指導?這些都是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本書如果能提供詳細的案例分析,或者列舉一些典型故障的處理經驗,那就更好瞭,可以讓我們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
評分作為一名電力係統齣身的工程師,我對接地和防雷技術有著非常深入的理解,也深知其在各個領域的重要性。《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的齣現,讓我看到瞭標準製定者們在通信領域對這一關鍵技術的高度重視。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通信接地係統的詳細規定。一個良好的接地係統是雷電防護的基礎,它直接關係到雷電能量的泄放入地以及電位均衡的實現。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關於通信接地網的材料選擇、結構設計、施工工藝、以及接地電阻的測量和維護等方麵的詳細要求。是否會區分不同類型的通信設備(如低壓信號、高壓供電)的接地要求?此外,書中是否會涉及關於共用接地係統和獨立接地係統的技術要點和適用範圍?我相信,通過對這些基礎性、係統性的標準進行深入研究,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執行通信雷電防護工作。
評分我對那些能夠直接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技術書籍情有獨鍾。《雷電防護標準匯編(通信捲)》聽起來就是這樣一本實用性極強的工具書。我從事通信工程的安裝和維護工作多年,深知現場施工中遇到的各種復雜情況。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提供關於通信基站天麵防雷的詳細規範。天麵是雷電最容易擊中的目標之一,其防雷措施的得當與否,直接影響到整個基站的安全性。我希望書中能有關於避雷針、避雷帶的安裝高度、位置選擇、以及與天饋設備的間距等方麵的具體指導。是否會涉及到關於同軸電纜、饋綫接口的防雷保護?還有,對於多層站點的天麵防雷,是否有考慮不同樓層之間的防護協調性?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現場施工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案,甚至是一些“避坑指南”,那將是對我們一綫工作者來說最寶貴的財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