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哲学十讲(跟大师学国学 精装版)
定价:30.00元
作者:李石岑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011180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李石岑在学术研究上用力较勤、成绩较显著的是他的中西哲学史比较,代表作就是《中国哲学十讲》。这是李石岑据其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讲演稿整理而成, 1935年由世界书局出版。在这本书中,李石岑从哲学发展过程和哲学思想实质两方面对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同异进行了形式和内容上的比较,有不少独到的见解。
目录
自序
讲 中国哲学和西洋哲学的比较研究
第二讲 儒家的伦理观
第三讲 墨家的尚同说及其实践精神
第四讲 道家的宇宙观
第五讲 名家之观念论的辩证法与形式论理
第六讲 《中庸》的哲理
第七讲 禅家的哲理
第八讲 什么是理学
第九讲 体用一源论
第十讲 生的哲学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颇感兴趣的学习者,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的书籍。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并没有局限于某个学派或某个时代,而是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将中国哲学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各个重要阶段,以及各个代表性的思想流派,都进行了清晰而有条理的介绍。从先秦诸子百家的争鸣,到汉唐经学的传承,再到宋明理学的创新,以及近代哲学的新探索,这本书都如同一条清晰的时间轴,带领我一步步走过中国哲学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作者在梳理过程中,能够准确地抓住每个时期哲学思想的核心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关系,这对于我理解中国哲学整体的演进逻辑非常有帮助。我不再觉得它们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有机整体。这种系统性的梳理,让我的知识框架变得更加牢固和清晰。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思维方式的启迪。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讲解各种哲学思想时,总是鼓励读者去质疑,去反思,而不是盲目接受。他会提出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引导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去辩证地看待事物。比如,在讨论“道”的概念时,他并没有给出一个固定的定义,而是通过引述古人的不同解读,让我们体会到“道”的博大精深和不可言说。这种开放式的解读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开始学会不再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而是去探究背后的逻辑和原理。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体现在我对哲学的理解上,也逐渐渗透到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能够更冷静、更理性地分析问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直太对我的胃口了,一点都不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哲学读物。作者的文字流畅而富有逻辑,娓娓道来,仿佛一位慈祥的长者在耐心教导,又像一位博学的朋友在与你促膝长谈。他能够将那些深奥的哲学概念,用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让我这个对哲学知之甚少的人也能轻松理解,甚至觉得津津有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观点时,那种深入浅出的能力。他不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体会,去感受。有时候,读着读着,会突然觉得“原来是这样”,豁然开朗的感觉充斥心头。这种“懂了”的喜悦,是阅读最大的乐趣之一。而且,作者在行文中,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问题,但他的解读总是能抓住核心,化繁为简,让那些曾经让我望而却步的思想,变得触手可及。这真的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写作技巧,让中国哲学的魅力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精装的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书页的纸张也厚实而光滑,触感极佳。封面设计简洁大气,没有过多的花哨元素,却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非常符合“国学”二字给人的感觉。光是摆在书架上,就增添了几分书卷气。翻开扉页,烫金的“中国哲学十讲”几个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瞬间就激发了我想要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智慧的冲动。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出版方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品质的追求。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厚重感,仿佛捧着的是一本凝聚了岁月精华的经典。而且,这样的精装版本,无论是自己收藏还是作为礼物赠送,都显得非常有分量和品味。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长久珍藏的艺术品。收到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充满了吸引力,让我对即将展开的中国哲学之旅充满了期待。这个精美的外壳,无疑为即将开始的思想盛宴打下了完美的序幕,让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一种仪式感和庄重感。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大师”这个词语抱有一种敬畏又有点距离感的心态,总觉得他们离我们普通人太遥远了。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中国哲学十讲》,我感觉自己真的和大师们“对话”了。作者在介绍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时,并没有将他们神化,而是从他们思想的起源、发展的过程,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让我看到了他们是如何从人性的困惑和社会的挑战中,提炼出深刻的智慧。我不再觉得他们高高在上,而是看到了他们作为“人”的一面,他们也曾迷茫,也曾探索,也曾痛苦。这种“亲近感”,让我能够更容易地走近他们的思想,去理解他们为何会提出那些观点,那些观点又为何能流传千古。作者就像一个引路人,带领我穿越历史的迷雾,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交流,这种体验是前所未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