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农村防灾减灾手册
定价:6.00元
作者: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01
ISBN:97875087256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11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农村防灾减灾手册》全面教会大家学习自救互救技能,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将有助于我们防范风险,平安生活。我国农村常发生的灾害有洪涝,干旱、地震、台风、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频繁发生的灾害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安全,农业增产,农村稳定的大患。
目录
我们身边有哪些危险
我们如何应对危险
泥石流
滑坡
水灾
煤气中毒
地震
火灾
雷电
台风
农村灾害应急管理的般流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平日里接触很多农村居民,也深知他们对于灾害的脆弱性。每次遇到极端天气,总会有人来咨询,但很多时候,我也只能给出一些模糊的指导。直到我翻阅了这本《农村防灾减灾手册》,我才真正找到了一个既全面又实用的指导性文献。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灾害的预警、预防,到应急响应,再到灾后恢复,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它并没有把所有灾害混为一谈,而是根据农村地区可能遇到的不同类型灾害,比如山洪、地质灾害、农业旱涝灾害、甚至是畜禽疫病等,分别给出了详细的应对策略。这些策略,不是纸上谈兵,而是非常贴合实际的。比如,针对农业生产,它不仅讲了如何抗旱、如何防涝,还讲了如何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如何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等。这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务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珠玑,充满了实践经验的总结。它还提到了很多农村地区特有的风险点,比如农村危房改造、饮用水安全、秸秆焚烧引发的火灾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真的觉得,这本书不仅是农民的“教科书”,更是我们基层干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工具箱”。
评分这本书我真是相见恨晚!要是早几年拿到,我们村那次大洪水,损失肯定能少一大半。我记得那会儿,雨一下就是好几天,看着水位一点点往上涨,心里那个慌啊!想找点有用的信息,结果网上翻来覆去都是些零散的、不着边际的东西,要么就是太专业,我们普通农民根本看不懂。好不容易找到些建议,又不知道怎么具体操作,说实话,那时候真的就只能干着急。这本书不一样,它简直就像一本“救命稻草”。封面看起来朴实无华,但翻开第一页,就感觉扑面而来的是一种踏实的、懂我们农民需求的气息。它没有那些花里胡哨的理论,而是直接切入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怎么看天气预报?遇到不同类型的灾害,比如山洪、泥石流、旱灾,我们该怎么提前准备?具体到家里,怎么加固房子?怎么储存食物和饮用水?还有,一旦发生危险,逃生路线怎么选?往哪里躲?最关键的是,它还讲了灾后怎么处理,比如怎么评估损失,怎么申请救助,怎么尽快恢复生产。这些内容,都是我们实实在在会遇到的,也是我们最需要知道的。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特别接地气,没有那些长篇大论的术语,都是大白话,我老伴儿都能听懂。它配的图也很多,非常直观,比如教你用什么材料加固房顶,怎么挖防洪沟,一看就明白。我真希望村里的每个人都能有一本!
评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这本《农村防灾减灾手册》,我只能说,它彻底颠覆了我之前对于“手册”的认知。通常来说,这类书籍要么内容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但这本书,它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它没有用冰冷的统计数据和复杂的图表来恐吓读者,而是通过一种非常温和、但却极其有力的方式,教会我们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在潜在的危险面前保护自己和家人。它让我意识到,防灾减灾,并非是一种被动的应对,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它强调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建议。比如,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在家中设置应急物资包,以及如何根据家庭成员的特殊情况(如老人、小孩、孕妇)来调整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它还非常细致地讲解了,在不同类型的灾害发生时,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如何进行基本的急救,甚至是如何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来制作简易的求生工具。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还关注到了心理健康的层面。它不仅仅教会我们如何规避物质上的损失,还指导我们在灾难后如何面对心理创伤,如何进行自我调适,以及如何寻求外界的帮助。这种人性化的关怀,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能书”,更是一本“心灵鸡汤”,它在给予我们知识的同时,也给予了我们勇气和希望。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纯粹是抱着一种“姑且看看”的心态。毕竟,我们这儿虽然不像一些沿海地区那样常年遭受台风侵袭,但偶尔的暴雨、冰雹,也挺让人头疼的。而且,我年纪大了,总觉得身体不如从前,万一真出点什么事,也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反应快。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同类书籍那样,要么枯燥乏味,要么过于浅显。它恰到好处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不失通俗易懂的趣味性。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用了很多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一些看似复杂的概念。比如,讲到地质灾害的时候,它并没有直接抛出“滑坡”、“崩塌”这些术语,而是用“山体像一个疲惫的老人,在雨水的浸泡下,再也支撑不住,慢慢滑了下来”这样的话来形容,一下子就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要怎么做”,还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这让我不仅仅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其中的原理,这样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它还特别强调了“社区互助”的重要性,这一点我特别赞同。一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这本书的建议,让我觉得,即使是像我这样的老年人,也能找到自己在防灾减灾中的定位,为保护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我一直觉得,灾害这种事情,听天由命,人力很难与之抗衡。但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空谈理论的书,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农,坐在你身边,娓娓道来。它没有让你去研究复杂的科学原理,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怎么做”上。这本书让我认识到,防灾减灾,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而且应该参与的。它教会了我如何观察自然,如何从一些细微的迹象中提前感知潜在的危险。比如,它讲了怎么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植物的生长状态来判断天气变化。这让我觉得,我们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经验,其实是有科学依据的。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对不同类型灾害的应对措施,讲解得非常细致。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小心”,而是告诉你“具体怎么小心”。比如,在面对山洪的时候,它会告诉你如何评估水流的速度和方向,如何选择安全的撤离地点。在应对旱灾的时候,它会提供各种节水灌溉的技术,还有如何选择耐旱的作物。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里面装满了实用的知识和技巧,而且这些知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非常可靠。我特别欣赏它的一点是,它不仅仅关注“如何避免灾害”,还关注“如何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以及“灾后如何重建”。这种全方位的视角,让人觉得非常安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