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弟子规新读(第2版)
定价:22.00元
作者:杨忠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2371104
字数:
页码:198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弟子规新读(第2版)》是我国古代经典的启蒙读物之一,也是现代中小学生的国学基础读物。《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弟子规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目录
章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第二章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清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第三章 出则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第四章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
第五章 信
第六章 泛爱众
第七章 亲仁
第八章 余力学文
作者介绍
文摘
东汉末年,河北平原郡有一位名叫祢衡的名士,他自幼饱读诗书,精于韬略,以能言善辩闻名于时。后来受到北海太守孔融的赏识,被聘为幕宾。孔融十分欣赏祢衡的才干,为了使他能有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特意将他推荐给了曹操。
祢衡自恃有才华,看不起别人,见了人很没礼貌。他说:“当今世上的是孔文举(孔融),其次就是杨德祖(即当时的另一个才子杨修)。其他人均碌碌无为,不足称道。”
曹操明知祢衡性情高傲,却故意让他充当一名鼓吏,以此来羞辱他,祢衡却击鼓骂曹,反将曹操羞辱了一番。老奸巨猾的曹操想出了一条借刀之计,他知道荆州的刘表是个性情暴躁的人,如果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依刘表的脾气非把他杀了不可,这样一来,非但可以将祢衡除掉,自己还可不担那名士的恶名。不出曹操所料,祢衡到了荆州之后果然激怒了刘表,后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杀死。
由此看来,个人的修养看似小事,但有时也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祢衡正是由于他的高傲不拘礼节,引来了杀身之祸。
张九龄的风度
张九龄是唐代的诗人,也是一位的政治家。张九龄容貌清秀,平时总是衣冠整洁,走在路上,总显得风度翩翩、与众不同。所以,每当朝廷有重要的朝会,在众人中间,他总是很显眼,连皇帝对他的举止都赞赏不已。同一位衣着整洁而且有风度的人在一起,自然会觉得愉快,感到精神焕发。相反,同一个不讲卫生又很俗气的人在一起,就会感到很难受了。
所以一个人的威仪很重要。古圣先贤们对一个人的行、走、坐、卧等方面的威仪都有很好的教诲。行、走、坐、卧的佳标准是:立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
……
序言
这本《满28包邮 弟子规新读(第2版)》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我之前见过的那些老气横秋的古籍重印本,它选用了非常现代且耐看的纸张和字体排版。拿到手里,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厚重感,不像有些新出版的书籍轻飘飘的,让人觉得内容也“轻飘飘”的。内页的留白处理得极其考究,阅读起来眼睛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沉浸其中,也不会有明显的疲劳感。装帧的细节处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比如书脊的线装方式,既保证了平摊阅读的便利性,又增添了一丝传统韵味。封面设计上,他们似乎巧妙地平衡了“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冲突,没有过度装饰,却能让人一眼看出这是一本严肃且值得细读的作品。特别是考虑到它是一本“新读”版本,这种设计上的革新无疑大大降低了传统经典对年轻读者的心理门槛,让人更愿意把它放在书架显眼的位置,而不是束之高阁。印刷的色彩过渡自然,墨色浓郁而不晕染,即便是像《弟子规》这种文字密集型的书籍,阅读体验也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这份对实体书品质的坚持,在这个数字阅读盛行的时代,实属难得,让人感受到对知识的尊重。
评分关于这本《满28包邮 弟子规新读(第2版)》的最终感受,我想强调的是它所蕴含的“文化自信”的表达方式。在当前全球文化思潮交汇的背景下,如何既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又能以一种自信、开放的姿态面向世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它没有采取“复古”的姿态去排斥现代文明的进步,相反,它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将古老的伦理规范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进行了有效的对接。读完之后,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根”的感觉,明白我们今天所追求的许多现代价值,如诚信、自律、尊重他人,其实在古代的经典中早已有深刻的论述,只是需要我们用今天的语言去重新激活它们。这种激活不是简单的复述,而是深刻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转化。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文化传承,需要的是“流”,而不是“死水”,而这本“新读”版,无疑是为这条文化之“流”注入了新鲜、有力的活水。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能更清晰地看见传统与现代交汇出的美丽图景。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其定价所体现的“包邮”诱惑,它更像是一份精心准备的家庭教育工具书。我特意在与家人共读时使用了这本书,发现它在引导家庭成员进行正面沟通方面起到了极佳的催化剂作用。不同于一些过于严肃的说教读物,新读版中很多现代化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我们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摩擦和误解,比如如何处理电子设备使用规范、如何与长辈有效沟通等,这些都是传统经典较少直接提及的领域。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中立且有力的讨论平台,让我们能够以《弟子规》为基础,共同探讨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化解了许多潜在的冲突。它的语言风格是温和而坚定的,没有采用高高在上的说教口吻,而是采取了一种平等对话的姿态,这使得家庭成员在讨论和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更多是互相理解的建立,而非指责或被约束。这种以经典为基石,以现代生活为镜鉴的编纂思路,使其成为一本极具实践价值的家庭心灵指南。
评分我对这本书内容的深度解析给予极高的评价,它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弟子规》原文进行字面翻译,而是真正做到了“新读”二字所蕴含的时代精神的注入。作者在注释和解读每一条规范时,都非常巧妙地结合了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具体情境进行深入探讨。例如,对于“勿兴忿”的解读,书中并未停留在“不要生气”的表层,而是延伸分析了现代人面对信息过载和情绪管理困境时,如何运用古代智慧来构建健康的心态,甚至引用了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来佐证。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使得原本可能显得枯燥的说教变得鲜活且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并未盲目迎合“快餐式”的阅读潮流,而是保持了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坚守,同时又用现代的语言工具进行有效的沟通。这种既能立足古典又能放眼当下的论述方式,让不同年龄层的读者都能找到共鸣点。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待人接物”部分的引申,它把古代的“礼”转化为了现代职场和人际交往中的“高情商”表现,逻辑严谨,论据充分,读后让人对日常行为有了更深层次的反思。
评分从实际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人性化,考虑到了不同读者的需求。它采用了分层的解读体系,首先是清晰的原文呈现,接着是精准的释义,然后才是深入的评析和现代启示。这种递进式的阅读结构,让初学者可以先建立起对原文的基本概念,而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则可以直接跳跃到第三层的深度思考。我试着让一位刚接触传统文化的孩子翻阅,他反馈说那些“大道理”被拆解成了小故事和生活场景,更容易理解和记忆。而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关注那些引用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的梳理,书中在这方面的考据相当扎实,很多细节的补充,让我对一些耳熟能详的篇章有了全新的理解。排版上的小设计也值得一提,例如关键概念的加粗处理和脚注的清晰分离,极大地提升了查找和回顾的效率。总而言之,它做到了对原著的“保护性传承”与“创新性发展”的完美结合,让阅读过程如沐春风,毫无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