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爸妈释放焦虑、走向幸福的成长之书
★完美融合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十年子教育实践经验,再现上百家庭真实成长案例
★姊妹篇《接纳力》入选2016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2016年“好书榜”年度榜单
基本信息商品名称: | 【网 正版书籍】接纳力2 活出完整自己的妈妈情商课 海文颖著 2016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正确育儿畅销 | 开本: | 16开 |
作者: | 海文颖 | 定价: | 48.00 |
ISBN号: | 9787121310560 | 出版时间: | 2017-04-01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版次: | 1 | 印次: | 1 |
以前,我以责任心来约束自己向孩子发脾气,
心中依然会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应该和不可以。
现在,我相信生命如波,
每个人都以活出自己的完整性为生命目的。
孩子从哪里起步都是可以的,
我何尝不是呢?
从接纳孩子到接纳自己,
我终于活出了完整的自己。
于是,生命开始走向丰盛……
本书是《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妈妈情商课:接纳力》的续篇,是接纳力研习的高级进阶,包含信任、欣赏、尊重、合作等四个主题。本书旨在给予孩子丰盈的成长空间,引领孩子顺畅成长,让孩子释放出自己独特的生命波形,*终让妈妈绽放出自己生命的光彩,活出完整的自己。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重头养育我们自己的过程。好好珍惜和孩子相处的点点滴滴,是让父母自己的生命活出完整的*好机会。养育孩子*不是单纯地给予,更是获得。接纳力成就了孩子的幸福力,也成就了自己的幸福力。照见生命,活出完整的自己,从接纳力开始!
《成就孩子一生幸福的妈妈情商课:接纳力》甫一推出,便一纸风行,备受年轻妈妈的认可与喜爱,入选国家“2016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海文颖,家庭教育专家,浩途家庭俱乐部创始人,新东方家庭教育论坛重量级嘉宾、北京卫视早教栏目特约专家。2006年起,海文颖开始积极投身家庭教育公益事业,长期致力于子沟通的实践,她的“接纳力”教养理念,带给了充满焦虑与迷茫的妈妈们一股清新丰盈的教养之风,引领着万千妈妈走上芳菲满目的子花径,并活出了自己生命的绽放。
自序
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 1
写在前面
你也可以这样走向接纳 / 8
信任 / 11
做父母的,要信任自己是自家孩子的教育专家,一切的答案在你自己心中,不懈地折腾自己才是正途。外界的一切助力都是协助你逐渐能感知到自家孩子的脉搏,成为自家孩子的教育专家的。谁都替代不了你在孩子心中的位置。你需要在育儿中获得自我生命的成长,同样,无以他代。
相信生命如波 / 12
相信自己是被爱的 / 20
信任是为了更大的掌控 / 27
赋予责任并协助做到 / 36
接纳力*术:信任 / 45
欣赏 / 47
一个人活着,即使穷尽全力也没有办法尝试所有的心智模式。而与这么多人结缘,每个人都像是替自己活出了一部分。所以,活出自己生命的完整性,*效的一个途径就是欣赏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性。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 48
欣赏生命的独特性 / 57
看见光明也看见黑暗 / 66
忠言顺心才入耳 / 75
接纳力*术:欣赏 / 86
尊重 / 89
当我们深深地爱上那个彻底诚实的自己,才有能力爱他人本来的样子;当我们逐渐看见并爱上完整的自己,爱满溢而出,了自己的边界,才能真正做到一以贯之地爱别人如别人所是。这个能力是逐步培养出来的。
每个人首先要活出自由意志 / 90
做一个彻底诚实的人 / 99
老头子总是对的 / 108
爱他如他所是 / 117
接纳力*术:尊重 / 125
合作 / 129
父母给予温暖的言语及略微迟缓的直接帮助,就可以支持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当孩子独立担当时,父母及时给予孩子信任、欣赏、尊重,就可以逐步引领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而父母就可以逐渐得体地退出了。
比拼谁对孩子破坏少 / 130
支持孩子成为能做自己的社会人 / 140
勇于做孩子心目中的 / 148
用合作开启无限可能 / 158
接纳力*术:合作 / 168
活出属于你的接纳力 / 171
助人才是自己*有效的生命成长路径。助人自助,即助人的发心是协助别人能够自助,让他更加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
心安是修行的入口 / 172
助人自助是生命成长的捷径 / 176
你需要自活过 / 180
后记 / 185
附录 / 188
心若安好,便是晴天
《接纳力》*册于2016年2月上市,当年便加印6次,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评审推荐的“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可见浩途家庭俱乐部历经十年几千人行出来的路与万众的心路历程是契合的。在各种渠道都有不少妈妈反馈:“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是啊,我们都是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身上的印记多有相似。
随着各种讲座、微课、21天接纳力体验营、拂尘拆台进阶班等活动的开展,我接触到更多的妈妈群体。真的很想抱抱每一位妈妈,大家都太不容易了。关心则乱,当了妈妈,无论多么强悍的女子,都多多少少有过焦虑,生怕因为自己没尽到责任,让孩子没养成好习惯,让孩子没能融入集体……从此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和幸福。
可是,如果妈妈的心总在慌乱的状态,孩子能获得幸福吗?
说实在话,在育儿路上,我的心也慌乱过。感恩近期参训与我结缘的妈妈们,就像一个高倍数的放大镜一样照见我的经历,让我清晰地看到,习得接纳力的过程是一个让我的心安定下来的过程。感恩这份馈赠,现在是时候将我在放大镜里看到的一切回馈给大家了。
一、当思维发达的时候,也许心却在悸动中
十年前,我在外企做商务分析师的时候,颇以自己缜密的思维为傲。我喜欢我的工作,每到一个国家,组织当地公司的各部门代表开会,我和团队将Endto End(从头到尾的)业务串起来,利用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的设计将公司整体的业务效能提升。
那个时候,为设计一个滴水不漏、能容纳各种场景的应用系统,我很警觉,极力捕捉哪怕一丝的逻辑漏洞。我喜欢思辨,在系统实现之前会先在脑子里盘算各种可能性。
因为这样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我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养育孩子,我很自然也会用到这种算无遗策的思维方式。
万一孩子有什么待开发的兴趣,我没有及时提供条件,错过了他*学习的时机怎么办?这个念头一起,我便尽我所能开始给他提供各种条件。
记得在龙儿三岁的时候,我连续两个月每周六带他去体验一种兴趣班,看看他对什么感兴趣;每周日带他去博物馆或者郊外,让他接受文化和自然的熏陶。而他却越来越被动,每周带他出去博他欢心的难度越来越大。
记得龙儿不到四岁的时候,有段时间特别爱玩木棒,舞起木棒来颇有密不透风、泼水不进的劲头。难道儿子竟然是练武的奇才?于是,那个我马上报名带他去体验一个跆拳道儿童班。我还清楚地记得跆拳道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摆放了一些蒙台梭利的木制教具。龙儿一进门就被那些木块吸引了,直奔而去,蹲坐在那里开始玩。无论教练如何诱导,龙儿对场中央的训练过程都视而不见,只顾全身心地摆弄着木块。直到一个小朋友课间跑过来一脚踢翻了那些木块,龙儿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站起身来,对我说:“妈妈,咱们走吧。”好像那一刻,他已经玩累了,但自己尚不忍心中断这个过程,那个小朋友的打扰恰好解放了他。我便站起身陪他走了。
在陪伴龙儿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嘀咕着:“瞧瞧人家孩子,怎么就愿意跟着教练做动作呢?这孩子,说好了是来体验跆拳道的,怎么这么不懂事呢?真想把他拎起来,先练了拳再玩!”但在行动上我没有对龙儿进行干涉。这点需要感谢我的职业素养,那就是重视用户需求。在管理界有个说法叫作“用户的需求是可以创造出来的”。于是,我像潜伏在龙儿身边的卧底,用心琢磨着怎样能够创造他内心的需求,让他更愿意接受外界的调教。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用心一定是被龙儿感应到了,他竟然没有表露出对任何兴趣班有兴趣。
如果他表示了兴趣,而我给他报了名,我肯定也会面临很多妈妈遇到的纠结。“哎呀,*初是他同意报名的,现在他又不肯去了。难道就任由他这样半途而废?”几年前,我受邀去做讲座的时候,曾干脆地回答道:“兴趣班是以兴趣为主的,没兴趣就不去了呗。”现在想来,是因为我在这件事上没有遇到两难境地,才会如此无关痛痒地解答。
*近有位妈妈问我:“孩子报了钢琴班,却不按照老师的要求练琴,我担心孩子就此生疏了,上课时被老师批评再丧失了信心。我这心里百爪挠一般,真是皇上不急太监急。想催他练琴又怕他反感;说要给他停了课索性别上了,他还不同意。你说怎么办?如果就不管不顾地给他停了课,长大后他会不会怪妈妈当年没有逼他坚持下来,明明他是那么喜欢弹钢琴。”
……
类似的两难境地,每个妈妈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已经在这世上行走了三四十年的我们,思维发达,孩子的一个行为刚一发生,我们的*强大脑已经能推演出各种可能的不良后果及相应的防御机制。
这个时代流行着一种观点:孩子是没有问题的,问题一定出在家长身上。这句话本质上没有错,但是这句话被我们的大脑利用来抽打我们的心。孩子的行为稍微与预期不同,心就被大脑的警报搞得无法安定,在悸动中,焦躁地寻求着解决方案。
二、心做主人,告诉自己莫慌,一切都很正常
我也曾为孩子的某些行为求教专家,惶惶然生怕是自己不当的育儿方式造成的,直到有……
龙儿四岁那年上大班了,班里孩子的年龄从四岁到六岁不等。男生群体有一个,是五岁半的冉冉。幼儿园老师也时常对冉冉说:“去把你的兵都叫来。”这更加确立了冉冉不同于其他小朋友的地位。
实际上,真正被冉冉欺负狠的反而是冉冉的兵。龙儿当时智慧地保护着自己,游走在这个主流群体之外,没怎么受到影响。
没想到幼儿园召集班里男生家长开会,竟然将不在冉冉兵将行列的孩子们列入“弱势群体”,然后再根据问题都出在家长身上的逻辑,要求各位家长反思。
自此以后,我的心夺回了掌控权,摆正了心和脑的关系,不再任由大脑盲从专家、谎报军情。我摆正了家与校的关系——家校在育儿上好比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家长需要体贴校方的视角和努力,但方向还是需要自己把控。
我们一家三口开始了自创的摸栏杆游戏,每天晚上必定玩得哈哈大笑。在笑声中,孩子在外受到的压力得到了纾解和清理,孩子的心舒展开来,爱之杯被蓄得满满的。
当我的心笃定时,大脑便服帖了。大脑依然会收集、整理、归纳信息,比如:“龙儿的惯用手是左手,中国汉字的笔顺都是按照惯用手是右手来设计的,他这样会吃亏的。”“如果强迫惯用手从左手改为右手,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口吃。”“不管用哪只手,写出的字都要好看。在高考时,卷面很重要,老师可没有这个耐心,看不懂就直接算你答错了。”“对面有个书法班,听说是一个书法家开的……”
我的心淡淡地说:“所有信息均已收悉。目前一切都很正常。再探再报。”
“很正常”从此成了我的一句口头禅。
所以,每当我听到家长的各种问题时,总会先说一句:“很正常。”是啊,妈妈有焦虑很正常,因为爱孩子,总想给孩子*好的,又不知道是不是给了孩子*好的。是啊,孩子做不到很正常,他还是个孩子嘛。是啊,老公和你的教育理念不一致,很正常——他是一个不同的人,想法不同才正常。
当然,提问的人并不一定认同“很正常”,常常会举证更多以说明问题确实很严重。这时候,我通常会说:“你是对的。”是啊,你大脑的所思所想所举证都是对的。然后呢,你打算怎么办?我是在问:你的心打算怎么办?心才是主人!
我通常是这样做的。一旦感知到心在悸动,就是说心里觉得确实有问题需要处理了,我会*时间安抚心:“有问题很正常,咱来世上活一回,如果遇不到问题不是白活了吗?一切来到身边的都是来成就咱的礼物,咱们看看需要做什么,能把这礼物收到!”于是,心便安定下来了,静定真的能生慧,处理问题的方法会从心间流出。
现在听到问题,我更愿意邀请当事人把心安定下来,静定生慧,答案必然在你心中。
★推荐大家看看浩途俱乐部海主席的《接纳力》,其中很多育儿的案例与总结,我读了也很有收获。在企业里,员工就像你的孩子。在企业带团队和在家带孩子有共通之处,带好孩子,你才能更好地带队伍。学习接纳力,创业从育儿开始!
——李宁,清华大学创新创业与战略系博士,创业兄弟会会长,凤凰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读海老师的书如沐春风、如浴春雨,细细的、柔柔的、满满的全是纯纯的爱。我给很多有困惑的成年人做过辅导,他们遗失的正好就是那份真实和诚恳。纯净的爱是让事物按规律自然发展。海老师是爱的大师,她的作品能量极高,能帮父母提升爱的能力,和孩子一起做懂爱、会爱、有爱的人。
——张伟,北京张善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浩途家庭俱乐部高级会员和终身践行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