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4
在北大聽國學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基本信息
書名:在北大聽國學課
定價:39.80元
作者:楊靜琳
齣版社:中國商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5-01
ISBN:9787520801966
字數:
頁碼:22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瞭解和熟悉國學,根據國學所倡導的精神指引,“修身”、“齊傢”、“治國”,成為一個品性高尚的人,從而為我國社會建設起到積極正麵的作用。《在北大聽國學課》,你會感受到這些國學大師口中的韆年國學是怎樣的異彩紛呈。
目錄
堂 梁漱溟講新儒智慧
“孝親敬祖、忠君報國”的儒學
孔子,人能弘道
梁漱溟先生詳解孔子十四個態度
“儒分為八”
半部論語治天下
與時俱進的新儒學
用馬剋思主義觀點看儒學
建立“中國公民儒學”
第二堂 陳鼓應講道法之路
道傢在先秦哲學中的重要地位
教小孫子背《道德經》
的“心靈雞湯”
莊生曉夢與人生
來自道傢的養生之法
道傢給中國注入瞭四種精神
會通中西:從莊子到尼采
道傢之風從古代吹到今天
第三堂 鬍適講兼愛的追求
墨子其人,心懷天下
影響深遠的“尚賢”、“尚同”說
“行知並重”的墨傢主張
墨學對科學的影響
墨學對軍事的影響
墨傢對邏輯學的影響
墨學的沒落與消亡
宣揚“全盤西化”卻獨垂青墨學
第四堂 林語堂講以法證黑白
關於法傢“君臣關係”的解讀
法傢核心思想的三大原則
韓非子:法傢學說集大成者
古人的維權意識
《咎子》的法治目的
“法治”非“法製”
“監獄”製度的完善
王安石變法因何失敗
第五堂 熊十力講佛法箴言
什麼是佛
佛教在我國的發展
“十二因緣”與“三皈五戒”
藥師如來的十二大願
三法印,四聖諦
修禪的基礎和方法
小議輪迴的六種苦
佛教的平等理念與當代社會的和平與發展
第六堂 錢穆講觀史知興替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
概述夏朝的社會文化
細數商朝的天文曆法
西周的禮樂典章製度
史書的“體例”和“體裁”
編年體與紀傳體
通史與斷代史
中國的曆史精神
第七堂 李零講周易宇宙說
《易經》不但是群經之首,更是群經之史
漫談《易經》的筮占
《周易》的源頭,數字卦
《周易》,孔子選定的經典
從《周易》的角度看中國
“陰陽說”的再創造
“五行說”的解讀
易學遺産:象數與義理
第八堂 章太炎講中醫之道
秦漢以前中醫藥的四大經典
概述傳統中醫體係
關於人體“藏象”的解讀
淺析中醫的“傷寒雜病論”
中醫發展中的七大流派
真正的救命“稻草”
近代中醫的兩次劫難
中西互補,共建和諧
第九堂 梁實鞦講書中食話
中國八大飲食派係的發展概述
關於主食的飲食風俗
古人保存食物的方法
關於筷子的趣味起源
“三伏”飲食文化
古人如何吃蟹
古人的飲食禮儀習俗之趣
關於“吃”的十個境界
第十堂 魯迅講中國文學
淺談中國文學形式
淺析神話與傳說
漫談《詩經》
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樂府”的由來及發展
有節調、有韻律的詩歌
漫談中國小說史略
嬉笑怒罵,皆成文章
第十一堂 劉師培講中國美學
中國美術的起源與發展
音樂的源頭
舞蹈的源頭
法禮雖古,然進於戲
中國美學史的兩個轉變
“性靈”的美學風格
美學觀的“實”與“飾”
南北不同論
作者介紹
文摘
《在北大聽國學課》:
“孝親敬祖、忠君報國"的儒學
儒學是中國為重要的傳統文化之一,所以以儒學為主體的中國文化是從未中斷、延續至今的一種文化。儒傢文化不僅對中國的曆史發展産生瞭深遠的影響,而且儒傢的仁愛、和諧、中庸之道等人文精神也遠播海外,形成瞭一個廣闊而巨大的儒教文化圈。
提到古代的儒學代錶人物是孔子、孟子、董仲舒等人,而提到當代的儒學大傢則首推梁漱溟。其實,早期的梁漱溟是推崇佛傢思想的,但是後來他卻棄佛從儒,一心研究起儒學文化來。原來,梁漱溟在接觸儒學後就認定,儒傢思想比佛傢思想更適閤當時中國的國情,而且儒學倡導的理念更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更有利於個人品格的塑造。
正如梁漱溟的次子梁培恕先生所說:“先父之所以把自己救世的想法轉嚮儒傢,是因為他在看瞭儒書之後,認為孔子的生活態度是適閤於人類的,他認為儒學積極樂觀的人生思想是為穩妥的思想,儒學能夠把每一個人的精神生活和實際日常生活都打理得十分妥當。對於儒學思想的深入學習,正是每個人不斷提高的過程。”
儒傢一嚮提倡“孝親敬祖、忠君報國”的君子行為,梁漱溟也貫徹瞭孔子的君子之道。《論渤對孝道有述:子曰:“弟子人則孝,齣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年輕人要做到在傢孝順父母,齣門在外尊敬兄長,行為謹慎、說話守信、博愛眾人、親近仁者。做到這些之後,纔可以學習知識。
孔子認為,孝是仁的基礎,孝道不僅是子女對父母的贍養,還有對父母和長輩的尊重。儒學提倡的孝道認為,如果子女缺乏“孝”“敬”之心,贍養父母也如同於飼犬,乃大逆不孝。儒學還宣揚,如果父母有過失,子女應該婉言規勸,而並非對父母的服從。這些儒學思想都能體現我國古代的道德文明。
然而,孔子論孝,不但有講求“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傳統思想,也有講求“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的時代局限性。因此,儒學的孝道也被後世認為是繁瑣的禮儀儀式。
梁漱溟的新儒學修改瞭孝道中繁瑣僵化的部分。他宣揚剔除封建主義糟粕,同時保留子女對父母的“尊”、“敬”和“養老”,建議廢除繁瑣的程序,把孝親與忠於民族大義相結閤,主張死後薄葬節用等。
同時,梁漱溟先生也將孔子“孝親敬祖”的思想稍作修改,變為瞭自己的傢庭行為準則,梁氏傢族也因此有瞭一派儒者風骨。梁漱溟的兒子說:“父親對我們完全是寬放的,我們受到的可能是自由的教育,擁有瞭彆人沒有的大的自主權。”
除卻孝親敬祖外,儒學還提倡忠君報國,這也是儒傢思想能在多個朝代廣泛傳播的原因之一。然而,孔子所提倡的“忠”也不僅僅是忠於君權,還有與人交往時所持有的態度。這一點上,梁漱溟對孔子的思想也是一脈相承。“君”的古義除瞭君主外,還可以指品德高尚的人士。
《論語》中記載:“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其中的“為人謀而不忠乎”意思就是反省自己為彆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孔子認為“忠”的錶現在於與朋友交往時的忠誠老實。
“報國”在梁漱溟先生所處的年代中,更是一件值得提倡鑽研的事情。如孔子提倡的那樣,梁漱溟先生也做到瞭以書生的身份報國。“蓋當時抗戰方結束,國共紛紛,方有協商之舉,梁氏以為報國即當慨承其任”,梁漱溟作為一介書生沒有對國難視而不見,他發展平民教育,從鄉村人手,從根源醫治國人當時的“貪”“愚”之癥,正如《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所載的孔子遣子貢救魯國。
書生定位,蓋其難乎?儒學中閃爍著光輝的思想為中華傳統文化帶來瞭頑強的生命力,梁漱溟先生的新儒學思想也為儒學的傳承譜寫瞭璀璨的新篇章。關於儒學的思想結晶仍有很多等著我們鑽研,正如一壺甘洌的東方美酒,等待人們的細細品嘗。
孔子,人能弘道
孔子作為儒學的創始人,他所倡導的儒傢思想對於中國及世界産生瞭深遠的影響。孔子也因此被後人尊稱為孔聖人、孔先師等。孔子不僅受到瞭平民士族的追捧,而且還被許多朝代奉為至聖,比如在東漢時期被尊為“褒成侯”、在隋朝被尊為“先師尼父”、在宋朝被尊為“玄聖文宣王”等。
……
序言
在北大聽國學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