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5月,年轻的勒·柯布西耶开始了他为期五个月的东方旅行,途经中东欧、巴尔干、土耳其、希腊和意大利。本书就是这次旅行的记录。全书贯穿着他对古典精神、东方(近东)艺术和生活之美的现场体验、情感激动和深邃思索。《东方游记》是柯布西耶的第一本书,也是他逝世前要求再 版的最后一本书。柯布西耶伟大的艺术征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凝结在他那些建筑作品中的古典灵魂、东方元素,对人、光、空间关系的感悟,以及他在建筑理念、功能、形式等方面不断前进与突破的创新精神,拒绝和因循守旧妥协的态度,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最初的原点。
##必须得说,作为对柯布钦敬但了解甚浅的一般读者,以看游记的眼光读这本书,最认同作者的或许也就是——他的确不擅长使用文字描写这些景色。撇开文字本身,作为插画的速写反而更让人震撼,色彩和线条都非常漂亮。旅行路线也挺让人羡慕的。
评分##必须得说,作为对柯布钦敬但了解甚浅的一般读者,以看游记的眼光读这本书,最认同作者的或许也就是——他的确不擅长使用文字描写这些景色。撇开文字本身,作为插画的速写反而更让人震撼,色彩和线条都非常漂亮。旅行路线也挺让人羡慕的。
评分##名建筑家勒·柯布西耶在青年时期的游历,他决意要在亲身的体验里去学习伟大的建筑,以直接地接受美的洗礼和培养尺度的概念。他说“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那必须是有所追求与思考的旅行。他所到达的是东欧、土耳其、希腊、埃及等所谓的近东与中东地区。 书中最使我震动的两处情景: - 船在夜间航行,他站在甲板上,面前是一具棺材。月亮,波光粼粼的水面,有一种非常的宁静,而他的心为这样的宁静时而感到兴奋的战栗,时而感到想哭的愿望。 - 在土耳其,咖啡馆的桌子之间,垒着几个坟堆。当地的风俗是,死者躺在活人中间,使他们保持安宁。像孩子一样的老头每天早晨来问候死者:“是啊,是啊,我们就来了,要不了多久了。我很高兴与你们重逢…”
评分##柯布的二十岁啊!!!
评分##1911年5月至11月
评分##必须得说,作为对柯布钦敬但了解甚浅的一般读者,以看游记的眼光读这本书,最认同作者的或许也就是——他的确不擅长使用文字描写这些景色。撇开文字本身,作为插画的速写反而更让人震撼,色彩和线条都非常漂亮。旅行路线也挺让人羡慕的。
评分##柯布的二十岁啊!!!
评分##“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 ———还可以。
评分##名建筑家勒·柯布西耶在青年时期的游历,他决意要在亲身的体验里去学习伟大的建筑,以直接地接受美的洗礼和培养尺度的概念。他说“年轻时代的旅行具有深远的意义”,但那必须是有所追求与思考的旅行。他所到达的是东欧、土耳其、希腊、埃及等所谓的近东与中东地区。 书中最使我震动的两处情景: - 船在夜间航行,他站在甲板上,面前是一具棺材。月亮,波光粼粼的水面,有一种非常的宁静,而他的心为这样的宁静时而感到兴奋的战栗,时而感到想哭的愿望。 - 在土耳其,咖啡馆的桌子之间,垒着几个坟堆。当地的风俗是,死者躺在活人中间,使他们保持安宁。像孩子一样的老头每天早晨来问候死者:“是啊,是啊,我们就来了,要不了多久了。我很高兴与你们重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