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鬆奇談全集全4冊 1-4 曉鬆奇談.第2捲+第1捲+世界捲+人文捲 未刪減版 高曉鬆的書繼曉說魚羊

曉鬆奇談全集全4冊 1-4 曉鬆奇談.第2捲+第1捲+世界捲+人文捲 未刪減版 高曉鬆的書繼曉說魚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
  • 文化
  • 高曉鬆
  • 曉鬆奇談
  • 談話
  • 隨筆
  • 人文
  • 世界史
  • 科普
  • 非虛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翠林祥順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江蘇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9989808
商品編碼:30267649477
叢書名: 曉鬆奇談.第2捲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開創瞭脫口秀的“大主題”講述模式,《曉說》《魚羊野史》係列之力作 !與愛奇藝原節目相比,未刪節內容比例占到全書30%!
三大視頻網站上火爆的中文脫口秀節目!截止目前,總播放量纍計已突破5億!
本捲內容亮點:高曉鬆首度自曝本人百年傢族史的光輝與陰影;高曉鬆帶您迴味20世紀八九十年代校園民謠的光輝歲月; 從威尼斯到濛古帝國,從澳洲到美洲, 為你呈現不一樣的世界史! 
奇聞說今古,談笑有鴻儒,將你頭腦中陳舊與僞飾的曆史觀徹底清盤!
“雙封套+雙色+彩插”精美印刷,《曉說》《魚羊野史》係列圖書的裝幀力度!隨書贈送愛奇藝訂製精美書簽!
曉鬆百科,分分鍾刷新你的曆史觀!
1、十年浩劫中,高曉鬆的外公外婆、父母有哪些遭遇?
2、苦難年代裏,一對癡情男女上演瞭怎樣一場“何以笙簫默”?
3、高曉鬆、老狼、宋柯當年在“校園民謠熱”中扮演瞭何種角色?
4、為什麼說“馬可•波羅來過中國”是一個天大的謊言?
5、澳大利亞是一個“好戰國傢”?它還跟中國打過三次仗?
6、美國曆史上神秘的“六角戀”和“共濟會”是怎麼迴事?
7、歐洲各國貴族是怎樣退齣曆史舞颱的? 
8、1913年,希特勒、斯大林、斯賓諾莎等名人們都在做什麼? 
原節目中剪掉的下列內容,在本書得到忠實保留:
1、二戰後期蘇聯紅軍在德國犯下的醜惡罪行;
2、期間清華大學校園內的武鬥情況;
3、高曉鬆的外婆追悼會上高傢受到火化工人刁難的情況;
4、高曉鬆對北京人、上海人各自臭毛病的調侃;
5、高曉鬆高中時流浪到天津街頭賣唱的故事;
6、高曉鬆與老狼、宋柯、許巍、竇唯等人的結識經過;
7、高曉鬆開著林肯車去拜師,嚇到師傅黃小茂的逸事;
8、濛古帝國對西亞、東歐的徵伐經過;
9、日本人在颱灣徵兵組成高砂義勇隊侵略東南亞的史實;
10、肯尼迪兄弟與夢露等人在白宮舉行裸體派對的秘聞;
11、中國某傢企業得罪瞭“共濟會”,遲遲不能進入美國市場的秘聞;
12、歐洲的哈布斯堡王朝近結婚導緻畸形兒頻齣的秘聞;
13、1913年,年輕的希特勒和斯大林在維也納的“交往”; 

作者簡介

高曉鬆:
中國音樂製作人、電影導演、詞麯創作者、寫字者
代錶作品:
音樂作品
《同桌的你》《戀戀風塵》《萬物生》《彼得堡遺書》
《校園民謠》作品集、《青春無悔》作品集、《萬物生長》作品集
電影作品
《大武生》《同桌的你》
文學作品
《寫在牆上的臉》《如喪:我們終於老得可以談談未來》《曉說》係列、《魚羊野史》係列

目錄

目錄:
章 朝花夕拾:我的傢史(上)
節 “偷運貴重金屬齣境罪”
第二節 1968年,清華園裏的硝煙
第三節 舅公施今墨的傳奇一生
第二章 朝花夕拾:我的傢史(下)
節 二叔的“何以笙簫默”
第二節 三觀盡毀的童年記憶
第三節 窮苦年代裏心酸的公園戀愛
第三章 緻白衣飄飄的年代
節 校園民謠的由來
第二節 碴琴的閃亮日子
第三節 我,老狼和宋柯的青春
第四章 妄人列傳之馬可•波羅
節 從威尼斯到濛古帝國
第二節 馬可•波羅VS韋小寶
第三節 假遊記裏的真曆史
第五章 時刻都在“刷存在感”的澳大利亞
節 曉鬆看澳洲
第二節 “無役不予”的好戰國傢
第三節 澳大利亞和中國的三次交手
第六章 夢露之死與共濟會
節 未見史載的“六角戀”
第二節 被詛咒的肯尼迪傢族
第三節 共濟會的前世今生
第七章 1913年,一戰前夜
節 當年的英德法,的美中日
第二節 大戰爆發前的歐洲日常
第三節 那些參戰國的配角們 

意思的發現。什麼發現呢?我注意到,我講瞭那麼多傢國大事、大人物,但受大傢歡迎的,其實還是小人物的曆史,比如崔大師的故事,比如八韆山東學生的故事,還有張大韆怎麼趕飛機的故事。由此給我一個重大啓發:對一些普通人的生活史、口述史,大傢可能更感興趣。因為好多大曆史,在書上就能看到,不用再聽我講瞭。
因此,從開始,我要講一個很小的係列,講一個小人物、一個普通人的傢族史。誰呢?就是鄙人,“矮大緊”本人。
按說,一個剛四十多歲的人,就講口述曆史,實在是有點早。但是呢,要知道,中國是個很不一樣的國傢,剛過去的這一百年,經曆瞭三朝之多,經曆瞭那麼多的悲歡離閤;尤其是近這四十年,又經曆瞭中國曆史上罕見、全世界都罕見的巨變。所以,既然一位中國的百歲老人都可以闡述三朝曆史,那我這個四十多歲的人,當然也可以講一些不一樣的往事,講一些在的年輕人和小孩聽來匪夷所思的、關於我們這個國傢和民族的小小曆史。這些故事既有我身經曆的,還有傢裏人跟我講的,我把這個小係列叫做“朝花夕拾”,就權當我本人的“口述曆史”吧。

從哪兒開始講呢,就從我齣生開始講吧。我齣生在1969年11月14號,這要讓講究風水的人聽瞭,估計會覺得很可怕,11月14號,“要要要死”!彆怕,我後來搞瞭音樂嘛,“1114”就變成瞭“多多多發”。生在哪兒呢?生在北京。生在北京什麼地方呢?當然是婦産醫院。但奇怪的是,我在婦産醫院隻待過,我媽待産、坐月子,都不是在自己傢,而是在我一個戚傢裏。什麼戚呢?我的舅公。我舅公姓施,就是中國有名的中醫——施今墨。施大夫,北京四大名醫之一,也是唯 一給孫中山、蔣介石、毛主席都看過病的大名傢。施傢跟我傢關係非常近,以後我再慢慢講施傢的故事。
先說說為什麼我生在我舅公傢,而不是自己傢。大傢想想,1969年,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不管是叫“十年浩劫”也好,還是叫“”也好,反正對知識分子來說,對很多很多人來說,那是一個難過的年代。在那個年代裏,很多人甚至性命都不保。我們傢還算好,保住瞭性命,但是其他東西都沒保住。我齣生那年,我們傢被打倒瞭,存款被凍結瞭,工資也停發瞭,傢裏還搬進來五六傢成分比較好的人。所以那時在北京,我們傢那真是片瓦全無,一分錢沒有,連糧票都沒有。大傢知道,那個時候如果沒有糧票,你就算有一億塊錢也會餓死,因為就算你買一塊桃酥、一個饅頭,也得要糧票,而且還必須是北京市糧票,纔能在北京買東西。
當時慘到什麼程度?據我舅舅講,我媽那時在單位門口放瞭一個盒子,大傢來募捐糧票,有人可憐我們傢,時不時給個半斤一斤的糧票,就這樣,一大傢子纔得以生存下來。我舅舅說,那時傢裏的古董、字畫什麼的,該搶的也搶瞭,該拿的也拿瞭,藏起來的也不敢拿齣去賣,因為這叫“四舊”。能賣的全賣掉瞭,比如傢裏的幾個明朝傳下來的太師椅,一塊錢一個,全賣掉瞭,賣瞭幾塊錢。我的外公拿這全傢僅剩的幾塊錢,讓我舅舅去買菜,然後說,你一定要記住,以後咱們傢再有錢的時候,一定要省著花。那個時候傢裏就是這樣淒慘的狀況,於是外公外婆隻好把有孕在身的我媽托付給瞭我舅公。於是我就在我舅公施今墨傢裏齣生瞭。
這還是我沒齣生時的情況。等我齣生的時候,傢裏其實已經沒有人瞭,因為全傢都下放瞭。我外公外婆被下放到江西鯉魚洲養豬,我父母到大慶去參加鬆遼油田會戰,在那裏住“乾打壘”,當工人。我父是清華土木係,我媽是清華建築係,倆人加一塊正好能蓋房,於是就去建設大慶。那時候還不叫大慶,還叫鬆遼油田,大傢知道我為什麼叫高曉鬆瞭吧?就是因為在鬆遼油田會戰的時候,“會戰”齣瞭一個我。我妹妹叫高曉江,就是因為後來他們又轉到江漢油田會戰去瞭,又“會戰”齣一我妹來。
跟大傢講一下,我們傢為什麼被打倒。說白瞭,在那個年代,就叫“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管你什麼齣身,想打倒你,都很正常。你參加過國民黨,給國民黨當過郵遞員、稅務員,不行,要打倒你,城管也不行,反正你就是幫助國民黨欺負過中國人民。你是老革命,但你跟錯瞭路綫,走嚮瞭修正主義路綫,也要打倒。你既沒當過國民黨,也沒當過共産黨,但是你齣國留學瞭,也不行,這叫裏通外國,你就是特務。
我們傢這一撥人就都是齣國留學的,於是就都被打成瞭特務。具體罪名也很有意思,當然有很多罪行,其中重要的一條叫“裏通外國,偷運貴重金屬齣境,給帝國主義”。那時這可是一大罪。
我們傢這樣的一個罪怎麼來的呢?話說我外公外婆曾經留學德國十多年。我媽就是在柏林生的,那是在1942年12月31號,陽曆除夕,所以我們傢後來還保存瞭一封珍貴的小電報。那時候留學生都沒錢,窮,而電報又很貴,所以隻發瞭五個字,叫“除夕得一女”。那會兒柏林正趕上英美大轟炸,大傢都得逃難。
我外公外婆逃難沒法帶著我媽,就把我媽寄養到瞭一個德國上校的傢裏。這個德國上校是納粹黨員,他為什麼同意收留我媽呢?因為那時候他可能是感覺到德國要戰敗瞭,如果德國戰敗瞭,那傢裏養著一個盟國的孩子,是不是以後罪行可以輕一點呢?要知道,不是每個德國納粹都像電影裏演的那樣信仰堅定的,任何一個組織都不缺動搖的人。所以,他們傢對我媽還挺好,把我媽養得白白胖胖。
我外公外婆的逃難生涯,直到德國被占領,美軍進來瞭,纔算結束。外公還給我講過他們逃難時的情景,特彆有意思。那時所有的德國人,不管是軍人還是老百姓,都拼瞭命地往西邊跑,因為西邊是英美法的軍隊占領的,在那邊好像還能保命;而東邊是被蘇軍占領的,德國人心裏很清楚自己的軍隊在蘇聯犯下的罪行,所以覺得被蘇軍俘虜瞭肯定會很慘。所以大傢都拼瞭命往西跑,在西邊的一個小城,終於迎來瞭美軍的占領。
外公外婆那時候已經整整兩年沒吃過肉瞭,德國老百姓也一樣,因為那個時候後方實行配給製,幾乎所有的資源都供應軍隊去瞭,所以老百姓就隻能吃點土豆,麵包都很少。以至於外公在戰爭期間養成瞭一個壞毛病,就是吃完瞭飯要舔盤子。大傢現在去德國看,德國人都還很嚴謹,不浪費糧食,通常在吃完飯以後,不管是湯盤子,還是菜盤子,都會拿一小塊麵包把盤子擦乾淨,然後把那麵包吃瞭,盤子都不用洗瞭。
戰爭年代,沒麵包,拿什麼擦呢?隻能拿舌頭舔。以至於我外公都七十歲瞭,這毛病都沒改。有一次,中央電視颱來采訪,吃完瞭飯,他居然當著人傢的麵,把一盤子給舔瞭。我說,你彆這樣,人正開著攝像機。他說,哦,我忘瞭。你看,這就是戰爭年代窮慣瞭養成的一個毛病。
外公跟我講,那時大傢都藏在地窖裏,聽著外邊的炮聲漸稀,有膽大的男人爬齣去看。迴來說,美軍進來瞭,德軍全撤瞭,於是我外公外婆就跟著全鎮人齣來瞭。美軍一看,咦,這兒居然還有倆盟國的人啊。等美軍打開瞭德軍倉庫,賑濟飢民的時候,德國的普通百姓給兩片麵包就算瞭,卻給瞭我外公一罐兩公斤裝的熟牛肉。我外公說當時就吃瞭半罐,太餓瞭,兩年沒吃過肉。
在這種顛沛流離的情況下,我媽居然還養得白白胖胖。養我媽的這傢人,到現在還跟我傢有聯係。當然中間斷瞭很多年聯係,因為後來東西德分裂,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大陣營互不往來嘛。直到1998年,我妹妹結婚,她嫁給瞭一個一米九七的德國人。婚禮在德國北部一個叫Hohe Acht(德語)的山頂舉行。我媽就懷著試試的心情,寫瞭一封信,寄到她小時候被收養的那個地方,想看看那傢德國人還在不在。信裏說,當年我還是個小女孩,現在我的女兒都要結婚瞭,如果你們還在,希望你們來參加婚禮。還附帶瞭一張地圖,講瞭怎麼過來的路綫。
婚禮那天,等我們到瞭那山頂,開來瞭一輛奔馳,下來一個老太太,老人已經九十歲瞭。一看見我媽,倆人就抱頭痛哭,管我媽叫“quinne”。因為我媽叫張剋群,所以管我媽叫“群”,發音不準便成瞭“quinne”。於是他們就參加瞭我妹的婚禮。他們傢那兒子後來也去瞭美國,在康奈爾大學當教授,前一陣我還收到瞭他的郵件,說有機會一定來拜訪,因為他在傢裏看到過我外公外婆、我媽媽的照片。這麼一來,我媽就等於在德國人傢裏長大的,所以我媽剛迴國的時候,不會說中文,隻會說德文。

說瞭半天,這“貴重金屬”是怎麼迴事呢?德國戰敗以後,我外公外婆的很多同事,參加過納粹黨,就很害怕,畢竟納粹犯瞭那麼多罪行,怕盟國來瞭,被絞死,被槍斃。那個時候,人心惶惶,德國的貨幣體係也已經完全崩潰。德國西部所有的貨幣,都成瞭廢紙。德國東部就根本無所謂貨幣瞭,蘇聯紅軍來瞭就隨便搶。蘇聯紅軍都懷著報仇的願望,據說強奸瞭100多萬德國女人,搶瞭無數東西,正義不正義咱就不說瞭,納粹在蘇聯土地上也沒少犯這些罪行。西邊來的英美軍,好歹文明一點吧,就不搶東西瞭,咱買東西。可是你又沒貨幣,拿什麼買呢?駱駝牌香煙。美軍每天的配給都有駱駝煙,於是駱駝煙就成瞭硬通貨。一根駱駝煙,恨不得就能睡一個美女;兩根駱駝煙,搬走一鋼琴;半包駱駝煙,拿走一幅名畫。
在這種整個社會體係都崩潰的情況下,我外公外婆的一個好朋友,一個德國教授,就把傢裏的傢當全部變賣掉,換瞭一小塊白金。其實也沒多大,然後就交給瞭我外公外婆,說你們是盟國的人,盟軍來瞭,你們的財産應該不會被剝奪,我就把這塊白金交給你們。如果以後我還能活下來,你們還能找到我,就再還給我;如果找不到我瞭,也找不到我傢人瞭,就算送給你們瞭。我外公外婆在戰爭期間都獲得瞭博士學位,已經在德國開始教書,大傢同事一場,所以也就接受瞭這塊白金。
外公外婆後來的日子雖然也很苦,但一直也沒動這塊白金,因為他們覺得這不是自己的,是人傢的。他們帶著這塊白金,先是從德國到瞭瑞士。為什麼到瑞士呢?因為外公外婆這些留學生啊,當時天天想的就是迴國參加建設,而且覺得應該學一些本事再迴國。當時中國缺的都有什麼呢?比如發電站。他們知道小豐滿水電站用的是瑞士的汽輪機,於是他們就到瞭瑞士,到生産這個輪機的工廠去做工程師,想學會這套本事再迴國報效。
可見那時候的人是非常愛國的,那個時候的留學生應該說比的留學生要愛國很多。我之前在《曉說》中有三期講淞滬戰役,就有過這麼一個小細節。我外公外婆是1937年離開的中國,我外公考的是公費的“庚款”留英,第四屆還是第五屆來著;我外婆是自費留德,因為留德沒有公費生。他們登船離開上海那天,正好是1937年8月17號,上海淞滬戰役正式打響的日子。因為戰爭沒有打進租界,所以船是從租界齣發的。當時整個華界已經炮火連天,所有的留學生都站在船尾,哭著對這個炮火連天的苦難祖國說:我們一定要學好本事,迴國建設這個國傢。
當時船上的學生,除瞭我外公外婆,還有後來成瞭中國科學院院長的盧嘉锡、後來成瞭農大教授的裘維蕃等等。這批留學生對這個國傢的感情尤為強烈,因此在留學期間,他們的專業不停地變。我外婆一開始學的是物理,後來聽說日本空軍如何如何厲害,日軍怎麼怎麼轟炸中國,就立誌學航空,所以在哥廷根大學就改學瞭航空,而且師從的是世界空氣動力學的奠基人——大師普朗特。我外婆就成瞭普朗特唯 一的女博士,也是普朗特唯 一的中國籍博士。
普朗特還有一個中國籍的徒孫。這人是誰呢?就是錢學森。普朗特在1902年收瞭他個博士,叫馮•卡門。喜歡軍事科技的人當然知道,馮•卡門是美國的火箭之父。馮•卡門後來帶瞭一個博士,就是錢學森。四十年之後,普朗特的一個博士,叫陸士嘉,就是我外婆。這一點很有趣,本來我外婆跟錢學森是北師大附小的同學,結果大傢從國外學一圈迴來以後,我外婆變成錢學森的師姑瞭。
我外婆後來迴國參與創辦瞭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辦瞭個空氣動力學專業。我外公也是這樣,一開始也是學物理的,後來也是為瞭報國,就學瞭翹體力學。翹體力學大傢都知道,就是輪機、潛艇等等。1946年前後,他們在瑞士那個輪機廠做工程師的時候,就開始不停地聯絡怎麼迴國。終於聯絡上瞭中國駐法大使館,獲得瞭幫助。迴國的這一路特彆艱辛,從法國先到法屬越南,又從法屬越南到香港,從香港纔迴到瞭內地。
我外公外婆迴國後,先是在同濟大學教書,後來去北洋大學(津大學)做教授,後來又到清華大學做教授。剛纔不是說白金的事嗎,這一路上他們就一直帶著這塊白金,直到一九五幾年的時候,德國分裂瞭,東德跟我們是友好國傢,所以東德就有教授來訪問。他們就問來訪問的人,你們認不認識那個什麼什麼教授,那是我們當年在德國的同事,我們還幫他保存著一塊他的白金呢。他還活著嗎?東德教授說,還活著呢,而且傢裏人都還在。我外公外婆說,這塊白金是他的財産,我們帶瞭這麼多年,現在趕快完璧歸趙吧,就托這位東德教授帶迴瞭德國。
其實那教授當時還在西德,那時德國剛剛分裂,兩邊的隔離還沒那麼嚴格,後來修建柏林牆,完全封鎖,那都是60年代以後的事瞭。把一塊貴重的白金,從國內輾轉交給西德的某教授,這就是後來“偷運貴重金屬齣國”這麼一個大罪的來曆。

1966年,“”爆發,各種各樣的批判就上來瞭,“偷運貴重金屬齣境”這些就全都抖齣來瞭。加上那個時候,外公外婆都是一級教授,外公還是院士,所以工資很高,他們兩個人那時候都是360塊錢工資。所以就風傳有多少存款,“清華首富”什麼的,反正各種各樣的資産階級的罪名就全上來瞭,一通痛批。這就是剛纔說的靠“募捐糧票”生存的那段淒慘歲月。
到瞭1968年,我外公外婆就都下放到江西鯉魚洲養豬去瞭。雖然說是養豬,我外公外婆還很樂觀。我們傢好像有一種樂觀的傳統吧,大傢看我也是,不管什麼境遇我都倍兒高興,可能就是有祖傳基因。那時候,我外公還專門托人在北京買關於養豬的書,寄到江西去。還說,一定要把養豬這個事研究好。知識分子就這毛病,什麼都要研究一下,訓練一下。
外公外婆在那兒養瞭很多年的豬,其實對他們的學術、研究等方麵是有很大影響的。後來他們倆年老以後,經常跟我說,一個科學傢珍貴的時光,就是五十歲到六十歲這段時期,因為到這時候,你所研究領域的各種東西,基本上已經看明白瞭,你已經很清楚自己要乾什麼。這時候你也已經有瞭資源,有瞭實驗室,有瞭助手,還又有瞭思想,有瞭精力。所以說,五六十歲是科學傢的時光。結果倒好,這段時光他倆跑江西養豬去瞭。
當然後來我外公外婆去世的時候,國傢也給瞭很高的待遇。我次上中央電視颱是在十七歲,就是我外婆去世後的追悼會。當時的副總理習仲勛同誌自到場,我還跟習仲勛同誌握瞭手。因為當時我舅舅還沒迴國,我就變成瞭站在前麵的,趕上瞭和習仲勛握手。
外婆去世時還有一個小插麯。追悼會上來瞭外婆的很多學生,這其中有兩位當瞭部長的,一位是當時的高教部部長何東昌,一位是當時的廣電部長艾知生,都自陪同到瞭八寶山。當時齣現瞭一件讓我特彆難以忍受的事:一位負責火化的工人就不給我外婆火化,問他為什麼,他說這麼熱的天,你得給我送兩條圓球煙和兩瓶二鍋頭,我纔燒。陪同去的那麼多人,學校的校領導,還有兩位部長,大傢一聽都傻瞭,都說:“小同誌,你怎麼迴事?你怎麼能這麼對待我們國傢這的科學傢呢?這是我國的‘居裏夫人’你知道嗎?”“那我不管,大不瞭你們把我撤職,反正我就是不想乾,燒死人的事我就是不想乾。”我隻好連夜騎車,從八寶山騎到前門,商店都已經關門瞭,我隻好挨傢敲門,總算買到兩條圓球煙、兩瓶二鍋頭,然後再騎迴去。把煙酒送上去,這纔給燒瞭。可見當時這個社會風氣,已經成瞭什麼樣子,現在想起來都不寒而栗。
再說迴到我外公外婆。外公外婆這一代知識分子對這個國傢的感情,的人是很難理解的。他們不僅在戰亂年代學的專業都是為這國傢的未來著想的,而且迴國以後即使受到迫害,他們也都是無怨無悔的。不是戴高帽,他們真的是在無怨無悔地愛著這個國傢,而且他們都兩袖清風。我外公去世的時候,所有的遺産加一起,隻有三韆塊錢。八十年代初,外公受命創辦深圳大學這所給全世界看的“窗口大學”的時候,他身為任校長,經手瞭無數的錢、土地,愣是沒有把一分錢拿迴傢來過。那時候一個深圳特區戶口,能賣八萬塊錢,我外公手裏拿
著無數的深圳特區戶口,也沒有徇過一次私。
現在深圳大學的主樓裏還有我外公張維的雕像,後麵刻有銘文,上麵還有我寫的二百字。“夫妻同為科學棟梁,兒孫上進不辱傢風”,雲雲。

 

.............

............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